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地方猪-沙子岭猪种质资源特性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子岭猪产区生态、历史变化、体形外貌、生产性能指标、杂交利用及保种开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其部分重要经济性状近30年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沙子岭猪种质资源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为该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湘白猪是以沙子岭猪、大围子猪、野猪等湖南地方资源和苏白、长白、大约克夏等引进资源为育种素材,运用杂交合成原理,通过复杂杂交,构建了湘白猪Ⅰ系、Ⅱ系、Ⅲ系和Ⅳ系等4个品系的育种基础核心群,再以一年一个世代,经过8个世代的继代选育培育而成的瘦肉型母系新品种,该项研究于199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沙子岭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子岭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原产湘潭,是湖南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优良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发情明显、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多、肉质好、杂交优势明显等优良特性.1984年以来,湘潭市政府每年拨专款资助并指定湘潭市家畜育种站具体承担保种任务.沙子岭猪保种利用群体继代选育理论,通过延长世代间隔,分层选择优秀个体组建保种核心群;交配方式采取避开全同胞的有限随机交配;世代更替采取各家系等数留种,控制近交系数上升,维持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平衡,确保主要遗传特性.为降低基因保种存在疫情、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影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保种方式,发挥保种场保种和产区保种优势,有效保存了沙子岭猪基因资源.保种的同时,对沙子岭猪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定发布了湖南省沙子岭猪标准.利用沙子岭猪资源培育出了湘白猪,筛选出"双×沙"、"双×长×沙"等适合广大农村推广的优势杂交组合,通过产业化开发,建立了一批沙子岭猪优势杂交组合生产基地及优质猪肉连锁专卖店,产品远销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和香港澳门地区及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相似文献   

4.
沙子岭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买生 《中国猪业》2008,3(3):37-40
沙子岭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原产湘潭,是湖南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优良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发情明显、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多、肉质好、杂交优势明显等优良特性,沙子岭猪保种利用群体继代选育理论,通过延长世代间隔,分层选择优秀个体组建保种核心群;交配方式采取避开全同胞的有限随机交配:世代更替采取各家系等数留种,控制近交系数上升,维持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平衡,确保主要遗传特性。为降低基因保种中存在的疫情、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影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保种方式,发挥保种场保种和产区保种优势,有效保存了沙子岭猪基因资源。保种的同时,对沙子岭猪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定发布了湖南省沙子岭猪标准。利用沙子岭猪资源培育出了湘白猪,筛选出“双×沙”、“双×长·沙”等适合广大农村推广的优势杂交组合,通过产业化开发,建立了一批沙子岭猪优势杂交组合生产基地及优质猪肉连锁专卖店、产品远销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及俄罗斯、新加坡、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沙子岭猪是养猪业中的珍稀遗传资源,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强、耐粗饲、生长慢、肉质好和极具医学价值等优良种质特性。采取持续保种方式,保存了沙子岭猪基因资源。保种过程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先后筛选出"双×沙"、"双×长×沙"、"巴×沙"、"杜×巴×沙"等优势杂交组合。通过杂交利用和产业化开发促进了沙子岭猪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6.
对大围子猪产区生态、历史变化、体型外貌、生产性能指标、杂交利用及保种开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其部分重要经济性状近30年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大围子猪种质资源及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武深树  刘靖  刘芳 《中国猪业》2014,9(11):69-72
沙子岭猪是湖南省的主要地方生猪品种,为保护这一珍稀地方猪种资源,湘潭市通过采取"集中保种与分散保种相结合、原种利用与改良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湖南畜牧兽医》2014,(2):28-28
<正>今年2月,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农业部发布第2061号公告,对修订后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进行公布,湖南沙子岭猪、大围子猪和溆浦鹅新增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至此,我省已有7个畜禽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这对进一步加强湖南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宁乡猪是我国四大名猪之一,为更深入地研究宁乡猪,并为其保种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宁乡猪产地、分布、群体数量、特征特性以及种质特性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就其30年来的变化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10.
对黔邵花猪产区生态、历史变化、体型外貌、生产性能指标、杂交利用及保种开发进行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并对其部分重要经济性状近30年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黔邵花猪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神木县黄牛三元杂交改良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安秦蒙、利秦蒙和丹秦蒙 3种组合杂交牛 3日龄及 6、1 2、1 8和 2 4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等性状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 ,并分别与蒙古牛及秦蒙改良牛以及三元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 ,结果表明三元组合为神木及周边县近期黄牛肉用杂交改良的最佳模式 ,其杂交后代各项指标不论是对蒙古牛还是秦蒙改良牛间均达极显著水平 ( P<0 .0 0 1 ) ,在农村传统饲管条件下 ,1周岁和 2周岁时体重分别接近 2 80 kg( 2 5 9.7~ 2 78.0 kg)和达到 40 0kg( 381 .4~ 40 1 .2 kg) ,表明其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和杂交优势 ,同时揭示其可能具有好的肉用性能。在三元杂交组合中 ,红安格斯、利木赞、丹麦红牛等优良肉牛品种均为可供选择的理想父本  相似文献   

12.
