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农业多功能性内容特征,深入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乡村振兴目标的关联机理,导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农业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功能属性,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目标深度匹配关联,产业兴旺需要农业经济、生态、文化功能提供动力支撑;生态宜居需要农业生态和文化功能回归助力;乡风文明需要发挥农业文化传承功能;有效治理需要农业社会和文化功能保障引领;生活富裕需要农业多功能性全面充分发挥。【结论】实现农业整体功能最大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要放大农业经济功能,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激活农业生态功能,让农业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屏障;挖掘农业文化功能,守住乡村发展的根脉灵魂;强化农业社会政治功能,为乡村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对功能农业的重要意义、含义进行了概述;以富硒农业、螺旋藻、玛咖等为案例,分析了功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功能农业未来发展前景指出我国功能农业发展目标和主要方向,以期为我国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0,(16)
从整体结构来讲,物联网层次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其中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智能应用功能、环境监测功能、工业监控功能;网络层的三大功能是信息识别功能、信息转换功能和通信网络功能;感知层具备传感器技术功能和短距离传输网络功能。随着物联网与我国农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领域,有效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使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本文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对设施农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希望能为农业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业功能不仅表现在生产上,而且还体现在生态保障、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科技及承载劳动力的各个方面。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文章概括归纳了多种农业功能的表现形式,针对性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必须强化农业生产功能这个基础;必须兼顾保障供给、农民收入和生态保护三大目标;必须立足于多功能的特性加强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必须强化发展农业多种功能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具有区位优越性、产业融合性、功能多样性、要素集约性、发展可持续性、高度开放性、生态保护性等特点;具有强化经济功能、完善安全环保生态功能、突出辐射带动功能、拓展社会文化服务功能;重点包括种源农业、绿色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海洋农业、口岸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城市农业具有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示范功能;提出了发展中国的城市农业的对策,即要正确确立城市农业的发展目标,科学编制城市农业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城市农业的经济功能,积极开发城市农业的生态与社会功能,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城市治理,大力开展城市农业的技术研究、推广与培训。  相似文献   

7.
功能农业作为我国农业的新兴战略领域,能否在未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准确评价其竞争力水平尤为重要。根据功能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从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社会效益、农业生态效益、农业管理5个方面构建共35个指标的功能农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通过基于yaahp软件的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农业经济效益是提升功能农业竞争力水平的核心支撑,消费人群健康程度的提高度是体现功能农业发展内涵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功能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关键驱动力,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提升功能农业竞争力水平的根本驱动力,功能农业的高认知率是提升其竞争力水平的基础驱动力;最终确定运用距离函数模型作为功能农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指出各地功能农业发展的"短板"并为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袁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707-17708,17711
全面分析了农业的多元化综合功能,一是政治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经济功能: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生态功能:涵养资源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国际理论借鉴和国内农业现代化实践的主要创新体验2方面指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基于农业多元化功能的制度保障:逐步推广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土地制度;建立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金融信贷制度;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制度;建立严格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风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农业多种功能开始凸显。在农业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的同时,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日益彰显。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与拓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发展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休闲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是农业和旅游业  相似文献   

