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试验以番茄品种酸甜果101为材料,选用红蓝光比例为5∶1的组合光质LED灯,设置100、200、300μmol/(m2·s)共3个光照强度,于冬季日光温室开棚前3 h和闭棚后3 h进行补光处理,研究其对温室越冬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光强补光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随着补光时间增加和光照强度增大,番茄茎粗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逐渐升高,而株高、叶绿素b含量逐渐降低;不同处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有增强,表明弱光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补光处理番茄产量比不补光提高7.20%~19.86%,其对番茄果实VC、番茄红素、有机酸含量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且随着光强增加,糖酸比逐渐提高,改善效果也越明显。整体上看,300μmol/(m2·s)光强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的越冬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验材料,以夜间未进行补光为对照,分析了夜间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补光光照度[100μmol/(m2·s)、200μmol/(m2·s)、300μmol/(m2·s)]和补光时间(1 h和2 h)对穴盘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时间相同条件下,随着补光光照度的增加,番茄幼苗的株高和地下部干质量逐渐增加,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变化。相同补光时间下,补光光照度为200μmol/(m2·s)处理与补光光照度为300μmol/(m2·s)处理之间的番茄幼苗叶片SPAD值、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均没有显著差异。补光光照度为200μmol/(m2·s)时,延长补光时间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生物质积累量和壮苗指数。补光...  相似文献   

3.
LED株间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LED株间补光对温室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日光温室中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材,以红蓝光LED灯管为补光光源,设置3种红(R)蓝(B)光比例(R/B=4∶1、R/B=7∶1、R/B=9∶1),以未补光植株为对照(CK),研究不同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对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产量,R/B=4∶1、R/B=7∶1、R/B=9∶1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25.9%,28.5%和22.7%。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地上部分总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6.2%,30.4%和28.4%,果实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1%,38.6%和36%,株间补光处理番茄果实干物质分配比例较对照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株间补光提高了番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波长在500~650nm的光吸收率;降低了叶片的比叶面积。【结论】株间补光显著提高了番茄地上部分总干质量及果实产量,改善了冠层光分布,提高了光合能力,但不同红蓝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业科学》2019,(5):98-101
为明确山东二季作区马铃薯早春三膜覆盖栽培模式下增施CO_2的适宜浓度,本试验设计T1(0μL/L,CK)、T2(600μL/L)、T3(1 200μL/L)、T4(1 800μL/L)、T5(2 400μL/L)5个增施CO_2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CO_2增施浓度在0~1 800μL/L范围内,随着CO_2浓度的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显著提高,商品薯率、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稍有提高。T4处理的666.7m~2块茎产量最高(4 473.2 kg,较对照增产25.4%,干物质含量最高(17.12%),比对照增加1.3%。CO_2增施浓度为2 400μL/L时,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反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盛果期光合生理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为日光温室辣椒CO_2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温室辣椒为材料,设定3个不同CO_2加富处理,分别为不施用CO_2(对照),CO_2含量为(600±50)和(1 200±50)μL/L,研究长期CO_2加富对温室辣椒光合生理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对其生理机理进行探究。【结果】长期CO_2加富处理有利于辣椒净光合速率增加,促进作用在加富处理40d后会逐渐降低,出现了光合适应现象,但加富CO_2处理辣椒的净光合速率仍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加富CO_2(1 200±50)μL/L的处理在整个试验期对辣椒净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长期CO_2加富降低了辣椒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促进了辣椒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升高;增加了辣椒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其中加富CO_2(1 200±50)μL/L的处理,辣椒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2%和13.0%。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对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是辣椒产生光合适应现象的主要因素,气孔导度的变化不是引起光合适应现象的主要因素。【结论】日光温室中,在辣椒盛果期进行(1 200±50)μL/L长期CO_2加富施肥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工环境条件下CO_2对生菜生长、品质及固碳能力的影响,为设施蔬菜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CO_2人工气候箱内,于人工光照条件下栽培香港玻璃生菜,光源为LED光源(红光与蓝光强度之比为2∶1,总光照强度为(150±2)μmol/(m2·s)),设定5个CO_2含量处理,分别为CK(自然状态下)、T1(800μmol/mol)、T2(1 200μmol/mol)、T3(1 600μmol/mol)和T4(2 000μmol/mol),研究CO_2不同含量对生菜生长、品质及固碳效应的影响。【结果】CO_2不同含量处理的生菜株高、茎粗、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均大于CK。