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淦庭(1888—1969年),宇缶硕,号石溪、缶石、一孤、聋人,又号左民、左道人、企陶:跛隅石、若泉、友竹等,宜兴陆平人。任淦庭出身书香世家,1905年,经邵云如介绍,金石书画家卢兰芳收任淦庭为徒,教授陶刻。这时,陈少亭已经从师四年,是任淦庭的师兄。卢兰芳常去上海从艺,宜兴上海两地奔波,故授徒时间较少,邵云如在这期间担起辅导陈、任两人的责任,对陈少亭、任淦庭的成长有伯乐与培养之功。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工艺厂盆泛指六七十年代期间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厂)生产的紫砂花盆,俗称"六七十年代盆""厂盆"(文章中简称厂盆)。此系列文章中,还将介绍部分解放后到六七十年代前.六七十年代后到一厂实质解体(1987年)前宜兴生产的紫砂盆,以及一厂解体后,现代一厂名家制作的紫砂盆。  相似文献   

3.
紫砂工艺厂1966年之前的这段历史,与紫砂花盆最相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954年起,已经成名的紫砂高手们加入了工厂队伍,他们中间有很多艺人以前从事过花盆的创作和制作,其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蒋蓉、任淦庭最有名。瓶盆组最初设立,其中有名的艺人有钱盘大、徐盘大、陈福渊、萧坤生、李荣富、陶福生、孟珠大。在1955年拜师学艺后来成名的有很多都与花盆相关,其中朱可心的徒弟潘春芳、李碧方、曹婉芬、汪寅仙、谢曼伦;顾景洲的徒弟李昌鸿、高海庚、徐汉棠;  相似文献   

4.
邵云如(1888-1937年),宜兴上袁人,号北岩、北研、筠儒(如),适然轩主人、半山房主人等,清末民初陶刻名家。邵云如是清末紫砂名家邵大赦的第三子,清壶艺巨匠邵大亨的侄子,现代陶刻艺人邵新和的祖父。邵家壶艺源远流长。艺分两支,有的制壶见长,如邵大亨,有的陶刻出色,如邵二泉,在从艺的同时还有擅长经营的,~-a#B大赦。邵云如深得家传,他既是陶刻名家,也是管理干才。据说,邵云如的先祖邵敏展北宋时期与苏东坡同窗,苏东坡晚年曾被邵敏展邀至宜兴邵家,共创“海棠院”。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14,(3):65-65
韩泰(1864—1926年),号南林、南陵氏,宜兴城南人,清末民初陶刻名家。 在民国陶刻家中,韩泰的风格典型而与众不同,这主要是与他的出生有关。韩泰出身碑刻世家,很小就学成祖传碑碣技法,有深厚的石刻基础和文化素养。学习时,他与当时的宜兴著名金石书画家卢兰芳和邵云儒是好友。  相似文献   

6.
《花木盆景》2014,(4):101-101
东溪,本名赵松亭,字支泉,又号东溪生、东溪渔隐。他是晚清光绪年问到民国时期宜兴紫砂器制作名家,也是一位紫砂实业家。他精于紫砂陶艺,既能制壶,又擅长刻绘,是当时最杰出的紫砂陶刻名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14,(2):86-86
由于资料缺失,有些民国花盆的刻绘很难确认是哪个名家,但只要花盆做工精良,器型美观、刻饰精美,就如同民国紫砂盆鉴赏(一)中的盆一样,抹杀不了美盆的事实。下面就介绍另外一个花盆。  相似文献   

8.
《花木盆景》2014,(7):61-61
民国紫砂盆鉴赏系列文章已经撰写了十一篇,这个系列前后介绍了民国刻绘花盆中的一些名家和他们的作品。此系列文章到此告一段落,未来还将介绍明清花盆,以及介绍近代一些花盆。由于有些紫砂原料到民国已经枯竭,一些好的成型工艺没有得到传承,使得民国盆和明清花盆相比整体质量差距很大,这是这个系列只介绍刻绘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铁画轩创始人戴国宝是另外一个民国陶刻高手,早年拜民间画师学画,勤奋好学,打下扎实的书画基础。艺成后在上海画人像为生,期间戴国宝见上海带刻绘瓷器比较热销,便将自己书画功底用铁笔应用到刻瓷上,生意日益兴旺,遂以刻瓷为生。  相似文献   

