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志 《内陆水产》2004,29(12):39-39
龟鳖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低于15℃时就潜伏在池底,很少活动,不吃食,进入冬眠,到翌年春夏季出池时体重减轻8%~15%。冬眠前后,饲养管理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龟鳖死亡,或影响翌年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卢志 《齐鲁渔业》2004,21(10):28-28
龟鳖是变温动物,当外界水温低于15℃时就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潜伏在池底,很少活动,不吃食,只靠消耗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来维持生命,到翌年春季出池时或开食时体重减轻8%~15%。冬眠前后,饲养管理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龟鳖死亡、疾病发生或影响翌年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方地区采用温室养殖稚鳖、幼鳖,来年室外池塘养商品鳖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技术特点为成本低、成活率高、风险小、周期短、效益好,现介绍如下. 1北方地区鳖的生活习性 北方地区进入9月份气温下降,鳖摄食量减少;10月份即停食;随着气温继续下降,11月份左右冬眠;来年5月份左右,水温达到15℃以上,开时摄食.从以上分析可见,6-9月份是鳖最佳生长期,其摄食和生长的最佳水温30℃左右.  相似文献   

4.
稚鳖室内电加温越冬试验稚鳖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越冬的成活率较低,为了探索稚鳖的越冬技术,我们在隆回县鱼苗场进行了稚鳖室内电加温越冬试验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加温越冬的方法,将水温调至适合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的冬眠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达到缩短鳖的养殖...  相似文献   

5.
鳖属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宜于鳖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2℃,15℃以下鳖停止摄食、活动呆滞,12~10℃鳖进入冬眠。  相似文献   

6.
鳖又称甲鱼、水鱼、元鱼、团鱼,属水陆两栖卵生爬行动物。鳖是一种变温动物,对水温较为敏感,一般18℃以下摄食开始减少,15℃以下基本停止摄食,10℃以下潜入底泥沙中进入冬眠。在江苏省北部里下河地区,其冬眠期长达半年以上,在此期间鳖还要消耗体内营养,致使体重减轻,而且生长周期也:浔应延长,通常长成500克以上的成鳖需4~5年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广西人工养殖鳖的品种有黄沙鳖、杂交鳖、中华鳖、山瑞鳖、台湾鳖和从美国进口的佛罗里达鳖,主要养殖品种为黄沙鳖、杂交鳖和山瑞鳖。鳖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从10m^2的水池至1hm^2的池塘均可养殖。家庭小水体饲养鳖,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管理方便,饲料来源广,成本低,收益大等优点。在城乡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及零星的小块土地,都宜建池饲养,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致富产业。  相似文献   

8.
肖秀芝 《齐鲁渔业》2009,26(1):39-39
鳖的生长和生活习性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当温度降至12℃时,便进入冬眠。若管理不当,一些弱鳖和稚鳖,就会出现大批死亡,其死亡率高达40%~50%。  相似文献   

9.
顾正兰 《齐鲁渔业》2002,19(11):26-26
一、鳖(1)稚鳖。主要措施有两条:一是越冬前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含量高、易消化的饵料。二是利用室内培育池采用深水或浅水越冬。深水越冬,要先将池水排干,加入30~40cm厚的泥沙,加水5~10cm深,然后按每平方米放稚鳖150~200只。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稚鳖便开始钻入泥沙中冬眠。若水温太低,可逐渐加温水增强小鳖活力,让其钻入深水层泥沙中,然后将池水放满。为使室温控制在0~8℃,可在池顶上放竹帘,帘上再铺20cm厚的稻草保暖。浅水(池水深 2~3cm)越冬,除了要在池底铺泥沙外,还需要铺30~40cm厚稻草,在池上加盖竹帘,让稚鳖钻入越冬。到第2年4月水温上升到18℃时,深水池将池水放出(留 5~10 cm深),浅水池将稻草取出后注入新水 5~10 cm深,等稚鳖出土。(2)幼鳖和成鳖。首先要按规格大小进行分池  相似文献   

