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然赤松林更新种群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吉林省长白山天然赤松林更新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描述,认为赤松更新种群星聚集分布格局;回归分析比较说明以及生态因子—更新三维图展示了生态环境对赤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年龄更新苗的存活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图示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油松人工林林隙天然更新及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油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通过探讨环境因子与油松更新苗生长的相关关系,阐明了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形成的林隙对其天然更新影响的内在机制。方法在油松人工纯林设置4种林隙等级,即林隙直径和冠层平均树高之比分别为L-I(0.75 H)、L-II(1.00 H)、L-III(1.25 H)(H为冠层均高)和对照(CK,林冠下),每种林隙等级设置3个重复,并根据边界木的平均冠幅将每个林隙分为林隙中心区域(B),林隙边缘区域(C)和林隙周边区域(D)。调查了油松更新状况,同时测量生长旺季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林隙等级下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的差异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①所有林隙等级中油松更新苗数量均占绝大部分(> 82.6%),油松更新苗数量所占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P > 0.05)。②林隙等级对总的更新苗平均密度、平均高度和平均当年高生长都有显著影响(P < 0.05),平均密度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值为1.72株/m2;平均高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为120.41 cm;平均当年高生长最大值在L-II林隙中,为14.41 cm。③同一等级林隙内的不同区域对总的更新苗平均密度有显著影响(P < 0.05),且无论林隙大小,最大密度总是位于C区域,而更新苗当年高生长只有在L-II等级林隙内的不同区域间才有显著差异。④L-I和L-II等级林隙光合有效辐射与更新苗苗高和当年高生长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 < 0.05),而总的更新苗密度与土壤温度只在L-I等级林隙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水平(P < 0.05),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只在特定等级林隙中与部分更新特征显著相关。结论初步结论:油松人工林内,间伐产生的林隙对天然更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植物物种组成影响不大;林隙的大小主要通过影响光合有效辐射对油松更新状况产生影响;所研究的5个环境因子中,林隙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温度是影响更新苗更新状况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鲤鱼精子的泳动情况,研究了DNA大分子(约含1×105b)及其经超声波处理后的较小分子片段(约含6×103b)钠盐溶液对鲤鱼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的盐浓度下,精子在片段化的较小分子DNA溶液中存活时间随DNA浓度升高而相应缩短,当DNA浓度为50μg/mL时,其存活时间最长,达20min;在50~150μg/mL的DNA大分子钠盐溶液内精子的存活时间相近;而当DNA浓度为200μg/mL时,精子的存活时间则明显缩短.此外,DNA分子大小对精子的存活时间没有明显影响.然而,DNA钠盐溶液内盐的浓度则与精子存活时间有密切关系,精子在0.4%NaCl溶液中存活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林窗干扰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林下更新特征的影响,在施业区内选取不同大小林窗20个,对林窗内更新苗特征进行调查,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更新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窗下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林窗面积、林窗开敞度、枯落物厚度,表明林窗面积对林窗更新影响显著。樟子松幼苗更新密度在林窗面积为50~80 m2时最大。林窗内更新苗以低矮植株(50 cm以下)为主、冠幅以10 cm以下为主,年龄多为1年生及2年生幼苗。樟子松更新苗在林窗东南或西南方向群聚生长。  相似文献   

5.
不同环境条件对兰花新芽的成苗率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有温度、湿度、基质。特别是湿度和基质对兰花新苗影响最大。试验观察证明,9月份的高温高湿不利于兰花幼苗的生长,很多品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幼苗不能成活。采用通气性好的仙土作为基质,对兰花幼苗生长有利,兰苗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对海南岛甘什岭地区热带次生低地雨林棕榈藤的种群数量动态及波动周期进行分析,探究天然更新棕榈藤种群的生长动态规律,为棕榈藤资源保护和后期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岛甘什岭天然更新黄藤、杖藤、多果省藤和白藤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编制了棕榈藤种群生命表并进行动态分析;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对种群存活曲线拟合;3种生存函数预测藤种群生存概率;并通过谱分析来阐述藤种群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结果甘什岭天然更新棕榈藤种群以幼苗和幼藤为主,约占总样本的90.1%~97.7%,成年藤株数量少。白藤、杖藤间隔期死亡率和平均存活数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多果省藤和黄藤则为先增大后减小;白藤生命期望在2.5~4.5 m达到最大值,多果省藤、黄藤和杖藤则分布在4.5~6.5 m、6.5~8.5 m、8.5~10.5 m时最大。杖藤存活曲线趋于指数函数(Deevey-Ⅱ,R2=0.840,P=0.000 < 0.01),其余3种藤存活曲线趋于幂函数(Deevey-Ⅲ,R2>0.910,P=0.000 < 0.01)。4种棕榈藤生存率在幼苗期高,随生长呈逐渐降低趋势;除多果省藤外,死亡密度均呈锐减至相对稳定的下降趋势,早期危险率高于后期。谱分析表明,白藤波动振幅差异小,其余3种藤振幅差异大,其中杖藤和多果省藤在4.5~6.5 m时波动振幅最大,黄藤在2.5~4.5 m时波动振幅最大。结论甘什岭地区棕榈藤天然更新种群具有高繁殖和低存活率特点,反映出棕榈藤对该地区生境的适应策略,即通过高繁殖率弥补物种存活能力的不足,以提高物种保存几率。同时在攀援至林冠层过程的棕榈藤存活能力强,相对白藤,其余3种藤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通过改善生境条件并结合人工培育壮苗措施提高更新苗存活率,有利于棕榈藤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7.
光照时数对竹缺爪螨存活、发育及繁殖均有影响。全黑条件下竹缺爪螨不能完成所有发育世代;5h以上光照完成整个世代的机率随光照时数延长而增大;8h和≥12h光照处理幼螨发育至成螨产卵历期相近,分别为14 41d和15.47d,5h光照处理历期延长为25.26d;5h,8h和≥12h等3种光照处理下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50粒、9.23粒和9.50粒,竹缺爪螨最适存活温区为20-30℃,但2℃下存活率更高,-10℃以下不能存活,40℃仍有较高存活率,可见该螨对高低温适应力强,表3参7。  相似文献   

