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92’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自交系88-62-1-1为父本配制而成。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0d左右;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1.3kg,耐裂球,品质优,适于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的云南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秋甘4号是以CMS95100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自交系98017-3-5-6-5-2-2为父本配制的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属中早熟秋甘蓝,从定植到收获70~75d(天)。植株生长势强,开展度60cm,外叶15片,叶色灰绿,叶面蜡粉多,叶缘无缺刻。叶球圆球形,色绿,紧实,不易裂球,球高18.5cm,宽17.5cm,中心柱长5.8cm;平均单球质量2kg,质地脆嫩,品质佳;抗病毒病,中抗黑腐病。一般每667m2产量为3500kg左右,适于华北、华南、西北、西南等地区作中早熟越夏甘蓝或秋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3.
秋甘蓝新品种秋甘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甘1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21为母本,以97025-B3为父本配制的秋甘蓝一代杂种。中熟,从定植到收获74d(天)左右。株型开展,开展度74cm,外叶14片,灰绿色,叶面蜡粉多,叶缘有轻波纹,无缺刻。叶球绿色,紧实,扁球形,球高14.6cm,横径23.6cm,中心柱长6.2cm,单球质量约2.2kg,质地脆嫩,味甘甜,不易裂球,耐热,抗病毒病(TuMV),耐黑腐病。每667m2产量4600kg左右,适于全国各地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4.
‘中甘138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726-3为母本,自交系ML2388-5-3为父本配制的早熟秋冬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1.0 kg,叶球质地脆嫩,品质好。抗枯萎病,耐未熟抽薹性强。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 d。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云南、湖北、福建、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等适宜地区作秋冬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甘596’是以胞质不育系CMS07-521为母本,自交系09-95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交新品种。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约2.0 kg;适应性强,抗枯萎病,耐黑腐病。从定植到收获65~70 d,平均产量约为78.75 t·hm-2。适宜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贵州、广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秋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秋甘5 号是以CMS021 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自交系95077-7-A1-B6-2-5 为父本配制
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中熟,从定植到收获80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型开展,开展度66.7
cm,外叶14 片,叶色灰绿,叶面蜡粉中,叶缘有轻波纹,无缺刻。叶球绿色、紧实度0.57,扁圆形,球
高13.6 cm,横径23.6 cm,中心柱长6.1 cm,小于球高的1/2,单球质量2~3 kg,质地脆嫩,味甘甜,耐
裂球,耐热,高抗枯萎病,抗病毒病(TuMV)、黑腐病,一般每667 m 2 产量5 000 kg 左右,适于华北、华南、
西北、西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YR中甘21’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自交系YR01-2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绿色,单球质量约1.0 kg;叶球质地脆嫩,口感好,商品性佳;适应性强,高抗枯萎病,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52 d。  相似文献   

8.
 ‘中甘16’和‘中甘17’系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 早熟性好, 产值高, 叶球紧实, 近圆形, 叶质脆嫩, 适于我国北方及西南部分地区栽培。‘中甘16’适于秋早熟栽培, 定植到收获需60~ 65 d, 单球质量1. 44~ 1. 48 kg , 产量45~ 60 t/ hm2。‘中甘17’主要适于春季露地栽培, 同时可作秋早熟栽培, 春季成熟期约55 d, 秋季约60 d, 单球质量0. 95~ 1. 27 kg, 产量52. 5~ 67. 5 t/ hm2。  相似文献   

9.
‘中甘26’是以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01-20为母本,自交系93-7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0.9 kg;叶球质地脆嫩,口感清甜,商品性佳;适应性强,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保护地或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50 d,平均产量67.67 t·hm-2。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浙江等地春季保护地或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1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甘18’甘蓝新品种是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DGMS 012216 为母本, 自交系962100211 为父本杂交而成, 该品种早熟性好, 秋季种植从定植到收获约55 d , 叶球紧实, 圆球形, 耐裂球, 平均单球质量110 kg 左右, 田间较抗病毒病。适于在我国北方地区作极早熟秋甘蓝栽培, 也可在上述地区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1.
秋早熟甘蓝新品种‘惠丰5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惠丰5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9108-11-2-14-11’杂交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早熟,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4 d。生长势中等,外叶绿色,蜡粉少。结球紧实,叶球圆球形,脆嫩,风味品质好。单球质量1.27 kg,产量59.54~60.34 t﹒hm-2。耐热性、抗病性较强。适合华北地区以及湖北、浙江、云南、陕西等地区秋早熟种植。  相似文献   

