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件完美的中国传统插花作品,是由花材、容器、几架、摆件等多种元素组合而成的。容器是盛贮、固定、水养花材的“大地”、“金屋”与“精舍”。 古人注重花与器相称,花、器两相宜,否则插花作品不可能完美和谐。明代高濂在《瓶花三说》中论及“瓶花之宜”时说,“大率插花须要花与瓶称,花高于瓶四、五寸则可……”。张谦德在《瓶花谱》中也谈到选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无论是宫廷插花,寺庙插花,民间插花,还是文人插花或者是写景式,写意式,谐音式的插花形式,包括现代的传统瓶花,盆花、篮花、缸花、筒花碗花以及现代花艺都离不开木本花材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插花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风格特点,在世界插花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我国传统插花使用的花器,对花有特别的涵义,因它不只是装水养花而已,而是象征滋养万物的“大地”,或庇护花木的“金屋”或“精舍”。因此,我国的花器根据其象征意义、材质及造型种类的不同,主要分为瓶、盘、缸、碗、筒、篮六大花器,相对的,插花也分为六大容器插花。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浙江插花以造型自然、色彩淡雅、用材讲究、清丽秀美而闻名国内花艺界,但从已举办的三届“中国插花艺术展”、“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插花比赛”、“’97大连国际花卉博览会”、“’99昆明世博会插花艺术专题展”、“首届中国国际插花花艺博览会”等插花比赛来看,浙江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是本届中国杯大赛的亮点之一,初赛及决赛中各有一件作品是中国传统插花作品。一路走来进入前10名的选手,都接受了缸花和瓶花的挑战。中国传统插花的“味道”也在观赛人群中散发。那些道劲的枝条、轻柔的花朵和累累的果实在东方文化融合下感染着每一位选手与观众。  相似文献   

6.
2002年4月26日至28日,杭州市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和台湾财团法人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在杭州花圃联合举办了“两岸插花艺术交流展”,两岸70余名插花爱好者,共创作了百余件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插花作品,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欣赏那些富有诗情画意并充分体现植物自然美、线条美的插花作品,使我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插花独有的神韵与风采,更为先人们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文化遗产而骄傲。 交流展首先展示的是从六朝的佛前供花到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插花作品的仿制品。每件插花作品配  相似文献   

7.
插花主要以切花花材作为素材,而实际上插花的“花”并不局限于花朵,凡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各部分如花、枝、叶、果、芽、根等都统称为插花中广义的“花”。而切叶是其中不可缺少且用量较大的,只有花而没有叶的作品往往缺乏深刻的表现力,甚至在某些作品中切叶反而成为作品的“主角”。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插花中常用的容器有瓶、盘、缸、碗、篮、筒六大类。每类容器对花材的衬托作用。表现造型,强化意境的效果各不相同,要求的插花技巧也不一样,所以根据使用容器的不同,中国传统插花习惯上可以分为瓶花、盘花、缸花、碗花、篮花、筒花六大类。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震览会期间,来自北京的薛立新、王绥枝、罗宁三位花艺师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向大家演示了这六大类中国传统插花的插制技巧。  相似文献   

9.
枝叶貌不惊人,却是艺术插花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无论线条简洁、意境深远的中国式插花,还是热烈奔放、雍容华贵的西洋式插花,其作品的完美,都不仅仅体现在花与容器的选择、造型和搭配上,而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枝叶的运用中,正所谓“好花还需绿叶扶”。  相似文献   

10.
去年十二月,我应美国新泽西州欣欣花坊公司的邀请,去帮忙搞了园林、盆景、水仙花三个展览。在这期间我接触了一些插花艺术大师,从他们的谈活和展品的表现形式上,我深深地体会到,西方式插花和东方式插花有很大的差异。所谓西方式插花,一般是指欧美各国传统的插花方式。这类插花外形多为规则几何形,所以又称规则式插花。这类插花都选用花朵丰腴、色彩鲜艳的草本和木本花  相似文献   

