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栽杉苗,应用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氯化铵与硫酸铵对苗木产量的影响,氮肥利用率,以及苗木与土壤间氮素平衡的状况。结果表明:这两种氮肥对杉木苗均有明显的效果,而这两种肥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两种肥料对杉苗当年氮利用率稍有差异。当年土壤中残留~(15)N,施用氯化铵者高于施用硫酸铵者当年~(15)N损失量,施用氯化铵者低于施用硫酸铵者。  相似文献   

2.
3.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大田育苗在龙泉市有悠久的历史,广大苗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育苗老区凤鸣乡的育苗情况看,苗农在培育杉木苗过程中,普遍追施N肥4~5次(计尿素10kg左右)以促进苗木生长.但N肥对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如何,以及施肥量多少为最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本试验旨在探索N肥对杉木苗生长的影响,确定合理施肥量,为今后苗木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铁磷在红壤无机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当施用可溶性磷肥于红壤中后,其中很多磷向铁磷转化。很多学者认为铁磷在红壤旱地中经干燥、脱水、老化后对旱地作物的有效性极低。关于树木能否利用铁磷的问题,近几年来有少数学者对此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如Gilmore提出铁磷是短叶松有效的磷源。我们在油茶长期施肥试验中发现,磷肥在施用8年后仍有效,因而曾推断过铁磷可能是油茶有效的磷源。为了确切地了  相似文献   

5.
以11个山茶属植物为试材,测定其叶片稳定碳氮同位素比率(δ13C和δ15N)、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片C、N、P和K元素含量等指标,分析叶片δ13C和δ15N与光合参数、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个山茶属植物δ13C值在-26.38‰~-29.44‰之间,其中多齿红山茶显著高于其它10个物种;δ15N在-3.01‰~4.27‰之间,其中以攸县油茶最高,石果红山茶最低;普通油茶净光合速率最高,是其它10个茶属植物种的124%~496%;11个山茶属植物叶片C含量在47.72%~53.07%之间,叶片N、P含量分别以攸县油茶和普通油茶最高,各物种叶片K含量差异不大;叶片δ13C与C和大量元素含量、光合速率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N、P含量以及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正相关;δ15N与N、P含量显著正相关,与K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光合参数呈正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镇巴县当年生杉木幼苗春夏易遭日灼,且易患醉倒病,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91年在当地杉木垂直分布上限以上200余米的山腰暖带进行育苗试验,出圃杉木二级苗18万株。所选试验地在巴山林场火地坝,海拔1560m,此处三面环山,南面直通山谷,周围有茂密的森林植被,形成了昼夜之间、春夏之间温差小、霜冻轻、生长季长的山腰暖带。试验地坡度5°~10°,棕色森林土,中壤,土层厚1m 左右,微酸性。试  相似文献   

7.
在苗木施肥中,我们用同位素~(15)N示踪法,对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一年生播种苗的施肥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洋白蜡对硫酸铵利用率与施肥技术的关系,以及与施肥技术有关的洋白蜡年生长规律和硫酸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问题。一、研究方法试验分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两个部分。田间试验在北京林业大学实验苗圃进行。试验地为潮土、轻壤,混合抽样测定土壤含  相似文献   

