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农作物和牧草的重要害虫。其发生常表现来势猛、密度大、危害严重,如防治不及时,即可造成毁灭性的灾害。草地螟在国外早已有发生和研究资料发表,国内在五十年代中期曾有猖獗为害的记载。但是,该虫自1957年曾严重发生以来,几乎有20年的时间一直没有大量出现,至1977年起,种群数量又急剧上升,1979、1980连续两年严重发生,1982年出现大发生,一、二、三代幼虫都造成严重危害,发生面积在一亿亩以上,再次上升为我国北方最严重的农业害虫。据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测算,1982年因防治草地  相似文献   

2.
草地螟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草地螟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意义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农田、牧草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呼盟具有间歇性突然爆发的特点。并造成毁灾性灾害。在呼盟五十年代曾大发生为害,从七八年开始,牧区和林区边缘地带零星发生。八○年农区、牧区的农田和草场普遍发生,面积达六百万亩,危害面积一百八十四万亩。八一年发生面积三十二万亩,危害较轻。八二年全盟普遍大发生,蛾量大,来势猛、发生时间长,是前所未有的。其危害面积达九百万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农作物和牧草的重要害虫。它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常来势猛、虫量大,为害严重。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草地螟进行远距离迁飞的结果。现已查明,山西雁北地区,内蒙乌盟和河北张家口地区部分县为我国草地螟的主要越冬虫源基地。在此基地内每年春季都有数量不等的成虫迁出,到达我国北方繁殖为害。自解放以来,草地螟的发生,已呈现出两个高峰期,第一次为1955年到1959年;第二次为1979年到1983年。目前处于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草地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的一种杂食性、间歇性、突发性害虫。解放前,吉林省仅在有的年份局部地方发生。解放后,发生为害频率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已成为农作物和牧草的毁灭性害虫。过去,我省对草地螟研究很少。为了控制其发生和为害,我们对它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等做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总结于后。一、分布和为害经查阅大量文献和近五年来对草地螟发生实况调查,草地螟主要发生在吉林省中、西部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市草地螟越冬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北方农牧区草地螟重要发生区域之一。以往的研究认为,草地螟在本地越冬极少,不会构成大发生虫源。2001~2003年对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区的越冬基数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2002年呼伦贝尔市存在大面积、高密度的越冬区域,最高活虫茧密度达到100头/m2。说明本市已经成为我国北方草地螟的一个潜在越冬区域。在越冬基数高的年份,将直接构成松嫩平原农区草地螟大发生的虫源地。  相似文献   

6.
张蕾  江幸福 《植物保护》2022,48(4):68-72
防控新发突发植物疫情是保障农业领域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草地螟是我国“三北”地区农牧业重大迁飞性害虫,具有暴发性、多食性和周期性发生特点,严重威胁国家粮食、油料和牧草等作物生产安全,已列入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当前我国草地螟已进入建国后第4个发生周期。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结构调整,结合草地螟生物学习性以及当前发生现状,研判本轮周期草地螟发生区域可能更广,为害作物可能更多,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发生程度可能更重。为控制草地螟发生为害,提出加强草地螟境内跨区域及跨境迁飞、滞育越冬和周期性发生等成灾规律研究;建立自动化、智能化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异地测报技术;集成区域化防治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卵、幼虫和成虫一体化绿色可持续治理技术,从而为遏制草地螟新发生周期暴发势头,保障国家粮油生产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牧业害虫之一。兼具有迁飞、滞育的生物学特性,表现着长期间歇猖獗发生的特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猖獗期的研究,已明确我国草地螟主要越冬区与发生范围,并提出监测主要越冬区的越冬虫源及雌蛾解剖分级的预测办法(全国草地螟科研协作组,  相似文献   

8.
草地螟发生数量开始回升局部地区农作物受害较重屈西峰(全国植保总站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00026)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农牧区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自80年代初期大暴发之后,发生危害一直较轻。据最近资料,入春以来,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少雨,发生数量明显回升。山西省...  相似文献   

9.
草地螟是分布在我国华北北部,东北及西北高寒地带的一种周期性发生的毁灭性害虫。解放后曾于1955~1958年和1980~1983年,两次在全国范围内大爆发,并造成严重损失。据1982年农牧渔业部统计,全国发生1.06亿亩,损失粮食20亿斤。因此被列入国家重点防治对象和研究课题之一。1956~1960年,我所、山西雁北农科所和内蒙,山西、河北三省区草地螟试验站,在进行草地螟地方性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条件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中,均曾发现  相似文献   

10.
草地螟第3个猖獗为害周期已经来临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草地螟第3个猖獗为害周期已经来临罗礼智李光博曹雅忠(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草地螟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建国以来曾2次在我国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大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1982年是草地螟的特大发生年,冀、晋、蒙、吉...  相似文献   

