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宋径山万寿寺的茶礼(即茶宴,一种茶会礼仪)一直因史料不足而无法复原.现存的史料中,特别是寺院清规等文献中明确记载有“茶礼”,但却没有具体的形式.本文根据文史资料仅从文字上复原了南宋径山万寿寺的茶礼.  相似文献   

2.
宋代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客观上推动了宋代茶艺的繁盛。而以宋徽宗为首的文人们留下大量关于茶事的文学作品,不遗余力地倡导了茶艺向更高更精致的方向发展。"点茶"是宋代茶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由"点茶"更新的一系列茶艺理念,后来成为真正影响茶艺演变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点茶法是宋代独特的饮茶方式。该饮茶方式所用到的茶具包括了碾、罗、瓶、盏、匙、筅等多达十余种的器物。而其中的茶筅和茶匙是直接用于点茶的器具之一,随着点茶法的兴起、繁盛乃至消失,茶筅和茶匙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茶筅从原来的清洁用具,经过不断的变化成为点茶的核心用具,最后随着点茶法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茶匙从原来的量取工具发展成点茶用具,其功能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而不断转化。同时,宋代的茶匙和茶筅通过海上之路的传播,在日本的茶道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元代德辉重新编修的《敕修百丈清规》继承和完善了前代禅宗清规的饮茶礼仪,并将之进一步仪式化、制度化,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禅茶制度.在《敕修百丈清规》中,明确规定的大小茶礼约有50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祭祀丧葬茶礼、僧众活动茶礼两大类.《敕修百丈清规》中,茶汤经常连用,不同语境下,“茶汤”的含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点茶与斗茶在宋代社会倍受推崇,成为盛世之清尚,点茶具专用于此项活动,为获得技术与艺术上的最佳效果,极尽设计之能事。本文试从造型、材质、装饰三个方面阐释宋代点茶具满足点、斗茶功能的适用性设计。  相似文献   

6.
王传龙 《农业考古》2020,(2):196-203
陆羽《茶经》对茶道的贡献并不是创新性的,其中所描述的煎茶法,是建立在前代采叶煮羹法与茶饼碾末冲饮法二者基础之上的改良。陆羽在世时的追随者并不广,唐代寺院才是用茶的主力军,而寺院中所流行的是茶饼碾末冲饮法,并非陆羽所创的煎茶法。但饮茶之风由日本求法僧东传日本后,煎茶法却成了当时日本主流的饮茶方式。宋代点茶法兴起,文官集团斗茶之风盛行,僧侣集团则针对如何饮茶形成了一整套的典章规范。两种风气再次传入日本,彼此交互作用,最终催生出了日本灿烂的茶道文化。由于中日在茶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点茶法在明代以后没落,崇尚朴素简易的泡饮法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饮茶方式;日本茶道则在细节的讲求刻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最终演变为一种注重舞台效果与宾主默契的表演。  相似文献   

7.
瓷制茶壶历经了千百年发展历程,其发展演变深受茶文化的影响,汉至宋代以点茶为主的饮茶方式使瓷制茶壶处于混用时期,经元代过渡以后,明清时期的泡茶方式使瓷制专用茶壶兴起,并精工巧制。当代瓷制茶壶延续了历史发展,具有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小议晚唐茶道之主流形式──点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议晚唐茶道之主流形式──点茶法门寺博物馆梁子陕西历史博物馆谢伟一就唐宋之际的茶道形式而论,一般的观点认为,唐代茶道以中煎煮为主要形式,宋代盛行点茶。这种认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都日益受到挑战。这是因为,任何社会风尚和社会思潮都有其发展过程,都...  相似文献   

9.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日本茶道的思想背景是禅门思想,其礼法来源于禅门寺院清规中的茶礼。可以说,日本茶道出自禅宗。茶道体现了茶禅一味,其核心思想是禅。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传入的,日本的茶文化也是由中日佛教徒从中国传入的。日...  相似文献   

10.
福建建安的老百姓,在古代斗茶时应用的冲点茶汤的技艺,如今已被接受而推广用之。据《茶录》记载,点茶的技艺分为“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和“侯汤”、“盏”、“点茶”等七道程序。与如今的饮茶习惯相异的是:宋代福建点茶必须用茶叶粉为原料。具体办法是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所以要求茶罗十分细密,“罗细则茶浮,粗则下沉。”至于“候汤”,就是掌握点茶用水的沸滚程度,是点茶成败、优劣的关键。唐代人煮茶,已经讲究“三沸”:在第一沸时,加入少许食盐;在第二沸时,放入茶末;到第三沸后…  相似文献   

