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人们来说,即将到来的秋天,意味着一种极其美味的食材就可以上桌了,它就是鸡枞菌。鸡枞菌是菌类中的名门望族,售价昂贵。除了因它极其鲜美的口感,还因为它生长的奥秘只有白蚁知道——没有白蚁参与种植,就没有鸡枞菌。除了人类,白蚁是极少数能够参与农业种植的生物。相较而言,人们更不了解的是,原来许多蚂蚁也是搞农业种植的"老手",它们的经验甚至比人类还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鸡枞菌的抚育技术,开展了贵州鸡枞菌分布、生境植被、土壤及其他真菌的调查,并通过补水及惊蕈试验研究了水分及声波对鸡枞菌抚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鸡枞菌在贵州东部、黔南、黔西南、黔北、黔中等均有分布,在六盘水、遵义、黔西南、贵阳等地较多;鸡枞菌菌塘周围的植被多种多样,包括桦木科、禾本科、车前科、茄科等41科,桦木属、白茅属、车前属、辣椒属、杨梅属等79属;鸡枞菌可以在黄壤、红壤、石灰土区生长,有关键影响的是土壤的质地,偏砂性土壤上白蚁不能构筑巢穴,所以没有鸡枞菌,有鸡枞菌区域的土壤偏穰性土和黏性土;鸡枞菌周围有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红菇Russula sp.、鹅膏Amanita sp.、半裸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seminudus等67种大型真菌;水分和声波对鸡枞菌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较对照鸡枞窝相比进行了水分补给及惊蕈的鸡枞窝如期发生了鸡枞菌;鸡枞窝的保护是鸡枞抚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鸡枞菌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真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了鸡枞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以及产品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更好地开发鸡枞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枞菌生物多糖含量较高,对人体具有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但由于自身生长条件要求较高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采用传统方法培养的鸡枞菌生物多糖含量较低。通过测定鸡枞菌生物多糖含量、菌体单位体积湿重等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H值,研究鸡枞菌生物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2.50%,蛋白胨添加量0.25%,培养时间7 d,培养温度27.6 ℃,初始pH为7.0,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生物多糖含量达2.71 g/L。该研究为液态培养鸡枞菌提高生物多糖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引起病毒因寄主的不同,而分为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4个种类,而真菌也是传播病害的"病毒"罪魁元凶之一,也是"植物病毒"发生的一大来源!"真菌"的由来凡是能被传毒到植物体上的真菌叫"介体真菌",地球上自然存在的真菌多达120余万种,经过生物科学家研究记述的约有12万余种。尽管它们大部分是腐生的,可却是植物致病危害最多,几乎达到30%左右,"病毒"就是其  相似文献   

6.
非褶菌目真菌多糖提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褶菌目真菌是富含独特生理活性的多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表明,非褶菌目真菌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着重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几种非褶菌目真菌多糖提取纯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多氧清"是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一款生物农药,有效成分为3%多抗霉素,纯生物发酵产物、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药后无残留,在作物任何生长期均可使用,非常安全。"多氧清"具有高效广谱的特点,对鞭毛菌、子囊菌、半知菌等多种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富含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明显发送作物  相似文献   

8.
<正>自古以来,在我国的一些文献中就已对冬虫夏草有过传奇性的描述。清代诗人王培有咏虫草诗云:"何形毕竟是真形,为草为虫化未停。那是流萤终灭没,春风原上不垂青。"冬虫夏草是生物界一种罕见的、十分奇特的个体,它冬天是"虫",夏天摇身一变成了"草",所以叫冬虫夏草,其实它是一种食用菌呢!这种菌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一种真菌。日本真菌分类学家小林曾作过研究,全属共有137种,我国已知的有26种,其中  相似文献   

9.
<正>从"耳念珠菌"说起:虫子碰上它就变绿僵尸2019年4月,因为一种名为"耳念珠菌"在美国多地暴发,"超级真菌"的概念进入公众视野。耳念珠菌,来自黑色咸水湖的生物,是日本学者2009年在一名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真菌物种,具有多重耐药和致死率高的特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春天,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工商所接到陈疃镇南鲍疃村几位村民的举报,说有人到他们村打着科技下乡的旗号,推广一种生物有机肥,他们怀疑该化肥可能是假的,请求工商所给他们鉴定。该所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对标称由"日照市农福乐化肥公司"生产的"生物豆粕活性菌有机肥"进行了检验,该肥标识"氮磷钾总养分≥8%,活性菌≥20%"。当场几位农民在工商  相似文献   

