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障农作物优质安全生产,实现"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山西省忻州市实施了提升病虫害的预警水平,加强培训宣传、统防统治,集成"灯诱、色诱、性诱、生物农药"的绿色防控技术,以及集成农药的轮换、安全、精准使用等配套技术,绿色防控面积由5.4万hm~2上升到20.7万hm~2,化学农药使用量4年减少了32.1%,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川西高原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西高原及周边地区73个气象站点1982-2011年30 a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川西高原90 m DEM数据为基础,选用生长季活动积温为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的热量指标,干燥度为水分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别建立了生长季活动积温和干燥度与地理、地形因子的关系模型,再结合残差内插法得到了空间化的气象数据模拟值,绘制了川西地区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川西高原葡萄适宜栽培区分布在白水江河谷,岷江河谷,麻尔柯河及梭磨河河谷,多柯河河谷及大金川河谷,大金川及其支流河谷,雅砻江及其支流鲜水河河谷,水洛河河谷,金沙江及其支流硕曲、定曲河谷及大渡河河谷部分地区,与川西高原干旱河谷的分布一致;本区西南部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在海拔3 000 m以下,东北部大致在海拔1 300~2 500 m之间,东南部一般在1 700~2 800 m之间,不同区域、不同熟性葡萄适宜栽培的海拔范围有较大差异。将葡萄栽培区分布与区划结果对比发现,现有的葡萄实际栽培区全部分布在区划图中的葡萄适宜栽培区内,此区划方法适用于川西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3.
调查结果认为,葡萄落叶迟或早与品种、树龄、田间管理水平、除草剂的应用、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气候等密切相关;葡萄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要重点搞好:品种选择与搭配,加强田管,平衡施肥,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用极少的农药代价控制病虫草害发生和蔓延,以确保护葡萄的生产安全,和葡萄的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毅民 《植物医生》2007,20(2):19-19
兴化市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主要有巨蜂、藤稔等品种,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如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透翅蛾、天蛾、介壳虫等为害葡萄植株,影响优质葡萄的生产。为了生产无公害葡萄果品,生产基地积极采用生物、人工、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防治病虫为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在介绍兴化市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主要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果实、新梢、卷须、叶柄、花序、穗轴、果柄等幼嫩组织,不为害着色后的果实和老化的叶片,常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新梢生长不良,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植株抗性差。笔者用4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进行田间试验,以探索出对葡萄霜霉病防控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葡萄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6.
天峨县葡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峨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50hm^2,主要分布在六排镇、岜暮乡、老鹏乡、向阳镇、坡结乡等乡镇,以巨峰、京亚、水晶等葡萄为主。病虫害是制约天峨县葡萄实现优质丰产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几年来对云榜生态村葡萄园的种植试验及全县其他乡镇葡萄生产情况的调查,对天峨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口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总体上是病害重于虫害,特别是葡萄霜霉病常年偏重发生,因此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化学防控等相结合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制定周年综合防控方案,对实现保证防控效果、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及提高果实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冀北冷凉地区露地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以种植甘蓝、菜花、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的河北省北部的承德坝上地区,针对当地为害较严重的小菜蛾、蚜虫、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主要病虫害。推广应用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生物、生态防治方法,即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捕器,配合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绿色防控配套技术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露地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确保了蔬菜生产的安全,提高了蔬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收益,明显降低了农药的使用次数,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我国围绕消除病源、切断传播途径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和取得的经验,分析了综合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财政上给予支持,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指导下,将黄龙病综合防控与柑橘产业的布局和调整相结合,加强综合防控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葡萄采收后,叶片的同化作用仍在继续,营养物质开始在新梢、多年生枝蔓和根系中积累,从果实采收到落叶这段时期,树体营养积累的多少与植株越冬抗寒性、翌年长势、花芽分化、开花结果、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密切关系。目前葡萄生产上存在只注重采果前管理、而忽视采果后管理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来年葡萄植株的正常生长。为确保葡萄优质、高产,要及时抓好葡萄采收后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炭疽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 避雨栽培措施对葡萄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然而2020年, 在广西地区避雨栽培的葡萄上也发生了较严重的炭疽病, 田间调查发现, 炭疽病病穗率高达70%~80%, 造成产量损失50%?本研究于2020年从广西南宁市的‘阳光玫瑰’葡萄炭疽病病果中分离得到4株炭疽病菌?根据形态特征和多基因(ITS? ACT? TUB2? GAPDH 和CAL)系统发育分析, 将4个菌株鉴定为Colletotrichum viniferum?这是在广西首次发现C.viniferum引起葡萄炭疽病?  相似文献   

