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奕充  王超  王国夫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589-1590,1598
用丙酮、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4种有机溶剂提取蛇床子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液杀虫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溶剂提取液均有杀虫效果.菜青虫幼虫浸入浓度为500 g/L的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提取液处理后,24 h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90%、60%、55%;丙酮提取液杀虫效果较好,随浓度增大提取液杀虫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2.
经丙酮沉淀、硫酸铵盐析、DE—52柱层析从中华蚱蜢中提取纯化获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当丙酮加入量为提取液体积的1.4倍,硫酸铵饱和度60%联用时能得到最佳的纯化效果,再经DE—52柱层析进一步纯化,效果更佳。经纯化的酶比活力为2411U/mgpro,纯化倍数为141,酶的回收率为41%,亚基分子量为16 000Da。  相似文献   

3.
以乙醇、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对空心莲子草全草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抑菌圈法比较提取液对6种受试茵的抑茵作用,用稀释法测定对受试茵的最小抑茵浓度.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提取液有较强的抑茵活性,乙醇、石油醚提取液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乙醇提取液对口腔念珠茵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乙醇提取液抑茵活性总体好于其他溶剂提取液,溶剂影响提取液的抑茵能力.不同温度处理后乙醇提取液的抑茵活性测试表明提取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提取液对两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4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carum)、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溶剂提取液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提取溶剂的差异影响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同种溶剂提取液的抑菌作用随浓度降低而减弱.100.00 mg/mL乙醇、丙酮、乙醚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为100%.低浓度乙醇、丙酮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仍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乙醇和丙酮可以作为溶剂用于提取紫茎泽兰有效杀菌活性物质,其提取物可用于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5.
水葫芦提取物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油醚、丙酮、四氯化碳对水葫芦全草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水葫芦提取物对5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作用,并用稀释法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水葫芦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石油醚提取液抑菌活性强于丙酮、四氯化碳提取液;提取液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3种提取液对黑曲霉抑菌作用都表现较强烈,对葡萄球菌抑制作用都表现较差;石油醚提取液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黑曲霉0.25%、大肠杆菌0.5%、酵母0.5%。  相似文献   

6.
尾叶桉和湿地松对彩色豆马勃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宿主植物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的水、乙醇和丙酮提取液在适宜的浓度下均对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的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含有2.5mg/mL的尾叶桉根水提取液时,促进作用最强,菌落半径是对照的2倍,尾叶桉茎水提取液在0.5和2.5mg/mL浓度下对菌落半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56.7%和45.0%,0.5mg/mL的尾叶桉叶片乙醇和丙酮提取液对菌落半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55.3%和53.0%;湿地松根、茎、皮、针的水提取液在1.0mg/mL浓度下对菌落半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34.6%、34.3%、44.9%和51.0%.宿主植物的这些水溶性促进物质可以通过水淋溶、根分泌或通过水介质直接输送,从而对菌根菌产生化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7,(20):5-6
目的:探讨番茄茎叶提取物对蚜虫的杀灭活性。方法:以番茄茎叶作为材料,运用乙醇、氯仿、水、丙酮、乙酸乙酯进行番茄茎叶提取液的制备,同时以蒸馏水将提取液稀释成0.125 g/m L、0.25 g/m L、0.5 g/m L以及1 g/m L四种不同浓度提取液;以自然吸引蚜虫为对象,采用提取液进行喷洒,观察不同溶剂提取液以及不同浓度提取液的杀灭效果。结果: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蚜虫无影响;随着番茄茎叶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加,24 h、48 h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表现为随之递增。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四种不同的番茄茎叶提取液,其随着浓度的增加均表现为明显的杀灭活性增加;在浓度为0.125 mg/m L时,乙酸乙酯的杀灭效果最佳;在浓度达到1 mg/m L时,无水乙醇的杀灭效果最佳。番茄茎叶水提取液对小麦和菊花蚜虫的杀灭活性均不理想;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的浓度之间表现为明显的相关性和线性关系;无水乙醇提取液的效果最佳。结论: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氯仿番茄茎叶提取液均能够达到较好的蚜虫杀灭效果,但以无水乙醇对番茄茎叶进行提取其对蚜虫的杀灭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从淋浆水中提取SOD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陕西太白酒厂酿酒后的淋浆水为材料,比较甲苯、异丙醇和乙醇一氯仿3种有机溶剂从淋浆水中提取SOD粗酶液的效果,研究温度和pH对SOD酶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异丙醇浓度对SOD提取的影响,采用丙酮2次沉淀对SOD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H2O2,和乙醇一氯仿对样品SOD酶类型进行敏感性鉴定。[结果]试验确定以80%的异丙醇为最佳粗酶液提取条件。丙酮2次沉淀得到纯化的SOD产品,其酶比活为1026U/mg,酶回收率达65.2%。该酶经H:0:和乙醇一氯仿敏感性鉴定为Cu·Zn.SOD,对热和酸碱度具有一定稳定性,在50℃以下,酶相对活性保持在91.2%~100%,pH为3.0~10.0时SOD活性保持在74.1%一93.6%。[结论]该提取工艺过程简便,易操作,是较为理想的从淋浆水中提取SOD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薄荷和泽漆提取液对稻曲病菌的离体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薄荷和泽漆提取液对稻曲病菌进行离体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薄荷提取液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在10%浓度下对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抑制达100%,而泽漆提取液的抑制率分别为14.79%和7.23%。此外,薄荷提取液还能显著抑制菌丝生长,引致菌落发生变异。本研究为开发防治稻曲病的植物源农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油茶籽饼多酚丙酮提取工艺,为油茶多酚的提取、检测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油茶籽饼粉为原料、丙酮为提取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从料液比、提取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4个因素探讨油茶籽饼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综合考虑成本及提取效率,采用料液比1:15、提取液浓度60%、提取温度50C、提取时间0.5 h,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结论]利用优化后的丙酮提取工艺提取油茶籽饼多酚,多酚提取率高达(3.217±0.153)%,适宜在产品纯度要求较高、原料来源较紧张的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孙梅梅  陈树仁  缪勇  桑志  周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97-5598
通过胡椒的石油醚和丙酮提取液对菜青虫的非选择性拒食和毒杀活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胡椒的石油醚提取液拒食效果及死亡率较丙酮提取液好,最高拒食率达99.8%,最大死亡率达100%;并且各处理随着浓度的降低活性降低,但24 h后各提取物的效果均有所下降。而胡椒的丙酮提取液使用后菜青虫的化蛹率很高,最高达70%,其活性并不是随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白刺浆果紫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筛选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了提取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浆果色素的最佳浸提因子;确定该色素的化学属性。从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配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对该色素进行了定性识别。结果:以溶剂浓度为50%的乙醇、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h、料液配比为1:15时,提取该色素效果最佳;白刺紫红色素溶于水、乙酸和50%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酸乙酯和丙酮;色素提取液在210nm和274nm处各有一吸收峰;色素提取液与盐酸-镁粉反应,产生红色气泡,与醋酸铅溶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黄褐色沉淀。结论:白刺浆果紫红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13.
董原  王世发  刘卓  沙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80-5081
分别以水、乙醇和丙酮为溶剂提取4种地衣中的有效成分,采用滤纸片法研究提取液对3种供试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4种地衣中只有2种地衣的有机溶剂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丙酮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好于乙醇提取液;地衣有机溶剂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无抑制作用,其水提液无任何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鲢头酶解物对ACE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测定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头酶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I),确定了蛋白酶酶解鲢头制取ACE抑制肽(ACEI)的酶种及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用Sephadex G-15凝胶柱对酶解物进行分离,测定酶解物中ACE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5种酶中,胃蛋白酶为酶解鲢头制备ACE抑制肽的理想蛋白酶;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37℃、pH2.0、酶解时间3h、酶的质量分数为1.4%、底物浓度ω(原料):ω(水)=1:3,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对ACE的抑制活性最强,其I=83.58%;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经层析分离,在最大洗脱峰处得到的ACE抑制肽抑制活性最高,其I=86.72%,相对分子质量为1096。  相似文献   