11.
<正>能够通过感染杀虫的真菌种类达数千种,广布于世界各地,在昆虫种群生态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代表性的金龟子绿僵菌和蝗绿僵菌等已经被发展成为环境友好的真菌杀虫剂,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链格孢菌是一种营腐生性生活的病原真菌。由于其多个病理小种可以感染诸多的经济作物如马铃薯、梨、柑橘、烟草等,每年均造成国民经济巨大的损失。然而目前对该真菌的防控还没有有效的办法,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了解这些经济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抵御链格孢菌的分子机理,为该真菌导致的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野生食用菌最佳冻结与贮藏温度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种野生菌的冻结曲线,比较了液氮、速冻仓、冰箱预处理工艺对速冻品质的影响.发现鸡枞、牛肝菌、干巴菌的冻结点温度分别为-1.4℃、-1.1℃、-0.8℃;野生食用菌速冻后的冻藏温度在-18℃以下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正>在自然界,千奇百怪的植物中有着许多还没有解开的奇妙现象,至今令科学家费解,如果能够揭开这些奇妙之谜,或许能给深入认识生物世界提供一扇门。植物也"诈骗"。绝大部分植物都能从阳光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但也有部分植物发现,窃取"他人"劳动果实或许是一种更容易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植物间尔虞我诈也就不足以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科分校研究真菌的学者马丁比达腾多领导的小组发现,劳动果实被窃取都是一类名为菌根菌的真菌。这类真菌散布广泛,  相似文献   

15.
大豆霜霉病菌rDNA ITS区的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霜霉病菌是引起大豆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采用真菌18~28 S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大豆霜霉病菌和其他外群真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大豆霜霉病菌的ITS全序列并与GenBank中霜霉菌属其他种的ITS序列比对,设计出大豆霜霉病菌的特异性引物PM1和PM2。用此特异引物可以从大豆霜霉菌株中扩增出38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9个参试菌株和大豆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试验证明,可以检测到目标DNA的浓度为0.1 pg。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检测大豆霜霉病菌,为快速监测组织中霜霉病菌潜伏侵染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黄瓜霜霉病在苗期成株都可受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在适宜的发病条件下,流行速度快,一两周内即可使叶片枯死,减产高达30%~50%,有的地块因此病为害只采1~2次瓜后就提早拉秧,菜农称之为"跑马干"和"干叶子"。发病原因:引起黄瓜霜霉病的致病菌是鞭毛菌亚门专性寄生菌真菌古巴  相似文献   

17.
<正>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是一种营腐生性生活的病原真菌。其多个病理小种可以感染诸多的经济作物,如马铃薯、梨、柑橘、烟草等,每年均造成巨大的国民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真菌的防控还没有太好的办法,迫切需要了解其侵入机理,为该真菌导致的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利用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应  相似文献   

18.
菌物科学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从真菌中发现了第一个抗菌素青霉索之后带动了抗菌素产业的兴起,并将人类的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60岁。所谓菌物是指由真菌学家所研究的起源不同的三大菌类生物,即真菌界(Fungi)的子囊菌(Ascomycota)、担子菌(Basidiomycota)、壶菌(Chytridiomycota)和接合菌(Zygomycota)四大门;管毛生物界(Chromista)的假菌(Pseudofungi)以及原生动物界(Protozoa)的黏菌(Slime moulds)复合类群。  相似文献   

19.
<正> 植物卵菌病害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病原真菌侵染所致。卵菌纲病原真菌种类多,寄主范围广,可致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棉、麻、粮食、油料以及中草药等植物发生病害。可引起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天南星科、百合科、芸香科、葡萄科、豆科、禾本科、菊科、仙人掌科、苋科、藜科等数百种植物发生各种病害,如猝倒病、绵腐病、疫病、绵疫病、霜霉病、白锈病以及根腐、茎腐、果腐等等。这些病害几乎年年发生流行,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卵菌纲病原真菌是植物十分重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产品     
正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大丽轮枝菌侵染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土传病原真菌,通过侵染植物的根进入维管束定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黄萎病害。在我国棉花黄萎病素有"棉花癌症"之称,严重制约我国棉花生产,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大丽轮枝菌从根部侵染,是否像叶际病原真菌(如稻瘟菌)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