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冀北林区推广应用林木鼠害无害化控制技术防治林区害鼠,采用"鼠害天敌+高效鼠密度调节剂生物诱杀"模式防治地上鼠,采用生物诱杀模式防治地下鼠。试验结果表明:地上鼠防效达97%以上,地下鼠防效达95%以上,防效好、无污染,适用于林区害鼠防治。  相似文献   

2.
<正> 近些年来,我国林区鼠害严重,年发生面积约达67万公顷以上,林木受害重、损失大,已成为发展林业生产的又一大灾害。当前,国内外的鼠害防治,仍以化学药物毒饵诱杀为主,虽然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但须连续不断地投药,才能达到减少害鼠种群密度,减轻为害的目的。且长期施用这类毒饵,有污染林区环境或二次中毒危及人畜安全之弊端。因此,积极探索研究新的灭鼠技术方法,已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最近,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东北师范大学、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等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鼠害发生面积年均达163351hm2,占全林区森林病虫鼠害年均发生面积的71-2%,直接危害人工林的保存和生长。为有效地防治森林鼠害,自1989年以来,在省森工总局所属40个林业局大面积推广应用了纸包法防治森林鼠害技术,截止到1998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应用纸包法防治森林鼠害已累计达1438673-3hm2,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该项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防治效果,又保护了生态环境。1 森林害鼠种类及防治指标1-1 黑龙江省林区害鼠种类黑龙江省林区森林害鼠主要有:红背鼠平(…  相似文献   

4.
对昌吉市荒漠林鼠害危害情况、害鼠及其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害鼠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了防治试验.调查发现:荒漠林区平均被害率达到了49.78%,主要害鼠种类3种,即子午沙鼠、毛脚三趾跳鼠和大沙鼠,其中子午沙鼠为优势种,鼠类天敌有21种,赤狐、红隼、棕尾鵟等为优势天敌种.对鼠害的防治结果表明,大面积招引猛禽栖架利用率90%以上,防啃剂、金属防鼠网树体保护防治效果达到100%.毒饵保护器和溴敌隆饵料防治效果为88.2%.防治试验区林业鼠害蔓延危害的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百夹日捕获率由原来的25%下降到10%,被害株率由原来的35%下降到5%,死亡株率由原来的26%下降至2%.  相似文献   

5.
<正> 鼠害是林区的主要兽害之一。据在黑龙江省调查,林区的害鼠主要为害人工红松林、落叶松和樟子松林,特别是对新造的幼林,威胁更大。据调查,带岭林业试验局20年生的红松林鼠害率达60—70%,林木死亡率达20%左右。因而,防治林区害鼠也是当前森保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应予以足够地重视。防治害鼠的适宜时期为春秋两季,这时正值春耕、造林大忙或秋收劳力紧张之机,加之林区偏远,地势复杂,交通不便,采用一般的人工防治或药剂防治方法,成本高,功效低,易于贻误防治时机。为改变防鼠工作的被动落后局面,我局1978—1979年同黑龙江省林业鼠害防治协作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了飞机播撒药丸防治林区害鼠试验的工作,确定了适合于飞机播撒且效果好的药剂剂型,摸清了有关飞行技术数据,积累了经验。经有关单位多方检查,确认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飞机播撒设备试验所用飞机为国产运五型飞机。飞行速度为160公里/小时,即每秒钟飞行44.5米。播  相似文献   

6.
<正> 为援建我国北方森林综合生物防治实验中心的鼠害防治研究室工作,西德鼠害防治专家慕尼黑大学应用动物系教授鲍姆勒博士,近前到我国黑龙江省带岭林区对我国林区的害鼠发生危害状况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考察。鲍姆勒教授经过实际考察后,向我国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了两份建议草案。鲍姆勒教授在“中国林区鼠害防治草案”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重点林区的鼠害十分严重,发生面积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已成为林业生产的一大灾害。为了加强对森林害鼠防治技术的指导,提高各林区防  相似文献   

8.
农田鼠、卫生鼠防治多用大米、小麦及其加工品作为毒饵的饵料.过去,我省从东北购进林鼠毒饵以谷子、小麦等为饵料.这些毒饵都未经包装,不防雨,易潮,易霉变,投药也不方便.林鼠危害多发生在我省盆周山间、高山林区.其特点是多雨,分散,交通不便,坡陡,杂灌茂密,投药困难.为适应林鼠防治特点.1989年12月在安县高川乡林场两岔河林区作了毒饵饵料选择及毒饵包装试验.  相似文献   

