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改变草地畜牧业传统的四季放牧生产方式,实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为牧区生产方式转变提供示范.[方法]通过对试验户的草地资源利用、人工饲草生产、饲养成本、繁殖成活率、羊单位利润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暧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模式和四季放牧模式下生产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结果]冷季舍饲试验羊的饲养成本高于四季放牧对照羊,但冷季舍饲提高了牲畜的个体生产能力和羔羊的繁殖成活率,试验羊单位利润为183.07元,高出对照羊41.82元.[结论]通过实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效率更高,经济效益显著,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在牧区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无角陶赛特羊是世界著名的肉用绵羊品种,我国各地先后从澳大利亚引种进行改良当地品种绵羊或进行杂交育种。本场引进无角陶赛特肉用种羊后全部采用舍饲方式,这样由原先在澳洲放牧改为舍饲,从生活习性上造成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冬季所产羔羊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产速度快,品质优良,因此,  相似文献   

3.
一、不同地区的畜牧业 (一)热带喜马拉雅地区 该地区降水量较多,夏季温暖多雨,在高山草地放牧家畜。冬季寒冷,多冰雪,或转场到丘陵地带越冬,进行垂直转场放牧,或舍饲。主要饲养绵羊和山羊,。绵羊生产细羊毛,克什米尔山羊生产克什米尔山羊绒,用这种山羊绒做原料,纺出了世界闻名的开斯米线。还生产肉、乳和毛皮等。  相似文献   

4.
<正>绵羊一年四季均可放牧,但一到冬季牧草干枯,营养价值显著降低,依靠放牧饲养的绵羊,食入的稻草,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都难以满足营养的需要。同时,天气寒冷,羊体热能散失增加,致使大部分羊营养不足,羔羊生长迟缓,体质瘦弱,成活率低,青年羊发育不良,成年羊生产力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做好保膘、保胎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冬季对绵羊进行补饲。  相似文献   

5.
正羊属于游走动物,其生活习性在养羊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才能按照其生活规律采取放牧饲养或半舍饲饲养方式,通过加强放牧技术管理,增加羊的生长繁殖大有益处。1行为特性1.1绵羊绵羊属于沉静性,人们习惯称其为"疲绵羊"。就是说绵羊行动迟缓,反应不敏感。绵、山羊同群放牧时,山羊  相似文献   

6.
滩羊是在草原放牧的条件下,经劳动人民长期选育而形成的一个珍贵而著名裘皮用绵羊品种。然而封山舍饲后,滩羊的生存空间和养殖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养殖户对舍饲养羊很不适应,加之舍饲配套技术尚未形成体系,滩羊生产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调查、总结我区滩羊舍饲的饲养模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笔者对滩羊舍饲后应得到推广的几项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以期提高滩羊舍饲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全舍饲饲养方式取代传统饲养方式后对藏系绵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型藏羊后备母羊12只(1~1.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进行全舍饲饲养(RS)和自然放牧饲养(RF),试验期60 d.试验期第58~60天,采用全收粪法收集不同饲养方式下藏系绵羊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  相似文献   

