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氨化木质素在丸粒化种衣剂中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造纸工业废料——氨化木质素作为丸粒化种子包衣剂的辅料包衣花椰菜和豇豆种子,研究其应用效果,探索再生资源重复利用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氨化木质素Ls-1能促进蔬菜幼苗生长发育和增产,可以在种子丸粒化包衣剂生产中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种子包衣就是在种子外围包上一层种衣剂物质,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和成膜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为保证安全,包衣剂中一般增加了警戒色——红色,故包衣种子又称为“红种子”。  相似文献   

3.
种子包衣就是在种子外围包上一层种衣剂物质,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和成膜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为保证安全,包衣剂中一般增加了警戒色--红色,故包衣种子又称为"红种子".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测定15%蔬菜种子包衣剂处理对辣椒发芽率、生长势、出苗率、秧苗质量的影响及对防治辣椒苗期3大主要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15%蔬菜种子包衣剂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秧苗质量,对预防辣椒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等主要病害有较好的效果,综合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常规药剂处理或种衣剂有关组分单独处理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种子包衣剂是我县种子经营管理站购买甘肃酒泉地区农科所生产专利,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配方,生产出的一种“无公害药肥复合型种衣剂”,在我省林业生产中首次使用,本文应用包衣剂对沙棘拌种处理,进行播种试验,通过对当年生沙棘苗有关性状的调查分析,说明种子包衣剂能够促进苗木生产,提高产苗量和抗病虫能力,是干旱地区提高育苗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种衣剂做为种子的包衣剂可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及促进生长,已被广泛使用,其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小梅 《河南农业》2023,(33):60-62
为筛选适合伊川县小麦种子包衣剂品种,2021年麦播期选用不同种衣剂拌种处理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进行对比试验。通过麦播期拌种,不同生长期调查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及产量,分析不同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烯肟·苯·噻SC种衣剂效果最好,其次为30%嘧菌酯·咪鲜胺·噻SC。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种子包衣是新兴起的一项技术,种子包衣所用药剂即种衣剂,是将稍微湿润状态的种子,用含有黏结剂的农药或肥料,微量元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配合制剂,按一定的比例充分混拌,在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功效的固化保护膜即种衣,包在种子外层的配合制剂,称之为种衣剂或包衣剂。种衣剂是在拌种剂的基础上的技术创新。1使用种衣剂的好处1.1药效期较长种子经包衣处理后,在种子外层形成较稳固的预防病虫侵害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种衣剂包衣膜形成机理研究和批次式种子包衣机工作过程的分析,揭示包衣剂表面张力、黏度、包衣机种衣剂甩盘转速等因素对包衣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打破休眠的措施、温度条件及种衣剂3个方面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对小麦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采取低温打破休眠比用双氧水打破休眠更可靠;在10~30℃温度范围内对小麦种子发芽率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对形成健壮幼苗有一定影响;用包衣剂包衣后的小麦种子有利于形成健壮幼苗,并且根系发达,但发芽时间推迟,有些包衣剂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5个不同配方的种衣剂包衣"丰禾10"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测定苗期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5种种衣剂均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同时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种衣剂2、5号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除种衣剂2号,其它种衣剂均能提高幼苗根系活力,种衣剂1、2、4、5号能促进保护酶CAT、POD的活性,增强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增强玉米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卫福200FF种衣剂对甜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田间试验设卫福200FF种衣剂 200、250、300ml∕100kg种子,对照药剂50%福美双WP 500g/100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结果用该制剂200ml~300ml/100kg拌种,防治效果达76.94%~82.12%,增产11.91%~14.93%,且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试验表明卫福200FF种衣剂对甜玉米苗期病害有较好的防病增产作用和安全性,可作为防治甜玉米苗期病害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就17%多·克·酮小麦种衣剂对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以及田间防治甘肃省小麦主要病害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7%多·克·酮种衣剂安全的药种比为1:50,在此包衣比例下,不仅可提高出苗率,对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使植株根系活力显著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生长后期抗倒伏能力增强;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对早期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可达76.2%、小麦白粉病可达77.0%,对土传性小麦全蚀病的防效可达到82.1%,冬麦区小麦产量提高6.8%,春麦区小麦产量提高10.9%。