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村落遗址是浓厚历史文化的积淀,古村落遗址保护意味着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一种崭新"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古村落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将极大地推动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与农村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老树、古井、袅袅炊烟在挖掘机声中消失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城镇化大潮中"城进村退"。有识之士呼吁加强对古村落及乡村文明的保护。古村落"临危"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伴随热潮涌动的城镇化进程,那些古村落是偏僻的、寂静的,有些甚至渐渐隐去。但根植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古村落  相似文献   

3.
钟舟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32-7234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所展开的文化保护措施,应当成为当前赣南客家古村落保护的首选之策。介绍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当前赣南客家古村落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对赣南客家古村落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安徽古村落园林景观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安徽古村落民间园林景观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古村落开发、保护的误区与原则,并提出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游文亭 《吉林农业》2014,(15):59-60
本文对古村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古村落的保护现状,进而分析出我国现今对古村落保护的法律现状,可知法律法规亟待完善。本文并未从这一方面对此提出具体建议,而是先提出了"病症在哪里"及"如何治病",进而探讨究竟怎样的立法措施才能真正保护的古村落。作者希望能从原真性保护、居民参与、文化认同三个角度立法来提出保护策略,这将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延续传统古村落中历史文化的精髓,协调居民与村落保护的矛盾,包容更为丰富的村落功能,为古村落民居的科学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文化村落(以下简称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活态文化"。浙江省诸暨市为保护利用好当地的古村落,上年底,组队赴松阳、莲都、武夷山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把古村落的"形"留下来、"神"活起来的意见。1.松阳等地的主要做法松阳的古村落"活态保护"做到了"见人见屋见未来";莲都用一条"千年通济堰",串起"千年古樟群、千年古村落、千年庙会、千年古窑址、千年古碑林"等古老而灿烂的处州民俗和  相似文献   

7.
傅得芳 《新农村》2015,(1):10-11
<正>金东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和潜在旅游文化资源,把古村落培育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文化特色村,是"深化千万工程,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农办对全区508个村(居)古村落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深入推进文化特色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与古村落文明的保护和传承相统一。在保护原则上应坚持分类保护、因村制宜原则;应充分发挥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转化,并将其融入到现代乡村文化建设中;在保护、利用古村落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基础上,建构现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利用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创意,打造乡村农业文化综合体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利用CiteSpace的关键词分布等相关功能,根据关键词频率以及结合文献阅读,总结出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中3个研究热点,即保护性开发、文化和利益相关者。现阶段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体现出现代对传统的冲击问题,极大损害了古村落的旅游价值,而保护性开发的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合理模式,是古村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多数保护工作关注于物质层面如乡土建筑的保护,对文化层面的无形资产的保护传承重视不够,而文化才是旅游开发中所要挖掘和发扬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古村落旅游开发中问题不断的最主要原因,如何妥善协调多方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古村落发展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保护抢救古村落人居生存环境,并能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通过阐述水莲古村落的现状,分析保护古村落的价值和意义,针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面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古村落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实证研究——以徽州古村落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叶 《农业考古》2012,(4):245-248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的微缩景观,在历史、艺术、美学、建筑、科考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1]被专家誉为"藏在深闺中的瑰宝",应加以保护性地利用、开发,以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中国古村落旅游的代表,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研究者。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客流量正在给这些古老的村落构成巨大的压力和威胁。本文以徽州古村落为例,结合其保护与开发现状,探究古村落今后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徽州古村落保护的实质在于维持古村落文化的原生性与整体性, 保护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徽州古村落为焦点的两对基本矛盾。其保护的基本理念为: 分级保护、科学规划,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重,“保”与“破”有机统一。其保护的重点内容为: 自然生态保护, 建筑遗产保护, 历史文脉保护, 人口与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从时空演变的角度探讨都市古村落的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的古村落管理建议。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古村落时空演变模型,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广州市黄埔古村为例,总结其演变历程与演变机制,结合对黄埔古村的发展预测,提出适宜的管理对策:转变旅游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保护古村落传统文化、格局和建筑。  相似文献   

14.
<正>保护传统村落,本质上是在转型期为传统文化留下容身之地,为乡村发展找到融合之道"古村落正在拨打120!"这并非危言耸听。前不久,笔者到江西、福建、陕西等地探访10余个古村落,发现古村保护危机与生机并存:有的山水环抱、重焕活力,也有的门庭冷落、坍塌颓败。一些地方,村民自发性的抢救保护让人心生敬意,但一些"建设性破坏""规划性破坏"也触  相似文献   

15.
传统工艺是古村落的"金色名片",每一件传统工艺都是对古村落记忆的讲诉。深入培田古村落考察,发现培田古村落传统工艺出现举步维艰,后继无人等问题。从古村落传统工艺保护问题出发,通过对社区参与培田古村落传统工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从传统工艺的种类、技艺、艺人等方面提出社区参与培田古村落传统工艺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古村落是我国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文化上,还有观赏和研究的价值,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己步入了一个开发一个就破坏一个的现状。本文着重论述保护与开发的作用和关系,提出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很好的开发古村落。  相似文献   

17.
分析生态博物馆思想与我国中东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密切关系,以皖南古村落宏村基于环境—居民游客满意度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空间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的承载基质,生态主体是古村落生态空间和生态文化延续和创新的关键,而生态文化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空间核心特质的呈现方式。在立足池州市自然和文化特殊背景前提下,以上述结论为参考,提出了池州市古村落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的相关路径,即正确处理生态空间、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三者关系,科学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布局生态空间,保障利益、分清权责、矫正确立生态主体,唤醒民知、推进民为、创新发展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8.
古村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痕迹,其能够让我们反应很多的古文化信息,如建筑文化、居住文化以及一些当时社会的风俗。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古村落不断遭受破坏,转而带给我们的是一栋栋的高楼大厦。历史的痕迹正在被我们的经济建设所抹除,这不仅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带来严重的损害,还影响着新时代年轻人们对古老文化的获取和解读。不能让古村落消失是我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文化保护战略方针,重视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建设,加强古村落的保护,落实古村落的保护措施是新时期我们所工作的重要方向。在本文章的研究中,笔者将对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和制度建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通过对目前古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为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和制度建设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7,(10):44-49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是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油坊村作为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对油坊古村进行实证调查,详细分析了其文化资源及现状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油坊古村的文化保护策略,可为我国当下的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有益于推动我国的古村落文化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级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不断满足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安徽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它们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安徽地区古村落非遗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古村落非遗文化要从整体性保护、优化商业经济环境、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而推动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传承地区优秀文化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