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辽宁草河口林区鸟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年来在草河口试验林场共采集523号鸟类标本,连观察所得,合计84种,分属于12目29科。其中在落叶松人工林(本区森林生境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中楼息或繁殖的常见种类有33种。野外观察证明,有留鸟24种,旅鸟30种,夏候鸟26种,冬候鸟2种。星鸦为偶然迁来的种类。对采集或观察到的鸟类以遇见频数和数量初步作了数量标志。食性分析证明,大山雀等35种鸟类为本区最重要的食虫鸟类;树麻雀、黄胸(?)等5种为对农林业相对有害的种类;环颈雉等13种可供狩獵。用木板巢箱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已经招到了红角鸮、大山雀、沼泽山雀、白眉鹟等4种会虫鸟类,为今后招引益鸟消灭森林害虫提供了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岩市鸟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0年1月至1991年5月,在浙江黄岩市进行了鸟类调查,采集标本175号,经鉴定隶属16目35科93种。其中国家保护鸟类13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35种;食鼠鸟类11种,食虫鸟类42种。紫寿带鸟等16种为浙江中部沿海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人工挂巢招引白眉[姬]鹟控制森林虫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采用人工挂巢招引白眉[姬]翁鸟控制森林虫害的试验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采用鸟类生态学研究中的巢区测定法测定取食范围,剖胃分析法和束颈法进行食性分析和食虫量测定,并结合样地内白眉[姬]翁鸟种群数量调查,综合分析后得出一对白眉[姬]翁鸟控制虫害面积5.87亩,挂巢密度为3.3巢/公顷,一对白眉[姬]翁鸟及一窝雏鸟在该区停留期间共食虫80258条,食落叶松叶蜂占52%,食舞毒蛾30.5%,采用人工招引白眉[姬]翁鸟等益鸟控制森林虫害的效果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均很显著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秦岭南坡凤县、太白、留坝,洋县、略阳、佛坪、城固县境内21样方118条样线雀形目鸟类调查,观察到雀形目鸟类13科28种。记录数量少于10只的鸟类有7种,占观察记录鸟类数的25.00%;大于10只小于100只的鸟类有6种,占观察记录鸟类总数的21.43%;大于100只的鸟类有15种,占观察记录鸟类总数的53.57%。黄腹山雀、绿背山雀、红头长尾山雀和紫啸鸫观测到的数量最少,各为1只,而且各种仅出现在1个样方和1条样线中。大山雀、麻雀和喜鹊观察到数量最多,分别为657、621和568只。出现在样线最多的为喜鹊(78条)、大山雀(59条)和绿鹦嘴鹎(58)。平均密度最小的包括黄腹山雀(2.222 2)、紫啸鸫(2.222 2)和绿背山雀(3.268),均仅出现1条样线。平均密度最大的包括山麻雀(50.101 0±13.987 0)、棕头鸦雀(48.074 9±16.927 0)、金腰燕(45.432 5±39.364 9)和沼泽山雀(40.791 1±15.318 0),但这些数量并非最多。  相似文献   

5.
<正>落叶松叶蜂是危害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后,可将成片落叶松林针叶食光。尤其对幼树危害极大,可使新梢弯曲,枝条枯死,树冠变形,难以成林郁闭。基于此,简要介绍落叶松红腹叶蜂卵、幼虫和成虫,摸清该虫发生、发展规律及生活习性,最后从物理、化学防治2个方面进行说明。1发生及危害症状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 Hartig)膜翅目,叶蜂科。落叶松红腹叶蜂属食叶害虫。国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和陕西等省。落叶松叶蜂是危害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后,可将成片落叶松林针叶食光。尤其对  相似文献   