8.
1992年,在浙江省开化县对开天3、开天57和开天新6三个杉木(Cunninghamia lauceolata)无性系的5个规格扦插苗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不同无性系、不同苗木规格对杉木造林的影响。2014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及不同苗木规格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5%、85%以上,无显著差异;3个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以开天新6号表现最好,23年生时其平均树高15.56 m、胸径15.48 cm、单株材积0.159 8 m~3;不同苗木规格间其胸径、材积差异显著,Ⅰ级苗木生长表现最好,23年生时平均树达14.39 m、胸径14.34 cm、单株材积0.130 9 m~3。对不同规格杉木苗1、3、5、8年生时各生长性状的比较发现,Ⅰ、Ⅱ、Ⅲ、Ⅳ级苗造林后随树龄增加,其树高、胸径、材积间的差距也逐步减少,8年生时其树高由原来差异极显著变成差异不显著,胸径、材积由原来极显著变成显著;高径比在无性系及不同规格苗木间差异都不显著,以开天57最大,达到100.64;冠径比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开天新6冠径比最小,为14.26,不同规格苗木之间差异不显著。选育的开天新6无性系在生长性状与形质指标上均表现良好,适宜在开化县类似杉木产区中等立地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苗高、径粗的1年生杉木实生苗对造林当年生长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苗高在40cm以上,地径在0.60cm以上的生长最快,否则生长较慢,但对造林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杉木15个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102个从杉木“三优”中选出的无性系单行小区和块状组配造林小区试验株进行生长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龄段逐步筛选法选优。造林后4-5年,林分平均树高4.5-6.0cm,胸径6.0-8.0cm时进行第一次筛选,淘汰60%的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55.7%。造林后6-7年,林分平均树高7.2-08.5m,胸径10.0-12.0cm时进行第二次筛选,淘汰40%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以半年生杉木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共设置了对照CK(0 mg/株)、常规施肥CF1(20 mg/株)、CF2(40 mg/株)、CF3(60 mg/株),指数施肥EF1(20 mg/株)、EF2(40 mg/株)、EF3(60 mg/株)7个处理,比较杉木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肥对杉木幼苗苗高、地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各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指数施肥中,EF3幼苗苗高最高,比CK高48.6%;地径最粗,比CK粗4.8%。与对照相比,施肥能有效地增加杉木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且各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同施氮量下,指数施肥更优于常规施肥。EF3处理下的幼苗生物量最大,说明其更有利于杉木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速生杉木单板层积材(LVL)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速生杉木制作单板层积材(LVL)的可行性及基本工艺。探讨了热压温度、时间及涂胶量对LVL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速生杉木制作LVL是可行的。在试验研究范围内,较好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65℃;热压时间1.20minmm板厚:单面涂胶量200g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对112个杉木一年生苗生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苗木家系问侧根数、D/W 和T/R 比值有较显著差异;地上干重与苗木高生长关系最大;D/W 比值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主根长对造林当年的高生长量尤为重要。因此,在性状因子选择上,可选择D/W 比值小,T/R 比值大的家系。  相似文献   

14.
<正> 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造林成活率高。近年来随杉木经营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要求利用杉木超级苗造林,但实践中发现,杉木超级苗体积大,起苗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快,造林成活率不高,限制了它的造林规模。因而,如何提高杉木超级苗造林成活率已成为目前杉木造林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药剂处理措施,探讨提高杉木超级苗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盆栽杉木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施肥对1年生(1 a)与2年生(2 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 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 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 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 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含量则下降,有机质、水解氮没有明显变化.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用磷肥解除了1 a苗木磷素营养亏缺,显著促进了苗木生长;而对2 a苗木,施磷肥使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增加,全钾含量下降,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水溶性钙镁没有明显变化.对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磷肥对2 a苗木生长没有促进作用,而且使土壤营养平衡进一步失调,苗木仍处于营养亏缺状态.在氮素营养充足、磷素亏缺的营养条件下,随着氮磷复合肥施肥量的增加,2 a苗木中的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施用氮磷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对速效钾的吸收利用,导致苗木的光合产物向叶和茎部转移.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大兴沟林业局东风经营所荒沟岭25林班原为蕨类——云杉红松林,海拔高520米,坡向北,坡度12°,暗棕色森林土,水肥条件中等。经过反复人为因素破坏,已演变为次生柞木林,树种组成9柞1桦 山 椴,郁闭度0.6,平均胸径15厘米,平均高12.5米。 1953年春,该经营所为解决苗木不足困难,在附近针阔混交林下挖取野生的红松、臭松、沙松、鱼鳞松、红皮云杉等3—6年生幼苗,然后在次生柞林的林冠下进行栽植,无规则混交,平均株行距为2.4×2.6米,每公顷栽植1600株左右,改造面积共为45公顷。十二年  相似文献   

18.
<正>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具内生菌根的植物,具有耐瘠薄、分布广、寿命长、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植物。目前,由于大部分林地土壤营养元素比较贫乏,常常不能满足其大量结实的需要,以致产量很低。为了改善现有林地条件,我们就油茶内生菌根对~(32)P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做到合理施肥,提高施肥效力,增加油茶产量。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内生菌根孢子体的收集于浙江省常山油茶研究所试验林内采集油茶根际土,用湿筛——倾析法收集孢子混合物(直径0.1-0.5毫米),风干后置于阴凉处备用。  相似文献   

19.
为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努力建设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我场去年培育杉木苗39.44亩(占全场育苗总面积的40%)。据秋后调查,苗木平均高28.2厘米,最高的达52厘米(见表一)。产苗量8.65万株/亩,共产苗320余万株。其中  相似文献   

20.
<正>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用材树种。该研究选取湖北通山和阳新,四川洪雅和永川,湖南江华和会同,广西融水和那坡,贵州锦屏以及福建邵武等有代表性的十个杉木产区的优良种源进行了有丝分裂的标准核型、染色体 G-、C-和 N-带带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