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90年代以来,棉花棉铃虫在我地的发生逐年上升,危害逐代加重。1995年至今,发生危害年年超历史。近年来,因农民传统使用药剂杀虫脒已被国家禁止农用,如何搞好棉铃虫田间卵的防治是防治棉铃虫的关键。1998年,我站在第5代棉铃虫卵始盛期进行了棉铃虫卵的田...  相似文献   

2.
大发生年二代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分布及防治策略1大发生年二代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分布在一般发生年份,棉铃虫二代卵主要集中在棉株顶尖嫩叶上,且多数在叶子正面,对防治较为有利。1992~1993年我地二代棉铃虫大发生,为了指导防治我们对大发生年棉铃虫卵在棉株...  相似文献   

3.
正确运用化防技术提高防治棉铃虫效果──潜江市化学防治棉铃虫工作总结潜江市植保站王雪枝,贾平安1994年棉铃虫在我市继70年代以来,又一次特大发生,第四代卵高峰日百株卵量350粒,高达1000粒;全年累计发生4.55hm2。由于我市在防治上狠抓了以化为...  相似文献   

4.
夏棉晚春播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近年来山东省一些单位为了繁殖夏棉良种,将夏棉品种中棉所16号提前到5月上中旬播种,称晚春棉,棉铃虫危害减轻。据在陵县调查,二代棉铃虫卵盛朗,晚春棉还未达到盛蕾期,落卵量少,百株累计卵仅为春棉的33%,不必施药防治,而春棉需...  相似文献   

5.
摘要:棉田棉铃虫的卵株率与卵密度间相关极显著,因而利用有卵株率取代卵密度来进行棉铃虫发生期的分析和确定防治指标,易于被接受和掌握。同时,简化棉铃虫的查卵方法,对于棉铃虫的测报调查和指导大面积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几种防治棉铃虫药剂室内杀卵和低龄幼虫试验仙桃市植保站(433000)胡梅枝,李坤文,吴静红,刘平知,刘小美作为多年来防治棉铃虫杀卵的主要药剂杀虫眯被禁用后,为了有效地控制棉铃虫危害,筛选理想的替代药剂,我们于1995年6月24日至27日,对拉维因、万...  相似文献   

7.
从棉铃虫卵量、天敌和棉花产量3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了第三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结果为在卵高峰期调查百株卵量和天敌单位数,当百株卵量减去22倍天敌单位数,其值≥8时,即达到防治指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苏北沿海垦区二代棉铃虫卵峰日预测初报吴明东,沈进松(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响水县224634)二代棉铃虫Helithisarmigera(Hbner)在苏北沿海垦区具有落卵盛期短,峰日卵量高,卵峰日年度间差异大等特点。搞好卵峰日预测,对掌握防治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是棉花的一大害虫,近几年由于连续使用菊酯类农药和有机磷农药防治,使其对这些农药的主要品种产生了高度抗药性。为了有效地防治棉铃虫危害,确保棉花优质高产,今年我们使用了硫丹、抑太保等5种农药进行了防治。现将其使用方法及其防效介绍如下。 药剂种类与使用方法 当棉田一代棉铃虫卵蜂后百株累计落卵  相似文献   

10.
用人造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94~1995年在山东省用人造卵繁殖螟黄赤眼蜂,进行防治棉铃虫的研究。人造卵的寄生率为91.14%,出蜂率为89.68%,每张卵卡有人造卵140粒,可出蜂3000头。冷藏虫态以前蛹期为宜,冷藏15和20天,出蜂率分别为87.26%和82.81%。人造卵出蜂比较集中,2天内可基本出完。成蜂饲喂蜂蜜可显著延长寿命。纸袋出蜂器出蜂率可达91.83%~99.09%。棉田释放人造卵蜂防治第2代棉铃虫,1995年寄生率为80.31%,最高达93.75%,防治效果稍好于施药区。防治第3代棉铃虫的效果较低,寄生率仅有42.97%,原因与蜂卡冷藏时间长以及高温多雨有关。放蜂区捕食性天敌数量比施药区高4.03~9.36倍,对棉蚜、棉叶螨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一般不需防治。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卵寄生蜂的调查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用于防治棉铃虫的赤眼蜂种类及自然寄生于棉铃虫卵内的赤眼蜂种类颇不一致,如美国系采用微小赤眼蜂Trichogramma minutum Riley作为防治棉铃虫的蜂种,该种亦系自然寄生于棉铃虫卵内的种类。苏联则曾用广赤眼蜂T.evanescens来防治棉铃虫。而在英国有人认为棉铃虫卵寄生蜂=系T.lutea,但该种已不属于赤眼蜂属。我  相似文献   

