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PEG引发对草坪草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卉  徐秀红  江绪文  张文明 《种子》2006,25(11):20-25,30
采用PEG-6000引发处理8个样品草坪草种子(高羊茅4个:美洲虎3号(1)、美洲虎3号(2)、全体和爱瑞3号;多年生黑麦草1个:爱神特;早熟禾1个:公园;狗牙根2个:1个种子已脱壳,1个未脱壳,研究PEG引发对不同草坪草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PEG引发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草坪草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不同样品PEG处理的适宜浓度和时间不同:关洲虎3号(1)和(2)为20%,72h;全体和爱瑞3号为15%,72h;爱神特为25%,48h;狗牙根未脱壳和已脱壳种子分别为20%,48h和15%,24h。  相似文献   

2.
江绪文  张文明  姚大年  李贺勤 《种子》2007,26(11):14-21
用水作为引发剂对6个高羊茅品种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通过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抗冷测定以及模拟田间出苗率来测定处理前后的各项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适宜的水引发处理能明显提高高羊茅种子的活力,不同品种种子水引发的适宜浸种及保湿时间有所不同,其中美洲虎3号、美洲虎4号和小野马均为15min、24h;奥利克斯和黑美人均为10min、24h;阿拉比亚为10min、12h。  相似文献   

3.
NaCl对高羊茅萌发的胁迫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艳  兰剑  谢应忠 《种子》2009,28(12)
通过室内模拟盐胁迫对高羊茅不同品种萌发的胁迫效应研究,揭示单盐对牧草、草坪草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和萌发盐分临界值,以期为盐碱地改良和优良牧草的引选提供依据;用不同浓度NaCl作为高羊茅萌发培养液,通过测定相对发芽率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aCl盐胁迫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在0~0.6%的低盐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不明显,NaCl盐浓度高于0.6%时抑制作用显著;0.4%、0.6%、1.2%的NaCl浓度是高羊茅相对发芽率变化的几个"拐点"(即敏感点);高羊茅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Y=101.75-47.371 x,r=-0.98;14个品种中萌发期较耐盐的品种有佛浪、爆发力和翠碧A,火凤凰、交战2和火凰RT耐盐性较差;高羊茅萌发阶段进行耐盐性评价时,相对发芽率和耐盐半致死浓度是很好的萌发能力的鉴定指标,可以作为种子耐盐能力评价指标,但耐盐致死浓度不宜作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7个品种(皖玉14号、皖玉15号、皖玉10号、皖甜1号、双福超甜、粒粒丰超甜、金菲超甜)甜玉米种子为材料,每品种设置水分含量为5.7%和7.4%的2种砂引发处理,设未处理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处理脱氢酶、POD和Apase的活性,并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电泳分析,研究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砂引发提高甜玉米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表明:2种砂引发处理均能明显提高甜玉米种子脱氢酶、POD和Apase的活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均比对照清晰,且多出1~2条,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谱带除皖玉14号外,其余各品种砂引发处理的谱带均比对照颜色深.  相似文献   

5.
臂形草五品种种子质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如莲  白昌军  蔡碧云 《种子》2004,23(11):75-76,92
通过对臂形草五个不同的品种种子质量进行检测,初步得知,种子贮藏一年后,五品种种子质量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质量优劣排序为:刚果>珊状>网脉>杂交>俯仰.千粒重的范围在4.86~9.02g之间.刚果臂形草种子的发芽率、活力和盆栽出苗率最高,分别为36.25%、75.5%、79.7%;最低的是俯仰臂形草种子,分别为2.0%、36.5%、30.7%.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少花蒺藜草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土壤湿度、土壤基质和光照等条件研究环境因子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萌发最低温度为20℃,萌发最高温度为30℃;光照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光照促进种子萌发;土壤湿度对其萌发有影响,最适萌发湿度为20%,最低萌发湿度为6%;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对土壤基质要求不严格,于沙土及草炭土中均可萌发.  相似文献   

7.
金兰  陈志 《种子》2014,(4):1-2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方法:选择GA、砂积温和吸湿回干处理,观测不同处理对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砂积温处理120 d后,在25℃条件下萌发,对华扁穗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GA和吸湿回干处理不能显著提高华扁穗草种子的发芽率。结论:适当的积温处理和合适的温度能促进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摩擦处理、划破种皮处理、热水浸种处理、低温处理和浸泡处理5种物理方法处理武陵假俭草种子,比较了不同物理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3.30%、91.33%和68.03,分别比对照高50.71%、98.54%和86.34%;其次为划破种皮处理,该处理的发芽率可达88.67%;60℃热水浸种10min处理的发芽率为80.67%,比对照提高42.97%;-18℃处理50min和浸种处理12h也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效果(p<0.05),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78.67%和75.33%。综上所述,如需小面积建植武陵假俭草草坪,建议采用摩擦处理,提高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如需大面积建植武陵假俭草草坪,建议采用60℃热水浸种10min,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张艳红 《作物杂志》2007,23(1):73-74
利用裸仁美洲瓜与子用农家品种美洲瓜杂交,经过几个世代选择育成绿农1号。2005年12月获得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不同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秀英  汤菊香  鲁玉贞 《种子》2008,27(1):68-70
采用室内发芽盒模拟盐环境(砂基)进行发芽试验,对野66号、野76号、野18号3个野生大豆品种和周4、郑94059、3号3个栽培大豆品种种子萌发时的耐盐性进行检测。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长、电导率、POD(过氧化物酶)比活力、根系活力,比较这些生理指标间的差异显著性,评价不同品种闻耐盐性的差别。结果表明:野生大豆耐盐性明显高于栽培大豆,在野生大豆不同品种之间,野生18号耐盐性最强,野生66号次之,野生76号最弱。  相似文献   