9.
使用D型肉毒素水剂毒饵对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荒漠鼠害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素剂量达到300万毒价时,对害鼠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投药6 d后,灭鼠效果达到91.8%。因此,通过合理投放此种鼠药,可使鼠害防治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情况下,取得降低成本和有效防治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森林鼠害连续发生,影响了抚顺地区林木的正常生长。该文通过作者多年的鼠害防治经验,系统研究了林区害鼠的种类、习性、危害特点、天敌等,分析探讨了森林鼠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抚顺地区森林鼠害工作应遵循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冬在围场县林区大面积发生鼠害,危害严重,为摸清鼠害在围场林区发生危害的种类,通过在林区详细调查,以及结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林木鼠(兔)害无害化控制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采用6种捕鼠措施,共捕鼠132只,鉴定出2个目(啮齿目Rodentia和鼩形目Soricomorpha)15种。初步掌握了在该县林区鼠害种类及分布类型,为今后鼠害监测、综合防治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同时填补了围场县林区鼠害无种名空白。  相似文献   

12.
辽东山区近年来森林鼠害的连续发生,影响了该地区林木的正常生长。通过多年的鼠害防治,系统研究了林区害鼠的种类及习性、危害特点、天敌等。分析探讨了森林鼠害发生的原因及规律。提出了治理辽东山区森林鼠害工作应遵循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区主要地面害鼠综合治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林区地面鼠害种群生态为基础,提出了林区主要地面鼠的综合治理方案。它是一个多学科的、偏重于生态学对地面鼠的治理方法,是利用各种控制措施协调的地面害鼠治理系统。充分强调自然生态因素的控制调节作用,其它防治措施都是对生态措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对柴河林区鼠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林带主要害鼠捕获率较低;针阔混交林带主要害鼠捕获率较高。在鼠害防治工作中,对黑线姬鼠占优势地区,鼠的数量年周期变动为低峰年和中年的,不必采取防治措施,数量为高峰年应重点采取预防和防治措施。对大林姬鼠和平鼠占优势的地区,害鼠数量低峰年时,对部分易发生地块进行防治,鼠数量中年和高峰年时,应大面积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敌鼠钠盐防治森林鼠害,价格便宜(每亩防治费用0.6元左右);效果好;塑料袋包装对鼠类取食毒饵无不良作用,有利于保护森林环境.还可延长毒饵的使用期;对森林鸟类亦安全。  相似文献   

16.
林木害鼠棕背平的综合防治,就是要根据林区现实环境条件,结合现代林业建设,恢复生态,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调控食物关系,恢复建立生态平衡制约机制所采取的营林、生态、调控害鼠种群数量配置,达到林木鼠害标本兼治的建设和谐现代林业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我县人工林内普遍发生鼠害,害鼠经常咬断枝梢,环状剥食树皮,危害严重。过去防治鼠害常用“磷化锌毒饵法”,多采用粮食和豆油或麦麸及油脚配制饵料,浪费了大量粮食及精饲料。为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我们从1973年开始进行代粮饵料防鼠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原料及配制方法(1)磷化锌毒饵:将干豆秸或玉米秸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然后放在锅里炒,待其发出清香味后,洒上适量温水,再拌上熬熟的油脚20%及3%磷化锌。  相似文献   

18.
森林鼠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贾翠萍,贾福平森林害鼠以其适应性强、食性杂、密度大和防治困难,成为影响造林成败的重要因子之一。1989年全国发生森林鼠害面积达1193万亩,一些严重发生的地区,林木受害率高达80~90%。吉林省林区每年森林鼠害发生面积达22万...  相似文献   

19.
对浑河源林区森林害鼠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按照生态规律,以营林措施为主,实施有针对性的加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其他鼠害发生区的科学防控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20.
袋装毒饵在大兴安岭林区人工幼林内灭鼠效果良好,不仅不会因装袋而影响害鼠取食,而且可延长毒饵的有效期,减少对天敌和人畜的伤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鼠药投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