8.
温度影响卵形异绒螨的孵化率及孵化时间。饥饿条件下,光照和黑时间幼螨的存活无明显差异,而湿润和干燥两种环境,对幼螨的存活有显著差异。幼螨有很强的浮水能力,一般大小雨或短期水涝不影响其存活。  相似文献   

9.
金梅  白雪  胡景慧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9):1379-1384
 以小鼠H22腹水型肝癌和L615白血病为实验模型,采用榄香烯或/和热休克等为应激原(stressor),对小鼠H22腹水型肝癌细胞和L615白血病细胞进行不同浓度榄香烯、不同时间热休克处理,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对肿瘤细胞膜HSP70、HSP90表达的影响;进而分离纯化不同应激原(榄香烯、丝裂霉素-C)诱导的H22和L615肿瘤细胞的HSP70-肽复合物,并用之免疫Balb/c和615小鼠,进行体内抗瘤免疫效应的研究。透射电镜显示,榄香烯或热休克处理都能引起2种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L615白血病细胞较H22肝癌细胞更敏感,形态学变化更剧烈;流式细胞术检测进一步证明,榄香烯与热休克都能诱导2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两者复合作用更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在一定范围内L615细胞凋亡与榄香烯的浓度和热休克的时间呈明显的依赖关系;用榄香烯或MMC诱导的2种肿瘤细胞分离纯化的HSP70-肽复合物给Balb/c和615小鼠进行主动免疫,免疫组小鼠在1个月内全部存活。而buffer D免疫对照组小鼠无一存活。  相似文献   

