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品质性状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23年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黄宝珠和金大332至2000年,中国共育成大豆品种840余个.本文将中国大豆育种的历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23-1950,共28年)育成大豆品种20个,平均蛋白质含量41.0%,脂肪含量20.6%;第二阶段(1951-1980,共30年)育成品种245个,蛋白质平均含量40.76%,脂肪含量20.15%;第三阶段(1981-2000,共20年)育成品种576个(统计到品质性状数据的有563个),平均蛋白质含量42.04%,脂肪含量19.77%.本文对第三阶段育成品种的品质分4个时期("六五"-"九五")进行重点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以"八五"期间育成的品种为最高,110个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为42.8%,其中国审品种10个,平均含量44.36%.脂肪含量以"六五"期间选育的品种为最高,96个品种脂肪的平均含量为20.10%,其中17个国审品种的平均含量为20.73%."六五"-"九五"期间,在3大产区中,蛋白质含量以南方大豆品种为最高,44个品种平均含量达43.81%,比北方春大豆高2.81个百分点.脂肪含量以北方春大豆品种为高,220个品种平均含量为20.0%.113个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3.04%,高于北方春大豆,略低于南方大豆;脂肪含量低于北方春大豆,略高于南方大豆.经过20年的努力,3大产区产量逐步提高,其中,北方春大豆提高了12.1%,黄淮海夏大豆提高了7.9%,南方大豆提高了6.3%.大豆优质品质育种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选育出一批无豆腥味、无胰蛋白酶抑制剂、高异黄酮品种.  相似文献   

2.
大豆通常被认为是较难转化的豆科作物之一,大豆基因型是影响大豆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采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方法,对2个国外大豆品种和9个国内品种进行转化研究,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BAR试纸条和PCR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再生率及转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国外品种Jack和Bert,南方大豆品种华春6号和东北大豆品种沈农9号具有较高的再生率和转化效率,转化效率分别达到6.45%、3.80%、3.24%和2.86%。对来源于沈农9号的PCR阳性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受体大豆品种,该受体品种实际转化效率为2.14%。对外源T-DNA插入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低拷贝(1~2个)T-DNA插入比例为75%。本研究筛选了4个转化效率较高的大豆品种,为开展高效大豆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大豆主栽品种,利用华春6号和沈农9号作为受体品种开展转基因研究,对于加快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豆脂肪含量除受品种自身的遗传性内因决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生态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的差异也引起大豆品种化学成分变化,这是重要外因。分析表明,吉林省不但具备选育高油大豆品种的地域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优良资源材料。到2013年为止,吉林省育成的大豆品种共383个,其中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品种计144个,占总品种数的37.5%;脂肪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计63个,占总品种数的16.4%。  相似文献   

