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11年选用了5个优质油菜新品种与多年种植的当家品种(油研十号)作对比进行试验,其结果表明:油研817产量最高,为186.8kg/667m2居第1位;居第2位的是油科1号,产量为164.4kg/667m2;居第3位的是黔油28,产量为162.2kg/667m2;居第4位的是臻油8,产量为153.3kg/667m2;居第5位的是对照油研十号,产量为136.6kg/667m2;最低是华龙油一号,产量为132.6kg/667m2。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罗平县油菜品种种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在本县市场上销售的部分油菜新品种的生育期、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罗平县种子管理站选取49个油菜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云油杂2号早熟的品种有4个,与对照生育期一致的有1个品种,43个品种比对照晚熟。比对照增产的有39个品种,减产的品种有8个,孝楠油168产量最高(294.75kg/667m~2),比对照增产41.48%;乐油王1号产量最低(153.96kg/667m~2)。通过调查分析各品种抗寒性、抗倒性、抗菌核病和根肿病效果明显。初步明确罗平县不同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引进12个不同基因型鲜食菜用春大豆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早春露地栽培,对各品种的鲜荚产量及农艺性状、鲜荚采摘期、成熟期等进行适应性评价。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晋豆39的鲜荚产量居第1位,鲜荚产量1 211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450kg/667m2,增59%,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龙海3号鲜荚产量居第2位,鲜荚产量1 055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94kg/667m2,增38.6%;产量差异极显著;浙鲜9号鲜荚产量居第3位,鲜荚产量988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27kg/667m2,增29.8%;苏早1号鲜荚产量居第4位,鲜荚产量916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5kg/667m2,增20.4%。供试品种从出苗到采摘鲜荚需要97~137d,均为晚熟品种。台湾292、苏早1号、龙海3号、浙鲜9号、晋豆39表现株高适中、适应性强、抗病,产量高、采摘鲜荚期适宜、鲜荚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并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4.
优质油菜不同品种与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适合我市优质油菜推广的最佳品种,2010年我站选用了6个不同品种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为:黔油29产量最高为190kg/667m2,其次是益油一号产量为163.3kg/667m2,第三是黔油18产量为153.3kg/667m2,第四是德新油18号产量为146.7kg/667m2,第五是先油188产量为143.3k...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筛选出适宜遵义市耕作水平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或组合,为遵义市的油菜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研10号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223.3kg/667m2,比对照增产50kg,增产28.85%,7913A×6798产量次之,为194.44kg/667 m2比对照增产21.11kg,增产12.18%.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黔中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9个新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米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9号产量最高为1949.17㎏/667㎡,居第一位;鄂马铃薯5号产量为1637.08㎏/667㎡,居第二位;34-6产量为1616.25㎏/667㎡,居第三位;鄂马铃薯10号产量为1580.42㎏/667㎡,居第四位;4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增幅7.18%-32.18%,尤以中薯19号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等表现最为突出,可在黔中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卓油058是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甘蓝型油菜双低核不育系U33A与恢复系X6-1组配而成的双低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国家长江下游区试2年17个试点油菜籽产量12增5减、增产点率70.6%,产油量14增3减、增产点率82.4%;2年平均单产油菜籽176.9kg/667m~2、产油量79.0kg/667m~2,分别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8%、5.5%。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油菜籽198.6kg/667m~2、产油量90.2kg/667m~2,分别比秦优10号增产2.4%、4.9%。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表明:杂交油菜"2000F100D"在保山坝高产油菜区直播的最优密度为1.3万株/667m~2;最优施肥水平为46.4%尿素(氮肥)60kg/667m~2,18%过磷酸钙20 kg/667m~2,50%芬兰产硫酸钾15kg/667m~2,9.0%B_2O_5 1kg/ 667m~2。产量可达330kg/667m~2,比最低处理235kg/667 m~2,增40.4%,其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经济效益好,充分表现出杂交油莱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7274 A与恢复系6215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原名油YL 050),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最高产量达244 kg/667 m2,平均单产186.47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3.83%(极显著),分别居2006年B组第1位和2007年A组第1位,两年16点次试验,13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75%,平均单产油量84.64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6.7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85.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5.84%,居A组第1位。全生育期平均221.0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1.5 d。植株中等偏高,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区试平均),单株有效角400.02个,角粒数20.8粒,千粒重3.56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较耐菌核病。含油率45.39%,芥酸平均0.2%,硫甘含量18.04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1.11%。  相似文献   

10.
李德文  魏忠芬  王军  张太平 《种子》2007,26(11):116-117
黔油17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自育的隐性核不育两用系98-116A与恢复系ZW004组配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00~2002年两年的贵州省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9.64%,最高产量达209kg/667m2;该品种具有低芥酸(0.22%)、低硫甙(21.62μmo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