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探索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100份燕麦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从中筛选出可直接利用的优质品种,采用田间观察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和部分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农艺性状分析表明:轮层数、株高和千粒重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在育种过程中较容易选择;上数第2片叶长、上数第2片叶宽和穗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在育种中应放宽标准。若干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皮裸性、粒色、茎叶蜡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偏小;粒形、芒色、茎粗度和旗叶叶相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通过鉴定筛选出13个抗旱、抗病、早熟的优质燕麦品种,20个大穗大粒品种,以及一系列单一性状突出的品种。为燕麦新品种选育和合理利用燕麦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方主栽燕麦品种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燕麦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追溯其亲缘关系,并为燕麦遗传育种提供关键数据,对39份皮、裸燕麦种质资源的15个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9份燕麦推广品种的农艺性状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7个质量性状中以粒形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04,叶相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635;8个数量性状中以单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55。(2)聚类分析将39份燕麦品种的8个数量性状分为5个类群,类群Ⅳ为高产育种目标资源材料,类群Ⅰ可作为选育大粒型燕麦的亲本,类群Ⅱ为高秆品种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类群Ⅲ的有益性状不明显,类群Ⅴ为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目录》中的1200多份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皮燕麦品种的平均主穗小穗数、主穗粒重和千粒重比裸燕麦品种的高。山西、内蒙的裸燕麦品种具有大穗、大粒、多花多实特点。与国外引进的皮燕麦品种相比,中国皮燕麦品种主穗小穗数和粒数多,但千粒重低。选出20份综合产量性状或某一性状上表现突出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收集燕麦品种资源,目前已收集到燕麦种质4000余份。编入《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目录》第一、二册的有2292份,它们分属于燕麦属的9个种。本文概述第一册目录中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及籽粒品质鉴定情况。  相似文献   

5.
尹祥佳 《中国种业》2021,(10):15-18
燕麦(Avena sativa L.)是一年生禾本科燕麦属植物,一般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两大类栽培种。饲用燕麦主要在青藏高原、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区种植。综述了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DNA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以及抗旱性、抗病性和耐盐性评价方法,建议加强国外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国内育种及研究单位的种质资源交流与协作,将分子育种技术融入常规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体系,选育或引进优质燕麦品种应用于粮食生产、草牧业和粮改饲,为旱作农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燕麦种质资源耐盐碱性鉴定评价及耐盐碱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变化及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世界盐碱地范围不断扩大,土壤盐碱化现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燕麦是一种耐盐碱性较强的作物,为了评价燕麦种质资源耐盐碱性及筛选耐盐碱的燕麦种质,本研究利用125mmolL–1NaCl、Na2SO4和NaHCO3(物质的量比为1∶1∶1)的混合盐碱溶液对485份燕麦核心种质材料进行发芽胁迫处理,测定了发芽期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根鲜重、芽鲜重、根干重和芽干重8项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参试燕麦种质进行了耐盐碱综合评价及筛选。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对测定的8项指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盐碱胁迫下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值之间,及各指标隶属函数值与综合评价值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8项测定指标转换成了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926%;结合隶属函数分析与聚类分析共筛选出2份高耐盐碱型的燕麦材料:燕1606和海阔夫斯基596号,将485份燕麦种质的耐盐碱性划分成了5个等级,其中高耐盐碱材料2份、耐盐碱材料49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江淮地区燕麦籽粒生产的影响因素,选取了13个皮燕麦种质和7个裸燕麦种质,对其1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与皮燕麦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分蘖数>茎叶比>株高>茎粗>千粒重>穗长>旗叶宽>轮层数>小花数>穗鲜重>旗叶长>小穗数;对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的6个农艺性状和皮燕麦籽粒产量做通径分析,其直接效应依次为茎粗>分蘖数>茎叶比>穗长>株高>千粒重,株高和千粒重为负效应。农艺性状与裸燕麦籽粒产量相关性依次为小花数>旗叶长>小穗数>茎粗>穗长>分蘖数>穗鲜重>株高>轮层数>旗叶宽>茎叶比>千粒重;进行通径分析后,直接效应大小为穗鲜重>穗长>茎粗>小穗数>小花数>旗叶长>分蘖数,旗叶长和分蘖数为负效应。