11.
解秀娟  胡晋 《种子》2003,(4):5-6
试验以紫花苜蓿品种维多利亚和金皇后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沙引发处理对高盐(0.8%NaCl)逆境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缩短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幼苗干重,同时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丙二醛(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提高了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和抗盐胁迫能力,促进了盐逆境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不同引发剂对老化粳稻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引发对老化粳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发掘老化粳稻种子再利用的方法。用自然老化3年的5个粳稻品种‘晚洋稻’、‘红芒沙粳’、‘345号’、‘C堡’和‘秀水79’为实验材料,分别以壳聚糖、砂和PEG为引发剂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测定引发前后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相关指标。引发处理能改善老化粳稻种子生物膜的透性,降低老化粳稻种子细胞内物质的外渗;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POD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不同引发剂引发效果差异显著,3种引发剂中壳聚糖的引发效果最好,其次为砂。壳聚糖和砂引发老化粳稻种子能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利用水引发技术提高甜菜种子的萌发效果,以甜菜种子TD802为研究材料,以蒸馏水为引发剂,通过发芽试验测得甜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临界阈值等,筛选有利于甜菜种子快速萌发的引发方法,并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处理9的发芽率(91%)和发芽势(90.67%)最好,处理5的发芽指数(41.89)和临界阈值(21.39)在所有组合处理中最好,处理6的活力指数(447.4)最好。处理3和处理7的相对电导率高,对种子损伤最小。处理6丙二醛含量最低,对逆境条件反应较强。处理8抗氧化酶活性最强,可消除逆境胁迫所产生的过氧化伤害。不同温度、预浸种时间的水引发都对甜菜种子有促进作用,其中处理1引发效果最稳定,能够更好地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对甜菜种子引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测定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的引发剂对甜菜种子引发的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以TD802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浓度和3个时间梯度的9个处理,通过对甜菜种子浸泡回干发芽培养,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结果显示,0.1%6-BA处理甜菜种子在8、12、24 h时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较高于对照种子;0.5%6-BA不同时间处理甜菜种子,处理时间8 h和12 h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高于对照;1%6-BA只有处理甜菜种子12 h时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高于对照。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对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不同,效果也各有不同。处理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引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发掘利用高活力小麦种质材料,揭示不同小麦品种间(系)的种子活力差异及其内在生理原因,本研究以置于常温种子库老化6年的180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活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间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5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完全失活、不能发芽,种子活力最高的3个品种分别为豫麦18(92%),西农3517(76%)和浏虎98(72%);测定了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种子含水量和籽粒品质性状并与发芽率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发芽率与电导率和籽粒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籽粒总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进一步对种子活力高低差异显著的6个品种(系)进行了种子萌发关键激素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测定,发现3个高活力小麦品种(系)(豫麦18、西农3517、浏虎98)种子中GA3/ABA的比值均显著高于3个低活力品种(系)(西农2003、洛麦21和陕麦107)。本研究表明,种子活力性状在小麦种质资源中存在广泛变异,植物内源激素GA3和ABA的相对含量是影响种子活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药沙引发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光武  孙群  王建华 《作物学报》2006,32(1):147-151
本文对改善超甜玉米种子活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 沙引发结合4种药剂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超甜玉米“绿色超人”种子活力;处理后种子电解质渗漏均明显降低,尤以沙引发+核黄素处理的种子电解质渗漏最慢,且幼苗CAT和SOD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并延缓了它们在低温胁迫下的降解速度。在此基础上用沙引发+核黄素处理其他7种超甜玉米种子,其出苗率、出苗速度、膜系统完整性或SOD活性等指标在不同品种上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杂交种创奇518新种子为材料,在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添加其他具有抗寒作用的引发剂,通过低温种植处理,来研究玉米种子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不同引发处理,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鲜重、株高、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均出现明显的差异。尤以PEG、水杨酸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合的发芽率、活力指数最高,幼苗长势整齐一致,POD和CAT活性较对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菜豆种子在超干处理条件下抗老化能力,以菜豆品种‘将军’、‘紫冠’、‘热那亚’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并对不同程度超干处理的菜豆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对老化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讨论菜豆种子的最适含水量。结果表明,‘将军’种子含水量降至5.78%~6.95%时,种子各指标在老化后保持在较高水平;‘紫冠’种子含水量为5.35%~6.89%时,老化后各指标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且差异显著;‘热那亚’种子含水量为5.01%~6.15%时,老化后各发芽指标、热稳蛋白含量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说明超干保存菜豆种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山东地区泡桐种子耐盐性和最佳采种期,研究了不同采种期的泡桐种子在不同NaCl盐胁迫(0、1‰、3‰和5‰)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种子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在9月30日时最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同采种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均逐渐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增加。采种期和盐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泡桐幼苗的胚根生长量,但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山东地区泡桐种子在9月到10月采种期内盐胁迫下发芽能力先增后降,9月底泡桐蒴果颜色变深绿至深棕并逐渐开裂且泡桐种子含水量为40%左右时,泡桐种子在盐胁迫环境下的发芽能力最强。此类特征及时间范围可作为山东地区泡桐种子最佳采种期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