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稻二化螟历年基数及为害早稻枯鞘率入手,研究了鄂州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演变规律。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二化螟急剧回升,危害严重,本地耕作制度在80年代由纯双季稻改为单、双混栽是主要原因,农药防效下降、杂交稻引进等本世界是重要原因。防治上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重点的持续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余干县稻螟(二化螟、三化螟)呈回升趋势,近几年尤为明显。分析认为冬后有效虫源增加、农药防效不理想是回升重要因素,其中近2年桥梁田大面积增加、气候适宜等致使稻螟大发生。针对目前现状,从植保服务、技术措施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主要技术措施有:压低虫源基数,调整耕作制度及防治策略,筛选高效、长效、低毒农药等。  相似文献   

3.
1 发生概况三化螟是安徽省水稻的主要害虫 ,50~ 70年代发生为害尤为突出。 70年代 ,沿江稻区为防治三化螟 ,曾出现“万家灯火”诱虫景象 ,当时全省年发生面积高达 1 47万hm2 次以上。 80年代初至 90年代初 ,发生逐渐衰落 ,发生面积逐年减小 ,为害程度逐年减轻 ,到 80年代末期 ,有些地方甚至见不到三化螟。 1 995年以来 ,三化螟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年发生面积已由最低年份 1 991年的 1 1 .5万hm2 次 ,上升到1 999年的 66.7万hm2 次。特别是三代三化螟近年已成为本省沿江稻区迟中稻、单季晚稻、早栽双晚穗期的主要害…  相似文献   

4.
融水县农田福寿螺回升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融水县2001年各生境福寿螺发生面积、螺体密度接近大发生的1994年,为害范围已从山外平原扩散到山区17个乡(镇)中的10个乡(镇),为害作物种类不断增加,总体呈明显回升趋势。在分析回升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抓好越冬代成螺处理和翌年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药剂防治,将其控制和消灭在大面积扩散为害之前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二化螟是浙江省水稻的主要害虫。由于连续使用杀虫双超过20a,三唑磷10a防治二化螟,致使二化螟对杀虫单(杀虫双)普遍产生抗药性。1999年测定抗性增加67~587倍,达到高抗和极高抗水平;二化螟对三唑磷在温州和台州等局部地区也达到了68~162倍的高抗水平。为治理二化螟抗药性,必须加强对害虫抗药性的监测,在高抗药性地区停止使用杀虫单(杀虫双)和三唑磷防治二化螟;在低抗药性和敏感地区也应减少使用次数和用量,达到延缓抗药性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关于水稻二化螟明显回升的原因与防治对策鄂州市公友乡农技站吴运瑛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是当地水稻三大蛀食性害虫,常年对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和经济损失。特别是自70年代中期以来,二化螟逐渐取代曾在50年代中期长期处于优势的三化螟,一返50年代的发生态势而...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回升原因及综防对策浅析黎贤伟(湖北应城市植保站432400)棉铃虫在我市70年代初大发生,到80年代基本上属于中等程度发生,进入90年代呈明显上升趋势,1992~1996年连续5a大发生,特别是1994年棉铃虫发生程度超历史。棉铃虫由间歇性暴发...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种群突增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 1 999年对二化螟种群在攸县稻区种植制中周年数量动态变化、嗜性和为害特征的观察 ,不同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效果对比调查 ,结合当地影响其种群发生和为害的多个因子的综合分析认为 ,气候偏暖、粗秆品种的扩种、药剂防效的降低、螟虫繁殖力的提高及种植制度和作业方式的变更是近年二化螟种群突增和为害加重的重要诱因。并提出了“依托农业防治 ,突出科学用药”的控螟策略以及“狠治一、三代压基数 ,巧治二、四代减损失 ,重治桥梁田降低转化率”的周年全程控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稻象甲在应城市每年发生1代,从1990年开始,稻象甲明显回升,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到2000年时稻象甲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应城市常发性害虫之一.一般中稻秧苗被害率在10%左右,严重田块中稻秧苗受害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螟虫是滨海县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 ,但不同时期其种群结构差异较大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3个明显不同的种群消长动态 ,由于其种群结构差异明显 ,在防治策略上则需作相应的调整 ,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1种群消长动态1.1发生量变化大据该站1965至2000年36年调查资料分析 ,三化螟、二化螟、大螟3种螟虫种群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 ,3螟并发 ,之后三化螟呈持续下降势头 ,二化螟则逐渐上升 ,下面仅以在不同时期3种螟虫的越冬代冬后基数、1代秧池卵量、危害程度的变化情况加以说明。1…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我县三化螟的回升势头大增,尤其是1990年,回升更猛。据调查:1988年每亩三化螟幼虫越冬基数只有100~200头;1989年400~500头,1990年猛增到1200~1500头,1991年达2100~3500头。由于这一害虫的回升,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水稻因受三化螟为害损失的稻谷约4万公斤,1989年达20万公斤,1990年猛增到47.5万公斤,其中以第四代为害最重.1990年9月10日,我们在本县聂桥乡调查,每亩有卵块一般在30~40块,高的60~70块,9月24日在米粮铺乡前山村调查,防治较好的田块自穗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分布很广。近年来在三峡库区为害严重。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免(少)耕栽培技术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壮秆大穗水稻品种的应用种植、螟虫抗药性的增强和气候条件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二化螟大发生频率高,为害重。造成水稻产量损失大。据调查统计.在三峡库区二化螟种群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为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4.
水稻和茭白是二化螟的两种主要寄主植物。经过长期的适应进化,二化螟已分化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在形态特征、交配行为、寄主选择性、寄主适应性、田间种群动态、越冬生物学、生理生化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发生期差异、交配节律差异和交配后配子不亲合等可能造成了寄主种群的部分生殖隔离。目前认为,二化螟两寄主种群间仍存在基因交流,处于物种形成的早期阶段,但尚需从寄主种群鉴定、表型差异区分和种群间生殖隔离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为理解昆虫同域物种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海宁市直播稻田千金子大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海宁市恶性杂草千金子发生量大,发生期早,"草大苗小"现象较为突出。直播稻田千金子的治理,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生态学观点出发,以优化作物生态环境为中心,根据千金子的发生特点,建立以化学除草为主,辅以其他农业措施的系列综合配套防除体系,才能有效控制千金子发生,降低其危害。  相似文献   