随着CO_2含量的增加,平均株高、最大叶面积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1 600μmol/mol CO_2处理(T3)平均株高最高,1 200μmol/mol CO_2(T2)处理的平均最大叶面积最大;平均茎粗、叶片数均随着CO_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均以2 000μmol/mol CO_2(T4)处理的最高。随着CO_2含量的增加,生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全株的鲜质量、干质量以及根冠比均呈上升趋势,当CO_2含量为2 000μmol/mol时均达到最大,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菜叶片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还原性糖以及硝酸盐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b)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无显著变化。CK、T1、T2、T3、T4处理的地上部固碳量分别为338.91,405.84,404.55,454.20和526.34g/m2,且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增施CO_2有利于促进生菜生长,提高生菜产量、品质及固碳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冬季北方日光温室中进行CO2加富与LED补光对樱桃番茄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香妃3号为试验材料,共设常规条件(CK)和CO2加富800μL/L+光照度100μmol/(m2·s)(LC)2个处理,分析CO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对不同时期樱桃番茄外形品质、营养品质及成熟期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和LED补光不仅会显著促进不同时期樱桃番茄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的增长,还会显著提高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樱桃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发现CO2加富和LED补光会显著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丰富樱桃番茄果实的风味;同时,与对照相比,CO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产量提高了18.18%。可见,冬季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栽培生产中适时补光补气,可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和光照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加温和补光,研究温室番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为西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精准化管理,以及光合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鹏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开花期番茄功能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随光照强度增加,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增加,但气温超过30℃时随光照强度增加Pn降低;叶绿素a和b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而叶绿素a/b值增加;光照强度增加,番茄果实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糖酸比增加,有机酸含量降低。在同一光照强度下,随温度的增加,番茄叶片Pn增加,在30℃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最强,超过30℃后番茄叶片Pn随温度上升而逐渐下降。随温度和光照强度增加,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增加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浓度减小,但差异也不显著;叶绿素a和b含量增加,a/b值呈下降趋势;果实糖酸比降低。【结论】在相同温度下,光照强度越强番茄的光合作用越好,品质也越好。西北地区早春茬温室番茄适宜的平均温光条件分别是26.6℃和395μmol/(m2.s)。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LED蓝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为阐明滇重楼LED光质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波峰为460 nm的LED蓝光光源,设置200、150、100和50μmol/(m~2·s)4个光强梯度,研究不同光强下滇重楼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特征。【结果】随着蓝光光照强度的增加,滇重楼植株鲜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q_P、栅栏组织厚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F_v/F_m、上表皮厚度呈下降趋势。150μmol/(m~2·s)光强下,滇重楼植株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PSⅡ、q_P值均为最大;200μmol/(m~2·s)光强对滇重楼叶片光合荧光指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植株鲜重下降。【结论】综合考虑不同LED蓝光光强下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解剖结构、光合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建议在滇重楼栽培中,将蓝光光强控制在150μmol/(m~2·s)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LED补光时长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新疆地区越冬季节日光温室番茄最佳补光时长。【方法】以番茄品种天粉1号材料,以日光温室保温被揭盖时间为基准,比较不同补光时间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2 h/4 h、4 h/2 h、6 h/0 h、4 h/0 h有利于番茄株高和茎粗(4 h/2 h)生长;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 h/2 h、6 h/0 h处理叶片光合特性明显增强,番茄果实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番茄果实果实VC和番茄红素含量以盖后/揭前6 h/0 h和4 h/0 h为最佳。【结论】综合番茄生长、植株干鲜重、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6 h为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补光时长。  相似文献   

11.
冬春和晚秋季节光照时间短,棚室内严重缺光,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本试验以番茄“金鹏一号”为研究对象,在大棚内设置LED灯组,同时施加不同浓度CO_2,旨在探求不同LED补光及CO_2浓度组合对番茄品质的提升。研究表明,LED补光及增施CO_2显著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单果重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  相似文献   

12.
