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邓恩桉引种栽培及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恩桉作为一个速生、耐寒和短周期工业原料优树种,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青睐。介绍了邓恩桉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它在国内外引种地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生长适应性、性状差异、繁育现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对邓恩桉引种栽培和繁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同林龄史密斯桉树能源林现存量与能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云南省牟定县2~6年生史密斯桉的现存量和能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史密斯桉林分各器官现存量以及林分现存量都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林分现存量年增长量在第6年达到最大,为22.52t/(hm2·a)。不同林龄史密斯桉器官现存量排序为干根或枝皮叶,器官平均灰分含量排序为叶皮根枝干,平均干重热值排序为叶干枝根皮,平均去灰分热值排序为叶枝干根皮。史密斯桉树植株体的平均灰分含量和平均去灰分热值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而平均干重热值却在第4年达到最大。植株体平均灰分含量为1.17%~2.65%,平均干重热值为18.61~18.86kJ/g,平均去灰分热值为18.83~19.29kJ/g。林分总能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其年增长量在第6年达到最大,为414.59GJ/(hm2·a)。只从现存量和能量的角度考虑,云南省牟定县的史密斯桉树能源林收获周期应为6a。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施肥对龙岩市新罗区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基肥施钙镁磷肥500 g·穴-1,追施钙镁磷复合肥150 g·株-1、(NH4)2HPO4250 g·株-1、尿素100 g·株-1;第2年追施(NH4)2HPO4500 g·株-1;第3年追施(NH4)2HPO4500 g·株-1的施肥效果最佳。施肥后,大于林分平均胸径的尾巨桉林木株数明显增多,正向分化明显,生产中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有利于尾巨桉大径材培育。  相似文献   

5.
修枝对大花序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花序桉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修枝强度(不修枝、轻度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对其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重度修枝树高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外,修枝强度对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无显著影响,呈生长量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净光合速率在不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小于轻度修枝。轻度修枝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中度修枝其次,不修枝的最小。综合考虑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因素,修枝强度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为较好的大花序桉无节材培育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比对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下尾巨桉幼苗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中氮和低氮处理,低磷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尾巨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着氮水平的提高而升高,而随着磷、钾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时间的变化(4~6月),尾巨桉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高氮磷钾能够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中氮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分析表明:高氮低磷中钾处理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7.
以尾巨桉容器苗为材料进行试验,选用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为基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3),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容器苗移植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比尾巨桉移植成活率、株高、地径及根系长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木屑和泥炭土均对苗高和地径有极显著性影响,木屑对成活率、泥炭土对根系长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珍珠岩对成活率、根系长度达到显著性差异,对苗高则有极显著影响;椰槺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以处理7(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5:2:3:2)为尾巨桉育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8.
酸铝抑制植物生长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以往关于酸铝胁迫的研究主要在禾本科和豆科植物上,而对经济用材林木较少。为此,本研究以巨尾桉广林9号为供试材料,在无铝(0 mmol/L)和铝胁迫(5 mmol/L)2种情况下,设置一氧化氮(NO)3个水平(0、10、500 μmol/L),以期探究铝胁迫下外源施加NO对巨尾桉生长和生理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 mmol/L铝处理下的巨尾桉根、茎、叶生物量分别显著减少了11.57%、12.04%和37.37%,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也受抑制;(2)铝胁迫下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大,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显著增加了43.12%,细胞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减少了9.43%、42.27%;(3)适量添加NO (10 μmol/L)可提高铝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提高最大的叶绿素a达41.23%,MDA含量明显降低了27.66%,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达到调节活性氧代谢来维持细胞膜结构稳定的效果,从而使生物量显著提高了10.19%;(4)NO浓度过高(500 μmol/L SNP)时反而对巨尾桉有毒害作用,生物量下降了15.17%,说明NO具有双重性。综上所述,铝胁迫对巨尾桉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等生理特性均产生了抑制作用,而适当添加外源NO可以缓解铝对巨尾桉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刚果12号桉对4种豆科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室内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刚果12号桉叶片自然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叶片水抽提物、叶片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桉油、含挥发性水溶性物质的冷凝水和含水溶性非挥发性物质的渣汁3个组分以及桉树根际土壤水浸液对绿豆、大豆、柱花草与大翼豆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活性。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叶片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4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桉叶水抽提物与根际土壤水浸液对绿豆、大豆、柱花草与大翼豆4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不但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土壤水浸液对绿豆、大豆和柱花草幼苗的根生长还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处理分别比对照高出13%、2%、23%。从桉油、冷凝水与渣汁3个组分的化感活性来看,渣汁的最强,桉油次之,冷凝水最低,即单位叶片中水溶性物质的化感活性比挥发性的高。这表明水溶性化感活性物质可能是刚果12号桉的主要化感作用物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尾巨桉不同育苗方式、不同繁苗方式和不同无性系的正交试验林10月生、23月生生长量和25月生时解析木及风害调查数据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生长量:育苗方式对幼林的各生长量指标影响最大,其次是繁苗方式,最小为无性系。最好育苗组合方式为:DH32-29无性系+网袋苗+组培苗;(2)解析木:地上调查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育苗方式,其次是繁苗方式;而地下指标主要是根系生物量,影响根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为繁苗方式,其次是育苗方式;其中组培苗较扦插苗有较大的生长潜力;(3)抗风性:DH32-29在生长数据方面优于GL9,但抗风效果明显弱于GL9,在台风严重的地方要慎重选择;(4)蓄积量:不同处理的综合比较结果和小区总蓄积量比较结果是一致的,均为①GL9-网袋-组培苗>④DH32-29-泥袋-组培苗>③DH32-29-网袋-扦插苗>②GL9-泥袋-扦插苗。  相似文献   

