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飞虱是种植水稻时所特有的一种害虫,它属同翅目飞虱科,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及日本、朝鲜等地。稻飞虱的繁殖能力强,而且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是我国当前水稻种植的主要害虫之一。分析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并寻求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稻飞虱又叫火蠓子,属同翅目飞虱科。贵州目前为害水稻的飞虱有11种,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一般黔南低热,黔北河谷地带稻作区以褐飞虱为主,黔西北稻作区以白背飞虱为主,黔东稻作区一般在水稻生长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稻飞虱发生频率增加,为害面积扩大,是水稻生长期的重要害虫。稻飞虱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汁液,轻则水稻生长势弱,重则植株发黄枯萎,直至成片枯死如火烧状。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常出现黄塘“坐蔸”状,直至全田枯焦倒伏,受灾田产量损失30%-70%,严重时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褐飞虱是沿江地区中晚粳稻区水稻中后期的重要害虫,特别是三、四代褐飞虱的发生为害,严重威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对水稻高产稳产和增产增收影响更大。因此,针对褐飞虱对不少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现状,各方需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褐飞虱抗性发展监测,及早采取有效对策,延缓稻飞虱抗药性的上升……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褐飞虱是沿江地区中晚粳稻区水稻中后期的重要害虫,特别是三、四代褐飞虱的发生为害,严重威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对水稻高产稳产和增产增收影响更大。因此,针对褐飞虱对不少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现状,亟需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褐飞虱抗性发展监测,及早采取有效对策,延缓稻飞虱抗药性的上升……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今年全国许多地方水稻田稻飞虱发生严重,许多农民担心今年套播在稻田内的小麦出苗后会遭受稻飞虱危害。据了解,褐飞虱食性专一,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不取食小麦等其他作物,对小麦没有危害。褐飞虱为迁飞性害虫,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一  相似文献   

6.
<正>灰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不仅刺吸取食水稻小麦、玉米及高粱等作物,更重要的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缩病等病毒病害,并且传毒造成的病毒病为害远大于直接造成的为害损失。由于至今没有理想的防治病毒病的药剂,防治灰飞虱成为有效控制病毒病的最有效手段。灰飞虱一直以来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病虫预报     
<正>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测报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稻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褐飞虱比例为近年来水稻"两迁"害虫虫情严峻  相似文献   

8.
<正>稻飞虱,生产上需要防治的一般有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三种。稻飞虱发生和危害特点:在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  相似文献   

9.
<正>稻飞虱是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的一类迁飞性害虫,俗名蠓子虫。在我国较为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对早稻影响较大的白背飞虱,对早稻后期和中晚稻危害较重的褐飞虱,以及虽然在华北、华东和华中稻区很少直接成灾却能传播稻、麦、玉米等作物病毒的灰飞虱。2007年广西、1997年安徽和1991年全国范围的大暴发稻飞虱,在众多植保工作者和农民心中可能都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水稻褐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是影响水稻丰收的重要生物灾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稻区褐飞虱曾多次暴发成灾,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2005年秋季,褐飞虱在我国南方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又一次暴发成灾,发生范围之广,灯下诱虫量之高,田间虫口密度之大,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30%锐胜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蓟马和飞虱是中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破坏植株叶片结构,影响叶片功能,同时还可能传播病毒病,为害严重。本试验通过不同药剂和剂量处理进行对比,验证锐胜用于水稻种子包衣后对水稻蓟马、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锐胜壮苗效果及其对水稻出苗的安全性。为改进水稻苗期防虫壮苗措施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测报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稻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褐飞虱比例为近年来最高年份,而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均与常年相当。预计今年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这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将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褐飞虱是中国夏季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选育与利用抗性品种被认为是控制水稻褐飞虱为害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综述了稻褐飞虱的生物型/致害型、抗褐飞虱基因,着重介绍了中国抗褐飞虱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抗性育种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水稻中后期是白背飞虱、褐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并发的高峰时期,我市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8月底到9月初,这几种害虫的发生期与防治时期基本接近。因此,搞好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实行总体防治,其关键是要有一个对水稻多种害虫都能兼治的好药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锐劲特对白背飞虱、褐飞虱、螟虫、纵卷叶螟等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效。为了根据锐劲特的特性,确定合理的防治策略,达到总体防治用药一次,既能防治白背飞虱、褐飞虱又能兼治螟虫的目的,2000~2001年作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  相似文献   

15.
褐飞虱是我国在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虫害。20世纪60年代后,水稻褐飞虱在我国猖獗频繁.常暴发成灾。近10年来发生地区逐渐向北方扩展.为害程度加重,其损失超过螟虫。对水稻褐飞虱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造成害虫再猖獗、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增强和杀虫剂的残留问题。因此.选育和推广抗虫品种在确保高产稳产的同时.还具有减少投入、简便操作、不伤害天敌、对环境无污染、能与其他技术协调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正>灰飞虱属半翅目飞虱科,是玉米、水稻和小麦的重要害虫,除直接刺吸危害外,还能传播玉米粗缩病等引起间接危害,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近年来,灰飞虱对玉米的危害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为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菏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和菏泽市农业局农业环保站与广西区绿色食  相似文献   

17.
《农药市场信息》2007,(17):31-32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预测,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将呈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0.4亿亩次,其中"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发生7.3亿亩次,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中晚稻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防治好中晚稻病虫害是减少损失、提高粮食单产的最重要措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对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三化螟五种害虫,稻瘟病、纹枯病、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等病害推荐了具体防治药剂和使用技术要点,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在水稻抗褐飞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褐飞虱是一种暴发性和致害性极强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常群居稻株基部,吸食汁液,引起植株萎焉枯死,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首要害虫,仅在中国褐飞虱每年的危害面积就在3亿亩次以上。除此以外,褐飞虱还是水稻病毒病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东台市水稻种植面积3.09万公顷,桑园面积1万公顷,稻桑混合种植面积大。近年来,由于水稻田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害虫发生严重,药剂防治次数有所增加,所以水稻治虫与养蚕安全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具体如下:一、基本情况1.家蚕饲养东台市家蚕饲养主要以春、秋两季为主。春蚕通常在5月5日左右发种,月底饲养结束。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诸多的水稻病虫害中,褐飞虱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水稻上重要的害虫之一。褐飞虱体形微小,在水稻种植后暴发,其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从而引起稻株瘫痪倒伏,导致严重减产或绝收。褐飞虱不仅是传播某些水稻病毒病的虫媒,也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的侵染为害。虽然国内外学者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