11.
在花卉市场常听到顾客对花商说“我要艺术插花”,许多花店店员也常把“艺术插花”挂在嘴边。什么是“艺术插花”呢?2001年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艺术”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象地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这一阐述中,可以看到插花不论是哪一种类或派别都可以称为“艺术插花”,因为插花正是以花的美来反映人们精神世界中对美的追求,插花本身就是艺术活动,插花活动所创造的作品并没有“艺术的”与“非艺术的”之分。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6月,传统插花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明国家及有关部门对保护传统插花艺术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各种东西方插花艺术类别大举进入我国之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插花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花文化的  相似文献   

13.
竹子生机勃勃,茎干挺拔秀丽,枝叶潇洒多姿, 竹子开始以花器和花材的形式出现在插花中。     独具风韵。竹子除在绿化美化环境中应用外, 竹制花器与应用又以一种新的形式——插花花艺,走进了人民的生活。 在插花容器中竹制花器屡见不鲜,如常用花器 竹子插花应用的起源 有竹筒、竹篮等。异形花器有香筒、竹夫人等。这 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早在汉代竹制品 些花器在插花中经常应用,不但具有朴实无华的乡就已丰富多彩。汉代也曾是“竹子文明”的时代, 土气息,而且易于加工,形状简洁,色彩素雅。当时主要有以编织品…  相似文献   

14.
插花是一种室内装饰艺术。在我国最初源于佛教的供花,早在东汉年间的洛阳白马寺内,就有在佛像前的瓶插供奉应时花卉的礼节,以示虔诚之意,称为“佛花”。唐宋以后,“佛花”逐渐摆脱了原来的宗教色彩,演变成一种花卉造型艺术。随着当时牡丹的兴盛,无论在宫廷寺院,还是在民间小宅,牡丹插花已很普遍。 元代,已出现了牡丹插花保鲜的技术,如元代俞宗本的《种树花》中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花艺市场日趋繁荣、各种花艺流派百花齐放的情况下,探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花艺的未来更具有时代意义。8月14日,中赫时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以“中国现代花艺体系·世界性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插花花艺资深大师王莲英进行专题讲座,为参加研讨会的各专业跨界设计师普及中国传统插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畅谈中国传统插花需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相似文献   

16.
8月9日,中国花卉协会和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决定授予王莲英、蔡仲娟、王绍仪、秦魁杰“中国插花花艺资深大师”称号。四人简要情况如下:王莲英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并留校从事园林花卉教学科研工作至今。现任中国插花花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古城西安迎来了2007首届亚太地区“三秦杯”插花艺术交流展暨插花大师授牌仪式。此次参会的国际插花组织有日本花道小原流、池坊流、草月流、古流、大和花道以及新加坡花卉协会、花商会,国内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宜兴、郑州、唐山、青岛、乌鲁木齐、无锡、包头、呼市以及台北、香港、澳门等城市。到会的花艺家、插花大师有76人,创作插花艺术作品百余件。最后经专家委员会评定,评审出9名插花大师和14名插花资深大师,并分别颁发了大师证书和奖牌。  相似文献   

18.
<正>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精彩的插花花艺作品和干花展品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届花博会插花包含传统插花(缸花)(干花和鲜花)、现代花艺(干花和鲜花)两个大类四个小组。东方式缸花命题为"盛世风华",现代花艺命题为"丝路花语"。干花包括天然干花和人工加工干花。各省(区、市)插花申报数量共341项,干花申报数量137项。经过评委专家组1次初评和3次复评,最终插花花艺展品获162项等级奖,干花展品获56项等级奖。  相似文献   

19.
北京花卉协会、北京市妇女联合会、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以“为奥运献鲜花,为北京添光彩”为宗旨和主题的评选推荐奥运礼仪用花主题系列活动。作为系列活动主要内容之一的北京首届插花花艺大赛于1月8日圆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20.
日本de花道     
朋友,你知道“生花”这个词吗?它是一种插花术,在日本人民的生活中代代相传,更有众多的日本朋友苦心钻研,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活动。“生花”就是以艺术手法将带枝的绿叶和鲜花插在容器中,用以陶冶身心、抒情寓意、美化生活。“生花”有一套程序和规矩,叫做“花道”。在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