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树传统修剪一般要求结果枝短截,剪留长度一般在5~30cm之间,故也称其为短枝修剪。长枝修剪即结果枝长留,长度在40~50cm以下的结果枝一般不短截,长度在50cm以上者,剪留40~60cm。自1998年开始在大久保和重阳红2个品种上试验和推广该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1 长枝修  相似文献   

2.
试验地设在文安县史各庄苗圃场,试材为以毛桃为砧木的3年生庆丰和大久保桃,栽植密度为3m×4m,树形自然开心形。冬剪处理设:①长枝修剪。对所保留的结果枝都不短剪,其余疏剪和缩剪,保留结果枝长大于30cm,每距15~20cm留1个结果枝。②传统短枝修剪。对保留的中、长果枝都短剪,保留长度20~30cm,每距10cm留1个结果枝。结果表明,长枝修剪的花芽平均鲜重明显高于短枝修剪  相似文献   

3.
长枝修剪是相对传统短枝修剪而命名的.长枝修剪技术是一种基本不用短截.仅采用疏剪和长放的技术。由于基本不采用短截.修剪后的一年生枝的长度一般为50~60厘米.故称长枝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4.
桃树长梢修剪技术基本不进行短截,仅采用疏枝、回缩和长放的修剪手法。长梢修剪应用于以长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时,把骨干枝先端多余的细弱结果枝、强壮的竞争枝和徒长枝疏除,每15~20cm保留一个结果枝,同侧枝条之间距离40cm以上,结果枝缓放或轻剪,保留40~70cm,结果后以果压势,促进骨干枝中后部枝条健壮生长,达到“前面结果,后面长枝,前不旺,后强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经多年调查发现,苹果大小年结果最直接的原因是修剪不当造成的。按照沿袭多年的传统修剪方法,每年将全树所有的发育枝(俗称“条子”)统统剪除,仅保留10cm以下的短果枝结果,修剪后全树所有枝都是短结果枝,这就是所谓的“一套枝”修剪法。很多果农把30cm以上的长结果枝误认为“条子”(发育枝),  相似文献   

6.
桃树长枝修剪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以短截为主的冬季修剪技术而言。桃树传统的冬季修剪以短截为主,“枝枝过剪”,修剪后所保留的果枝平均长度短,故称为短枝修剪。而长枝修剪是一种基本不进行短截,仅采用疏剪、缩剪长放的冬季修剪技术,因剪后保留的1年生果枝的长度较长,故称长枝修剪技术。桃树长枝修剪技术是通过农业部“948”“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引进实施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近几年在各地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给读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桃树冬季修剪时,中、长果枝留一定节数花芽短截作结果枝,另一部分重短截作预备枝,所谓“桃树修剪,一长一短”。短截修剪有利于维持健壮树势结果枝组的更新复壮,但其冬季修剪量大,夏季生长量大,造成树冠郁闭,需进行数次夏剪。因冬、夏反复重修剪,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树体的发育,消耗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8.
桃树短枝型长放修剪,是近几年开始应用的新方法,树势缓和,通风透光,有利于幼树早结果和提高品质,对于防止硬肉大果型桃采前落果效果明显.1冬季修剪1)树形.采用二主枝开心形或纺锤形,结果枝组直接着生于主枝或中心干上.结果枝组保持水平,并视栽培密度确定合理数量.2)主枝头处理.在树冠达到预定大小之前,每年长放不动,只疏除枝头附近约50 cm范围内所有的分枝,在树冠长到预定大小后,放缩结合,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即可.3)主枝上的枝组及1年生分枝的处理.主枝背上直立枝一律疏除,保留两侧水平的分枝,角度小的,强枝疏除,长枝角度70.以上的疏除,以下的保留,所有的中短枝一律不动.  相似文献   

9.
黄小平 《果农之友》2012,(12):5+8-5,8
长期以来.南方早熟桃树一直采用北方传统的短枝修剪技术即“枝枝必问”修剪方法。这种传统短枝修剪方法修剪量大.修剪技术复杂,费工费时。生产实践表明.这种修剪技术已不适应南方早熟桃树生产。近年来,为了实现南方早熟桃树早果、丰产、稳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我们在全县开展了“省工省力、提质增效”的简约化长枝修剪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07,(12):47-48
桃树结果枝的更新修剪方法分为2种:单枝更新和双枝更新。 单枝更新:把结果枝按负载量要求留一定长度短截,使结果枝在结果的同时中下部抽生新梢作为预备枝,冬剪时选留靠近基部发育充实的枝条作为结果枝,余下的枝条连同母枝全部剪掉.选留的结果枝按结果枝修剪的要求短截。单枝更新修剪简单地说即是在同一个枝上“长出去剪回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长枝修剪对桃树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河北涿州)对庆丰和燕红桃树进行不同方式的冬季修剪处理:短枝修剪(即传统的冬季修剪技术,对所保留的1年生中、长果枝进行短截)和长枝修剪(不短截,仅疏剪、缩剪),比较研究了长枝修剪对桃树体氮、碳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枝修剪树1~3年生枝的全氮、全碳含量优于短枝修剪树,这种差别尤以落叶后的休眠期和开花前后一段时间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短枝型苹果品种,萌芽率高,成校力弱,枝条直立,节间短而茁壮。其修剪要点简介如下。 一、树体结构 短枝型苹果树体紧凑、矮小,株行距2m×3~4m,宜采用小树冠、多主枝、低级次的细长纺锤型。在直立的中心干上,螺旋状排列9~12个主枝,角度为80°~90°。主枝单轴延伸,无侧枝,主枝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组,枝间距20cm左右,  相似文献   