4.
吉育74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该品种蛋白质含量41.00%,脂肪含量18.56%,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灰斑病,高抗大豆食心虫,抗倒伏,为高产、抗病虫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半矮秆大豆育种组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汀省目前主要的大豆栽培技术之一,其较常规栽培技术平均增产16%~22%,但现在与该栽培技术配套的半矮秆大豆品种还很少.利用美国矮秆晚熟大豆品种Hobbit与当地早熟大豆品种配制2个单交组合、2个回交组合,通过对各组合后代半矮秆大豆早熟性和矮生性研究,认为改良美国矮秆基冈最佳组配方式为:(当地早熟品种×美国矮秆晚熟品种)×当地早熟品种,其次为当地早熟品种×美国矮秆晚熟品种.利用美国矮秆基因可以选育出适宜当地的半矮秆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优异品种选育效率,本研究对广西已育成的39个大豆品种系谱进行追溯,分析其亲本组配方式、地理来源及细胞核(质)遗传贡献,结果表明,育成的39个大豆品种(春大豆28个,夏大豆11个)来源于40个细胞核祖先亲本,17个细胞质祖先亲本;来源于广西本地、外省和国外祖先亲本的核(质)遗传贡献率分别为39.42 %(58.98%)、45.75 %(38.46%)和14.83 %(2.56%);核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广西本地及生态条件相近的我国南方、巴西和美国。春大豆育成品种细胞质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广西、湖北和北京,夏大豆育成品种细胞质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广西、湖北和上海;2006年以来,96%的大豆育成品种是以育成品种和国外引种作为亲本组配而成;归纳出靖西早黄豆等8个核心春大豆祖先亲本,平果豆等5个夏大豆核心祖先亲本。广西大豆育成品种核遗传基础较为丰富,但还需加强新种质研究利用,以扩大品种的核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的增产效果及筛选适宜的大豆品种,应用大豆品种汾豆78与玉米品种大丰30研究了山西省传统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与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对比,应用大豆品种汾豆78、79、56、92及93与玉米品种大丰30进行了大豆新品种筛选。测定了大豆苗期、盛花期、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大豆成熟后的品质,大豆玉米成熟后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与传统套作模式相比,带状复种技术下大豆植株总叶绿素、籽粒蛋白质及油脂含量更高,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分别为42.28%和19.84%,大豆与玉米产量分别为531.0和9 514.5 kg·hm~(-2),分别增产6.6%和70.7%。大豆新品种筛选结果显示,汾豆93在植株生长后期干物质及叶绿素含量最高,植株性状最佳,成熟后籽粒的品质最好,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分别为44.08%和20.2%,玉米大豆综合产量最高,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分别为894.0及10 550.7 kg·hm-2,比对照组分别增产了68.7%和10.9%。表明这种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适合在山西省生态环境条件下应用推广,汾豆93与大丰30是"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模式较好的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超高产大豆品种为砧木嫁接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旨在明确超高产品种砧木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而揭示根系改良在大豆育种中的重要作用。以来自相同的祖先亲本(Williams和Amsoy)且地理纬度相同的美国俄亥俄州和中国辽宁省不同年代育成的代表性大豆品种为接穗,分别与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和中黄35进行嫁接,成熟期测定植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嫁接处理对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影响。自身嫁接的植株与不嫁接植株相比,其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变化。与品种自身作砧木的植株相比,嫁接到超高产品种辽豆14或中黄35砧木上时,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等性状没有显著变化,但单株荚数、百粒重、粒茎比和单株粒重会显著提高。其中,与品种自身作砧木的植株相比,嫁接到超高产品种砧木上,共同亲本、俄亥俄中期、辽宁中期、俄亥俄当代、辽宁当代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4.5%、6.9%、9.4%、15.7%、19.9%。由此说明,根系改良会带来大豆品种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东北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境大气臭氧浓度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模拟大气臭氧浓度升高40 nL·L-1,选取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大豆品种绥农4号、绥农8号和东生1号,研究在高臭氧浓度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负作用,3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33%。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产量降低幅度:绥农4号(-41%)>东生1号(-36%)>绥农8号(-23%)。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发现大气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籽粒大小(x_1)和单株总荚数(x_2)变化可以用于估计大豆产量变化,两者与大豆产量的回归方程:y=-3.639+0.098x_1-0.285x_2。此外,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品质产生明显影响,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蛋白质浓度均显著提高2.8%~4.6%(P<0.05),而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4.2%~7.8%(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国家大豆试验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组类型,2019-2020年以分属MGⅠ~MGⅦ的24份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照,分别将当年长江流域夏大豆晚熟组、鲜食大豆夏播组的区域试验和联合鉴定试验中的品种(系)在南充进行夏播种植。以北美标准品种的生育日数和相对生育期组值(RMG)建立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回归分析法对参试大豆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组鉴定。结果表明: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从MGⅠ~MGⅦ组间生育日数呈不断递增趋势,但MGⅡ和MGⅢ之间、MGIV和MGV之间界限不明显。两年共鉴定47个品种(系),归属于MGII、MGⅢ、MGIV、MGV的品种(系)分别为4、4、11、5个,分别占总数的8.5%、8.5%、23.4%、10.6%;归属于MGⅥ~MGⅦ的品种共22个,占总数的46.8%。试验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夏大豆晚熟组、鲜食大豆夏播组试验中的大多数品种生育期组为MGIV~MGⅦ。结果可为四川大豆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为国内不同区域间大豆引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对安徽省103份水稻品种(系)进行稻瘟病和稻曲病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对稻瘟病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分别有5份和9份,占13.59%;表现中感的有25份,占24.27%;表现感病和高感的分别有33份和31份,占62.14%。对稻曲病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分别有6份和7份,占12.62%;中感的有55份,占53.40%;感病和高感的分别有29份和6份,占33.98%。对两种病害均能达到抗病或中抗的只有3份,分别是G优6号、Y两优1500和协优118。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亲本材料试管苗的耐盐性筛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含0%、0.2%、0.4%、0.6%、0.8%5种NaCI浓度的修改MS培养基胁迫马铃薯品种资源脱毒试管苗的方法,鉴定和筛选了35份不同熟期马铃薯亲本材料的耐盐性,筛选结果:耐盐级别为4(即0.2%盐浓度下仍然存活)的亲本材料11份,耐盐级别为3(即0.4%盐浓度下仍然存活)的亲本材料3份,耐盐级别为2(即0.6%盐浓度下仍然存活)的亲本材料2份,耐盐级别为1(即0.8%盐浓度下仍然存活)的亲本材料3份。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水稻新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晗 《北方水稻》2011,41(2):7-9,13
对辽宁省2006年~2009年审定的4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性状分析与系谱分析,结果显示,41个水稻品种多数性状上差异不大,品种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有效穗数、总粒数、垩白度、胶稠度等性状及性状结合的不同上.同时41个品种可划分为5个类群,类群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有43.9%的品种归为一类.63.4%的水稻新品种具有日本品...  相似文献   