6.
根据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各个分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调查资料,对林分设置3个间伐强度处理.其密度分别为225、525、735株/hm2,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Gleason指数进行多样性测度分析,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经营程度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程度不同,都会改变森林生态系.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加;不同间伐强度区林下植物种类高于对照区1.1~1.4倍.不同间伐强度林分林下植物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对照区.间伐可提高林下植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这种效应以中度间伐最为明显.三种不同间伐林分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灌木层.其倍数为10.7~11.5倍和2.3~4.8倍.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物的密度和盖度随间伐强度的加大而加大,在强度间伐区中可明显看出林下植物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7.
正食毛虱或称咀嚼虱,大约有4 000多种,可感染鸟类和哺乳动物。所有禽虱均为咀嚼虱,并且种类较多。它们以宿主的表皮物质为食,一些以羽毛角蛋白为食,因此可进行体外培养。少数种类,如犬的有刺异端虱和鸟类钝角虱亚目等相关种类可以吸血。因鸟类为食虫动物且非常挑剔,所以这些虱子有被其宿主随时吞食的危险。但由于它们比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虱子要敏捷很多,长腿可使其领先一步,因此期常可形成庞大的群体。当虱子大量寄生时可引起宿主的骚动不安,尤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八齿小蠹在落叶松人工林的危害日益加剧,发生面积虽大小不一,但其共同特征是在林内呈团状分布;由于八齿小蠹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因而种群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增长,同时其各虫态均在树皮下隐蔽生活,加之林场内害虫的独特性,给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不但危害树木,还对森林经营造成重大损失。为有效防治落叶松八齿小蠹,在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等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本试验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拉样方并采用"五点法取样"选受害木喷药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对样地内选取的受害木采用5%氯氰菊酯喷药处理后,害虫死亡率达到97.97%;分别将防治前后受害木上落叶松八齿小蠹害虫数量按等距法分5级,发现防治前Ⅱ级、Ⅲ级受害木所占比例最高;防治后Ⅰ级受害木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9.
北京静福寺侧柏古树林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11 年4 月至2012 年4 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北京静福寺侧柏古树林区的侧柏古树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 阔叶林3 种林型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5 种,隶属8 目27 科,留鸟28 种,夏候鸟23 种,冬候鸟5 种, 旅鸟9 种,国家域级重点保护鸟类4 种;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44 种(占67.69%),东洋界鸟类9 种 (占13.85%),广布种12 种(占18.46%);优势种为大山雀、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和红嘴蓝鹊。调查结果显示:3 种林型鸟类种类、数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其中侧柏古树林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落叶阔叶林鸟类种类和 数量最多;而侧柏古树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但优势度指数最大;落叶阔叶林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针 阔混交林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调查结果反映出侧柏古树林鸟类分布最均匀,鸟类优势现象最明显。不同林型鸟类 食物功能团组成不一致,其中侧柏古树林鸟类包括4 种食物功能团,针阔混交林鸟类包括5 种食物功能团,落叶阔 叶林包括6 种食物功能团,反映出鸟类对不同林型生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公别拉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与涵养水源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公别拉河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活性酸(pH)、有效钾、容重、持水状况和孔隙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地最大蓄水量和有效蓄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樟子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11.
<正> 森林是鸟类喜于栖息活动的场所。益鸟是自然控制森林害虫大发生的有效天敌。罗山县林场采取保护与招引益鸟的有效措施,十五年来使6000亩林区安全无恙,使我们更加重视益鸟的作用及其观察研究。通过几年来的观察,已初步掌握大山雀、松鸦、夜鹰、红尾伯劳及四声杜鹃五种森林益鸟的生态习性,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平板法、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及注释方法,分析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解磷微生物的数量、种群及活性。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效果最好,恢复23、8年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效果次之,恢复18年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效果较差;在不同解磷微生物中,无机磷溶磷菌的数量少于有机磷解磷菌的数量。对菌株通过序列拼接、过滤和去嵌合体后,得到优化序列,然后进行OTU聚类及注释。依据聚类结果,可以进行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依据注释结果,可得到各水平的分类信息,从而进行样本组成及样本间群落结构差异相关分析。利用OTU聚类注释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中包含14种不同科属的解磷细菌;对细菌的丰度分析表明,不同恢复年限的落叶松人工林的根际土,细菌种类和丰度相似,但非根际土之间解磷细菌的种类和丰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1987年"5.6"森林大火过火区6种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分析不同生态系统在火干扰27 a后的植被碳储量。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植被碳储量存在差异,相同森林群落类型中不同组分的植被碳储量差异也较大,其中乔木层和凋落物层是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6种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在火烧干扰27 a后的植被碳储量为23.17~54.06 t/hm^2,碳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次生林、兴安落叶松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白桦次生林(沟谷)、白桦次生林(坡中);植被碳储量恢复度从大到小的依次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白桦次生林(沟谷)、白桦次生林(坡中)、兴安落叶松次生林、樟子松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分别恢复到同林型成熟林分的49%、43%、36%、35%、33%和25%;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最高,恢复效果最好。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碳储量与其对应的成熟林碳储量的巨大差异,说明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将继续积累大量生物量碳,具有潜在碳汇效应。  相似文献   

