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日照市陈疃镇共有38个行政村,其中库区村14个,2937户,8289人,分别占全镇总户数和总人口的29.4%,28.5%。2000年人均收入2604元,分别低于镇、区平均水平的8%和16%。库区村经济发展迟缓,直接影响着全镇、区、市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分析了解库区村的经济现状,研究今后的发展路子,对搞 好库区建设,振兴库区经济势在必行。 一、库区村的经济现状 1.耕地面积少,人均收入低。14个库区村被淹没上 等耕地1300多公顷,占日照市水库总淹没面积的 70%,现人均耕地为0.037公顷。由于土地少且瘠薄,粮 相似文献
3.
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加快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6):5-7,93
库区由于生产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恶劣、扶持政策不够等,历来是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成为反贫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安徽省库区基本情况和贫困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反贫困理论进展,就提高库区扶贫开发水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众模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3):376-381
"数字安徽"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徽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管理机制、网络建设、项目研究和数据资源等方面,回顾了安徽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巫山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建设美丽、富饶、和谐库区新农村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快我省优质小麦生产的发展,是解决种粮效益低,提高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增收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发展我省优质小麦,在发展目标上要面上形成规模,点上形成精品,在运行机制上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在组织形式上要坚持政府推动,重点从县市突破,在部门协作上农、粮部门要加强配合,我省优质小麦的生产开发,要实行区域布局,形成规模种植,发展订单生产,完善运行机制,落实优质优价,开拓流通市场,夯实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空巢老人、产业结构单一、陋习导致部分农民返贫、养老体制不健全、大病救助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该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措施:积极扩大、推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农村陋习采取法律和教育并行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丁之恩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2):187-191
安徽是奶杳栽培中心地之一,生态适宜区。安徽的银杏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银杏产业化的框架,但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产品加工业有待加强、完善,缺乏长远规划。未来的发展将是集“以生态价值为起点,经济价值为动力;以经济为杠杆,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加工业;综合利用资源”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作者还就全省银杏产业化体系的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分析了施肥技术对烟叶可用性的影响,比较了国内外烟叶市场对烟叶质量需求的差异,分析了目前安徽烟叶可用性较差与施肥技术不当的关系,同时结合近几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安徽各烟区不同生产目标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繁荣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支柱产业的经济为21世纪现代农业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在过去的40多年中,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以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为研究主体的农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也表明,农业科学通过与生物科学尤其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塑造新物种,构建栽培与养殖环境,开辟食品和资源利用新领域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并形成一批新的生物技术产业群,从而带来一场新的农业产业革命.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将促进农业由传统的资源依附型向经济依附型的产业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但是,针对我省的农业和科技实际,存在巨大的挑战:一是科技体制改革有待于深化;二是科技投入有待提高;三是市场机制有待发育完善;四是现行创新体制及运行机制不尽合理;五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仍很低等等.在这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省农业要实现向知识经济的顺利过渡,必须在立足省情、农情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2004年农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1):77-77
1.1 总体思路 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安全两大主题,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大宗农产品优质化和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恢复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业效益上来,促进种植业由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为给安徽省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参考,针对安徽省四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中存在工业带动力不强,农业优势特色不明显,城镇化水平偏低,四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不够等制约因素;并依据安徽的发展特色和相关政策,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深化信息化与其余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和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等促进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径,实现具有安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总结稻田养鱼、池塘养殖、休闲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云南省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可行性,指出在当地发展渔业的环境影响,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提高区域渔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是推进农村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安徽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需创新发展模式。为安徽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更好地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基于对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调研,分析乡村旅游扶贫3种模式(特色产业旅游+精准扶贫、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特点;指出乡村旅游中存在基础建设落后、旅游品牌同质化严重、贫困家庭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整合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化建设水平影响农村的建设进程。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农业局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1):4-4
2005年,安徽省种植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推动种植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