15.
以丁香、藿香作为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并作最小抑制浓度的测试。使用平板打孔法对丁香、藿香四种不同溶剂的八种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作最小抑制浓度测定。结果表明丁香各种提取液对芸豆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优于藿香,其中丁香95%乙醇、丙酮、乙醚提取物对芸豆灰霉病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固体培养法得到三者的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0.125g/mL、0.125g/mL、0.25g/mL。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华丽凤仙花的茎、叶、花瓣的3种不同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分别用水、75%乙醇、75%丙酮提取华丽凤仙花不同部位,获取其提取液。运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检测,记录观察菌落数并对抑菌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凤仙花的3种不同提取液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也加强,当3种提取液浓度大于0.025 g/m L后,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率均超过50%,不同溶剂间抑菌效果从大到小排序为丙酮提取液、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不同器官提取液之间抑菌效果从大到小排序为花、叶、茎。  相似文献   

17.
以SGC7901胃癌细胞存活率为指标,运用半仿生提取方法回收菱壳中的抗胃癌活性成分,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胃蛋白酶用量、胰蛋白酶用量对提取物抗胃癌活性的影响,并运用均匀设计法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菱壳与pH≈2提取液按料液质量体积比1∶10,不加入胃蛋白酶,37℃提取30 min后.离心收集沉淀,添加4%胰蛋白酶,菱壳与pH≈8提取液按料液质量体积比1∶10,37℃提取30 min,可获得最佳抑制效果,细胞存活率仅为45.52%.本实验表明,采用半仿生法提取菱壳中的抗胃癌活性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化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的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探讨柚皮提取液浓缩程度、沉淀用乙醇的浓度和用量、沉淀时间、洗涤用乙醇的浓度和用量、洗涤次数对果胶沉淀得率及产率的影响。[结果]当柚皮浓缩液与原提取液体积比为2∶5时,果胶沉淀得率为75.56%,且产品的表观品质较好。沉淀用乙醇与柚皮提取液体积比以1∶2较合适,沉淀用乙醇浓度取80%。混合体系中果胶浓度为3.678 mg/ml,乙醇与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44.4%和55.6%。当沉淀时间为30 min时,果胶沉淀得率达98.55%。沉淀粗果胶洗涤1次即可,洗涤用乙醇浓度选40%,洗涤用乙醇与柚皮提取液体积比为1∶5。[结论]在该研究确定的工艺条件下,乙醇沉淀法提取的柚皮果胶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丙酮作溶剂提取金樱子黄酮.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乙醇法提取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60%、水浴温度70℃:、固液比1:150,此时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451 2 mg/ml.丙酮法最佳提取条件:丙酮浓度60%,水浴温度500℃,固液比为1:50时.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524 1 mg/ml.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满江红(Azollaimbricata)多胶氧化酶抽提条件与初步纯化的研究结果.以0.1mol/L磷酸缓冲液为介质抽提该酶时的最适pH约为6.5,添加0.10-0.15mol/LNaCl和2%-4%(质量体积比)PVP可改善抽提效果.用硫酸铵沉淀法、PEG-6000沉淀法和丙酮沉淀法分别对酶抽提液进行初步纯化,发现丙酮沉淀法纯化效果最优,用1.2倍(体积比)冷丙酮(-15℃)沉淀时可提纯该酶8.92倍,产率达7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