吴健  赵国友 《中国家禽》2003,25(24):38-39
豁鹅以其产蛋多、繁殖力强而著称于世,被称为"水中之冠、蛋中之王".多年来,深受国内外养禽界的欢迎和青睐.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豁鹅的品种退化问题比较突出,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本人就20多年来从事豁鹅保种和育种以及生产积累的经验,谈一谈豁鹅的品种资源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境内峨边花牛的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介绍了产区概况,峨边花牛品种来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体尺、体重及适应性等,并对这一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介绍了峨边花牛开发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该品种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地方猪种是满足人类动态化肉质需求和多样化未来市场的一座基因宝库,但许多猪种目前却面临着优良基因流失和性能逐年退化的威胁。本文就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现状、现阶段利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其如何创新利用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景泰当地气候及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以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赛尔为终端父本,与本地寒滩组成三个杂交组合的平均初生重、繁殖成活率、1月龄、3月龄、6月龄、9月龄、周岁体重优于当地品种二元杂交羊,经济效益显著。发挥了当地滩羊耐粗饲、适宜当地环境的特点,四季发情,改进了二元杂交羔羊体躯不丰满、个体产肉量低的缺陷。试验认为,各组合三元杂交羔羊育肥至6月龄出栏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门塔尔牛的种质资源与利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西门塔尔牛的种质特性、主要育种技术以及该品种对我国地方黄牛产肉、产奶性能提高、改良提高的效果,并就中国西门塔尔牛今后的利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育成猪基线免疫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育成猪基线免疫指标的差异,研究选用巴马香猪、本地黑猪和杜长大3个品种育成猪,采用显微镜平板计数法计数红、白细胞总数;血涂片法测定白细胞分类计数;EA花环形成试验检测B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结果表明:巴马香猪红细胞总数(R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GR%)、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O%)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率(CD4+%、CD8+%)等5项指标与本地黑猪、杜长大t检验差异显著(P<0.05),其中RBC和GR%显著高于本地黑猪和杜长大,EO%以及CD3+%、CD4+%、CD8+%显著低于本地黑猪和杜长大(P<0.05)。B淋巴细胞百分率(BLY%)显著低于本地黑猪,嗜碱性粒细胞(BASO%)显著低于杜长大,而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百分率(LY%)、单核细胞百分率(MO%)和CD4+/CD8+等4项指标与本地黑猪、杜长大基本一致。对本地黑猪与杜长大进行比较发现,WBC与BYL%2项差异显著。说明品种是影响基线免疫性状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同一品种猪,各项指标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南阳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南阳牛的基本概况,南阳牛保种及本品种选育、种牛性能测定方案及测定的现状做了论述,并对保种的意义和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地方、培育、引入品种资源的保存与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就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多次畜禽资源调查的结果作了详细的介绍,报道了576个品种在近30年来的变迁情况。除了常见的马、驴、黄牛、水牛、大额牛、牦牛、绵羊、山羊、猪、鸡、鸭、鹅、特禽的品种以外,尚有7种,如骆驼、兔、梅花鹿、马鹿、水貂、貉、蜂等动物。其中地方品种426个,培育品种73个,引入品种77个。已有19个地方品种灭绝,37个受严重威胁。作者回顾了20世纪末开始应用遗传检测手段,包括个体、细胞、蛋白质和分子水平4个层次的研究进展。证明多层次综合研究才能反映品种的全貌。建议资源调查中要着重选育强度带来的影响,品种调查提纲必须周密,要以品种特征和外貌为主,与遗传分析相结合,才可能提出可行的保种和开发方案。作者论证了配子和胚胎超低温保存、DNA保存的前景,并指出与企业合作进行保种的动向,国家应长期重点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20.
矮小型基因(dw)对地方鸡种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小型dw 基因导入地方鸡种清远麻鸡品种中,研究结果表明,含地方鸡种血缘的矮小型鸡(dw - ) 其开产日龄比同血缘的正常型鸡(DW- ) 有提前趋势,300 日龄蛋重有降低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64 周龄入舍产蛋量和整个饲养期饲料转化率得到极显著提高。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都是dw 基因效应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