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了解Tos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13耳)施行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3耳中1耳术后鼓膜穿孔,1耳鼓膜-外耳道前壁夹角变钝,1耳鼓膜外移愈合,无鼓膜不张、胆脂瘤复发病例;术后气导听阈提高者7耳(7/12,剔除1例术前全聋患者).结论 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能有效地清除鼓室及乳突病灶,并形成稳定的中耳含气腔和听力传导,适用于板障型及硬化型乳突.  相似文献   

2.
改良组织块法培养原代兔耳软骨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建立一种简单、经济、可行的兔软骨细胞系体外培养方法.从6只家兔耳缘同一部位取下6块软骨组织样,随机分为2组,改良组使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体外培养兔耳软骨细胞,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组织块法,对比两种方法中组织块的贴壁、生长、分裂及增殖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的组织块法中组织块贴壁时间从24h缩短至6h,贴壁后新生软骨细胞游离出的时间从48 h缩短至24h,软骨细胞的整齐度从92%提高至98%.(p<0.05).改良的组织块法较传统的组织块法在软骨细胞培养中具有显著优势,适于建立简易的兔耳软骨细胞系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经验。方法:对8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52例在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而另30例在感染控制期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均得到1a以上的随访。结果:8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通过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在感染期和感染控制期接受手术的患者,痊愈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期和感染控制期以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均可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但在感染期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医疗支出,对患者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在内窥镜下对83例患者行鼓膜修补术并随访3~6个月。结果:82例鼓膜修补一次手术成功,1例术后2周后因冲凉时污水入耳引发感染,移植组织溶解而失败,经治疗干耳2月后再次手术,鼓膜修补成功。结论:耳内窥镜电视显示下鼓膜修补术,视野清晰,操作简单,疗效肯定,且国产耳内窥镜价格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软骨发育与重建,建立软骨体外培养模式,[方法]通过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进行家兔耳廓弹性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其形态与生长特性。[结果]兔耳软骨组织16 h完成贴壁,1.5 d软骨细胞迁出,144 h细胞生长达到融合;传代兔耳软骨细胞12 h贴壁,生长特性与原代相似,但第3代细胞的延滞期长,在培养48 h开始进入对数期,培养第8天细胞数量达到峰值。HE染色结果表明弹性软骨细胞形态均匀,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呈椭圆形,可见双核或多核现象。软骨陷窝和核深染,胞浆着色均匀。细胞分裂旺盛。同族细胞群清晰。[结论]原代及2代耳软骨细胞体外生长特性及细胞形态一致,培养条件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一期双侧额部皮瓣修复鼻皮肤黏膜缺损+二期耳软骨移植术修复鼻洞穿性缺损的效果.方法 5例年龄65~83岁的鼻部基底细胞癌患者,肿物扩大切除后均形成洞穿性缺损,鼻部内侧缺损大小1.5 cm×1.5 cm~3.5 cm×3.5 cm,外部皮肤缺损3.5 cm×3.5 cm~ 5.5 cm×6.0 cm,一期应用双侧额部皮瓣修复,3例在术后3个月复诊进行二期皮瓣臃肿修补术+耳廓软骨植入鼻翼成型术.结果 双侧转移皮瓣均成活,修复的外鼻色泽良好与周边皮肤一致,修复后鼻翼接近正常鼻翼.结论 该手术方法适合于各类鼻洞穿性缺损的修复,术后修复的效果及外形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右房及右室小切口矫治法洛四联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法洛四联症患者41例随机分成两组:经右房及右室小切口矫治组(小切口组)20例,经传统的右室径路矫治组(经右室组)21例。结果:小切口组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恢复优于经右室组,后术后心律失常及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率低(P〈0.05)。结论:经右房及右室小切口矫治术洛四联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外植法在鼓膜大穿孔鼓膜成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传统外植法的基础上对手术切口、骨性耳道成形、筋膜放置方法进行改良,施行手术21例21耳.结果:20耳新生鼓膜形态位置正常,前方锐角存在,无胆脂瘤形成,语言频率与术前相比提高30 dB者14耳,提高25~15 dB者 6耳.结论:改良外植鼓膜成形术为鼓膜大穿孔病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多条血管柬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8髋)。结果:32例经2~7a随访,优13例,良16例,差3例,有效率90.6%。结论: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使坏死股骨头重建血运,形成新骨取代死骨使股骨头得以修复,能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对股骨头坏死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8例经腹或盆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保守治疗,平均13.7d治愈,肠梗阻缓解时间需5-41d;手术治疗5例,3例梗阻后2周内手术,2例5周内手术,术后均恢复顺利。结论:对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宜先行保守治疗,无缓解者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遗留鼻畸形的矫治方法。方法:从分析单侧唇裂鼻畸形的病理解剖入手,明确畸形的形态学基础从而确定具体的矫正办法,其核心是外鼻斜裂的松解和下外侧软骨的复位和塑形。结果:临床治疗共21例,鼻部外观均获明显改善,患者满意。随访6~21个月,手术瘢痕不明显,外鼻形态持久,无变形,无鼻腔狭窄。结论:对鼻外侧软骨进行松解,重新塑形,悬吊固定,辅以鼻翼基部的复位是矫治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跌打通痹膏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Ⅱ型胶原mRNA(COL-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6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通贴组,每组13只。