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羊卵母细胞成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光、电镜技术研究山羊排卵后和体外成熟培养后的卵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排卵后4h的输卵管卵母细胞和体外培养24~26h的卵泡卵母细胞已具有充分成熟(获能)的形态学特征,卵周隙大,微绒毛竖起,MⅡ纺锤体长轴在质膜下呈垂直状,最大数量的皮质颗粒呈线形排列在质膜下,线粒体散在分布,本研究结果为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最佳时期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实验根据卵细胞的数量及分布、透明带的变化,卵泡大小等把牛卵母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在超微结构的水平上进行了研究。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高尔基体、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皮质颗粒等细胞器数量不断增加,且逐渐迁移到皮质区。卵母细胞成熟时。高尔基体及粗面内质网消失,皮质颗粒开始在质膜下呈线状排列,而线粒体又向胞质中央区扩散。直径2毫米以上卵泡卵母细胞中,少嵴圆形线粒体一律转变为带帽线粒体,核仁发生致密化。此外,牛卵母细胞中有带有界膜的、均匀分布的囊泡。皮质颗粒成团发生和分布也是牛卵母细胞的特点之一。实验事实证明,皮质颗粒的形成与滑面内质网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山羊卵母细胞成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电镜技术研究山羊排卵后和体外成熟培养后的卵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排卵后4h的输卵管卵母细胞和体外培养24~26h的卵泡卵母细胞已具有充分成熟(获能)的形态学特征,卵周隙大,微绒毛竖起,MⅡ纺锤体长轴在质膜下呈垂直状,最大数量的皮质颗粒呈线形排列在质膜下,线粒体散在分布。本研究结果为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最佳时期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鳍鳠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初级卵母细胞早期,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发达,并可见到卵黄核和颗粒细胞,在初级卵细胞后期,在滤泡层下面可见到放射层.该时期线粒体、卵黄核的形态和数量以及细胞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大鳍鳠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鳍鱯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初级卵母细胞早期,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发达,并可见到卵黄核和颗粒细胞,在初级卵细胞后期,在滤泡层下面可见到放射层。该时期线粒体、卵黄核的形态和数量以及细胞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山羊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镜研究表明,山羊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培养7d时,其超微结构基本与发育速度一致。在培养后期(16d),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表现了不同的发育阶段,试验中观察到GVBD期,核膜开始部分消失的现象,并记录到1枚成熟卵子老化后的结构特征。但大多数卵母细胞培养结束时,未观察到CGs质膜下的排列现象,有的卵母细胞线粒体仍为椭园形,板状嵴,细胞器迁移不完全正常。推测该时期有的卵母细胞部分代谢机能失调,从而导致某些合成(如CGs)障碍或某些细胞器的迁移发生障碍。因此,培养后期可能是影响卵母细胞成熟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OPS玻璃化冷冻对山羊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山羊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OPS玻璃化冷冻的超微结构损伤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丘细胞除内质网扩张外,未见其他明显的结构损伤;卵母细胞的质膜损伤以GV期最为严重,其次为培养9 h的,IVM 的最轻;GV期卵几乎看不到微绒毛,而培养9 h和IVM卵微绒毛保存较好;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有的发生了损 伤,主要表现在嵴不清或扩张,培养9 h和IVM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基本上保持了正常的结构;培养9 h卵母细胞的 内质同发生了扩张,IVM卵母细胞内质网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并比较猪未成熟(GV期)与体外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发现:①猪GV期卵母细胞外紧密包被着卵丘细胞,卵丘细胞突起伸入透明带内,透明带呈不规则蜂窝状;卵母细胞微绒毛相对较长、数量较多,并穿入透明带内;卵母细胞呈充满状态,卵周隙不明显;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线粒体成簇分布于脂滴附近;脂滴表现为均质和不均质两种形式,大多以均质脂滴形式存在,脂滴周围有不连续的滑面内质网.②M Ⅱ期卵母细胞周围,卵丘细胞结构松散、扩展;卵母细胞微绒毛数量减少、变短、变粗,并从透明带内撤回;透明带上峰窝状小孔增多,小梁突起更为明显,卵周隙明显;线粒体仍成簇伴随脂滴分布,脂滴以不均质型为主,呈明显的絮状结构,脂滴外有不连续的滑面内质网;皮质颗粒以单层排列于质膜下.猪卵母细胞成熟前后会出现一些规律性变化,具有不同的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猪未成熟期(GV期)和体外成熟期(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的超微结构变化,随机取新鲜与冷冻-解冻后的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制备电镜标本.GV期和MⅡ卵母细胞分3组进行处理: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GV期卵母细胞冷冻组,Ⅲ组为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组.结果表明,所用玻璃化冷冻程序更适用于猪GV期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GV期冷冻组卵母细胞的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存活率、卵裂率均明显高于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猪GV期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后,主要表现为部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发生卵丘细胞脱落,透明带破损,卵丘细胞碎裂,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间的连接受到破坏,卵母细胞微绒毛断裂、消失、数量减少,卵母细胞内脂滴多呈均质状.而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后,皮质颗粒仍呈单层排列于质膜下,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不均质脂滴,其周围常严重空泡化.试验表明,采用适当的冷冻方案,可以获得少量源于冷冻保存的猪GV期卵母细胞的胚胎.而猪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后,经体外受精未见卵裂,脂滴严重空泡化是其最为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玻璃化冷冻对猪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猪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用平皿-微滴法玻璃化冷冻,冷冻解冻后对其超微结构损伤和正常的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有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包括:透明带破裂;微绒毛几乎消失;有的部位质膜模糊甚至破裂;质膜下皮质颗粒减少;线粒体膨胀,电子致密度下降,嵴消失;大量囊泡在质膜周围变形融合;细胞基质出现空白区。玻璃化冷冻引起卵母细胞结构损伤是导致卵母细胞解冻后存活力下降和受精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天山马鹿清原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个体表型选择、单公群母配种和闭锁繁育等方法,经过风土驯化、确定系祖鹿和建立选育群;多组选育群自繁、“杂交”、选育,精选F#-1和F#-2代种公鹿和扩繁;扩大品系群数量、改善品系群质量、推广应用三个阶段,育成了天山马鹿清原品系鹿1100只。该品系具有体貌一致,体型较大,体质结实,鲜茸平均单产7.857kg, 鹿茸粗大、肥嫩、粗蛋白质(63.7%)和氨基酸总含量(39.6%)高,茸的优质率达93%,繁殖成活率较高(59.67%),生产利用年限长(15年),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茸重遗传力0.37、重复力0.7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典型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2.
孕酮诱发马鹿精子顶体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鹿为试验对象,采用上浮法诱导马鹿精子体外获能,以孕酮(P4)诱导顶体反应,旨在摸索出P4诱发马鹿精子顶体反应的最适宜体系.研究结果表明:0.5~1000μmol/L的P4可提高获能马鹿精子的顶体反应率;其中,1μmol/L与10μmol/L的P4可显著(P<0.05)促进马鹿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并以10μmol/L的P4处理组的顶体反应率最高(74.44±0.71)%.10μmol/L的P4诱导获能马鹿精子顶体反应在10~20min的处理时间内均获得了较高的顶体反应率(均72.41%以上),并以处理10min的顶体反应率最高(78.40%).P4能促进获能马鹿精子的顶体反应,但不能显著(P>0.05)促进未获能马鹿精子的顶体反应.  相似文献   