综合考虑,皮燕麦籽粒丰产的关键在于增加单株分蘖数;裸燕麦的生产过程中则要选择小穗性状优良、小花数适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燕麦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之广,仅次于青稞。在发展燕麦种植的时候,为了有效地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燕麦种质资源,促进青海省燕麦育种、种子繁殖、新品推广,提升燕麦种植的质量、规模和档次等,建设青海省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体系就十分重要了。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从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育种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品种推广等几大体系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求更好地促进当地燕麦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拟南芥青枯病抗性基因RRS1的烟草同源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进行烟草种质抗青枯病基因RRS1的筛选研究,于2008年、2009年及2011年选取国内外80个烟草品种,开展大田青枯病病害指数调查及RRS1基因9对特异引物的筛选工作,通过9对引物及80个烟草种质的筛选,目前已经鉴定出引物6F-6R (5′-ATGAGAAAGAGGCTCGTCAA-3′和5′-ACCACAACCCTCAAGCAGTT-3′)能够有效地筛选种质,共筛选出3个烟草种质(G28、K346、LMAFC34)含有RRS1特异性扩增序列;针对引物(6R-6F)扩增的3个烟草种质材料的特异性序列进行测序,开展与RRS1基因的cDNA序列的同源性比对,为烟草种质资源的RRS1基因同源性评价奠定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燕麦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的多样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燕麦种质铜(Cu)、铁(Fe)、锌(Zn)、镁(Mg)和钙(Ca)元素的含量,进行遗传变异、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Cu、Fe、Zn、Mg和Ca元素含量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22,平均变异系数为29.775%。筛选到Cu含量高的种质有休眠燕麦、加5、坝莜1号、YS0404、v5和v18;Fe含量高的种质有太丰、夏莜麦、9418、蒙燕2号和shadow;Zn含量高的种质有ハヤテ和坝莜9号;Mg含量高的种质有ハヤテ和莜麦4400;Ca含量高的种质有v18、鉴19和白燕7号。Zn、Fe、Mg的含量均较高的种质有ハヤテ、6518、加9、MARION、坝莜8号、晋燕2004、坝莜9号和品五。燕麦种质Cu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与Fe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和丰富该地区牧草资源,选取11个国内外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宁夏平吉堡地区种植,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长势均良好,平均生育期为90d左右。各燕麦品种干草产量及茎叶比表现不同,甜燕1号与当地燕麦产草量较高,而牧乐思茎叶比最小,适口性最好。不同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差异均显著(P0.05),甜燕1号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最高,钙含量最高的为小马,磷含量最高的是贝勒,牧乐思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对11个燕麦品种的13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牧乐思、甜燕1号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可作为宁夏引黄灌区燕麦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燕麦分子辅助育种进程,以1981-1983年进行抗旱性鉴定的42份燕麦种质(18份低抗、13份中抗、11份高抗)和12个未鉴定的燕麦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stⅠ/MspⅠ双酶切的dd-GBS基因分型技术构建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通过Stacks、主成分分析、Fisher Test和Blast分析研究燕麦SNP分子标记。测序结果表明,燕麦个体的高质量reads数在4 111 218~19 019 296,利用Stacks软件成功组装753 325条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共注释74 657个群体SNP位点。主成分分析表明,燕麦SNP基因型大致聚为2簇,其中一簇主要由14份低抗种质组成,另一簇则包含全部11份高抗种质。进一步的Fisher Test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表明,相对于燕麦低抗种质材料,共有2 937个SNP标记在燕麦高抗种质材料中差异显著((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 05),其中,55个SNP标记差异极显著(FDR 0. 001)。将上述55个SNP标记所在源序列与小麦基因组序列在Phytozome数据库中进行比对(Blast)发现,14个SNP位点可能参与燕麦抗旱生物学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来调控燕麦的抗逆性。通过GBS技术成功组装的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丰富了当前燕麦的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的55个SNP标记与小麦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发现,14个SNP标记将对燕麦分子辅助育种和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可为今后的燕麦种质资源大规模快速筛选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裸燕麦核心种质的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任档  平华  任贵兴 《作物学报》2010,36(6):988-994