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通贴组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正常组、假手术组不予处理,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痛贴组分别用肢带、跌打通痹膏、骨痛贴膏贴敷4周,观察治疗后各组实验兔关节软骨改变情况,并检测关节软骨中MMP-13、COL-Ⅱ mRNA的表达。结果 (1)组织学关节软骨评分:跌打通痹膏组评分较模型组低(P<0.05)。(2)WMP-13mRNA检测:模型组MMP-13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跌打通痹膏组MMP-13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3)COL-Ⅱ mRNA检测:跌打通痹膏组COL-Ⅱ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结论 跌打通痹膏能通过降低Ⅱ型胶原降解,抑制MMP-13 mRNA表达,从而有效保护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由于成人正畸治疗比例不断提高,现对成人正畸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对40例成人病例进行分析,并对成人正畸的治疗方法、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40例患者中显效31人,占77.5%;有效8人,占20.0%;无效1人,占2.5%.结论成人正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先进的矫治技术和高效能正畸材料,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花生子叶RNA提取方法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Y22组培苗为材料,比较改良胍酸酚抽提法、改良CTAB法及离心柱式试剂盒法提取RNA的效果,以筛选出适合花生子叶RNA提取的方法。结果表明:试剂盒法由于样品在通过离心柱时会出现阻塞现象,易使RNA提取结果受到较大影响,而改进后的胍酸酚抽提法与改良CTAB法则能避免该情况且更节约成本;经紫外分光光度法与电泳检测,改进后的两种方法的RNA提取效果均较好;RT—PCR结果表明,提取的总RNA可直接用于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15.
利用滤膜过滤技术对经典碱裂解法进行改良,并将改良后的提取效果与经典碱裂解法和试剂盒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良法提取的质粒DNA浓度显著高于经典碱裂解法和试剂盒法,并且质粒纯度与试剂盒法相近。改良方法适用于实验室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外耳外界湿疹的疗效。方法:外耳外界患者77例,随机分为二组,即中医组4l例,采用中药解毒利湿饮治疗9天,每天一剂,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结果与结论:中药组4l例,治愈29例,好转ll例,未愈l例;对照组36例,治愈18例,好转12例,未愈6例(P>0.05)。解毒利湿饮治疗外耳外界湿疹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年来120例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采用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尿道口皮瓣法、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法、加盖岛状皮瓣法和改良阴囊纵隔皮瓣法.总结5种术式的效果。结果:行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12例,成功率83.3%;行尿道口皮瓣法6例.成功率83.3%;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法69例.成功率84.1%;加盖岛状皮瓣法30例,成功率86.7%;改良阴囊纵隔皮瓣法3例.成功率66.7%。结论: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式各具特色,根据其不同类型及病者具体情况而决定采用不同术式,重视术中及术后每一环节的妥善处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修补鼓膜穿孔、上鼓室外侧壁、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50例。结果:50例中47例移植物成活,成功率为94%;术后6个月语言频率气骨导间距≤10dBHL27例,占55.1%;气骨导间距≤20dBHL41例,占83.7%;气导平均提高22dBHL。术后6个月至4a随访,未发现听力回降及鼓膜回缩。结论: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明显,移植易成活。移植物中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不影响术后听力提高,且对术后鼓膜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而对防止术后鼓膜回缩、听骨粘连,提高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改良皮瓣"补丁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对行改良皮瓣"补丁法" 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63例和行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59例发生皮下积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发生积液者25例,积液的总发生率为20.5%;其中改良皮瓣"补丁法" 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12.7%;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2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法相比,改良皮瓣"补丁法" 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能明显的减少术后皮瓣下积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面部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脂肪供区,在肿胀麻醉下,利用注射器抽吸脂肪颗粒。纯化后将脂肪颗粒注射在面部老化时出现的流失部位。结果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治面部老化130例,注射1~2次后104例取得满意效果,充填后面部老化凹陷部位丰满,局部无硬结,质感和外形好,与周围组织无界限;26例填充部位出现瘀斑和肿胀、上或下睑的表面轻度凹凸不平等轻度的并发症,术后1 a均可自行改善。结论利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治面部老化,不留疤痕,塑形容易,塑形后形态视觉效果良好,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且方法简单,是一种理想的矫治面部老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