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柞树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柞树资源相当丰富,全国20余个省(市)均有分布,面积达一亿多亩,其中山东省柞林面积达120万亩。因此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柞林资源,不仅对发展蚕业生产,而且对开展生物防治,提供丰富的赤眼蜂中间寄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危害柞树的害虫,主要有食叶害虫、枝干害虫、橡食害虫和地下害虫四大类,尤  相似文献   

2.
菜园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控制棉花害虫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4年在山西省夏县五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菜园每亩释放10000—15000头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卵的寄生率可达73.91—80.76%;整个生长季节,其它蔬菜害虫卵的寄生率也比不放蜂菜园的显著为高。 放蜂菜园的毗邻棉田,6—8月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和小造桥虫(Anomis flava)卵的赤眼蜂寄生率,分别为66.0—80.76%和60.69—80.71%;不放蜂菜园的毗邻棉田,寄生率都很低。 利用菜园早期接种释放赤眼蜂,可以大量增加农田生态系统中赤眼蜂的种群。一亩菜地能繁蜂70万头,对多种菜虫和棉虫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1983—1984年夏县每年菜园放蜂面积达4000亩,受益的毗邻棉田为21000亩。  相似文献   

3.
陈修会 《植物保护》1990,16(5):50-50
1986至1989年,我们引进松毛虫赤眼蜂,在蒙阴、临沐石门两处园艺场进行防治示范,放蜂面积1580亩,效果良好。 苹小卷叶蛾 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至第一代卵期(6月上中旬)放蜂,每隔5—6天放1次,共放4次,平均每次每亩34776头。据在蒙阴调查卵块寄生率100%,卵粒寄生率94.6%,“苹小”虫果率平均为0.7%。(对照区为10.8%),虫口残留密度由每株29.7头压低到4.2头。  相似文献   

4.
5.
蔬菜生长期短,使用农药防治蔬菜害虫,虽可取得一些即时效果,但其残留短期内不能消失,对人体健康不利。 1986年在山西省运城地区菜田,进行了利用胡蜂配合赤眼蜂,防治菜田害虫的试验示范。现报道如下: 试验示范田 1986年试验田350亩;1987年示范面积3万亩(含试验田400亩)。蔬菜  相似文献   

6.
国外应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iological Control Laboratory,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oes,Beijing) 赤眼蜂是防治对象很广,应用面积日益扩大的天敌昆虫。各国昆虫学家对赤眼蜂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现根据1988年6月出版的“Trichogramma News”中有关国外应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的情况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和一些单位合作在定陶、鉅野和曹县开展以保护利用天敌为前提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使百斤皮棉防治害虫的费用从8元左右下降到3元左右,现将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民权县开展棉虫综合防治是在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及开展生物防治之后提出来的。试验以黄河流域棉花主要害虫为防治对象。于1978年开始。最初两年,我们应用多种措施,搜加在一起;经过摸索,后来压缩了一些作用较小、不易协调的措施,1980年总结出这样一套经验,即: 前期利用麦、棉套种,或隐蔽使用呋喃丹,保护天敌或助迁天敌,以控制蚜害。 中期利用枝把诱杀,条带隔行撒灰,留行喷药,点施毒土及保护释放天敌等,控制  相似文献   

9.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省广大棉农在和病虫害作斗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从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大量推广以后,对于控制棉虫为害,确保棉花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也带了一些不良影响:一是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某些害虫对常用农药逐渐产生了抗药性;三是农药杀伤了大量有益生物,导致有些害虫由于天敌减少而为害加重;四是有  相似文献   

10.
饲养释放螳螂防治棉花害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人工配方和饲养方法本地区常见的螳螂主要有三种:即拒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 fera Set ville,约占85%左右;欧洲螳螂Mantifs reliosa L. 约占10%左右;中华绿螳螂尸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约占5%左右。螳螂足棉花害虫的天敌,以食虫为主,它的食虫范围很广。据统计,螳螂能捕食棉铃虫、造桥虫、棉红铃虫、棉盲(?)蟓、叶蝉、高梁条螟、玉米螟、桃蛀螟、豆荚螟、菜  相似文献   

11.
最近河北省使用18%杀虫双水剂防治棉花害虫,发生大面积药害。由于杀虫双是老农药品种,在1983年农药老品种补办登记手续时,有一些在棉花上的试验报告,因此就同意了在棉花上登记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用于防治棉虫的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杀灭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但这些菊酯类农药对螨类害虫几乎无效。近年来据有关资料报导含氟的菊酯类农药能兼治螨类,为在生产中应用,我们于1984—1985年用含氟的联苯菊酯和其他菊酯类农药分别对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做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  相似文献   

13.
南通农户防治贮粮害虫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户贮粮增多。据南通、海安、如皋等3县1986年6月抽样调查,户均贮粮数分别为1359.5、872.9和363.5公斤,最多的达5000公斤。由于保粮条件差,防治工作跟不上,受仓虫为害严重。贮存期1年的损失为:玉米11.67%、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等棉虫是棉花的重要害虫,棉虫防治的困难是对新农药的检验,也可促进新的防治技术的开发。已经在澳大利亚试验的棉铃虫性诱素是很有希望的棉铃虫防治剂。  相似文献   

15.
16.
棉花全程配套施药防治害虫就是通过合理的组配农药品种,控制使用次数,减少高毒农药品种的使用,达到棉花全生育期防治棉花害虫的综合效果,实现增效、增产、延缓害虫抗性,保护人、畜安全和环境的目的,下面就棉花全程用药防治的技术介绍如下。1棉花全生育期害虫防治的...  相似文献   

17.
赤眼蜂体外培育研究在我国开展已有六年,广州、北京、武汉各有关单位已在培养基筛选、假卵制作、连代培养及用体外培育法繁育的蜂在田间防治害虫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成绩。近年来我们相继探讨了培养基中昆虫物质的减少或全部排除、成分中不稳定物质的取代及培养方法的变更等问题,有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的需要,免受气侯、寄主来源不足等因素的限制,简化大量繁蜂技术,排除用昆虫卵繁蜂的旧的传统方法,寻找培育赤眼蜂的新途径,已成为客观上急待解决的紧迫课题。为此,我们于1975年初开始了赤眼蜂体外培育的研究。三年来的试验证明,含有不同营养液的蜡卵在诱导松毛虫赤眼蜂产卵的作用上有所不同。赤眼蜂不在含蒸馏水的蜡卵上寄生产卵,在含生理盐水及无机盐混合液(每1000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喷杆喷雾机上优化喷洒装置,采用多喷头组合喷雾,设计了双扇面喷雾的吊杆喷雾装置,对单一扇形雾喷头、双扇形雾喷头组合、双扇面吊杆喷雾进行了大田试验,数据结果显示:标准扇形雾喷头ST110-04(德国Lechler)+双扇面吊杆的喷雾效果最好,在冠层上中下不同部位的沉积变异系数为28.4%,在棉花冠层下部的覆盖率达到50.92%,虫口减退率超过85.0%;标准扇形雾喷头和防飘喷头组合ST110-02+IDK120-02(德国Lechler)喷雾效果其次;单一喷头喷雾在冠层下部的覆盖率较小,为33.14%,虫口减退率(红蜘蛛)为77.3%。双扇面组合喷雾与单扇面喷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喷头组合的喷雾性能优于其他类型喷头。  相似文献   

20.
江汉平原棉区,棉花后期虫害十分严重,施药与双抢争劳力的矛盾很突出。常规喷雾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仅耗药量大,而且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们试验深层施药。 方法:25%杀虫双水剂(沙市农药厂)每亩用量5两配成毒土,于主要害虫发生之前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