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辉  溪波  潘卓 《中国林业》2014,(23):28-29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西段罗山县境内,总面积4.68万公顷。保护的主要对象为各种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董寨保护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北亚热带边缘,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227天,年降水量1208.7毫米。地带性植被为含有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并具有明显的由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演替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广州流溪河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在广州流溪河上游流域,分布有少量的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主要见于海拔200m以下的地区。由于分布面积狭小,因此其植物区系并不丰富。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表明,该植被型的区系具有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同时具有一定的温带成分,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泛热带分布和旧世界热带分布对该森林的区系性质影响很大。常绿阔叶林植被及其区系都是在中生代末起源于华夏古陆,其中少量的落叶成分也是干旱促成、华夏起源的。  相似文献   

3.
元江自然保护区还保留一定面积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在群落植物区系的分析上,热带性质的属多于温带性质的属,显示该保护区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属的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从种的结构分析看,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及中国特有成分能够贯穿于群落各层次之中;其种的区系成分以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同时热带亚洲成分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说明该植物区系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而中国特有种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本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构成种类主要起源于云南和我国南方地区。群落中温带性质的种比热带性质的种多,说明在本区山地条件下,在该群落中形成和迁入大量温带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在元江自然保护区所保留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内,经作样地调查,共记录到种子植物56科,115属,194种,蕨类植物13科,17属,20种;其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空间层次分明,可分为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表明在哀牢山海拔高度1 900~2 200 m的地带,仍保存着较完整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对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的分析表明,该植被类型热带性质的属要多于温带性质的属;而在种的结构上, 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东亚-喜马拉雅成分及中国特有成分能够贯穿于各层次之中; 其区系成分以东亚-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 同时热带亚洲成分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说明在其种子植物区系上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 而从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种作进一步分析,则表明其在种子植物区系上具有过渡性质.与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比较,澜沧江以硬斗石栎和木果石栎为主要优势种,而元江自然保护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则以元江栲和短柄石栎为主要优势种,且分布的海拔高度偏低;与邻近的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相近的同类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比,其主要优势种相同,说明两地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陕西壳斗科植物地理分布和区系成份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植物区系上,陕西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更具体说,秦岭以南属华中地区、秦岭以北则属于华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亚地区、并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接壤。壳斗科植物在陕西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大巴山北麓到陕北的清涧、安塞、志丹等县以南、海拔2300米以下林区,到处都有以本科植物为主组成的混交林或纯林。从1981年起,我们对陕西的壳斗科植物分类和分布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初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共有植物模式种104种,分别隶属37科,79属,其中有14科含有3种以上的植物模式。山西植物模式区系种类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分为蒙古草原成分、华北植物成分、秦岭植物成分。分析了山西植物模式与秦岭植物区系模式、青藏高原亚区模式、华东植物区系模式、华中植物区系模式以及与北京、河北植物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西缘湿性常绿阔叶林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资料,对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四川盆地西缘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的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木本植物丰富,有111科440属l559种,317亚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02科421属l845种。该区具有占主导地位的大科,拥有大量属种,但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以热带性质的科占优势;该区440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9个分布区变型,区系成分复杂;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树木和特有木本植物繁多;热带成分稍多于温带成分,这与该区为常绿阔叶林地带以及该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吻合,也表明该区木本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8.
二蹬岩林麝、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1个以保护林麝、猕猴为主的省级专类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1科309属504种。其中:包含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其中:温带属144种、热带属115 种。植物区系具温带特性,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多心皮、古老孑遗植物的存在表明, 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护区的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草丛林及竹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给林麝、猕猴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58科577属1141种野生种子植物进行区系分析,表明: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东南山地亚地区;阿姆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热带北缘性质;阿姆山种子植物区系特有现象较为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0.
选择典型线路和地段对云南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的植物区系考察,从科、属、种对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192科736属1 204种(含种下等级);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从南北而言是东亚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的南北交汇区域,东西方向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和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系交汇过渡区域;保护区植物区系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呈热带植物区系和亚热带、温带植物区系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检索结合验证性调查,对甘肃省樱属植物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樱属共15种1变种,其中分布范围多于15个县区的物种有4种;主要分布于北亚热带湿润区、南温带湿润区、南温带亚湿润区,少数种分布于中温带亚干旱区、高寒湿润区,大多为森林植物的伴生树种;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抛物线分布格局,峰值出现在海拔1800 m左右;随纬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减趋势;东经104°—107°之间植物种类最多,向东、向西种类都较少。樱属植物需要较好的水、热条件,适合于北亚热带温带湿润、半干旱区域生长。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上,地域辽阔,南北狭长,地貌和气候条件复杂,在植物区系上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交汇地区,因而植被类型丰富多彩,由北向南有干草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不同类型;植物种类繁多,南部的秦巴山区植物资源尤为丰富,孕育和分化出很多特有植物。搜集发掘特有木本植物,不仅可丰富陕西的树木资源,而且对研究本省的木本植物区系及森林的类型和生态地理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的常绿阔叶林是全球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江西处于中国中亚热带典型地段,蕴育了丰富的常绿阔叶林资源,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极为丰富多样。南北迥异的森林景观江西有发育良好的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在全省的平原、丘陵和山地,可分为栲树林、青冈林、石栎林、润楠林、木荷林、红淡林和杂类林7个林系组29个林系。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植物群落也表现出温带森林向热带森林过渡的特  相似文献   