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玉米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云南省3个主栽玉米品种分别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和4种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青霉菌(Penicillium)、根霉菌(Rhizopus)、瓶梗青霉菌(Paecilomyces)和木霉菌(Trichoderma);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有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根霉菌(Rhizopus)、镰刀菌(Fusa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其它分离频率较高的寄藏真菌还有黑孢霉菌(Nigrospora)、交链孢菌(Alternaria)和茎点霉菌(Phoma)等;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在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20%克福种衣剂对种子带菌消毒、提高发芽和出苗率效果显著;Apron和Celest在促进壮苗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用两种种衣剂包衣的小麦种子,研究了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以及某些与植物抗逆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变化。两种种衣剂均使叶绿素含量增加,丙二醛积累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苗体干鲜重增加。表明种衣剂有延缓小麦苗衰老和诱导产生抗逆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含有胺鲜酯或复硝酚钠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和生长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研究了3种用量(2、4、8 g/kg种子)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戊唑醇.0.5%胺鲜酯悬浮种衣剂、3%戊唑醇.0.5%复硝酚钠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萌发率和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含有0.5%胺鲜酯或0.5%复硝酚钠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在2~8 g/kg种子浓度范围内对玉米出苗率无影响,而不含有任何生长调节剂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有抑制作用;播后15 d,含有0.5%复硝酚钠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幼苗根长和侧根数的刺激生长作用突出;播后21 d,含有0.5%胺鲜酯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幼苗根长和侧根数的刺激生长作用突出。[结论]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幼苗刺激生长作用的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种衣剂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吉单209为试验接菌寄主,从市售种衣剂中筛选出17个种衣剂,播种前对玉米子粒进行包衣,筛选出6个高效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保苗效果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制有效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红腐病两种根腐类病害的种衣剂。【方法】 选用萎锈灵和咯菌腈原药为主要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种衣剂配方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力,采用室内发芽及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苗的安全性及促生作用;并于室内及田间进行防病、增产比较。【结果】 萎锈灵:咯菌腈为7.2∶1.0复配比的种衣剂抑菌及棉苗促生效果最佳,且优于市售种衣剂20%甲枯·福美双。经室内盆栽接菌试验及田间验证发现7.2∶ 1.0复配比,防病及增产效果最好,其在室内对立枯病及红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7.19%、88.30%,在田间对两病的防效分别为75.79%、66.3%,增产效果达到9.11%。【结论】 萎锈灵·咯菌腈种衣剂配方以7.2∶ 1.0复配最佳,该种衣剂有效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大豆应用种衣剂锐胜+适乐时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能提高大豆出苗势和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以锐胜150 g+适乐时200 mL+种子100 kg的处理效果最好,单产达352.95 kg/hm2,增产3.22%。  相似文献   

20.
鲁有均  陶诗顺  钟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42-17043,17047
[目的]研究旱育保姆包衣对旱育秧出苗和秧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3种粒型的杂交水稻为材料,在吸胀谷、露白谷、短芽谷和长芽谷4种萌发状态下进行包衣处理,以不进行包衣为对照,观察出苗数、出苗速度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不同粒型和不同萌发状态种子的出苗速度对旱育保姆包衣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无论粒型和萌发状态如何,包衣处理都能使其最终出苗率提高,尤其对发芽速度较慢的短圆粒型和粗长粒型的露白谷及短芽谷效果更为明显。包衣处理使秧苗株高降低,根系生长旺盛。[结论]旱育保姆包衣对不同粒型和不同萌发状态种子的出苗均有促进作用,作用大小与粒型和萌发状态有关;水稻进行包衣处理更容易获得壮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