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契普拉姆地区是印度最大的手工丝织品产区,但目前该地区仍主要采用传统的蚕丝染色方法,染色常与脱胶同时进行,染色后蚕丝的色牢度较差。为提高染色效率和改善蚕丝的染色性能,采用现代染色工艺流程对蚕丝进行染色。以色牢度为考察指标,对不同方法染色后蚕丝的染色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的结果显示:与传统染色方法相比,采用现代染色工艺流程染色的蚕丝,其染色性能稳定,色牢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解决血液涂片制作过程中染色前后的载玻片、染色必用药品和物品侵占实验平台空间及涂片染色后染色废液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研制了一种血液涂片染色架。该血液涂片染色架主要由支撑架、若干隔板和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废液槽、染色平台以及放置平台组成。使用时将涂有血膜的载玻片均匀摆放在染色平台上染色,涂片染色后将隔板移动至上面的放置平台,使得染色和晾干等步骤可以同时进行;而涂片晾干时的残余液体能够顺利流动至废液槽中,不会直接滴落。通过使用该血液涂片染色架提高了血液涂片制作的质量,节省了在制作过程中等待晾干的时间,染色废液集中收集处理利于生物安全,节约了实验平台空间。  相似文献   

3.
绦虫成虫制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亮、不易褪色的莫尼茨绦虫成虫染色标本。方法采用德氏(Delafield)苏木素染色液、盐酸卡红染色液和硼砂卡红染色液等3种染色液分别对莫尼茨绦虫成虫进行染色。结果用德氏(Delafield)苏木素染色液1:15稀释液,室温染色12h,盐酸酒精分色5~10m in,染色效果最好。结论德氏(Delafield)苏木素染色法,适用于各种大型绦虫成虫的染色标本的制作,在寄生虫学教学科研及动物检疫等方面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几种染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筛选出比较理想的染色方法,使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研究得到可靠的技术保证,本试验对附红细胞体病猪的同一份血液样本,分别采用了12种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并比较其染色效果。结果显示,丫啶橙染色和姬-瑞氏混合液染色效果最好,其次为亚伯特氏、瑞氏和姬姆萨氏等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简便、快速、清晰、对比性强、识别度高的旋毛虫幼虫囊包标本制作方法,试验采用45%醋酸卡红原液稀释100倍染色、硼砂卡红染色、4%孔雀绿染色、苏木素染色、不染色共5种方法对肌旋毛虫进行染色对比。结果表明:45%醋酸卡红原液稀释100倍染色法渗透作用快,染色后的虫体囊包轮廓明显,囊内幼虫结构清晰,但标本整体染色不均匀。硼砂卡红染色后标本染色较浅,染色后的虫体囊包轮廓明显,但囊内幼虫立体感差且难以观察。4%孔雀绿染色后囊内幼虫结构清晰,囊包轮廓明显,标本透明度高,便于观察。苏木素染色后标本整体颜色较深,囊内幼虫易于观察,囊包轮廓明显。说明肌旋毛虫染色标本的制作使用4%孔雀绿染色法和苏木素染色法较好,首先推荐使用4%孔雀绿染色法,其次推荐使用苏木素染色法。  相似文献   

6.
旨在优化双重荧光染色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囊胚的三重免疫荧光染色方法,以期更经济、高效、准确地评估胚胎质量。三重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分别用CDX2蛋白、caspase-3蛋白和Hochest 33342标记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凋亡细胞和所有细胞的细胞核,共3种染色方案。双重荧光染色方法采用PI染色滋养层细胞,或通过TUNEL法进行凋亡细胞染色;而囊胚细胞的细胞核用Hochest33342染色。结果表明,三重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获得的图像清晰,能准确地标记囊胚中的各类细胞。另外,比较3种染色方案的准确性、复杂性及染色效果,确定两种一抗或两种二抗共同孵育的方案准确度高、效果好、且用时最短,为最佳染色方案。综上表明,在同一枚囊胚中,通过标记CDX2和caspase-3蛋白来鉴定其滋养层细胞和凋亡细胞,并进行囊胚质量的评估是可行的,而且较双重荧光染色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中几种染色液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应用于各种组织的染色,是组织学及病理检查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液的配方繁多,但详解染色时间没有文献报告。为了大量制作切片,掌握各种染色液的染色效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台盼蓝、次甲基蓝、健那绿对猪精子进行染色,以测定猪的精子活率。结果表明,用三种染液染色后,死精子和活精子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染色特征。台盼蓝和次甲基蓝的染色效果为:活精子透明不着色,死精子着蓝色;健那绿的染色效果为:活精子尾部中段着蓝绿色、细胞质呈无色,死精子着绿色。在不同染色条件下比较得出:0.4%台盼蓝染色15min的染色效果最好。用次甲基蓝、健那绿试剂染色测得的精子活率明显低于实际精子活率,因此次甲基蓝、健那绿不可用于猪精子的活体染色。  相似文献   

9.
将从长春地区腹泻仔猪盲肠中分离得到的猪三毛滴虫用1640培养基短期培养后,使用碘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姬氏染色法、姬氏-瑞氏复染法、Weigere铁苏木素染色法和鞭毛染色法染色分别对其染色,观察不同虫体形态结构,并比较了不同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显示,姬氏染色、瑞氏-姬氏复染和鞭毛染色法对猪三毛滴虫染色效果较好,可获得虫体形态完整、结构清晰的染色标本。  相似文献   