为了解裸燕麦种质资源的抗氧化特性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选用和检测了120份国内外裸燕麦种质。其DPPH清除能力及总酚、生物碱和β-葡聚糖含量的变幅分别为4.34~179.98 mg L-1、250.99~807.88 mg kg-1、25.21~347.55 mg kg-1和0.59%~9.69%,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来源地和不同种质类型裸燕麦的抗氧化能力和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采用K-mean cluster快速聚类法将其聚为6大类群,分别由20、39、2、22、12和25份种质组成。燕麦籽粒抗氧化能力与其总酚、生物碱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但与β-葡聚糖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裸燕麦抗氧化能力与其籽粒中所含的总酚和生物碱类物质密切相关。本研究还筛选出一批高抗氧化的燕麦种质资源,有望用于高抗氧化性燕麦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89-5495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是影响水稻产量最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之一。筛选抗该线虫水稻种质资源对抗病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室内接种二龄幼虫实验,利用单一指标与多个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隶属函数综合结果,评价了21份水稻品种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显示,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综合抗性较高的3个品种是‘华香’、‘绿金占’和‘秀丰占5号’;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敏感性较高的3个品种是‘博优225’、‘海秀占9号’和‘L671’。评价水稻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抗性只凭单一指标会存在一定的错差,通过单一指标与多个指标相结合对水稻抗拟禾本科根结线虫进行评价更为科学。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抗和高感种质对生产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抗根结线虫的水稻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华劲松  夏明忠 《种子》2005,24(11):51-52
凉山州芸豆种质资源丰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开发和利用好凉山芸豆品种资源,我们对搜集到的地方品种进行了植株类型、生育期类型和籽粒性状等方面的研究,并从中筛选出了综合性状较好的6个品种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寒旱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进展,对寒旱区冬油菜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从选择指标与方法、遗传规律、选育方法、筛选效果、种质分类、分子机理研究等6个方面和选育方法、育成品种、品种的抗寒性分级和品种的适应性筛选等4个方面分别对冬油菜的抗寒性、抗寒性品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途径创制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筛选出核心种质、开展抗寒机理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构建育种体系多途径开展抗寒性品种选育、综合筛选提高品种的适应性、推行配套栽培技术促进品种产量水平的发挥提高效益等6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寒旱区油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冀张燕3号是采用"燕麦核不育双交双基因渐近累加法"培育的皮燕麦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1~93d,株高104~110cm,千粒重32.6~34.1g;子粒整齐度好,出米率高;高抗燕麦坚黑穗病,中抗燕麦红叶病、秆锈病。适合在高水肥条件下的滩地种植,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作物育种信息》2005,(4):11-12
为保持我国水稻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借鉴国际上目前种质研究的新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水稻种质研究必须解决好研究与应用脱节、实用化不够和稻米用途分工不细等问题。主要策略是:种质发掘多途径从改良的品种或品系、国外引进种质、地方稻种资源、野生稻资源或近缘系等多种稻种资源中筛选、发掘新种质。改良创新多手段发挥各学科特长,进行有性杂交和回交,辐射和化学诱变,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准确的鉴别谷子种质资源,加强对谷子种质资源管理和新品种保护。筛选出33对SSR标记对94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身份证的构建。从分布在谷子9条染色体上的500多对SSR标记中,筛选出33对多态性标记扩增国内外94份谷子种质资源,检测到203个多态性片段,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3~10,平均为6.2个。标记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429~0.864,平均为0.740。品种间特异指数差异较大,为63.336~268.523,平均为189.000。结果表明,根据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确定10对分子标记b185、b260、b224、b103、b225、CAAS1044、b186、b253、b105、CAAS3008组合,即可将94份核心种质资源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20.
水稻萌发耐淹性种质资源筛选及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耐淹性种质资源的筛选、耐低氧萌发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是选育适宜直播水稻新品种的基础。为简便、高效的评价种质资源的萌发耐淹性,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年代和地区的191份粳稻种质资源进行了萌发耐淹性鉴定,共获得12份萌发耐淹性强的种质资源,其中连粳15号表现出较强的低氧萌发能力。利用其与籼稻品种黄莉占构建的F2:3分离群体,采用模拟大田的鉴定方法,在水稻1号、3号、9号、10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4个QTL,即qGS1、qGS3、qGS9和qGS10。共解释表型变异的70.9%,其中qGS1、qGS3和qGS10,能够被重复检测到,贡献率分别为19.2%~24.0%、12.6%~14.7%、19.1%~20.5%,是稳定表达的QTL位点。这些种质资源和QTL的发现为耐低氧发芽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亲本资源、基因资源和标记资源,同时也为选育优良直播稻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