8.
绵羊短期育肥是指羊在出售前进行放牧育肥、放牧+补饲和全舍饲育肥,以提高商品羊的个体重、屠宰率和经济效益。技术规程可以有助于科学地饲养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农区,放牧草场非常有限,有些地方根本投有放牧场地,但农产品资源丰富,为发展养羊生产,就必须采用舍饲饲养的方式。舍饲饲养与放牧饲养方式相比虽然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但羊群的繁殖率、羊只体重、羔羊的成活率以及商品羊出栏率都大大提高,使得羊群的总产出也相应增加,而且舍饲饲养的羊群易于管理。因此,要想提高养羊生产率,多出,快出好产品,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走集约化舍饲养羊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短花针茅草原划区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绵羊野外放牧试验,连续5a在内蒙古高原短花针茅草原研究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对草地植被、土壤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划区轮牧有利于发挥绵羊的生产性能,在草地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供应短缺时,表现更为明显。在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供应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绵羊的生产性能比较接近。划区轮牧下绵羊发挥较高的生产性能是绵羊放牧行为、可利用牧草生物量、牧草营养物质含量、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绵羊放牧行为格局的改变是最重要的。绵羊在轮牧小区内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游走时间大大减少,对牧草选择性采食明显降低,极大地提高了绵羊的采食效率和饲草的转化效率,并且绵羊消耗的能量也大为降低;草地可利用牧草生物量是草地放牧制度评价的可靠,当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低于24g/m^2时,划区轮牧优于季节连续放牧,而且绵羊的采食量受到明显影响,它能作为牧场确定绵羊冬季补饲育肥日期的有效参考指标,草地植被、土壤对放牧制度的反应不很敏感。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区植被、土壤装况很接近,或轮牧稍好一些,在短期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放牧藏系绵羊生长发育及体重变化规律.[方法]在甘肃省临潭县选取1岁后备母羊32只,进行体重测定及草场牧草观察.[结果]1岁藏系绵羊后备母羊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呈明显地季节性变化,在冬末春初乏草期,藏系绵羊后备母羊的生长发育停滞,营养状况最差,体重下降约10.14%,与其他季节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在牧草返青期,羊只营养状况开始恢复,与初始体重相比增加9.98%.在夏季牧草生长旺盛期,羊只生长发育最快,体重增加49.38%,增重约占初始体重的50%,与其他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在秋季羊只营养状况最好,体重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进入冬季枯草期,营养状况又开始变差,生长发育滞缓.[结论]放牧藏系绵羊的体重呈季节性变化,依据放牧绵羊生长及增重规律,在全年予以适时补饲和及时出栏,有利于降低草场载畜量,缓解草畜矛盾,促进牧民增收牧业增效.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以放牧为主的养羊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退化草地上放牧,处在生长发育期的东北细毛羊平均日增重在不同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Molasses-Urea Supplementation (MUS) on weight gain, ruminal fermentation and major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sheep on a winter grazing regime in Inner Mongolia. Total 40 sheep, allowed free consumption of MUS after grazing, served as a treatment group, while 30 sheep, fed only by pasture grazing, served as a control group. Ruminal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consisted of pH, Bacterial Crude Protein (BCP) and ammonia nitrogen (NH3-N) were measured. In addition, numbers of five symbiotic bacteri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the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concentration of NH3-N and numbers of protozo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trasting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BCP concentration and pH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populations of Selenomonas ruminantium,Anaerovibrio lipolytica,Fibrobacter succinogenes,Ruminococcus flaveciens and Ruminococcus albu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greater weight gain could be induced during winter in Inner Mongolia by improved nutritional status through promotion of microbial populations using urea and sugar.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新疆著名高寒山区耐粗饲、早熟优良肉脂、粗毛羊——蒙古羊为对象。利用它早熟、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提早配种,产早春羔,半封闭式产羔圈,母羊冬春合理补饲,羔羊放牧育肥等饲养管理,繁殖配套综合措施,提高高寒山区绵羊繁殖成活率,减少越冬死亡率,提高出肉率及经济效益。 1988年至1989年进行了此项试验,1989年至1990年又重复做了试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袁雅萍  蒲金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93-17595
运用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8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麦积国家基本气象站同时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28年气温升高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08年天水年平均气温以0.04℃/a的线性趋势上升,其中升温幅度最大的为春季,最小的为夏季。受气温升高的影响,冬小麦全生育期温度适宜性逐年代变好,拔节期~抽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温度适宜度线性上升明显。冬小麦返青以后,各生育期提前比较明显,起身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分别以0.97、0.50、0.40、0.36d/a的速度提前。全生育期天数以O.59d/a的速度减少,1988~2008年全生育期减少了20d。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间隔日数分别以0.57、0.16d/a的速度减少。冬小麦生育期天数减少,有利于气候资源的充分利用,但也增加了生长后期的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6个不同刈割利用方式对本试区3种主要牧草第二年再生及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当年以收种冬后平槎或穗期利用一次冬后平槎两种处理对牧草次年生长最为有利.而3个参试草种中,以毛花雀稗的耐牧性、稳定性及再生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藏嵩草草地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该草地群落主要以湿生、湿中生和中湿生植物组成,共有植物74种,分属16科37属,藏嵩草为优势种,在群落中的平均优势度达32.2 %,占草地密度和植物量的比率分别为57.6 % 和46.8 %,草群中以莎草科草占绝对优势,其密度和生物量比率分别达到85.9 % 和77.4 %,藏嵩草及莎草科草在整个草群地上植物量动态变化中,一直处于主导和决定地位。草地生产力月动态变化曲线呈单峰形,6~7月是地上植物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产量高峰出现在8月份(268.6 g/m2)。草地生产力年动态变化表现为随着年度生长关键期降雨量的增加而植物量明显提高,充分证明该草地植物群落的喜湿特性。草地单位面积合理载牧量全年为2.943 2个羊单位/(hm2a),5~10月理论载牧量分别为5月12.35;26月23.53;7月29.96;8月34.66;9月34.95;10月20.85羊单位/(hm2月)。  相似文献   

18.
不同放牧强度对滩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种不同放牧强度,历期154d的滩羊放牧试验结果表明:滩羊的采食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而降低,同一放牧强度下,随着放牧时间的推移,采食量先是逐渐增大,尔后又下降;不同放牧强度下,滩羊的体重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都呈增加的趋势,但放牧强度轻的处理日增重峰值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滩羊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存在着强的负相关,单位草地面积(1hm^2)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呈强的正相关: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饲料报酬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放牧强度下,饲料报酬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当放牧强度超过0.750只/hm^2以后,滩羊出现了空怀、产羔率降低和推迟怀孕的现象。综合考虑各研究指标,本类草地放牧强度以不超过0.750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湖羊和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山羊和绵羊引进品种在华南地区适应性问题。【方法】以外省引进的湖羊及川中黑山羊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生长、繁殖性能的变化,及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结果】湖羊和川中黑山羊在引种到华南地区的1年内,其部分生长、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湖羊的产羔率与环境温度、湿度显著相关(P0.05),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的羔羊死亡率与温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从外省引进的湖羊及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饲养,短期内会出现一定的适应性问题,湖羊母羊的繁殖率容易受到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而川中黑山羊羔羊的当月死亡率在华南地区的冬季会明显上升,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湖羊夏季防暑及川中黑山羊的冬季羔羊保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