10.
《花木盆景》2013,(12):74-74
1916年吴汉文开设吴德盛陶器行(1916年-1939年)于宜兴县城。该行前店后场,聘请当时制壶高手俞国良、范大生、冯桂林、胡耀庭、邵陆大、王熙臣、储银兰等常年制壶,陈少亭、任淦庭等刻字先生陶刻。还向汪宝根、蒋燕亭、范锦甫、裴石民、吴云根等订购泥坯。早期制壶底铭“松鹤轩”楷书方章或“岐陶发明”篆书方章。1921年注册“金鼎商标”,图形为一圆圈中央以“吴德盛”三字组成一鼎,四角为阳文楷书“金鼎商标”四字。此后所制紫砂器底铭此商标或“吴德盛制”方印。  相似文献   

11.
《花木盆景》2014,(6):67-67
清乾隆桃花泥本色泥绘双底线方盆 盆用桃花泥作,堆绘用较深的同种泥料。清乾隆时期花盆制作多少受宫廷华丽气息的影响而注重装饰,此风一直影响至今。但此盆色彩调和,画面虚实有致,堆绘用工具修正过,和清中以后的作品有很大的差异,是同类泥绘盆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异形盆器深受众多盆景作者喜爱,异形盆器也是创作文人树、创作个性盆景不可或缺的工具与载体,许多有个性的盆景,其匹配的异形盆器不仅烘托主题,营造意境,而且异形盆器本身也是极具欣赏价值的,与主体相得益彰。在中国盆景飞速发展的今天,盆景制作的理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风格的盆景也渴求不同款式的盆器相适宜,为盆景树木配到一个形式、风格都呼应、统一的盆,是创作一件完美盆景的最基本要求,这也为盆器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隆庆一朝,仅有六年,瓷器风格大体同于前朝,古朴浑厚,画意洒脱,姿态飘逸。青花五彩制作工艺却分外精细,光彩夺目,远胜前朝。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代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统治阶级的侈糜之风,充分表现在瓷器的制作上。万历五彩器的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4.
景盆博 《花木盆景》2007,(12):62-62
元青花莲花牡丹盆座;元龙泉窑青釉花口渣斗;元青花花卉鸳鸯纹高足钵;元景德镇窑系白釉划花螭纹洗;  相似文献   

15.
景盆博 《花木盆景》2007,(11):62-62
元朝在景德镇设立了管理陶瓷产业的机构——浮梁瓷局,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盆器装饰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景德镇发明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经过高温烧制后,坯釉结合紧密而可制作大器,使所描绘的图案体现得淋漓尽致。元代是青花盆器的成熟期,它的装饰题材一部分来于景德镇影青瓷器,经过匠师的创造又产生了新的装饰图案纹样,  相似文献   

16.
本件盆器圆鼓形,高7.5cm,口径23.8cm,足径18.8cm。敛口、浅腹、弧壁、平底、圈足。盆内施白釉,釉色青中闪灰,釉面光亮莹彻,釉质肥厚细润。贫外腹部用青花绘莲花纹饰,正中有青花书写正德年制楷书款。正德中晚期,有此青花盆器改用回青料,因此青花色调出现淡紫色或鲜艳浓重的深蓝色。此盆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17.
明嘉靖景德镇窑素三彩龙纹缸 本件盆器圆鼓形,口径44.7cm。敞口、深腹、直壁、平底、圈足。盆内施白釉,盆外壁口沿绘卷草纹边饰,青花框内绘“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一行楷书官窑款。  相似文献   

18.
明万历青花双凤纹花口花盆;明万历青花梵文莲瓣洗;明万历五彩人物故事图盆;明庙景纹青花方炉式盆;  相似文献   

19.
嘉靖时期,朝政腐朽衰败,明代统治至此每况愈下。制瓷仍以景德镇为中心,但风格与前朝相比有所不同。大型盆器如大龙缸、大花盆、大盆大盘等的制作,日渐增多,一般多粗糙少修胎。但小件盆器却很精细,只是色调、风格略有不同。嘉靖五彩,质量数量都蔚然可观,开创了一代彩瓷制作新风气。青花色料改用回青料,  相似文献   

20.
正德时期,处于明瓷由细致轻薄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盆器风格错综交替,粗细兼有,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貌,还有许多创新突出之作,形成本朝独有风格。因受伊斯兰教和道教等的影响,多装饰阿拉伯文、藏文和吉祥图案;大型盆器日渐增多,胎体渐近厚重,风格较前朝凝重,琢器多带器座,接痕日渐明显,大器足底远不及前朝细腻光滑,圈足较浅向内收拢;孔雀绿釉、三彩等品种成就卓著,成为名扬一时的名贵盆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