16.
1 小麦吸浆虫分布范围 根据历史资料和近年调查结果分析,临夏州小麦吸浆虫分布范围为7县1市,约75个乡(镇),5.3万hm2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洮河、大夏河、牛津河、广通河、银川河、三岔河沿岸的川水灌区和部分山阴地区.  相似文献   

17.
苏南稻区二化螟上升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苏南水稻二化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品种结构调整,粗秆大穗型品种的推广。栽培方式、抗性变化等因素对螟虫的上升也起了促进作用。根据苏南实际,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应采取以栽培避螟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孝感市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水稻二化螟对沙蚕毒类杀虫荆抗性已达到中抗水平,针对这一状况,从药荆筛选、栽培管理、物理诱杀等方面开展了治理对策研究,有效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水稻二化螟在东台市常年重发生, 90年代应用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虫单以后,二化螟的发生程度逐年下降, 1997年,其发生数量下降至 9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然而,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单一农药,二化螟对杀虫单产生了较强的抗性。 1998年以后,本市二化螟的发生数量急剧上升,到 2000年,发展到大发生,部分地区达特大发生程度。为摸清二化螟在本市的抗性水平,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其发生和为害,于 2000年,在江苏省植保站的指导下,请南京农业大学帮助对本市的水稻二化螟进行了抗药性测定。同时,根据二化螟的抗性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20.
安徽沿江稻区二化螟抗药性动态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明确其对杀虫剂的抗性是合理制定化学防治策略的依据.笔者通过2001~2009年安徽和县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等4种主要药剂抗性的系统监测,分析了抗性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沿江稻区二化螟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