14.
种间竞争会导致鸟类对自身的生存策略进行多方面调整,将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不同鸟类的同域共存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2011年的3-7月,在辽宁省东部山区以悬挂人工巢箱的方法招引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和大山雀(Parus major),通过比较这两种鸟类在繁殖时间、繁殖参数和巢址选择上的差异,分析其繁殖期的栖息地选择及繁殖对策,探讨这两种鸟类同域共存的机制.结果表明,生态位的部分分离是大山雀和杂色山雀能够长期共存的基础.两者都是在繁殖期到来立即开始繁殖,均出现两次繁殖高峰,采用消减窝卵数的对策来适应环境质量的下降.对繁殖参数的分析表明,两种鸟类的繁殖对策都为k-选择,但大山雀略偏向r端,大山雀倾向高窝卵数、低繁殖成功率的繁殖策略;杂色山雀倾向低窝卵数、高繁殖成功率的繁殖策略.两种鸟类都选择在林龄较长的森林中筑巢,但是大山雀较注重巢址的安全性能,巢距地面较高,周围乔木密集;杂色山雀较为注重植被类型的选择,巢址多选择在植被多样、灌木生长茂盛的针阔混交林中,推测可能与杂色山雀的食物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毛虫为吉林省落叶松人工林一大食叶害虫,该虫1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落叶层下越冬,4月下旬5月上旬上树为害,6月下旬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幼虫期喷洒3%高效氯氢菊酯800倍,或3%噻虫啉600倍液,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9年7月,作者在阿克苏市周边选择了4种典型的生境,即果园、农田、防护林、荒漠开展鸟类群落多样性调查;同时将涉及的鸟类按食性分为杂食性鸟、食虫鸟、食谷鸟、猛禽4个鸟类食性集团,研究了不同群落捕食集团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4种不同生境的鸟类可划分为4类群落,其中果园区鸟类群落丰盛度最高,荒漠区鸟类群落丰盛度最低;农田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低;而防护林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最高;荒漠区鸟类群落均匀性指数最高。在4种生境中杂食性鸟密度比例最高,而食虫鸟种数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7.
引入2*2列联表联结指数法,用固定样带法月连续全天定位调查数据,以森林鸟类广布种山雀科大山雀(Parus major)为目标种,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该种与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的种间联结关系,结合前人关于营巢行为、取食行为、生态位等方面成果分析了产生联结的原因,首次确立了鸟类群落种间联结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 (1)用固定样带法月连续全天定位调查,引入2*2列联表以日尺度的定性数据检验与测定联结度,与月尺度的联结频率结合起来,分析鸟类群落的种间联结是可行的;鸟类群落的种间联结具有时间与空间尺度的双重属性,鸟类群落的种间联结度不仅是鸟类群落时空结构与格局的表征,同时,反映了鸟类群落的动态性,而且,鸟类群落的种间联结对栖息的植物群落具有依赖性与关联性。 (2)日尺度上,选择χ2统计量、PCC与PC指数相结合进行种间联结检验、测度,能充分反映鸟类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但由于鸟类的居留、繁殖、迁移等季节动态性特征,种间联结度存有不确定性。 (3)月尺度上,鸟类总体种间联结8月份为显著负联结,其余各月为显著正联结;根据PCC联结度的月联结频率,可将鸟类划分为正联结组、正负联结均较弱组、负联结组;大山雀与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等不同居留型的联结关系,随着种数的减少,显著联结种对、联结度、联结复杂程度呈递减趋势。大山雀与留鸟的联结:与鸦科鸟类呈明显正联结,与同科鸟类呈正负均等的弱联结并趋于负联结,与体型较大的雉、啄木鸟、乌鸦等鸟类呈负联结。大山雀与夏候鸟的联结:与杜鹃科四声杜鹃呈正联结,与同科的黄腹山雀、鹟科的白眉姬正负联结均较弱,与莺科的黄腰柳莺、鸫科的北红尾鸲等呈负联结。大山雀与冬候鸟的联结:与岩鹨科棕眉山岩鹨的正负联结均较弱,与鸫科的斑鸫、鹀科多种鸟类呈明显的负联结。大山雀与旅鸟的联结:与莺科鸟类由正负联结均较弱到明显的负联结。  相似文献   

18.
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利用落叶松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ZrNPV)对落叶松绶尺蠖2、3、4龄幼虫进行了防治。使用浓度为103×107PIB/mL的防治效果: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3.53%;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67.51%。使用浓度为1.03×108PIB/mL的防治效果:2龄虫校正死亡率为90.81%;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9.47%;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6.49%。同时证明落叶松绶尺蠖幼虫的龄期越小其死亡率越高、致死时间越短.防治的最适虫龄以2或3龄幼虫为佳。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芦苇沼泽边缘鸟类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江平原的洪河自然保护区设置了183个样点,对芦苇—农田(62个样点)、芦苇—苔草(56个样点)、芦苇—明水面(65个样点)3种边缘的夏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并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G-F指数、Hill均匀度指数比较了不同生境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芦苇—明水面边缘鸟类的多样性水平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1.45,G-F指数=0.66),代表种为苍鹭(Ardea cinerea)、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芦苇—农田边缘鸟类以小型杂食性鸟类为代表,且多样性水平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0.95,G-F指数=0.52);芦苇—苔草沼泽以食虫鸟类为主,多样性介于前述两者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1.33,G-F指数=0.62)。人类活动的增加,不仅降低了鸟类的多样性,而且水鸟种类的数量也在减少,但种类单一的杂食性小型鸟类的数量有所增加。同时指出,应保留或扩大现有明水水面及田缘湿地,以保护大型水鸟,增加农田生态系统鸟类多样性,控制害虫。  相似文献   

20.
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罗山境内,地处东洋界边缘.1998--2002年夏季,实地调查记录该保护区夏候鸟12目,25科,69种,为河南夏候鸟物种数(107种)的64.49%.其中食虫鸟类58种;东洋界鸟类44种,古北界鸟类15种,广布性鸟类1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指定种类8种,河南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该保护区分布鸟类新记录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