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晶型标记二糸不育系"水晶2051S",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在2004年从D优7号/宜恢1577的后代株系F7代中发现的1株带绿、白色条纹叶隐性标记性状的7231突变株系.通过导入培矮64S二系基因,经4年7代培育而成的具有叶片呈水晶型叶隐性标记性状的二系不育系.该材料属新型独创材料,为我国二系育种开创了新型标记质源.  相似文献   

2.
隐性紫叶水稻的改良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水稻原始材料Parpte Cknck进行了多年多代改良,育成综合性状优良、育性转换明显的隐性紫叶两用核不育系99H114紫S和一批农艺性状优良、株高适中、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隐性紫叶水稻株系。对隐性紫叶两系核不育系99H114紫S的应用前景与隐性紫叶株系的进一步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将隐性紫叶性状导入不育系,籍标记性状可在实验室或秧田期对假杂种作出有效的判别和剔除,以克服两系法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波动的障碍,用实验室或本地苗期签定代替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南繁鉴定,提高杂交水稻生产用种纯度;对结实良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紫叶林系,在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可作为观赏稻栽培。  相似文献   

3.
热农1A是从T98B/金23B∥宜香1B杂交后代群体中获得的转绿型新叶黄化自然突变株系为父本,以丰源 A为母本,经测交和连续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籼稻叶色标记不育系。热农1A全生育期每片叶都经历新叶黄化,随后从叶尖向叶基部由黄转绿的动态发育过程,是一种新的理想型水稻叶色标记材料;该不育系具有标记性状明显、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米质较优、配合力好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热农1A是从T98B/金23B∥宜香1B杂交后代群体中获得的转绿型新叶黄化自然突变株系为父本,以丰源A为母本,经测交和连续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籼稻叶色标记不育系。热农1A全生育期每片叶都经历新叶黄化,随后从叶尖向叶基部由黄转绿的动态发育过程,是一种新的理想型水稻叶色标记材料;该不育系具有标记性状明显、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米质较优、配合力好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水稻标记不育系标-1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带有明显淡绿叶标记性状(pgl基因,位于第10条染色体上)的光-温敏型核不育水稻M2S为供体(父本),以优质早灿保持系中红B为母本杂交,再用其F1为母本同珍汕97B杂交获得三交种,F2选择带明显淡绿叶标记性状的高结实率、综合性状好的材料作为保持系选材加代到F4,F4株系分单株与珍汕97A测交选择能保持完全不育的保持系,进一步回交,从而得到株叶型整齐一致、不育性稳定、性状优良的带有明显淡绿叶标记性状的不育系-标-1A。标-1A与中413、明恢63配组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标-1A无论是在不育系敏种、杂交稻制种还是在大田生产上,在苗期就能很容易分辨出真伪种,从而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在水稻花培后代中发现一种苗期叶片白化而成株转绿型突变体,将该突变性状转入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中育成白02S.本研究观察这一不育株系的叶色形态表现及育性稳定性,并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该株系苗期叶片明显白化且表现稳定,一定叶龄后新出叶恢复正常绿色,成株生长与正常水稻无差别.白02S与正常叶植株杂交,F1表现正常绿色.研究认为该性状可作为一种形态标记性状应用于水稻杂交种子和不育系纯度的苗期快速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1991年用甘蓝型油菜双高隐性核不育系绵1AB-1作母本,品872—161—134作父本进行转育,F2代出现不育株进行成对兄妹交,经多代选择,培育出隐性核不育系绵7AB-4(双低)。以其不育系的不育性状为选择目标,从中分离纯化出2个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育性不同的株系,分别定为绵7AB-4-1和绵7AB-4-2,前者兄妹交和可育株自交的不育率分别为50%和25%,后者分别达到80%和60%。笔者对新材料绵7AB-4-2与其姊妹系绵7AB-4—1的农艺性状和SSR引物多态性进行研究,为其进行分子标记、克隆及进一步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隐性紫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明紫03S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述了隐性紫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明紫03S的选育过程和该组合的特征特性,表明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明紫03S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不育起点温度低、光温互作明显等特点,并提出该不育系初步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水稻材料‘CBB23'为供体材料,以优良节水抗旱稻保持系‘沪旱1B'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的方式,在后代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将改良的保持系与不育系成对回交,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抗性鉴定和综合农艺性状选择,在BC_3F_5后代株系中获得Xa23基因纯合且表型与‘沪旱1B'相似的株系10份,以及与改良保持系回交3代的纯合不育系材料4份。使用P6菌系采用人工剪叶接种鉴定,发现纯合株系材料明显提高了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用具有披叶性状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与直立叶性状的恢复系杂交,对其F1代、F2代及B1F1代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披叶性状对直立叶性状为隐性遗传,受1对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
明紫02S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05年8月26日通过了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利用该不育系已测配出许多苗头组合,如两优248(明紫02S/明恢248)、明紫02S/明恢2155、明紫02S/明恢07和明紫02S/优99等,  相似文献   