14.
对大巴山西段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米仓山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 205种,隶属于134科553属;热带及其间断分布类型有57个科,为特色分布科的主体,明显可以看出米仓山植物区系热带起源或热带分布的历史。属的地理成分热带亚热带分布的高达30%以上,但以各种温带为主,占65%以上;植物区系具有物种多样性丰富度较高、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明显的温带性质、强烈的过渡性和中国特有属、种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金沙江上游奔子栏到羊拉河段干旱河谷的植物区系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该河谷维管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金沙江上游(奔子栏-羊拉河段)共调查记录维管植物51科95属111种,含单种的科属较多;(2)植物区基本特征是温带成分占优势而有很多热带成分;特有现象明显,研究区中国特有属2属,中国特有种达60种,有4种金沙江干旱河谷特有种;干旱河谷的植物区系与外地植物区系之间联系广泛;植物区系热带向温带过渡。(3)干旱河谷植被有演变成类似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木型温带荒漠植被的趋势,其环境比较脆弱。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峰丛中部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特征、群落内种子植物的区系特点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峰丛中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由乔、灌、草及层间藤本植物组成,种类组成丰富,样地(1 800 m2)共有植物146种,分属55个科,其中种属比较多的科有樟科、壳斗科、山茱萸科、胡桃科、榛科等,群落无明显优势树种;群落以常绿树种、革质叶、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的植物区系与泛热带植物区系和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关系最为密切,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65.31%,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较高,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良好,地貌以山地为主,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致使种子植物区系丰富。重庆市有种子植物185科、1343属、5317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59.5%、43.1%和20.1%。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复杂,且起源古老。科的分布区类型表明热带性质的科在重庆占优势,温带科也占较高比例;属的分布区类型反映出重庆植物区系典型的亚热带特征。优势现象突出,特有类群丰富。  相似文献   

18.
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调查,对云南省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内计有种子植物47科、91属、103种.(2)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15:1、10.38:1、7.58:1;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3)该群落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一定的古老性和次生性.(4)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中国特有种有15种,云南特有种2种,元江特有种有1种.  相似文献   

19.
西域青荚叶是亟待开发的一种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通过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域青荚叶植物群落多项特征所作的样地调查,在该保护区西域青荚叶的分布地带共收集到维管束植物57科96属128种。对其生境植物群落区系植物成分的分析表明,该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其作为东亚古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与古热带、泛北极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而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的联系较为缺乏,热带和温带区系交错十分明显,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其群落成分分析表明,植物组成种类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生活型谱显示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所分布的西域青荚叶种群,生活于该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或中山常绿阔叶林以及竹林中水湿条件较好的地段,生活力强,以分蘖繁殖为主。其生存环境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或弱的光照;高或中的土壤湿度、微酸性或酸性的土壤,高或中等的土壤肥力是适合该种植物生存的生境。  相似文献   

20.
山脉是有生命的。高耸的峰峦,险峻的山势,多变的气候,充裕的水土资源,赋予秦岭生命的活力,生命的张扬。秦岭的植被分布有鲜明的特点,即明显的分界性与相对的包容性。秦岭以北,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以南,则属北亚热带类型,有较多常绿阔叶树种分布。由于地势高耸,秦岭森林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