10.
王爱玲  文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63-1065
构建了北京农业功能的层次结构,一级功能有经济、生态、服务、社会4大功能;每项功能又都具有若干子功能。它们均是农业的固有功能,分显型与隐型2类;二者相互演化,其决定性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析了4大功能在整体功能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前,北京农业的服务、文化二功能正由隐型向显型演化,并逐渐凸显、增强。作为世界城市战略,北京农业不仅要为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服务,也要为全球农业发展服务,为此应着重发展、培育以种业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农业咨询产业、会展农业和休闲农业,大力发掘、传承北京农业文化遗产,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业的结构演化与功能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79-4681
为了探索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规律性,按照我国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特点,将我国农业发展大致分为传统时期、计划体制时期、家庭承包经营时期等几个阶段,拟从农业结构演化的角度研究各阶段农业功能的拓展,并就我国现代农业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拓展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传统时期农业的结构围绕着养活人口进行粮食生产而展开,农业的功能体现的是生存水准之上的经济功能;计划体制时期,我国农业形成了种植业主导农业、粮食主导种植业的单一结构模式,农业执行着生存水准之上和生活水准之上的混合经济功能;家庭承包经营时期,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与优化,但农业作为产业水准的经济功能发展仍受很大的障碍。我国现代农业的结构演化必须朝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地位逐步显现,农业生产日益呈现出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业的结构演化与功能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新 《农业科学与技术》2009,10(2):145-148,153
为了探索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规律性,按照我国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特点,将我国农业发展大致分为传统时期、计划体制时期、家庭承包经营时期等几个阶段,拟从农业结构演化的角度研究各阶段农业功能的拓展,并就我国现代农业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拓展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传统时期农业的结构围绕着养活人口进行粮食生产而展开,农业的功能体现的是生存水准之上的经济功能;计划体制时期,我国农业形成了种植业主导农业、粮食主导种植业的单一结构模式,农业执行着生存水准之上和生活水准之上的混合经济功能;家庭承包经营时期,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与优化,但农业作为产业水准的经济功能发展仍受很大的障碍。我国现代农业的结构演化必须朝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地位逐步显现.农业生产El益呈现出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3.
农业功能结构性失衡、功能服务区域覆盖不均是城乡发展二元化的典型特征,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是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分析广东省农业多功能及其各功能的发展状况,划分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辨析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的发展与转型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10—2020年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指数呈上升趋势,发展先慢后快,向非生产性主导的农业多功能转型发展,空间格局呈向沿海地区集聚的发展态势。农业各类功能指数均有所提高,生产功能呈现以粤东、粤西为中心集聚,并向粤北地区延伸,珠三角地区低值集聚的特点;社会服务功能在区域内中等水平均衡分布;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形成“粤北环海”的北部生态屏障与“圈层递增”的总体格局;休闲服务功能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呈现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的特点。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主要向生态型、休闲型复合功能空间转型,形成生产—生态服务型、生产—社会服务型、生产—休闲服务型、社会—休闲服务型、社会—生态服务型5种类型的农业复合功能空间新格局。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持续融合、复合功能空间类型多元化发展,但区...  相似文献   

14.
王爱玲  文化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7):60-64,76
提出了北京农业功能的层级结构,一级功能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4大类;其中每项功能又都具有若干子功能,都是农业的固有功能。农业的功能又分为显型与隐型2类,二者相互演化,并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之后,分析了4大功能在整体功能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前,北京农业的服务和文化功能正由隐型向显型演化,并逐渐凸显、增强。作为世界城市战略的一部分,北京农业不仅要为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服务,也要为全球农业发展服务,为此应着重发展和培育以种业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农业咨询产业、会展农业和休闲农业。与此同时,作者还提出了农业文化的内涵,并以平谷区桃文化产业为例,提出大力发掘和传承北京农业文化遗产并努力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业教育功能是高等农业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所具备的能力总和。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推动辽宁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应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功能,为辽宁科技发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实用型人才;提升科学研究功能,为辽宁科技发展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加大社会服务功能,为科技发展实施系列科技支农服务项目;拓展文化功能,为科技发展培养和积淀健康农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创意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功能的拓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相继发展起来,人们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相关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山西省“十三五”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了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优势是自然条件特点突出,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初具规模的功能农业产业及已开展的相关科研;劣势是功能农业科研基础薄弱且投入有限,标准制定落后;机遇是国家及省部级政策对功能农业的大力支持;威胁是功能农业产业系统规划不足,品牌建设和相关培训条件有限。结合以上分析内容,梳理出山西省在"十三五"期间发展功能农业的主要思路和九大重点方向,为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农业是发展理念,农业设计则是操作实践就是指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下,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为目标,以农业生产和农业产品为对象,以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核心,综合应用农学、生态学、休闲学、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以及旅游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品功能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进行优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各地的实践证明,休闲农业是拓展农业多功能的一个全新的载体。发展休闲农业,不仅不会消弱农业的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给功能,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的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功能,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而现代花卉产业发展同样要拓展功能。因为花卉产业也是农业产业之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要注意开发花卉产业的就业增收、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和  相似文献   

20.
<正>创意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功能的拓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继发展起来;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即现在所谓的创意农业。国外创意农业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整合农耕文化,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