10.
侯传宝 《内陆水产》1993,(12):23-23
鳖属变温性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宜生长温度是20~32℃,15℃以下停止摄食,10~12℃进入冬眠。可根据它的这些特点进行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12.
谢杭  常泰 《内陆水产》2001,26(11):26-26
1稚鳖当年孵化的稚鳖越冬,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人工强化饲养手段,使之在越冬期体重达10克以上;二是实行温室越冬,室温保持25℃左右,使稚鳖在越冬期继续摄食生长。2幼蛙当年7~10月由蝌蚪变态而成的幼蛙,气温降到10℃以下时,即开始越冬。越冬池水保持70厘米,池底要有淤泥,池上要有覆盖物,保持环境安静和水质良好,并注重防除敌害。3泥鳅泥鳅在水温降到10℃时便进入冬眠。届时将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幼鳅集中越冬,选择背风向阳保水能力强的鱼池,用0.2×10-6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清理食场,水泥池池底铺…  相似文献   

13.
按常规,当工厂化温室鳖苗种加温培育到200克左右时,就应移到室外池塘进行成鳖养殖。时间一般在五月下旬与六月上旬。然而近年来因不注意放养时应具备的条件和方法,造成放养后大批染病死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介绍一下鳖种放养的技术要点。供各养殖单位参考应用。一、调整好室内外鳖池的水温鳖种在温室里高温养殖,移到室外前一定要掌握和调整好室内外养殖池的水温。首先是在出池前5天逐渐降低温室里的室温和水温,降温幅度以一天2~3℃为宜,切不可一下降温过快,否则易应激发病.而鳖种出温室的时间,就要看室外水温是否连续…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亲鳖是指已经达到性成熟,作为繁殖后代用的雌鳖和雄鳖。亲鳖选得好,产卵多、卵粒大、受精率和孵化率高、幼鳖生长发育快。由此可见,严格按照繁殖要求选择理想的亲鳖是搞好种苗繁育、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一、选购时间 鳖是变温动物,有休眠的特点。每年秋末当水温下降到15℃就停止摄食,10℃以下就潜入水底泥沙中冬眠。翌年春天当水温上升到15℃以上后,则从冬眠中苏醒,从潜居的泥沙中出来活动,当水温上升到20℃时开始摄食和交配,进入生长繁殖阶段。 根据鳖的变温生活习性,最宜在冬眠苏醒后至摄食交配前这段时间内,即3月下旬至4月底选购亲鳖。因  相似文献   

15.
周旷 《水产养殖》1995,(1):11-12
控温快速养鳖即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水温调节到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冬眠的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把鳖的养殖周期缩短到15个月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控温养鳖有广阔前景。现将控温养鳖的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建池 建造鳖池要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水方便的地方。1.1 稚鳖池及幼鳖池的建造 稚鳖池及幼  相似文献   

16.
万志  张坷 《海鲜世界》2003,(6):44-44
黄沙鳖属稀有鳖类,目前市场上非常吃香,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难点,尤其是亲鳖的培育更要掌握一定的技术。 1.亲鳖的选择 亲鳖有野生和人工养殖两个来源。人工养殖的鳖年龄易掌握,损伤较少,但必须是纯种的,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18.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二讲人工繁殖一、鳖的生殖特性鳖的性成熟年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为4~5龄,最小性成熟个体约0.5kg左右。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每年惊蛰之后,自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水温上升到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民用灯泡放热,提高鳖池空气温度、渗透增加水温的加温方式,保持水温28-30℃,经过135天加温试验,消除鳖冬眠期,稚鳖育成功鳖成活率75.5%,平均个体重达112克,缩短从稚鳖至鳖的养殖时间一年多,每只幼鳖获得34.8元的纯收入,广范适应于城乡居民家庭养殖,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越冬后亲鳖高死亡率原因及强化饲养管理措施的探讨1995年春夏之交,全国大范围出现亲鳖越冬后大批量死亡,这对甲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影响。笔者根据兄弟场家介绍的情况和我场饲养实践,就越冬后亲鳖高死亡率之原因及强化饲养管理措施,谈几点看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