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刊讯(特约记者柳珺 胡婧报道)1月22日,由农业部渔业局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承办的“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市召开,有关领导、专家院士汇聚一堂共同商讨推进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针和工作思路。财政部科教文司副巡视员宋秋玲、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渔业局局长赵兴武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6月14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贾晓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水平管理策略"进行了成果鉴定。该项目全面开展了南海北部近海及重要河口与海湾渔业资源及生态环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沿海各地由于过分强调发展海洋捕捞业,盲目增船添网,酷渔滥捕,其结果是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目前,我国海洋捕捞强度已远远超过了渔业资源再生能力,并严重地威胁着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南海区而言,南海三省(区)海洋捕捞产量已达300多万吨,若加上港澳流动渔船、福建省渔船以及周边国家渔船在南海生产的产量,总产量近400万吨。而据海洋渔业资源专家估算.南海海域渔业资源潜在渔获量仅为246至281万吨。可见,资源的利用量已远远超过了专家评估的可捕量D渔业资源是海洋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个物质…  相似文献   

4.
南海渔业资源丰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南海不仅是我国渔业面临的现实选择,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以后,南海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捕捞能力过剩、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环境污染严重、远海渔业资源利用不足等诸多问题。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加大对近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渔业立法执法力度,整合捕捞力量,引导开发远海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大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5.
发展现代化热带海洋牧场是养护南海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南海渔业资源养护与科学利用具有深远意义。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生境营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南海水深较深,常规鱼礁难以发挥作用,而浮鱼礁可以利用中上层的水体空间,是营造深水渔场的最佳设施。本研究综述了浮鱼礁的类型、功能和应用场景,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浮鱼礁未来在南海海洋牧场信息化监测、休闲渔业、中上层鱼类资源养护和构建大洋性海洋牧场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东黄海渔业资源变动趋势,一直引起国内外有关资源专家们的兴趣和重视。日本长崎县于1995年3月15日邀请日本、中国和韩国研究东黄海渔业资源专家着重探讨东黄海渔业资源变动趋势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南海诸岛海域渔业捕捞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南海诸岛海域渔业发展在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维护中的重要性,初步阐述了南海诸岛海域渔业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该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开发南海诸岛海域渔业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设法保护与利用自然渔业资源。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渔业资源?是当前国内外专家们讨论的热点。作者从理论高度,并结合渔业资源保护的实际论述自然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5月13日,由南海水产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同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南海渔业资源增殖养护与渔场判别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南海项目")在广州启动。据项目首席专家、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纯厚研究员介绍,目前南海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中南部渔场分布状况基本不清,已经明显制约了南海渔业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因此亟需在南海近海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近海资源恢复性增长,突破南海中南部中心渔场判别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南海深水区蕴藏着丰富的大洋性渔业资源。当前,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被过度捕捞,外海大洋性渔业资源却尚未充分利用,南海大洋性渔业资源评估资料不足成为限制外海渔业研究和合理利用的瓶颈之一。为进一步掌握南海外海渔业资源潜力、渔场和渔汛等信息,2011年以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对南海大洋性渔业资源作了持续调查,获得了大量基础资料、重要研究结果和重大发现,首次采用渔业声学并结合灯光罩网同步开展大洋性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基于渔业声学-灯光罩网方法评估了主要大洋性渔业类群的资源量和分布,探捕到多处大型渔场并证实了南海大洋性渔业资源巨大的开发潜力等。文章主要报道了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外海大洋性渔业资源调查评估领域的最新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苏永华  何文涛 《水产科技》2004,(4):10-12,16
本文运用模糊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南海近十几年的总渔获量、资源群体结构、捕捞作业结构三个反映资源状况的主要因素,根据三个因素的统计资料分别建立评语集,用分属于各个评语集的年数占所统计年份的比例求出隶属度,从而确定评价矩阵,根据因素权重应用概率积和求和运算,首次对南海多鱼种渔业资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南海渔业资源处于一般偏下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由香港特区政府渔农处主办的粤港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研究第二次交流会暨渔业资源研讨会,于7月8—12日在香港举行。省海洋与水产厅戴永仁副厅长率7人专家小组前往香港出席了这次会议。粤港双方的有关专家在会上介绍了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的研究成果和珠江口渔场渔业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海洋渔业的主要矛盾(一)海洋捕捞强度过大,大大超过渔业资源的承受能力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需求量剧增,使海洋渔业成为高利润产业。1999年南海区海捕产量达到334万吨,比1985年增长了340%。但是,根据专家估算,南海北部的可捕量只有220-240万吨。由于超强的捕捞强度,使南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环境日益恶化。表现为渔获个体小,优质品种所占比例下降,渔汛不成汛,渔船经济效益低下等。特别是捕捞生产的效益下降,使渔民渴求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捕捞能力。由于捕捞技术的更新,增强了捕捞的强度,使…  相似文献   

14.
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1999年期间南海水产研究所5次渔业资源调查的底拖网渔获率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30多年间,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底拖网渔获密度的下降非常显著,分别下降72%和81%,其中北部大陆架沿岸、近海和外海分别下降71%、74%和70%。南海北部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均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沿岸和近海过度开发较严重,外海过度开发的强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5.
祖国南海,碧波万顷,美丽富饶。面积大约36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在这辽阔的海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建国以来,我国对南海北部进行了多次渔业资源考察,对200米水深以内的渔业资源有了基本认识。但是,在辽阔的深海水域,有没有值得开发利用的渔业资源呢?为了揭开这个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组织了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队伍,派出我国第一艘现代化的多学科的水产科学考察船南锋704号,对南海北部深海进行了渔业资源综合考察。几年来,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难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国武 《水产科技》2004,(2):33-35,37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沿海各市调查研究与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分析,从南海海区渔业资源现状、广东省捕捞行业的特殊性、渔民教育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条件及其他行业的就业前景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广东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难度。并从发展渔区经济、开拓渔民就业新领域及人大议案实施等方面探讨一些解决对策。同时,倡导政府大力扶持、引导沿海渔民转产转业。  相似文献   

17.
南海海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的捕捞渔场。近年来,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相较于近海,中南部外海海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渔情分析预报是渔场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在多种大洋性鱼类预报中应用。渔情分析预报技术在南海外海渔场的开发利用、渔业生产的指导和渔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上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南海外海特有的海洋环境特征、主要渔业资源分布及其捕捞作业方式,分析了适用于南海外海渔业资源的渔情分析预报方法和模型,并就现阶段南海渔情预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1979年开始的南海深海渔业资源综合调查,已于去年年底召开了评议会。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10~11日,上海召开渔业资源监测总结大会,会议回顾了一年来长江河口重要渔业资源监测情况,由有关专家分别作了《长江河口区重要渔业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和《上海市长江口水域银鲳幼鱼资源变动状况与对策》的专题报告,并对长江口重大工程对渔业资源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  相似文献   

20.
要闻速览     
《中国水产》2014,(2):2-2
<正>1月1日新修订的《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正式生效。实施办法加大了对进入南海外部渔船的管理,其第35条规定:外国人、外国渔船进入本省管辖水域进行渔业生产或者渔业资源调查活动应当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进入本省管辖水域的外国人、外国渔船进行渔业生产或者渔业资源调查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渔业、环境保护、出入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本省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