10.
新型酸性亮蓝是目前纺织印染的流行染色剂。用不均匀性指数对染色匀度进行分级,研究了该染色剂不同色度对蚕丝染色匀度的影响。以该染色剂的14个色度对蚕丝进行染色,测定各色度染液处理蚕丝的反光值(用K/S值表示),结果发现该染色剂对蚕丝染色的不均匀性指数在所有色度水平下并不是恒定的,染色均匀性在染色剂色度为1.5%时开始出现,其后随着色度增加染色匀度也越来越好,到染色剂色度为4%时染色匀度最好,之后染色匀度又变差。  相似文献   

11.
染色标本的着色深浅,清晰度好坏以及存放时间的长短,主要决定于标本的染色。为了进一步探索标本染色的最佳方法,我们于1983年7月25日至30日对163条中华枝睾吸虫和部分前后盘吸虫用两种染液复合染色和单一染色进行对比,并且用不同的染色、脱水、脱色、透明时间进行了连续16次着色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12.
田恬  陈国强 《蚕业科学》2011,37(5):859-865
为开发适合于真丝织物染色的天然染料及其染色工艺,以乌饭树叶色素作为染料,研究其用于真丝织物染色的性能及染色工艺条件。测试结果表明,乌饭树叶色素的提取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100℃范围内的色光稳定性均较好;在酸性至弱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的颜色,而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随pH值变化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液pH 2~6或7~8,染色温度98℃,染色时间60 min,染液质量浓度60~80 g/L,染色次数1次。采用以上工艺以乌饭树叶色素提取液对真丝织物染色,不需添加其它化学助剂和金属盐,染色方法简单,在染液的2个pH值范围可分别将织物染成固定的颜色,染色后的真丝织物皂洗色牢度均可达到5级,日晒色牢度可达到3~4级,且保持了真丝织物特有的光泽度,因此认为乌饭树叶色素适用于高档真丝内衣的染色。  相似文献   

13.
采用HE、瑞氏和快速革兰氏3种染色方法,比较了高原鼢鼠(Eosp alax baileyi)阴道涂片的染色背景、过程和效果,以筛选最佳染色方法.结果 显示:HE染色后涂片背景及细胞分型清晰,核质着色差异明显且检出率高,与其他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瑞氏染色核质呈不同程度的蓝紫色,背景杂乱,核质染色差别不明显;快速革兰氏染色将细胞核、细胞质分别染成紫红色和玫红色,背景相对暗淡,白细胞则染成深红色,核质着色不易区分,影响观察效果.综合分析,HE染色能准确、高效地鉴别高原鼢鼠的发情周期,是高原鼢鼠较理想的一种阴道涂片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探索桑叶综合利用新途径以及开发无公害染色丝绸织物的目的,以沸水及微波提取法获得的桑叶提取液作为丝绸织物的染料。采用不同提取剂对桑叶染料的萃取效果显示,以碱液提取最为有效,桑叶染色液的最大吸收峰值在420~450 nm间,且高浓度碱液提取桑叶染色液的染色效果好、耐贮藏。桑叶染色液的黄酮含量与明度值呈负相关,与偏绿值呈正相关。对染色丝织物的性能测试表明:桑叶提取液染色丝织品的耐皂洗牢度及湿牢度好,但耐光牢度较差;染色丝织物的色谱为黄绿色系,媒染不能改变色谱性质,仅有颜色深浅的变化。试验表明,桑叶提取液可作为丝绸织物染色的天然植源性黄绿色染料,建议应用于丝织品染色的工艺条件为:温度60~80℃,时间60 m in,pH 6.5~7.5。  相似文献   

15.
隐孢子虫病诊断方法研究──组织内隐孢子虫虫体不同染色法效果比较田纯见(华南农业大学兽医系)近十年来,为了检查粪便内隐孢子虫卵囊,人们曾试用了各种染色方法,如姬姆沙染色、番红-次甲基蓝染色、改良抗酸染色等。我们试图把这些方法应用到组织内虫体的染色,以观...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绵羊正常卵巢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制作绵羊卵巢组织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在切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染色不均、染色对比不明显、过度染色、染色过浅和切片出现斑点等。在试验过程中可通过充分分化、蓝化、充分水洗等因素的控制来提高切片的染色效果,该方法可为动物卵巢及卵泡染色切片制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家蚕有5种血细胞,可以通过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来区分。溴化噻唑蓝四氮唑[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细胞增殖和活细胞鉴定的染色剂。通过对家蚕血细胞进行复染,即先用MTT染色,再用AO和PI染色,发现以下2种情况:很多颗粒细胞、浆细胞和所有的原血球细胞不能被MTT染色,但AO染色显示为活的细胞;被MTT染色的细胞表面有紫色纤维状物伸出,除了一部分具有伪足的颗粒细胞外,所有被MTT染色的血细胞也被PI染色,细胞核是红色。因此,利用这3种染料对家蚕血细胞复合染色来判断细胞的存活与死亡,需要仔细分析并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郑慧  陈明子 《蚕学通讯》2001,21(1):62-63
与一般的先染色后作成服饰相反,"成衣染色"便是先缝制好衣服,再进行染色,以保证花型的完整性和衣着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9.
将脱落细胞分别进行巴氏染色、HE染色和瑞氏染色,通过结果及方法学比较,总结出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质量控制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解决石蜡切片染色过程中温度控制问题,综合了现有染色缸的优点与不足,研制出了一种控温型染色缸。该控温型染色缸主要由内缸和与内缸活动连接的内缸盖以及外缸三部分组成。其中,内缸为不锈钢材质;外缸内部有用于放置内缸的容置腔,底部和内侧侧壁有加热设备,外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时钟模块,并与加热件电连接。在染色过程中,显示模块显示内缸中染色液的温度,通过调节控制模块,可使温度保持在40~80℃范围内,而时钟模块可以根据染色时间设定相应的时间范围,并在计时结束时提醒实验者,防止石蜡切片染色过深或过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