11.
埃塞俄比亚芥和白菜型油菜远缘杂种F1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形态学、细胞学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AFLP)三种方法对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 BBCC, 2n=34)和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AA, 2n=20)远缘杂交的后代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细胞学和分子标记鉴定杂种真实可靠,但试验技术繁琐,形态学鉴定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在实际生产中可结合几种方法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指数施肥方法下尾巨桉幼苗需肥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每株施N 0、50、100、150、200 mg的5个氮素水平处理,进行尾巨桉幼苗指数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其幼苗生长、质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揭示尾巨桉幼苗的氮素需求特征,确定其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尾巨桉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与苗木质量指数也随之增大,当施氮量大于100 mg株后苗木地径、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指数基本趋于稳定,而苗高和SPAD值则显著减小;(2)尾巨桉幼苗的生物量与苗高、地径、SPAD值以及苗木质量指数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3)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出尾巨桉幼苗N、P、K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26.6、3.8、16.5 g/kg,最适含量范围分别为26.6~38.5、3.8~5.3、16.5~21.4g/kg; (4)综合各指标得出尾巨桉幼苗的最适施氮量为100 mg/株.  相似文献   

13.
刚果12号桉叶片水抽提物对4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刚果12号桉叶片水抽提物在水分胁迫(水渍与干旱)和养分缺乏与丰足的环境条件下对4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种类与盆栽基质的肥力是影响植物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而桉叶水抽提物与土壤水分对植物幼苗的生长虽有影响,但与前二相比作用较小。因此,在退化的桉树人工林地重建林下植被,首先应选择耐瘠薄、耐旱性强和对化感作用不敏感的植物,如柱花草等豆科植物,既能自身固氮,又能通过循环增加土壤养分,当然应该注意豆科与禾本科搭配。结果还表明,在逆境条件下,桉树的化感作用会增强,并与其它因素互相作用,抑制林下植被生长。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桉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南岛主要植枝区的土壤肥力状况差异极大,其中大部分桉林分布在贫瘠的褐色砖红壤、燥红土和滨海砂土上,这些土壤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都不高。在热带地区营造桉林后,林地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明显酸化。初步拟定了桉树速生丰产的土壤肥力指标,供桉树配方平衡施肥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4年生刚果12号桉无性系测定林实测的生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的早晚期相关,并根据表型相关系数建立了早期选择的回归方程,同时也估算早期选择的年效率和确定出最佳选择年龄,结果表明,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基本上达到显或极显水平,说明早期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miRtour在线分析工具对巨桉的EST序列和GSS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巨桉的miRNA序列,应用psrobot预测miRNA的靶基因。结果发现205条miRNA前体序列和属于62个不同家族的170条成熟的miRNA序列,最大的miRNA家族为miR399家族,有17个成员;miRNA 5′段碱基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尿嘧啶出现频率高达40.6%;147个miRNA预测到了靶基因,共计预测到巨桉蛋白基因中有967个受到miRNA的调节,同时发现1个miRNA可以调控多个靶基因,同一蛋白质受多个miRNA调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对从澳大利亚引种的1203、1212、1305等3个大花序桉种源1年生苗木进行根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根系总长度、平均直径和总体积差异极显著;1203、1212种源0.5 mm以下根系长、根尖数量等指标度明显高于1305种源;1305种源的4.5mm以上的根系长度、体积、表面积等指标在3个种源中最高。数据表明不同种源间根系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育苗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种源的生长差异做出不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福建省大田县梅山乡3年生和1年生邓恩桉遭受2011年初春持续低温后的生长表现(以冻害指数为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邓恩桉的冻害指数差异极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邓恩桉冻害指数增大;低温对海拔400 m以下的邓恩桉生长影响不明显,对海拔400-750 m的邓恩桉冻害指数影响极大,导致海拔750 m以上的邓恩桉死亡;同一海拔水平上1年生邓恩桉受冻害的危害明显大于3年生,1年生邓恩桉下坡、中坡和上坡的平均冻害指数差异不显著,3年生邓恩桉下坡、中坡和上坡的平均冻害指数依次显著增大;冻害指数与树高、地经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随着邓恩桉林龄的增加,树高、胸径生长,抗冻害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非整倍体Nj04-089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与埃塞俄比亚芥(B. carinata A. Br.)种间杂交后代中获得的附加系。为分析Nj04-089的遗传特性,利用显微镜对Nj04-089自交后代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对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分裂行为进行观察,并采用PCR、GISH和Southern杂交等技术对Nj04-089的2个连续自交后代的附加染色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连续自交世代根尖细胞染色体数2n=37~51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构型分别为(0-4)Ⅰ+ (16-23)Ⅱ+ (0-2)Ⅲ 和 (0-8)Ⅰ+ (14-24)Ⅱ+ (0-4)Ⅲ + (0-1)Ⅳ,且观察到染色体桥、染色体落后、分裂周期不同步等异常行为。PCR、GISH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该非整倍体后代中未检测到芸薹属B组染色体或大的片段,推测非整倍体附加的染色体并非整条或大片段B组染色体。    相似文献   

20.
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林龄邓恩桉地上各主要器官的生物量和胸径树高(DBH)与不同土壤层根系生物量和根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上各指标与地下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在土壤各层的分布相关。DBH、树干、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典型相关系数为4个,第4层根系生物量的权重最大,是整个根系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子。DBH、树干、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与根长的典型相关个数为3个,第3层根长是根系总长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