14.
聊城地区主栽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桂清  马迪 《玉米科学》2016,24(5):152-156
2015年采取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分析44个主栽玉米品种对玉米锈病的抗性,明确聊城地区主栽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锈病抗性差异明显,易感病品种偏多,为54.54%(高感品种占40.91%,感病品种占13.63%);较抗病品种占36.37%(高抗品种占22.73%,抗病品种占13.64%)。大量易感品种的推广是造成玉米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大力推广聊玉23、诺达1号、德单5号、登海605、鲁宁184等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喷雾法对43个花生品种进行疮痂病抗性鉴定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抗病品种。结果表明:43个花生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差异可分为3类,中感(MS)的有7个,占16.28%;中抗(MR)的有28个,占65.12%,抗病(R)品种有8个,占18.60%。建议抗病性达到中抗(MR)以上的36个品种,可结合各地的生产条件和品种综合性状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2007连续两年采用田间病圃法鉴定了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性。200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其中达到抗病水平的有21个,占鉴定总品种的75%;中感品种6个,占鉴定总品种的21.43%;高感品种只有中科4号1个,占鉴定总品种的3.57%。200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中达到抗病水平的有7个,占鉴定总品种的70%;中感品种3个,占鉴定总品种的30%。  相似文献   

17.
东华北春玉米区玉米品种对主要病害和玉米螟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东华北春玉米区24份玉米主栽品种进行玉米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的抗性鉴定。高抗和抗大斑病品种11份,占参试品种的45.83%;高抗和抗灰斑病品种11份,占参试品种的45.83%;高抗和抗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品种16份,占参试品种的66.67%;高抗和抗丝黑穗病品种10份,占参试品种的41.67%;高抗和抗茎腐病品种18份,占参试品种的75.0%;高抗和抗玉米螟品种6份,占参试品种的25.0%。综合抗性评价筛选出广谱抗性品种9份,占所有参试品种的37.5%。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抗吸浆虫的小麦品种或种质材料,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鉴定了90份小麦新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具有明显的抗性差异。对各种类型的材料分析表明,对麦红吸浆虫表现高抗、中抗、低抗、感虫类型的小麦品种(系)分别占参试品种(系)的4.44%、15.56%、61.11%、18.89%。不同小麦品种(系)具有不同的抗虫性,其单穗虫数、穗被害率、粒被害率、损失率、抗性指数均有较大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的品种(系)有4个,表现中抗的有18个,这些品种(系)可作为抗麦红吸浆虫的主栽和后备品种,或作为亲本材料提供给生产和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9.
归纳分析了2020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2020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1 936个次(57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籼型常规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粳型常规稻、籼粳交杂交稻和不育系分别为144、670、582、424、45和71个,其中,国审品种数比2019年增加54.30%,非国审品种数比2019年增加43.07%。2020年通过审定的籼型常规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产稻、粳型常规稻和粳型杂交稻区试产量分别为519.59、609.99、589.82、610.00和685.30 kg/667 m2,除粳型常规稻外,其他类型品种的区试产量相比2015—2019年均有一定程度提升。2020年国审品种优质达标率为78.57%,非国审水稻品种优质达标率为60.61%,均比2019年有提高,表现好。2020年通过审定的品种综合抗性表现总体仍不够好,国审品种中仅13.59%的品种对稻瘟病表现为中抗以上水平,仅5.11%的品种对白叶枯病表现为中抗,非国审品种中仅34.08%的品种对稻瘟病表现为中抗以上水平,仅20.09%的品种对白叶枯病表现为中抗以上水平,但有部分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表现出高抗。  相似文献   

20.
湖北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主栽品种的赤霉病抗性现状,对湖北省不同时期审定的14个主栽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进行了多年田间接种鉴定。结果发现,湖北省主要小麦品种赤霉病病情指数介于18.67%~47.24%之间,变异幅度较大。其中,6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抗水平,8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为中感。8个2008年后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平均赤霉病病情指数为28.15%,其中有6个品种达到中抗水平;6个2008年前审定的品种均为中感,平均赤霉病病情指数为42.35%。湖北省新育成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明显提高;在生产中,湖北省小麦品种布局仍存在种植品种赤霉病抗性水平不高、品种多样性差、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过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