12.
王宇  杨畅  杨晓  善文辉  杨芳  王琦 《植物保护》2021,47(3):242-246
本研究在云南、四川、贵州、陕西、重庆5个省(市)共18个县市进行葡萄酸腐病、炭疽病和黑曲霉病害调查,调查发现,5省市葡萄酸腐病发生严重,在陕西省和重庆市部分地区发病率可达到35%以上;葡萄炭疽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四川省成都市和重庆市璧山县,其发病率分别达到49.0%和45.0%,并且重庆市璧山县炭疽病的病情指数高达32.6;葡萄黑曲霉病发生普遍,陕西省西安市、四川省、重庆市发病率均高于20.0%,其中陕西省西安市发病率已达46.0%。5省市针对葡萄病害防治药剂主要集中在18种杀菌剂,主要防治葡萄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治技术比较缺失。通过调查,期望给当地提供合理的病害防控及药剂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平塘县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桃树病虫害防治适期,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控制桃树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确保桃产品质量与环境安全,实现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选择适宜江西省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的水稻品种为基础,采用早育抛秧和塑盘抛秧为主的水稻健身栽培技术,施用腐熟的厩肥和生物有机肥培肥土壤,以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为核心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措施,建立了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优质农产品认证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政策手段,农民合作社是引领小农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基于陕西省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优质农产品认证的合作社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认证的合作社,优质农产品认证的合作社更能促进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效果提升30.8%。2)优质农产品认证的合作社通过向农户提供绿色防控农资统购、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和认证农产品统销服务,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可能性分别提升27.0%、25.5%和20.2%。3)优质农产品认证的合作社通过溢价激励、质量监管和成本控制3条路径促进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因此,为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政府应制定政策支持合作社积极申请优质农产品认证,支持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多元化的绿色防控技术服务,认证合作社应加强与农户订单契约管理,以更好地发挥认证合作社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平塘县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在茶树病虫害上的应用,以提高茶叶产量,保障茶叶品质及茶园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铜仁地区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霉病是铜伊地区葡萄生产上的一大主要病害.在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和年份发生最为常见。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病害流行年份,病叶焦枯早落,病梢扭曲,发育不良,对葡萄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张国忠 《湖北植保》2020,(1):40-42,48
正为了大力推广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9年武汉市汉南区广泛开展了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效果显著。本文通过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农户习惯防治方式进行效果比对分析,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示范区基本情况葡萄核心示范点2个(见表1),总面积25hm~2,其中武汉月月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  相似文献   

19.
于静洁  吴凯 《干旱区研究》2008,25(2):163-168
中国绿洲区光热资源丰富,在灌溉条件下,农产品品质好、产量高,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2005年该区人均粮食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6倍,小麦、玉米、棉花和葡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1%,4.2%,30.0%和23.1%。在对该区农业生产地位、农业结构特点、光温生产潜力分析的同时,利用1951-2006年区内7个气象站的逐年降水与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区水热条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绿洲区气温普遍趋增,且增温明显,到了21世纪,除河套绿洲气温趋减外,其他绿洲区呈持续增温态势;降水的变化90年代河套、河西走廊和准噶尔盆地绿洲呈明显增加趋势。根据上述分析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预测的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建议该区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质棉花、高产粮食、优质红花、优质葡萄、优质枸杞),培育、推广优质品种,兴修水利以及发展节水灌溉等。  相似文献   

20.
王峰 《植物医生》2007,20(3):23-24
葡萄白腐病是危害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是高温多雨地区发病较重,对葡萄产量影响很大。该病多与葡萄炭疽病同时发生,一般年份可导致减产15%-20%,灾害年份减产可达60%以上。近年来,葡萄白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