12.
刘小宁  李保平 《昆虫天敌》2002,24(3):106-110
对寄生棉铃虫的暗黑赤眼蜂(Tnchogramma pintoi)和广赤眼蜂(T.evanescens)等2蜂种的6个地理品系(4个采自新疆棉铃虫。2个从乌孜别克斯坦引进)进行了寄主选择性测定,当同时面临棉铃虫卵和米蛾卵时,根据接触卵次数和寄生量等特性,暗黑赤眼蜂乌兹别克Ⅱ品系对棉铃虫卵表现很强的选择性,其次是暗黑赤眼蜂库尔勒品系,其余品系对棉铃虫卵的选择性不明显或对米蛾卵表现强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药剂防治是生产上控制棉铃虫危害的关键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一些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整枝灭虫在棉花蕾铃期,田间管理时所摘除的顶心、群尖以及打掉的无效花、蕾等带出田外,可以明显减少田间卵和初孵幼虫的存量。据调查,在二化棉铃虫发生期适时整枝1次,可使百株卵量下降40~60%;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去叶枝的棉田,田间卵、虫存量减少3.8~54.5%,平均为27.7%;在四代棉铃虫高峰期,及时摘除边心、赘芽,可使卵和幼虫的存量分别减少5…  相似文献   

14.
防治棉铃虫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浸卵、浸叶和点滴法以及田间小区试验,对19种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作用特点和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棉铃虫卵孵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90.40 mg/L多杀菌素处理后棉铃虫卵的孵化率仅为42.86%;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丙溴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毒杀作用明显,原药稀释1.0×104~2.0×104倍时可使初孵幼虫死亡率达100%;昆虫生长调节剂——氟啶脲、氟铃脲、甲氧虫酰肼原药稀释1 000倍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致死率大于70%,且幼虫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多杀菌素、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丙溴磷、辛硫磷对低、高龄棉铃虫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作用效果快且防治效果好,尤其是4 000倍甲氨基阿维菌素和5 0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第三天,其对棉铃虫的致死率达100%;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作用效果稍差。若在棉铃虫卵高峰期适时施药,供试的6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棉铃虫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邯郸市 ,1 997年引进、示范种植美国岱子棉公司与孟山都公司合育成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棉33B”近 1 30 0hm2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蛾、卵无抗性表现 ,田间落卵量与常规棉田无明显差异 ,相反 ,二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比常规棉处理增加了 2 1 6~ 2 74粒 ,增幅为 30 %~ 38%。转Bt基因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幼虫的抗性及控制作用较强 ,基本不用药剂防治 ,但对三代棉铃虫幼虫的抗性控制效果明显下降 ,田间 3龄以上幼虫平均达 2 0~ 4 0头 /百株 ,多者达 60头以上 ,仍需进行药剂防治。棉铃虫在转Bt基因抗…  相似文献   

16.
防治棉铃虫如何用好绿色功夫枝江市植保站(443200)赵瑗玲长期连续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棉花害虫,导致棉铃虫的抗药性严重。据我市生产实践证明,棉铃虫对绿色功夫抗性产生缓慢,为此,我站近3a(年)选用绿色功夫,在棉铃虫主害代产卵盛期百株卵量达到40粒时施...  相似文献   

17.
放赤眼蜂防治棉铃虫效果好应城市植保站(432400)黎贤伟今年6月份我参加了农业部在山东陵县举办的第一期棉花IPM农民田间学校教师培训班。今年2代棉铃虫在山东陵县属大发生,百株累计卵量4350粒;2代棉铃虫的产卵盛期是6月12日至7月6日,高峰是6月...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优化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提高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开展了棉龄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1~2日龄卵偏好性明显高于0~1日龄和2~3日龄卵。不同“蜂-卵”比结果表明,随着“蜂-卵”比值增加,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逐渐下降,从14.33粒/蜂降至0.73粒/蜂,而棉铃虫卵被寄生率逐渐上升,从17.92%上升至73.33%。综合两者的关系,发现在“蜂-卵”比为1∶20时,两者出现了交汇,此时,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约7.50粒/蜂,棉铃虫卵被寄生率约为37%。基于此,得出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应综合“蜂-卵”比、田间棉铃虫种群密度及落卵量等指标来确定田间释放赤眼蜂数量,以达到棉铃虫田间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问题之一:不查虫情,盲目打药。防治时间不是提前就是迟后,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对策:搞好虫情调查,适时喷药防治。防治棉铃虫的关键虫期是卵高峰期,即“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在30粒时,为  相似文献   

20.
影响棉铃虫化防效果的因素及提高防效的途径杨燕涛,王东华,朱明华(江苏省通州市植保站226300)1995年本市棉铃虫又一次暴发,四代百株累计卵量达747.3粒。全市三、四代组织了4~5次防治运动,大面积推广使用了快杀灵、辉丰一号、灭铃神等农药,经全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