13.
杨小霞  秦大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85-7185,7187
[目的]为科学开发利用青海茸鹿资源,进而提高茸鹿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引进天山马鹿,与青海马鹿开展了杂交试验,对天山马鹿、青海马鹿与天青杂交马鹿的产茸量进行研究。[结果]天青杂交马鹿前两锯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第5锯产茸量显著高于纯种青海马鹿(P0.05),天青杂交马鹿的产茸量整体优于纯种青海马鹿。[结论]利用天山马鹿杂交改良青海马鹿,能明显提高杂种后代的产茸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新疆马鹿群体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马鹿系统发生关系及分类地位,对塔里木马鹿、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共3个亚种38个个体的Cyt b全序列(1 140 bp)扩增、测序,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并以黇鹿(Fallowdeer,Cervus dama Linnaeus)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突变转换/颠换比值较高(R=25.665),Cyt b基因密码子碱基使用具有偏倚性;塔里木马鹿与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遗传距离较远;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有部分单倍型与其他亚种聚为一类。因此认为塔里木马鹿与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属于不同的类群;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都受到外种入侵,疑为引种杂交所致。  相似文献   

15.
柳存  秦大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47+9056-9047
[目的]为提高茸鹿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定1~5锯天青杂交马鹿F1代及其母本(青海马鹿)和父本(天山马鹿)的产茸量,研究其杂种优势。[结果]1~5锯天青杂交F1平均鲜茸重为4.07kg,与其母本及父本有极显著差异(P〈O.01)。天青杂交F1 1-5锯平均鲜茸重的杂种优势率为24.67%。[结论]与天山马鹿相比,青海马鹿产生较高的杂种优势,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分选马鹿X、Y冷冻精液,对电刺激采集的15只马鹿精液经过7h长距离运输,流式细胞仪分离、冷冻,解冻后精液重分析和品质鉴定。结果显示,常规冻精和X、Y型冻精性别比分别为50%、93.11%和95.18%,常规冻精与X、Y型冻精组间差异显著(p<0.05);活率分别为0.45±0.04、0.55±0.04和0.53±0.03,常规冻精与X、Y型冻精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存活指数分别为0.05、0.05和0.25,常规冻精与X、Y型冻精组间差异显著(p<0.05);顶体完整率分别为72.6±1.0%、74.6±0.5%和72.2±0.6%,常规冻精与X、Y型冻精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马鹿XY分选冷冻精液性别比和品质达到性别控制人工授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高寒牧区甘肃马鹿产茸量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扶江  安玉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0):1269-1274
 对祁连山北坡高寒牧区放牧甘肃马鹿产茸情况的分析表明 ,甘肃马鹿的鲜茸单产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11岁产茸量最高 ,此后产茸量下降。甘肃马鹿茸根围、眉枝长、冰枝基围、冰枝长、中枝长、中枝至茸端的距离等 6个茸尺性状与茸干重呈显著正相关 ,采用眉枝长、冰枝长和中枝长 3个性状建立综合评定指数 ,可有效评价该马鹿产茸量。灰色关联分析显示 ,各气候因子在不同季节对产茸的影响有所差异 ,其中 5~ 6月是气候因素影响当年产茸量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日照时数对当年鹿茸产量影响最大 ,总体而言气温与鹿茸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4岁马鹿的产茸量与上一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 ,甘肃马鹿鹿群数量与产茸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 ,可用于该鹿场产茸量预测。肃南鹿场现有甘肃马鹿鹿群及鹿茸的增加空间有限 ,须采取有效措施扩增鹿群  相似文献   

18.
田新民  张明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79-8280
[目的]评价马鹿粪便DNA的微卫星基因型可靠性,为后续保护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个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位点,扩增167份马鹿粪便DNA,通过3~4次的重复扩增统计等位基因丢失率和假等位基因出现率。[结果]7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丢失率平均为0.034,假等位基因出现率平均为0.023。[结论]对于杂合体,3~4次的重复扩增可以满足基因型后续分析要求,而纯合体需要7次以上的重复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