12.
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明紫02S的选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明紫02S系由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生育期适中、不育起点温度低、不育期长、南繁结卖正常、米质较优的特点。2004年10月通过了中国水稻研究所人工气候箱的鉴定。用其与绿叶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稻组合在苗期能够及早识别真假杂种,可避免生产上因纯度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对近等基因系进行遗传背景检测,有利于选育高质量的近等基因系材料.以17个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N1~N17)和轮回亲本不育系豫麦3号为材料,通过调查这些材料的株高、成穗数、旗叶长、旗叶宽、倒二叶长、脖长、倒一节长、倒二节长、穗长、小穗数等10个农艺性状.对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差异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回交5代后,回交后代与轮回亲本在形态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其中N14、N1、N7、N16和N15与不育系豫麦3号的性状差异较小,在欧氏距离为5.2处把它们聚在同一类,但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看,N7和N15自身的变异较大,所以N14、N1和N16与不育系豫麦3号具有较好的近等性.  相似文献   

14.
以杂交水稻两用核不育系628S衍生的5个株系为材料,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供试材料中株系11S和628S带型相同,即基因型相同,其植株形态差异为表现型差异;株系21S、20S、6S、29S则各有特异谱带,其形态差异为基因型差异.试验表明SSR分子标记能鉴别真正可遗传的基因型差异,可在杂交水稻三系辅助育种中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5.
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399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7年选育成的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隐性下垂叶形态标记性状 ,用其制种有利于除杂保纯和杂种的纯度鉴定。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7% ,自交不育度10 0 %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3℃ ,不育期 34d以上 ,主茎 7.9~ 13叶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两系不育系03S的稻瘟病抗性,以03S为受体,以含有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9的材料75-1-127为供体,采用杂交、多次回交和自交的方法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Pi-9基因导入03S中。通过抗性基因的室内分子检测,结合稻瘟病病区抗性鉴定、人工接种鉴定、不育系育性镜检以及田间农艺性状和开花习性表现,筛选获得了4个03S改良株系03SR-1、03SR-2、03SR-3和03SR-4。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改良株系对稻瘟病叶瘟和穗瘟的抗性明显增强。育性镜检花粉不育率均在99.6%以上。农艺性状和开花习性分析表明:除每株穗数和剑叶长外,改良不育系的其他农艺性状和开花习性与对照03S无显著差异。这些改良不育系可用于进一步选育抗稻瘟病的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衡标807S是以益1S为母本,水稻斑马叶突变体zebra1349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连续多年多点多代加压选育而成的两系籼稻叶色标记不育系。衡标807S具有跟斑马叶突变体zebra1349一样的叶色标记特性:如果不移栽,叶色始终表现绿色,移栽后5 d新抽出的叶片包括叶鞘会呈现出与叶脉垂直的黄绿相间的条纹,移栽后30 d抽出的叶片又表现正常绿色,这种叶色标记特性不仅有利于保证两系不育系的纯度,还能有利于保证其所配制的杂交组合种子的纯度。该不育系具有标记性状明显、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期长、异交结实率好、米质较优、配合力强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育抗褐飞虱水稻两系不育系。[方法]以B5为供体材料,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B5所含的Bph14和Bph15基因导入两系不育系1892S,获得符合两用核不育系标准的株系S136、S179、S192。[结果]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3个株系分别携带Bph14+Bph15;人工接虫鉴定结果显示,3个两系不育系都高抗褐飞虱。[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抗褐飞虱杂交稻组合提供了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水稻两系不育系C815S的稻瘟病抗性,以含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谷梅4号为供体,C815S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Pigm基因导入C815S中,经抗性鉴定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获得了3个携带纯合抗性基因的改良不育株系(7CS01、7CS02、7CS03)。抗性鉴定结果显示:7CS01病级为1级,表现为抗;7CS02和7CS03病级为3级,表现为中抗;改良不育株系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平均较C815S提高58.05%;改良不育系穗数平均比C815S提高26.4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早籼稻材料中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2通过杂交转入到中籼稻恢复系中,经过多代自交以及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和自然诱发稻瘟病抗性鉴定,培育出了30个新的抗稻瘟病恢复系株系。通过对F_6代抗性优良的株系与优良两系不育系C815S的大量杂交组合测配,选择出了3个高产、优质的新杂交组合,均比对照品种丰两优香1号增产5%以上,且对稻瘟病的抗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