12.
秋季专用平头甘蓝新品种锦秋6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秋6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选育的秋季专用平头中熟甘蓝新品种。该品种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秋季栽培,中熟,定植后70 d左右收获,适应性好,抗黑腐病、病毒病、枯萎病等病害;球形美观,颜色绿,品质佳;单球质量1.5 kg左右,每667 m2产量3 65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新四季的亲本分别来源于日本和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由两个早熟、耐热的自交不亲和系021和035杂交而成,属中桩类型,叶黄绿色、阔椭圆形,叶面光滑无毛,叶柄宽、乳白色;生长势强,整齐度高,耐热,早熟,抗病毒病,耐霜霉病,特别适合夏季作小白菜生产,播种后25~40d(天)均可采收;播后30d(天)采收,667m2产量2100kg,播后55d(天)采收,667m2产量35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4.
 ‘惠甘68’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001-17’ב0206-3’选育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早熟,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8 ~ 70 d。生长势较强,植株开展度48 ~ 50 cm,外叶深绿色,叶面较平,蜡粉中等。叶球近圆球形,球色绿,结球紧实,较耐裂球;球叶较脆嫩,味较甜,品质好。单球质量1.33 kg,产量63.41 ~ 65.33 t · hm-2。耐热性、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山西、北京、河南、云南等地区作早熟秋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15.
 ‘秋白80’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7S780’和‘05S1712’配制而成的秋中晚熟大白菜一 代杂种。生长期86 d 左右,植株半直立,叶色浅绿,帮白,成株株高43.0 cm,开展度66.0 cm。叶球叠 抱、中桩,倒卵圆形,心叶浅黄、叶球高29.0 cm、叶球直径24.4 cm、球形指数为1.2,单株质量3.1 kg, 净菜率达75.0%,净菜产量90 ~ 112.5 t · hm-2。  相似文献   

16.
甘蓝枯萎病抗源材料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北京延庆的甘蓝枯萎病病原FGL③-6对117份甘蓝自交系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共获得47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材料37份。对其抗性表现与地理来源、球型及叶色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抗材料主要由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荷兰的种质资源中选出;扁球型和叶色灰绿的自交系中抗病材料比例高,而尖球类型中未发现抗病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重复鉴定和田间鉴定,筛选出5份既抗枯萎病又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抗源材料。21份材料对延庆菌株FGL③-6和美国甘蓝枯萎病1号小种FOAM对比接种试验的结果显示,相同材料对二者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引起延庆的甘蓝枯萎病原很可能为1号小种;对美国甘蓝枯萎病2号小种的初步研究表明,2号小种有更强的致病力。以延庆菌株FGL③-6为供试菌株,用8个抗病 × 感病甘蓝杂交组合和其中两个杂交组合的F2及回交一代作试材,初步研究了甘蓝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对延庆枯萎病菌株的抗性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育成的大白菜杂交一代新品种‘豫白菜12号’, 中晚熟, 生育期80~ 85 d; 抗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及黑腐病; 净菜产量96. 5~ 106 t/ hm2 ; 半高桩, 叠包类型, 球形指数1. 5, 叶球白色, 整齐, 商品性好, 耐贮藏; 软叶率51. 9 %, 质地柔嫩, 生、熟食皆宜, 口感好, 风味佳。  相似文献   

18.
金冠是由雄性不育系A青和自交系5AS11配制而成的秋大白菜一代杂种。晚熟,生长期83 d(天)左右,直筒舒心类型;株高57.6 cm,开展度61.1 cm,叶绿色,帮白绿色;叶球长筒形,球高46.6 cm,横径14.6 cm;单球质量4.3 kg左右,每667 m2净菜产量10 000 kg左右,净菜率79.8 %;田间表现抗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商品性好,适于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