11.
草地螟生殖力及卵孵化与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农牧业的重要害虫之一。一般在降雨频繁的年份,往往幼虫发生较重。反之成虫虽大量发生,但幼虫发生量很低。为了探讨环境湿度对草地螟成虫生殖力及卵孵化率的影响,从而为深入研究环境因素与草地螟种群数量变动之间的关系,以及为草地螟的预测预报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依据,我们作了如下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来源:1985年8月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罩笼饲养二代幼虫(幼虫食料为灰菜),经作  相似文献   

12.
草地螟发生为害特点与防治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草地螟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点,构成了其他害虫无可比拟的为害性,给农田、草原和苗木造成了毁灭性灾害。针对草地螟发生为害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控制草地螟为害是不难做到的。一、草地螟发生为害的特点1、草地螟成虫能远距离迁飞,有突然暴发为害的特点。许多研究都证明草地螟属迁飞昆虫,成虫能远距离迁飞。如1981年秋,黑龙江省几乎找  相似文献   

13.
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害虫,新中国成立后曾3次周期性大发生。其中第3个周期发生于1995年-2010年,2010年后我国草地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10年-2013年,连续4年发生为害面积下降到2008年的5%左右。然而,2018年草地螟在内蒙古兴安盟监测站出现短期迁入虫源高峰,2019年越冬虫源数量有增长趋势。根据草地螟周期性发生规律、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以及田间种群动态监测结果,结合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结构调整以及境外虫源的迁入等因素,综合分析显示,目前我国草地螟第4个发生周期或将来临。  相似文献   

14.
和田昆仑山区天然草场草地螟发生及为害规律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又称黄绿条螟、甜菜网螟,属螟蛾科,为突发性多食迁飞害虫。在新疆和田地区,于2003年在皮山县局部山区草场首次发现草地螟幼虫为害后,2006年在山区草场局部严重发生,2007~2009年,植保技术人员与地区草原技术人员联合对昆仑山区草场草地螟发生为害情况、地理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本地区高海拔昆仑山区草地螟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为草地螟的防治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草地螟在张家口市暴发成灾草地螟是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暴发性害虫,主要为害亚麻、豆类、甜菜、菜籽、胡萝卜、蔬菜、马铃薯、小麦、莜麦等农作物,还有藜科、蓼科、菊科杂草和牧草。建国以来曾2次在我国三北地区(华北、西北、东北)暴发成灾,今年正值草地螟第三个...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草地螟将在北方农牧区大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地区间歇性发生的重要害虫,具有突发性和迁移性的特点,自1996年开始,进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3个频繁发生期,已连续9a发生。2004年5月份以来,据各省(自治区)植保站监测,草地螟成虫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大暴发,暴发程度与面积均为多年来罕见。目前,发生面积约800万hm2,  相似文献   

17.
草地螟是我区历史上发生危害严重的一个害虫,曾于1954、1956年大发生,仅这两年为害农作物291.1万亩,危害草场133.3万亩,被害减产达10—20%,严重的被害40—50%,59年为中等偏重发生,以后草地螟发生程度逐渐下降,甚至基本不发生为害。1963年于乌盟兴和县调查,越冬代成虫期仅4天,一代幼虫每亩有虫2—8头。1976年—1978年在乌盟凉城县、丰镇、察右前旗、兴和县出现越冬代成虫且虫量逐年上升,但幼虫零星发生。1979年我区西部草地螟突然大发生,成为我区主要暴发性社会害虫。现将几年来草地螟发生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地螟是一种兼具迁飞和滞育特性的重要农业害虫。滞育是其抵抗低温、安全越冬的唯一对策,因而在其种群动态和发生为害规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阐明草地螟的种群动态和越冬规律,本文就草地螟滞育的诱导和解除、滞育的主要生理特征和机制及其对种群发生的影响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草地螟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9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8年各地水稻"两迁"害虫、螟虫、小麦条锈病、玉米螟、飞蝗、草地螟等重大病虫害冬前基数调查结果,结合气象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了2019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17种(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其中,小麦赤霉病、蚜虫,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玉米螟、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及以上程度发生,黏虫会在北方局部地区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草地螟进入新的发生周期,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亚洲飞蝗在湖库、河谷和湿地等局地可能发生高密度点片。  相似文献   

20.
我国2004年一代草地螟将暴发成灾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罗礼智 《植物保护》2004,30(3):86-88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北)地区的重要农牧业害虫.自1996年进入第3猖獗危害周期以来,草地螟累计发生危害面积达2125万hm2,其中2003年第2代幼虫末期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暴发,成灾面积130万hm2以上,为建国以来末代幼虫成灾最严重的一次.2004年第1代草地螟发生危害趋势如何,是否还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草地螟的发生危害规律,2003年第2代成灾的情况,以及影响草地螟成灾的关键因子等分析,对2004年第1代草地螟灾害进行了预测,并就如何减轻草地螟灾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