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10月26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牵头,儋州盈丰兰花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南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共同承担的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主要热带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围绕热带花卉产业化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了红掌、热带兰、木本花卉产业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5月21日上午,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担的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应用研究与开发专项项目"斜纹夜蛾灾变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岛相似穿孔线虫对香蕉的致病性研究"、"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及抗性风险评估"等3个项目通过了海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各项目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火龙果茎腐病的病原和分类地位,并进一步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琼海、临高、陵水等地广泛采集病样。经田间症状调查、组织纯化培养、病原形态观察、致病力测定、真菌ITS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了该病害的病原。结果表明:病原分离物具有典型的镰刀菌形态特征,菌丝浓密,产生紫色素,小型分生孢子新月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多个隔;而在ITS序列分析中,代表菌株47A4和47A5与NCBI数据库中尖孢镰刀菌的多条ITS序列(登录号分别为KJ653447.1, DQ535184.1和KM268692.1)相似性达100%;系统进化树上,47A4和47A5与尖孢镰刀菌聚在同一分支上,遗传距离最近,而与非纯培养镰刀菌克隆3.91E在不同分支上,遗传距离远。结合形态特征、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将火龙果茎腐病的病原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研究结果对火龙果茎腐病流行规律、致灾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6月21~23日,由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处组织并主持,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等行业内外7位专家组成验收鉴定委员会,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承担完成的3个植保项目进行验收鉴定。项目验收鉴定会上,验收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项目资料,进行了质疑答辩。验收鉴定委员会认为,三个项目均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安徽省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8月23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担的海南省星火产业带专项资金项目"番薯脱毒苗产业化生产与示范推广"、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水稻抗褐飞虱中间材料创制与育种"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茎秆‘拐节’的遗传分析及主效基因QTL定位"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各项目组的工作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讨论与质疑,专家组一致认为,各项目组提供的验收材料齐全,数据详实,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质资源抗腐霉茎腐病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腐霉茎腐病(Pythium stalk rot)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3—2016年, 对1213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茎腐病的鉴定与评价。在1213份玉米种质中, 鉴定出高抗肿囊腐霉茎腐病的材料207份, 占鉴定总数的17.1%, 主要来自中国的内蒙古、河北、山西及美国等地。抗性材料159份, 占鉴定材料数的13.1%, 主要由源自中国的内蒙古、云南、山西和美国等地的种质构成。由此可见, 玉米种质中存在较为丰富的抗腐霉茎腐病资源, 且抗性水平与地理来源有关。自交系和农家种中对肿囊腐霉茎腐病表现高抗的种质分别占鉴定种质总数的18.7%和10.6%, 表明自交系中高抗肿囊腐霉茎腐病资源较农家种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红冠腐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的大豆病害之一,病害症状为罹病植株茎基部变红,表面聚集了大量橙红色球状子囊壳。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人员对采自浙江省桐庐县的疑似大豆红冠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和培养,从分离获得的菌株中选择1个代表菌株ZJHZ01进行后续试验和分析,以便为浙江省大豆产区的红冠腐病的防控提供依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露地大白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白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白菜立枯丝核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9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多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大白菜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并鉴定其在白菜根部的定殖能力;通过酶学试验和抑菌谱试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采用三明治法测定了其发酵液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7月16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赵廷昌研究员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会议验收。业务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首席专家赵廷昌研究员和各协作单位子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审阅了相关业务验收材料,经过质疑和充分讨论,认为本项目在病菌致病基因、检测试剂盒、种子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蔡保松经过多年研究与试验发现,木霉菌系统通过诱导可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和叶斑病,并提出了相关增产增效技术,标志着我国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提效有了新技术。据介绍,该技术首次明确了矮化病是由线虫侵染所致,鉴定出病原线虫优势种类,明确了二点委夜蛾、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代习性、耐寒生理和和田间分布与消长规律。确定了玉米高密度种植、秸秆还田、深松改土等对玉米螟寄主范围、叶斑病扩展模式、土传病原菌积累与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明确了玉米  相似文献   

11.
砀山梨采后黑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DNA-ITS分子标记分析和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销售的砀山梨黑腐病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砀山梨采后黑腐病的病原真菌为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本研究为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墨兰根腐病的病原,提出绿色生防措施,以发生根腐病的墨兰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同时,采集野外健康墨兰根部和土壤,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获得20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株细菌MJ5-1能同时拮抗2株病原真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拮抗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结果表明,导致云南墨江栽培墨兰根腐病的病原是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J5-1能抑制腐皮镰刀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产业化栽培墨兰的根腐病诊断及无公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茎(基)腐病是造成玉米倒伏减产的主要病害,禾谷镰孢菌是引起茎(基)腐病的主要病原真菌。为明确油菜素内酯(BR)增强玉米抗禾谷镰孢侵染的作用及机制,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人员以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分设喷施BR和未喷施BR的处理,在玉米喷施BR 10天后,接种禾谷镰孢菌,调查比较喷施BR后玉米感染禾谷镰孢菌的发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茎腐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影响河南省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河南省玉米茎腐病的病原、症状和发病规律,分析了其发病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从而为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实施的"生物降解地膜引进与筛选试验"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和阶段性验收。据悉,针对普通地膜覆盖带来的农田生态污染问题,项目组先后从国内引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近日,农业部对荣获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148个科研成果、22个优秀创新团队和8项科普成果给予表彰。其中由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和湖南慕她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惟一的花卉类获奖项目"观赏百合育种技术及抗茎腐病新品种培育",获得科研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正9月底前后,笔者陆续接到一些农户来电反映:大田的水稻植株提前枯死,出现不少白穗现象。为此,9月27日,江苏省、市、区植保植检站测报科专家一行,实地对此进行了病情调查和鉴定,最终确认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基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细菌,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使  相似文献   

18.
甜菜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甜菜根腐病是甜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世界上较难防治的植物病害。为进一步研究甜菜根腐病有效的防治措施,综述了70余篇文献,特别是甜菜根腐病的症状、病原物、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发现有关甜菜根腐病症状类型描述及病原种群鉴定的研究比较系统,而关于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甜菜根腐病的发病因素,实现对甜菜根腐病的预测预报,从而科学地指导防治,继续挖掘甜菜根腐病拮抗菌群及完善生防制剂地制备和应用,充分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百香果茎基腐病菌分离鉴定与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百香果产业中多发病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与防治问题,在广东省百香果主产区采集茎基腐病病株,结合形态学观察与分子测序方法鉴定分离病原菌菌株,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同时检测系列杀菌药剂对病菌生长及其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从百香果茎基腐病病株中分离获得的8个菌株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离体和活体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致病力较高的菌株为FP6、FP7、FP2,其次为FP1、FP3、FP8、FP4,最低为FP5。不同药剂处理对病菌的生长及致病力均产生影响,其中30%苯甲嘧菌酯处理的抑制效果为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百香果茎基腐病病理学、百香果抗病育种等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2月17日,广州市农业局组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广东源瑞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5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承担的广州市农业科技项目"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结题验收。会上,项目负责人陈焕瑜研究员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