10.
云杉是寒温性常绿针叶林主要组成树种,其对华北山地次生林的天然更新、森林资源的再生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山西关帝山天然次生针叶(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林分中云杉更新苗的萌发状况、年龄构成以及空间分布。结果发现,3种林分中均有云杉更新苗,云杉林中,更新苗密度为1.925万~2.225万株/hm~2,平均高12.6~13.4 cm;华北落叶松林中,更新苗密度为5 500~7 750株/hm~2,平均高20.7~22.8 cm;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中,更新苗密度1.25万~1.35万株/hm~2,平均高10.6~12.4 cm;云杉林中,更新苗以1~15 a最为常见;云杉林与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中,1~5 a更新苗数量远大于其他年龄阶段;云杉林与云杉华北落叶杉混交林中,云杉更新苗主要分布在母树下方,聚集格局明显;华北落叶松林中,更新苗聚集格局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不同嫁接时期和方法对速成桃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27-9527,9602
[目的]探讨影响速成桃苗成活率、出圃率和苗木生长的因素。[方法]采用"T"字形芽接和带木质部嵌芽接在3个时期进行毛桃嫁接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和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砧木和接穗利用率以及苗木当年出圃率的影响。[结果]嫁接20 d后"T"字形芽接成活率高于带木质部嵌芽接。6月6日~16日嫁接的苗木成活率较高。带木质部嵌芽接的砧木与接穗利用率高于"T"字形芽接的,并随嫁接时间的推迟而逐渐提高。"T"字形芽接法的砧木和接穗利用率前期低,后期高。"T"字形芽接法的成苗率和一级率均较高,而苗圃单位面积的成苗株数和一级苗株数以带木质部嵌芽接法多。[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大量、快速繁育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包珩  万福绪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21-6324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地墨西哥柏1年生幼苗在南京地区自然状态下的越冬成活率及其苗高的生长特征。[方法]对南京六合区种植的10个种源地的墨西哥柏1年生幼苗的越冬存活率和苗高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不同种源地墨西哥柏1年生幼苗的越冬存活率差异明显,其中D5种源地的幼苗存活率最高,超过了90%,D8种源地的幼苗存活率最低;10个种源苗木的生长时间和趋势基本一致,1年中的生长期在240 d左右,苗高生长动态总体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律。[结论]10个种源地的墨西哥柏1年生幼苗在南京地区的苗高生长基本遵循Logistic规律,但不同种源地幼苗平均苗高生长量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活性保水剂对苗木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活性保水剂对苗木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情况,采用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以及两者的混合物配成不同含量的保水剂,并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测定苗木的地径、苗高、高生长等生长指标以及苗木成活率,得出活性保水剂能明显促进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结论。同时提出采用蘸根的方法处理苗木对成活率的影响好于浇苗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并找出促进苗木生长的最优保水剂型,为土地改良和植树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底质掩埋对人工恢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影响,研究了塘泥和河沙掩埋0、1、3、5 cm深度下苦草种子的成苗状况和苦草幼苗的存活状况.结果表明,掩埋深度增加会显著降低种子的成苗率、幼苗的存活率、植株的株高和干重,其中掩埋深度达5 cm时,苦草种子不能成苗,幼苗不能存活,与无掩埋相比,掩埋1 cm和3 cm处理中,幼苗存活率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种子成苗率,且掩埋1 cm处理的幼苗存活率下降不显著,掩埋3 cm处理的河沙组种子的成苗率和幼苗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塘泥组;无掩埋、掩埋1 cm和掩埋3 cm处理中,塘泥组苦草的平均株高、株均干重和根冠比均显著大于河沙组.表明底质掩埋对苦草种子成苗的影响大于对幼苗存活的影响;塘泥比河沙更有利于苦草的生长,但掩埋深度较大时,塘泥对种子成苗率和幼苗存活率的影响比河沙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西农9号为材料,研究了漂浮育苗法对西瓜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漂浮育苗法育出的西瓜苗在2叶1心期和3叶1心期移栽成活率高,达到95%以上,且缓苗期短;带基质移栽的成活率高于不带基质移栽的,移栽后浇水的高于不浇水苗,且缓苗期短:晴天、阴天、小雨天移栽3 d内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比传统土育苗移栽瓜苗缩短缓苗期3~4 d。  相似文献   

16.
浅议苗木规格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苗木规格与苗木成活率的关系、苗木规格与植物种植形式的关系、苗木规格与绿化投入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说明了在城市绿化中,科学合理的选用苗木规格不仅可极大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形成有效地绿色积累,使有限的绿化资金得到合理地分配,同时还可促进苗圃基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银合欢引种栽培可能存在的化感作用及其对银合欢林管理的意义,以狗牙根和紫花苜蓿为受体植物,测试了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其中鲜根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影响显著,但对狗牙根的作用不显著。当鲜根水浸提液浓度为0.125 g·m L-1时,紫花苜蓿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分别比对照低21.06%和28.59%。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对紫花苜蓿幼苗存活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而对狗牙根幼苗存活的影响不显著。当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浓度为0.125 g·m L-1时,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分别比对照低30.14%和15.71%,狗牙根的发芽率比对照低49.08%。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幼苗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浓度升高而降低。银合欢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明显强于鲜根水浸提液,紫花苜蓿对化感作用的响应强度大于狗牙根。  相似文献   

18.
侯明  冯兴龙  王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393-1394,1407
为验证数字近景图像在造林成活率监测中的使用价值,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造林坡面近景图像,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在延安市吴旗县薛岔乡德援造林项目的作业区进行了造林监测,将数字图像处理的结果用于造林坡地幼树数量的识别,统计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及评价造林质量。与传统的样方调查方法比较,可以大为简化外业工作,其监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的栽植方法对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对比,结果表明,背光栽植法可明显提高油松容器苗造林的苗高、地径及成活率,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理想的菠萝杂交种子发芽基质和育苗技术,为菠萝的规模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菲律宾品种(母本)(×)澳大利亚无刺卡因(父本)杂交组合于2010年7月收获的菠萝杂交种子为材料,以MS基本培养基、滤纸和泥沙混合营养土为基质进行菠萝杂交种子发芽和育苗比较试验.[结果]以MS基本培养基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最高,达30.9%,小苗生长健壮,小苗移植成活率达91.4%;以滤纸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只有19.1%,小苗弱小,生长慢,小苗移植成活率为37.2%;以泥沙混合营养土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为6.9%,小苗移植成活率为93.5%.[结论]采用MS基本培养基作播种基质的菠萝杂交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发芽育苗效果较理想,是菠萝杂交种子发芽育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