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冷凉地区香菇的地栽技术,包括栽培时间、选地、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地栽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香菇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春栽香菇,是指在春季接种,菌袋经越夏,于秋末冬初出菇的栽培方式。该模式因具有适栽期长,点种时气温较低,接种成品率高而稳;菌丝发菌期长,分解培养料彻底,产量高且菇形圆正;出菇正值低温干燥季节,花菇、厚菇比率高和品质优等诸多优点,而成为各香菇主产区占绝对优势的生产主栽模式。其栽培要点如下。一、生产季节选择接种宜在日平均气温达8℃以上后进行,中原地区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高海拔山区可适当延后,但也应在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优良菌种选用的金针菇菌种应具有以下特征:①菌株属性优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表现为菌丝粗壮有力,子实体出菇旺,菇体优,根部粘连少,生物学效率达100%以上。②菌种质量好,纯度高,无虫,无杂菌污染等。生产中多选用适宜鲜销的杂交19、苏金6号、8号和三明1号以及适宜制罐的日本白色金针菇品种。二、栽培增产措施(一)加大培养料的含水量,增加培养料中营养与微量元素,金针菇为喜湿性菌类,特别是白色金针菇对水分的要求更高。出菇期间因不宜向菇体喷水,拌料时可加大用水量,使料的含水量达70%左右。以手握料指间能滴下4 ̄5滴为好。金…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毛柄金钱菌等,栽培面积广泛,是一种经济效益高、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食用菌。金针菇在河南省以晚秋和初春较适宜,2~3月或10~12月均可栽培。目前多采用熟料栽培。栽培方法有瓶栽、袋栽和床栽。袋栽是当前的主要栽培方法,具有比瓶栽、床栽产量高,管理方便等优点。1培养料配方与装袋1.1培养料配方可结合当地情况,选用以下营养料的配方,各营养料配方为:棉籽壳培养料:棉籽壳78%、麸皮20%、糖1  相似文献   

5.
<正>花菇大袋栽培,即采用25厘米×55厘米的塑料袋,以1000千克原料、1间接种发菌室、1座菇棚制作500袋,常压灭菌,移入枝条菌种培养,菌袋转色后,移入不遮阳的菇棚中栽培出菇。栽培工艺与棒式栽培相近,但花菇产量可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且易管理、质量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玉米秸杆生料袋栽平菇的季节安排、菌种选择、原料预处理、菌种制作、建堆发酵、培养料处理、接种与养菌和出菇管理等技术环节的介绍,为玉米秸杆栽培食用菌提供了合理高效的栽培技术、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栽培空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福菇菌株的筛选、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设计、不同接种时间的安排及不同覆土方式进行试验,总结出金福菇较佳栽培模式:选用金福菇(荆口)菌株为生产品种,栽培培养料配方为稻草43%、棉籽壳43%、麸皮10%、轻钙2%、石灰1%、普钙1%,在本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日左右,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8.
对金福菇进行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栽培模式的金福菇朵大、柄粗、成丛,朵形好,产量高且易管理,经济效益好,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半熟料栽培香菇和滑菇包括半熟料地栽香菇、三柱连体冷棚袋栽香菇和半熟料盘栽滑菇。所谓的“半熟料”就是像蒸发糕一样,将拌好的培养料洒入灭菌锅内蒸帘上,将灭菌锅盖好,培养料在常压灭菌锅内灭菌2小时以上,这种培养料就是半熟料。将半熟料趁热装入料袋或料盘内,冷却后接种的栽培方式,称为半熟料栽培。半熟料栽培香菇和滑菇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技术含量低。缺点是受早春异常气候,尤其是高温天气影响大,低温发菌难以控制,菌丝生长慢,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质量差。  相似文献   

10.
本标准规定了香菇地栽的品种选择、栽培季节、选地做畦、培养料、播种、覆土盖草帘、撤土揭膜、转色、催蕾、出菇管理和采收,适用于北方地区香菇与高秆农作物及果林间作栽培。  相似文献   

11.
1.二次接种。草菇菌丝生长太快,极易老化,生活力减弱,不能充分利用培养料中养分继续出菇。在采收第一潮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调整pH值为8~9,表面撒播菌种,菌种上面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常规管理(一般应用于棉籽壳、废棉培养料)。亦可在采收第一、二潮菇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用1%石灰水喷洒、补水、调整酸碱度,再在表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一般可增产30%左右。稻草栽培,可在堆草播种后3~4天,在草层空隙间塞入菌种,进行二次播种.菌种量为第一次用量的20%。这样当一次播种采完第一潮菇后,第二次播入的菌种又从草堆中分解,积累养分,继续出菇。  相似文献   

12.
分别进行了利用不同比例的玉米芯、花生壳栽培金福菇的出菇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贵港市栽培的高产配方。结果表明:玉米芯培养料与花生壳培养料相比较,玉米芯培养料出菇产量更高、品质更好。2种培养料都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金福菇生产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得当,品种适宜,其生物学转化率并不低,栽培者可根据当地比较丰富的原材料选择适合当地的配方进行栽种。  相似文献   

13.
一、二次接种.采用二次接种.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养分继续出菇.在采收第一潮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调整pH值为8~9,表面撒播菌种,菌种上面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常规管理(一般应用于棉籽壳、废棉培养料).亦可在采收第一、二潮菇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用1%石灰水喷洒、补水、调整酸碱度,再在表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可培养30%左右.稻草菇培可在堆草播种后3~4天:,在草层空隙间塞入菌种,进行二次播种,菌种量为第一次用量的20%.这样当一次播种采完第一潮菇后,第二次播入的菌种又从草堆中分解,积累养分,继续出菇.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相似文献   

15.
正一、栽培季节选择长江流域茶树菇袋料栽培可在春、秋季进行。茶树菇菌丝生长温度3~35℃,最适温度23~28℃;出菇温度16~32℃,最适温度20~25℃。春季袋料栽培的茶树菇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接种,4月中下旬至5月开始出菇;秋季袋料栽培的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接种,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出菇。二、培养料配方及调配1.培养料配方  相似文献   

16.
正1.菌种选用不当秋季栽培香菇宜选用中温或低温型、早熟性品种,而春季栽培应选择中温或低温型、迟熟性品种。若秋栽选用的是迟熟性品种,接种后须经3~4个月,菌丝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当年秋冬季不会出菇,要到翌年春季才能出菇。同样若春季栽培选用的是中温型、早熟性品种,接种后60~70天发菌,到出菇时,气温升高,不适于子实体形成,就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17.
袋栽香菇春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各地袋栽香菇多以秋季生产居多,前期生产往往与农忙相冲突,后期又遇低温菌袋转色困难、出菇推迟等问题.相比之下,春季栽培具有菌袋适宜制作期长、接种成功率高、转色容易、菌袋越夏后出菇整齐、菇形好、花菇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便于其推广应用,现将我们根据近年的实践所总结出的袋栽香菇春季生产技术简述于后,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盛夏栽培平菇采用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法,提高了平菇产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小棉子壳97千克,石膏粉1千克,石灰粉1.5千克,50%多菌灵100克。②稻草70千克,油菜角壳20~30千克,复合肥2千克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茶薪菇特征特性及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基础上 ,从栽培设施的选择、栽培季节、选择优良菌种、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的堆制发酵、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采收和销售及加工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西北冷凉地区栽培茶薪菇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商品价值高且深受消费者欢迎。菇农栽培香菇怎样才能多产花菇,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菌种形成花菇的季节一般在冬季的晴天,故要选择单生、朵大、肉厚、朵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