探索增施CO2与补光互作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温室辣椒增施CO2与补光提供理论依据。以37-94辣椒为供试材料,探究3个CO2与补光互作处理(T1:LED红光∶蓝光=5∶1+CO2;T2:LED红光∶蓝光∶白光=3∶2∶1+CO2;T3:植物补光灯+CO2)条件下,增施CO2与补光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辣椒植株株高、茎粗、叶宽、叶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较对照分别提高48.07%、66.67%、31.17%,产量为4 435.00 kg/667 m2。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能够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番茄品种‘巴特'为材料,在2个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内(长2.2 m、宽1.2 m、高1.5 m),采用基质盆栽法(基质按质量比配,腐熟牛粪:炉灰=1:1),研究施用CO_2对番茄植株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采用钢瓶进行CO_2补充供应(体积分数为500μL/L),以不施用CO_2为对照;3个水分处理分别为低水(S)处理300 mL、中水(M)处理400 mL、高水(H)处理600 mL(每3 d灌水1次),每盆(1株)精量灌水。结果表明:增施CO_2高水H、中水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58%、38%,低水S处理仅增加8%,这种效应也反映到作物的生物量表现上,即番茄植株干物质量在高水、中水、低水处理下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30%、23%、9%。同时生理测定结果表明,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M、H),增施CO_2的番茄植株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因此认为水分充足下,增施CO_2对于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对太子参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太子参高产栽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田条件下多效唑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对太子参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能提高太子参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太子参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呈上升趋势。多效唑可促进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增幅相似。各处理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以100mg/L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为9.49μmol/(m~2·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多效唑浓度增大而增大;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均随着多效唑浓度增高而降低,除50mg/L处理光饱和点[1 000.80μmol/(m~2·s)]高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较对照低;所有处理光补偿点均较对照低;各处理太子参的产量均较对照高,以150mg/L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99.8kg/667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蛴螬粪对番茄幼苗生长的促进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是否有作用。【方法】以番茄幼苗和果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幼苗期选用4种复合基质配方,分别为CK(蛭石∶草炭=1∶2)、S1(蛭石∶草炭∶蛴螬粪=1∶1∶1)、S2(蛭石∶草炭∶蛴螬粪=1∶1∶2)、S3(草炭∶蛴螬粪=2∶1),测定番茄幼苗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及分叉数、光合速率指标、酶活性指标,果期选择1种口感型番茄和实产量和1种樱桃番茄为试材,根施蛴螬粪,测定抗坏血酸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结果】施加蛴螬粪后,S1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显著提高,说明其可显著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与CK相比,S1、S2、S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CK,其中,S1复合基质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提高光合效率,其净光合速率达到了6.22μmol/(m2·s),其气孔导度达到了0.51 mol/(m2·s),其光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了3.92 mmol/mol。蛴螬粪的施加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及分叉数,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明确氮素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苏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氮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不同品种紫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各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差异显著,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在轻度干旱胁迫处理施氮量超过300 kg/hm~2时,TD-S-1品种叶绿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LS-Y-1品种呈现继续升高的趋势。TD-S-1和LS-Y-1均在轻度干旱胁迫施氮量为300 kg/hm~2时,光合速率最大,较不施氮处理分别提高1.39倍和1.29倍,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胞间CO_2浓度均最低。【结论】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施氮量达到300 kg/hm~2对提高紫苏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龙  须晖  李天来  王蕊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6):3186-3195
