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用蒿柳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蒿柳的生物学分类和形态特征,从柞蚕营养饲料开发利用出发,总结了蚕用蒿柳的快速扩繁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试养柞蚕,柞树品种是麻栎,柞蚕品种是柞蚕101,饲养柞蚕经过催青、收蚁、小蚕放养、大蚕放养、熟蚕采茧全过程,全龄经过45d,公斤茧粒数101粒,平均茧重10.02g,平均蛹重9.8g。从试养的结果看,视气候及栎树生长情况,我区每年可养柞蚕4-6批,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
盖平縣万福区華陽社,去年放养了五把剪子秋蚕(28千粒种繭),共收摘了870,900粒繭,每把剪子平均摘了174,180粒繭,好繭占85%左右。所采摘的蚕繭全部賣给國家,計收入1770.93  相似文献   

4.
<正>五龄柞蚕绢丝腺增长规律,苏联学者T.C.已有研究.而壮蚕期饲料对五龄柞蚕绢丝腺的增长也有一定关系.摸清柞树叶质对柞蚕绢丝腺增长的影响,以便改善饲养管理方法,这对一化性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部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柞蚕品种地方品种“方12号”.二、材料蚕放养方法(一)大眠场二年生老柞育:一至三龄蚕按河南普通方法放养,饲料为二年生老柞(河南俗称老梢),四龄蚕继续使用二年生老柞饲料喂养.当大眠蚕(四龄眠蚕)起身时,挑选同时期眠起的五龄蚕为材料.于五龄第2天8时.再将柞蚕移人当年生芽柞(河南俗称火芽)上放养.  相似文献   

5.
秋蚕放养是柞蚕生产上主要的部分,除了一化性地区外,一般春期是种茧放养,秋期为繁殖阶段,因此秋期生产的好环,直接影响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与保证工业原料茧的供应,但是,历年来在秋蚕生产上虽采取了一些改进的措施,然产量总是不稳定,每蛾摘茧量只在40粒左右,甚  相似文献   

6.
蒿柳用于柞蚕生产保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蒿柳属杨柳科,又名绢柳,是柞蚕的主要代用饲料,适用于柞蚕的保苗和保育母种不同饲料的复壮,保苗时期限在第二龄上山放养最好,每667m~2保苗2龄期上山可放1.5kg蛾卵,利用蒿柳保留可缩短龄期7天,全龄期经过35~40天。蒿柳比蒙古栎早发芽10天,蒿柳叶比蒙古栎迟老化15天,叶绿期长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放养方法与其它地区不尽相同.在春柞蚕放养过程中,除稚蚕期利用很少老梢柞叶外,四、五龄壮蚕期历来采用火芽饲养.而蚕坡的轮伐直接影响柞树的生长,且存在着柞树有效产叶量低,养蚕劳动强度大,生态效益差等缺点,是柞蚕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依照柞树、柞蚕的生长发育协调一致满足蚕儿生理需要的原则,就河南柞蚕全龄老梢育技术,在此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山西平顺县苤兰岩公社,在以粮为纲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今春组织了有柞坡和放蚕技术的苤兰岩、库峧、棒峧三个大队放了3万粒柞蚕,总产茧39.85万粒,每粒种茧平均产茧13.3粒,比该社最高年产量1958年每粒种茧平均产茧11粒提高20.7%,获得放养柞蚕有史以来第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9.
歷城縣西营区南营鄉藕池高級社今秋共放柞繭125000粒种繭,共產柞繭160万粒,超过五五年的五倍:可值5000元左右,全社預計每戶可分到40元。增產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建立了專人放养、包工包產和超額獎励制度:該社把具有放繭經驗的37人成立了一个养蚕生彥队。在放蚕的报酬問題上,接蚕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广西蚕业》1995,32(2):48-48
吉林省蚕业研究所陈凯、刘桂兰等为研究蓖麻蚕种自繁解决早春饲辩问题,利用当地蒿柳发芽早、易栽植、分布广、生长快等特点,进行了用其叶子作早春蓖麻蚕代用饲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雷伍群  郑淑平  张德森 《北方蚕业》2010,31(1):34-34,36
河南柞蚕区一化二放生产中,柞蚕种质量难以保障,秋蚕放养不集中,饲料质量差,病虫害严重。提出了秋蚕放养技术及药物防治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牡丹江市从1958年开始放养柞蚕,到20世纪末,全市累计放养柞蚕8万把,总产值8000万元。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蚕业发展,2001年将蚕业列为13个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2002年又列为四个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加以扶持,使牡丹江市蚕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柞蚕放养量达到全省的1/3以上,成为黑龙江省蚕业生产科研重点地区。2003年全市共放养柞蚕1600把,同比增长30%。全市平均单产达到600kg,同比增长20%,蚕业产值950万元,各项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当前柞蚕业产权制度不合理,林蚕矛盾比较突出,制约了柞蚕场资源的利用水平。通过延长蚕场承包期限,适当控制春蚕放养规模,合理配置放养品种,推广放养新技术,做好病虫害防除工作,能够提高柞叶饲料收获系数。  相似文献   