13.
《果农之友》2015,(2):41-42
<正>猕猴桃冬季修剪主要是剪去一些生长不充实的徒长枝和过密枝;对一些衰老的结果母枝进行一次更新,结果枝在结果部位以上留2~3个芽短截,短果枝和短缩果枝不宜短截,应进行疏剪。笔者现把修剪技术介绍如下:确定结果母枝剪留长度:结果母枝的剪留长度要依据品种、整形方式、棚架大小、土壤肥力等因素不同而定。幼树为扩大树冠,结果母枝可留长些;衰弱树和老龄树,部分结果母枝应重截。根据结果母枝粗度和  相似文献   

14.
桃树对修剪反应敏感.其盛果期的树,剪除领导枝可促使其他枝条旺长;主侧枝的延长枝如剪掉1/2则生长转弱;短果枝在其叶芽处剪截.则会促其生长强旺。发育枝、徒长性果枝和中、长果枝.如剪去4/5~3/4时则生长强旺;剪去4/5以上时则生长衰弱.这类枝用作预备枝时可进行较重修剪,  相似文献   

15.
茌梨生长势强,长枝短截能抽生2~3个长枝,其余多为中枝,短枝很少。幼树干性强,主枝角度小,但成龄后主枝角度易过度自然开张,可多采用背上枝换头的方法抬高角度。茌梨不易形成紧凑的短果枝群,结果部位容易外移,但隐芽萌发能力强,短截容易发枝,可对结果枝进行放缩结合修剪,稳定结果部位。茌梨的结果枝组更新容易,对苹果树秋剪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08,(11):55-56
在桃树栽培技术上.多数果园一直沿用传统的近正方形密植栽培方式,采用短枝修剪,造成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树抗晚霜冻害能力弱,品质差。而桃树长枝修剪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桃树长枝修剪是一种采用长放和疏剪而基本不进行短截的省工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桃树的冬季修剪一直采用短截的方法,即对保留的1年生中、长枝均行短截,亦称为短枝修剪。由于枝枝短截,故枝条生长旺,生长量大,易造成树冠郁闭,光照不良,并与果实发育竞争养分,影响桃树产量和果实品质。因此,近年来开始了以简化修剪技术,实现桃树丰产、稳产和优质为目的的长枝修剪技  相似文献   

18.
以6年生库尔勒香梨为研究材料,分别随机选取500个结果枝和1年生发育枝,测定枝条长度、粗度、叶长、叶宽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果实成熟期,随机选取其不同类型(短枝、中枝、长枝)结果枝各50个,调查每个结果枝的单枝果实数量、单枝坐果率、单枝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1年生发育枝和结果枝可分为三类:长度<5.21cm的枝条为短枝,长度在5.21~19.89cm范围内的为中枝,长度>19.89cm的枝条为长枝。1年生发育枝以中枝为主,占比70.00%,叶片特征无显著差异。结果枝以短枝为主,占比71.66%,不同结果枝类型的叶长、叶宽差异显著。库尔勒香梨坐果集中为短、中果枝且粗度为5.0~7.0mm的枝条。库尔勒香梨结果短枝、中枝、长枝的单果重、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均表现为短枝>中枝>长枝,而不同结果枝类型在石细胞、果形指数、硬度和可滴定酸方面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库尔勒香梨结果枝以短枝为主,短果枝在枝类组成、叶片特征、果实数、坐果率、单枝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均优于中果枝和长果枝。因此,库尔勒香梨生产中应加强对结果短枝的培...  相似文献   

19.
《果农之友》2009,(1):42-42
1骨干枝的修剪 桃树要获得连年高产、稳产.必须要有牢固的骨架.要保持骨干枝的生长优势,修剪方法如下: (1)对于妨碍骨干枝的徒长枝,特别是背上直立性徒长枝必须从基部修剪,对于斜生徒长枝如需培养成结果枝组.则可在20厘米左右处短剪或圈枝改造成结果枝组。  相似文献   

20.
《果农之友》2006,(1):55-55
日光温室油桃结果枝的修剪.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结果枝修剪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树势和产量。一般成枝力强、坐果率低的枝条和向上斜生或幼年树的平生长枝应长留:成枝力弱、坐果率高的枝条和细枝、下垂枝应短留;生长势强壮比生长势弱的树.每个果枝多留1-3个花芽,弱树的短果枝一般不留花。各类果枝的具体修剪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