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阳新是湖北的苎麻之乡,一年收三季。一般是头、二麻单产较高,三麻最低。全县三麻常年亩产仅30斤左右,只占全年三季总产的20%上下。但一些高产社队,三麻单产常达百斤以上:1975年,白沙公社吴东成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三麻平均亩产117.5斤,比头麻亩产高12.35%,占全年产量的33.79%;1980年三麻单产也达到105.6斤。  相似文献   

2.
《中国麻作》1981,(1):5-6
阳新县是湖北苎麻主产县,年收三次,二麻产量一般比头麻低很多,没有地尽其利。从全县水平看,常年二麻亩产50斤上下,只占全年产量的30%左右。但是不少高产的社队,常有过之。例如:一九七五年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二麻总产3830斤。平均亩产125.5斤,比头麻3190斤增产19.5%,  相似文献   

3.
《中国麻作》1979,(4):38-39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模陈森茂同志所在的队,全队种植苎麻30亩,自一九五六年以来,九年平均亩产超三百斤,最高的一九六五年,亩产368.5斤。七八年在长期严重干旱、气温高的情况下,单产仍达270斤,七九年全队预计头麻平均亩产在140斤左右,全年计划亩产达400斤。  相似文献   

4.
《中国麻业》1981,(1):5-6
阳新县是湖北苎麻主产县,年收三次,二麻产量一般比头麻低很多,没有地尽其利。从全县水平看,常年二麻亩产50斤上下,只占全年产量的30%左右。但是不少高产的社队,常有过之。例如:一九七五年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二麻总产3830厅。平均亩产125.5斤,比头麻3190斤增产19.5%,占全年产量10604斤的36.1%。二麻高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麻作》1979,(1):33-34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动模范陈森茂同志所在生产队。现有苎麻面积三十五亩,连续七年单产超双纲,最高年份单产达到三百八十多斤,就是灾害之年,苎麻单产也在二百五十斤以上。这个生产队高产麻园管理的经验,最主要的就是抓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6.
我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20多年苎麻科学试验,使苎麻产量不断提高。我队苎麻单产每年在300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的体会主要有如下六点:  相似文献   

7.
苎麻是瑞昌县的传统特产。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苎麻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产量年年提高。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6生产队和范镇大队第19生产队,1981年苎麻面积分别发展到25.07亩和17.16亩,单产分别达到201.6斤和215.9斤,比1980年增产19.68%和21.45%。  相似文献   

8.
我县是湖北省主产苎麻区之一,种植苎麻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解放后,苎麻最高年总产达20400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苎麻生产有很大恢复和发展。1979年,全县总产13997担,比1978年增长47.8%;1980年总产17047担,比1979年增长21.5%。两年来,苎麻总产净增7567担,比1978年将近翻一番。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浦江县是一个苎麻新发展区,1986年苎麻面积超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岩头镇飞轮村18个农户连片的二龄麻园10.28亩,平均年亩产210.01公斤,其中头麻亩产79.17公斤。二麻亩产65.95公斤、三麻亩产64.89公斤,最高亩产达360公斤。  相似文献   

10.
我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20多年苎麻科学试验,使苎麻产量不断提高。我队苎麻单产每年在300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的体会主要有如下六点: 一、因地制宜,建立高产麻园  相似文献   

11.
我队地处大竹城郊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种植苎麻20亩,其中投产面积18亩。从1966—1977年的11年中,苎麻亩产7年超双百,4年过三百。1978年亩产436斤,79年头、二麻平均亩产347斤,三麻也获得了丰收。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动模范陈森茂同志所在生产队。现有苎麻面积三十五亩,连续七年单产超双纲,最高年份单产达到三百八十多斤,就是灾害之年,苎麻单产也在二百五十斤以上。这个生产队高产麻园管理的经验,最主要的就是抓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13.
我县是湖北省主产苎麻区之一,种植苎麻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解放后,苎麻最高年总产达20400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苎麻生产有很大恢复和发展。1979年,全县总产13997担,比1978年增长47.8%;1980年总产17047担,比1979年增长21.5%。两年来,苎麻总产净增7567担,比1978年将近翻一番。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71岁,种苎麻几十年了,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一些苎麻科学试验,使苎府产量不断提高。70年代我村苎麻单产在150公斤以上,80年代初期开始,单产已提高到200公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5.
苎麻是瑞昌县的传统特产。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苎麻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产量年年提高。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6生产队和范镇大队第19生产队,1981年苎麻面积分别发展到25.07亩和17.16亩,单产分别达到201.6斤和215.9斤,比1980年增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麻业》1979,(4):38-39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模陈森茂同志所在的队,全队种植苎麻30亩,自一九五六年以来,九年平均亩产超三百斤,最高的一九六五年,亩产368.5斤。七八年在长期严重干旱、气温高的情况下,单产仍达270斤,七九年全队预计头麻平均亩产在140斤左右,全年计划亩产达400斤。  相似文献   

17.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多数地区年收三季。力争三季平衡增产,是提高苎麻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过去,有人认为二麻生长时间短,往往碰上天旱,很难长出好麻。其实,二麻生长的有利条件很多。在长江流域麻区,二麻的适宜生长期是六月上旬至七月下旬,这段时间,气温高,阳光充足,麻蔸生理活动旺盛,吸收水、肥能力强,长出的麻,茎杆粗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县苎麻生产发展迅速,1984年亩产和总产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万亩新老麻园平均亩产84.5公斤.其中范镇乡4个高产村1169.77亩麻园,平均亩产达159.3公斤,有一百余户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并出现了亩产250公斤的亩产地块。1985年全县发展到30827亩,在三麻严重受旱的情况下,原有万亩老麻园平均亩产仍达123公斤。  相似文献   

19.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多数地区年收三季。力争三季平衡增产,是提高苎麻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过去,有人认为二麻生长时间短,往往碰上天旱,很难长出好麻。其实,二麻生长的有利条件很多。在长江流域麻区,二麻的适宜生长期是六月上旬至七月下旬,这段时间,气温高,阳光充足,麻蔸生理活动旺盛,吸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浦江县是一个苎麻新发展区,1986年苎麻面积超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岩头镇飞轮村18个农户连片的二龄麻园10.28亩,平均年亩产210.01公斤,其中头麻亩产79.17公斤,二麻亩产65.95公斤、三麻亩产64.89公斤,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