【目的】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刺激剂,对于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探索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揭示褪黑素调节植物抗逆性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番茄‘辽园多丽’为试材,首先采用叶片喷施和根施不同浓度褪黑素进行预处理:CK:叶片喷施清水、根施50 m L清水;R5、R50、R100、R150、R250:叶片喷清水,分别根施50m L 5、50、100、150和250μmol·L~(-1)褪黑素;L5、L50、L100、L150、L250:根施50 m L清水,叶片分别喷施5、50、100、150和250μmol·L~(-1)褪黑素;连续处理3 d后将植株移至温室中,以不浇水作为干旱处理(其中CK0:叶片喷施清水、根施50 m L清水预处理后正常浇水,CK1:叶片喷施清水、根施50 m L清水预处理后干旱处理)。干旱胁迫5 d后,通过比较暗适应下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PSI最大氧化状态Pm,确定根施和叶片喷施的最佳浓度处理。然后利用光合荧光同步测量系统分析根施和叶片喷施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PSII和PSI的光能分配和电子传递速率,类囊体膜的完整性和ATP酶活性的调节。【结果】根施和叶片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均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的Fv/Fm和Pm,并且随浓度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100和R100处理下的Fv/Fm和Pm最大,显著高于对照。L100和R100显著缓解了干旱胁迫对气体交换参数的抑制,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为2.04和1.71μmol·m~(-2)·s~(-1),显著高于对照(CK1)(0.52μmol·m~(-2)·s~(-1));蒸腾速率(E)分别为0.66和0.54 mmol·m~(-2)·s~(-1),显著高于CK1(0.25 mmol·m~(-2)·s~(-1)),并且显著提高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H2O)和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降低了气孔限制值(Ls),而L100优于R100处理。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L100和R100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PSII的光化学反应效率Fv'/Fm'及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 P,表明褪黑素处理更利于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PSII光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环式电子传递速率得到显著加强,而L100和R100处理降低了环式电子传递速率,但加强了线性电子传递速率,且L100处理下番茄叶片ETRI和ETRII均高于R100处理;L100、R100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的Y(I)、Y(II),表明褪黑素处理有利于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吸收光能向光化学反应的方向分配;暗适应后,L100和R100处理番茄叶片P515诱导曲线均高于CK1,照光后,CK0处理番茄幼苗P515信号快速下降,其次是L100和R100处理,而CK1处理降低较慢,表明褪黑素具有保护叶绿体类囊体膜和ATP合成酶免受干旱胁迫伤害的作用。【结论】根施和叶片喷施外源褪黑素能缓解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性能的抑制,加强光合运转效率,而叶片喷施是一种更简单高效的处理方式;褪黑素能加强作物光合作用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源亚精胺(Spd)对盐碱胁迫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以从光合调控的角度评价Spd对番茄幼苗耐盐碱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培法,以抗盐碱性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中杂9号’(耐性较弱品种)和‘金棚朝冠’(耐性较强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随机分成4组进行不同处理(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蒸馏水;单纯盐碱胁迫处理,75mmol/L盐碱溶液+叶面喷蒸馏水;单纯喷施亚精胺(Spd)处理,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盐碱+喷施Spd处理,75mmol/L盐碱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研究盐碱胁迫下外源Spd对番茄幼苗地上部干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间水分利用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单纯喷施Spd处理对‘中杂9号’幼苗地上部鲜质量、叶绿素含量以及‘金棚朝冠’幼苗地上部干鲜质量、叶绿素a/b均有显著促进效应(P0.05),同时对‘中杂9号’Gs和Ci有显著抑制效应(P0.05)。与对照相比,单纯盐碱胁迫处理‘中杂9号’幼苗地上部干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Pn、Tr、WUE、Gs、Ls以及‘金棚朝冠’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Pn、Tr、Gs、Ci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中杂9号’和‘金棚朝冠’的Pn分别降低68.0%和48.1%,同时‘中杂9号’的Ci以及‘金棚朝冠’的Ls均显著升高(P0.05)。与单纯盐碱胁迫处理相比,盐碱+喷施Spd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番茄品种的地上部干质量、叶绿素含量、Pn、Tr、WUE、Gs(P0.05),表明叶面喷施Spd可以有效缓解叶绿素降解,降低盐碱胁迫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显著增加盐碱胁迫下叶片的瞬间水分利用率(‘中杂9号’和‘金棚朝冠’的WUE分别提高13.3%和10.4%),且对‘中杂9号’的效应更为明显。【结论】叶面喷施Spd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碱性,有利于促进盐碱胁迫下番茄植株的生长,这种促进作用与Spd对光合机构的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泰科宝石F1为试验材料,设4个CO_2浓度(350±50)、(600±50)、(800±50)、(1 000±50)μL/L,分别对应CK、C1、C2、C3等4个处理探究CO_2施肥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增施CO_2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与CK相比,分别平均提高12. 52%~53. 21%、8. 23%~30. 68%、16. 40%~64. 16%,同时也显著提高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较CK分别平均提高5. 34%~23. 96%和23. 79%~53. 76%;降低了幼苗叶片气孔导度。随着CO_2浓度增加,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总体表现为:C2 C3 C1 CK,即(800±50)μL/L(C2)为最佳CO_2施用量。  相似文献   

20.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黄芩种植和抗性育种提供依据,采用模拟盐胁迫和添加外源硅组合处理商洛1年生黄芩幼苗,通过测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孔限制数、细胞间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讨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商洛黄芩幼苗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随着添加外源硅浓度的增加,黄芩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孔限制数、细胞间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各指标均在K_2SiO_3浓度为0.05g/L时达峰值,分别为32.9μmol/(m~2·s)、0.458 mmol/(m~2·s)、0.479、250μmol/mol和1.7mg/g,光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