11.
追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国茶传入日本大致可以分为三次。第一次是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92),由遣唐使把中国唐代的煮茶法带回日本;第二次是镰仓时代(1185-1333),日本佛教僧侣把宋代的点茶法传到了日本;第三次也就是当代。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  相似文献   

12.
斗茶源于唐兴于宋,是以评比茶叶品质与点茶技艺为媒介而形成的茶俗文化。南宋时期,来华日僧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介绍了宋代点茶法,斗茶文化随之东传。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流行于新兴武士阶层的斗茶文化,已初具日本茶道的雏形,是为日本茶道的草创阶段。  相似文献   

13.
石山 《农业考古》2000,(2):57-58
中国茶文化在整体上是一个综合的集成体,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其中典型的体现即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佛教,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早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的风气,其中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种之佳茗招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到了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茶和佛教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点茶”“点汤”之衍义浙江省杭州市赵天相“点茶”“点汤”这两个茗事术语出现于宋代,它们的本义是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水煎煮沏泡技艺。唐宋盛行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炙烤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元明后大多已改为散茶沏泡,但其共同点均要掌握好茶水的沸度,不使...  相似文献   

15.
茶瓶是宋代饮茶文化——"点茶"文化催生的特殊产物,瓷茶瓶因既容易得到又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而深得文人的推崇和人们的喜爱。现出土的宋代瓷茶瓶多见于定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四处,可以看出宋瓷茶瓶的造型特征在大小上存在着南北差异,造型具有相似性且有由大中型向小型演变的趋向。至于其成因,则是南北审美取向的不同使器型大小存在南北差异;人口迁徒使各窑造型具有相似性;而饮茶方式的转变导致茶瓶器型由大到小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是饮茶之后很长时间后才产生的。那么什么是茶文化呢?王玲女士认为,中国茶文化包括茶艺、茶道、茶礼、精神以及在各阶层人民中的表现和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茶艺是点茶技法和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茶礼是在饮茶活动中表现人们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洁、自省,沟通彼此情感的一定形式。茶道是茶艺与饮茶的精神内容、礼仪形式交融结合,  相似文献   

17.
舒曼  孙丽丽 《农业考古》2021,(2):122-130
关于苏东坡笔下的"点茶三昧手""南屏谦师",其佛事和茶事记载几乎为零。本文试图对一些现存史料与研究文章进行分析,列举出宋代杭州一带与"南屏"和"谦"字相关的四位法师的佛事与茶事履迹,通过分析神悟处谦法师、臻谦法师、南屏梵臻法师和"谦"师等四人种种迹象及其与苏东坡交往的关联度,认为臻谦法师的茶事痕迹与苏东坡关系最密,最符合和具备苏东坡所指的"南屏谦师"的条件,而臻谦法师则与南屏梵臻为同一人,也就是苏东坡笔下的"点茶三昧手"。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不仅在于饮食的烹饪以及制作上面,还表现在饮食礼仪上面。法国的餐饮讲究细致创意,所以在岁月长河的流逝中,法兰西人也形成了一套自己国家独具特色的礼仪。这种礼仪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法国的饮食文化,取长补短,将法国的饮食礼仪和我们国家的礼仪可以更好地融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茶道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道的故乡。茶道起自中国,传至海外,与各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另外形成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茶道之“道”,有多种含意:一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二指事理的规律和准则;三指技艺与技术。茶道是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20.
周媛 《农业考古》2021,(2):138-143
宋代茶文化非常发达,形成了重要的饮茶方式"点茶法"。宋代也是礼教社会秩序规范成熟的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理学大师,制定的礼教行为规范成为后世学习的经典,影响甚广。两者相结合,使茶融入了礼教社会,形成独特的茶礼。礼教社会的茶礼,传递的是礼教社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作为社会互动交往的媒介,使互动更加融洽,形成"客来敬茶"的传统,通过向逝者献茶汤和茶器的茶礼,寄托情感表达哀思。礼教社会的茶礼,对当下仍有影响,它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