14.
一、茧场选择和整理放养柞蚕的场所称为蚕场,蚕场包含有家蚕的蚕室蚕具和桑园的意义,它不仅影响着蚕儿和柞树的生长发育,而且对防御虫敌灭害和保苗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蚕场的选择和整理,对柞蚕放养来说是很重要的。根据多年来的气象环境和劳模们的经验,稚蚕期蚕场,应该选择背风(主要是背东北风和西北风)  相似文献   

15.
海宁市家蚕饲养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宁市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家蚕饲养技术经验,但是部分农户在家蚕饲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到养蚕成绩。为此,笔者根据近年来家蚕饲养常见问题作简要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1常见问题1.1遗失蚕多目前1张蚕种卵量为28000粒±500粒,但常有农户在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应用不到位,发生较多遗失蚕而影响了产量。遗失蚕大多发生在小蚕期一二龄,主要是,一二龄蚕叶质过老,桑叶含水率偏低,小蚕口器嫩,蚕儿吃不到适熟桑叶,容易引起伏照蚕增加;春蚕期或晚秋蚕期的一二龄,如果饲育温度偏低,蚕不活泼,伏在骸子里偷吃残桑,也增加了遗失蚕;微量农药积累性中毒也是近年来遗失蚕增多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文航 《北方蚕业》2002,23(2):38-40
柞蚕生产是辽宁的传统产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目前,全省每年放养柞蚕利用蚕场53.3万hm2(其中人造蚕场13.3万hm2),蚕茧产量4万t,放养面积和蚕茧产量均居国内和世界首位,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0%和70%,在国内外蚕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柞蚕种茧是柞蚕生产的重要材料,种茧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蚕种场产卵量高低,更关系到蚕农养蚕过程中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柞蚕产业的良性发展。现将优质柞蚕种茧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养蚕农户选择选择家庭劳动力充沛、养蚕技术好、责任心强、房屋多的农户作为原蚕放养对象。每户放养0.75~1.0kg为宜,以保证放养过程中,原蚕保苗率高,良叶饱食,体质强健,种茧保护科学。2蚕坡选择小蚕期(1~3龄)蚕坡选择背风向阳,坡势平  相似文献   

18.
省力化高效饲养是现代柞蚕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秋柞蚕生产中常用的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需要将5龄幼虫集中移入窝茧场,为减轻5龄期集中移蚕的劳动强度,研究建立了一种省工省力的放养新方法,即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通过对秋柞蚕不同龄期食叶量的测算,确定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所需窝茧场的面积占全龄用柞园面积的70%~75%较为合理;测算2种放养方法窝茧期蚕体质量相差接近7倍,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比5龄期幼虫集中窝茧节省移蚕用工量近40%。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与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比较,收蚁结茧率和单蛾产茧量均略有提高,说明采用这种新的放养方法对柞蚕生命力无不良影响。采用一移四龄窝茧方式放养秋柞蚕具有省工省力的优势,适用于秋蚕期柞园捕食性害虫发生量较小的年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东宁县发展蚕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全县发展蚕业生产的思路和建议,并提出放养春蚕对改变全省蚕业用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蒿柳建设柞蚕保苗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柞蚕以山毛榉科的各种柞树叶子为主要食源。此外,还吃杨柳科的蒿柳叶、桦木科的白桦叶,枫树科的枫叶,蔷薇科的苹果树叶、海棠树叶等。在稚蚕期,蚕体弱,缺乏抵抗力,容易遭受损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稚蚕保苗场。建设稚蚕保苗场时可以选择直接在柞蚕场内建设,也可以利用蚕喜食蒿柳建立苗圃式保苗场。由于前者对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