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部分基层干部与群众联系不密切、缺乏引领力与公信力、应急处突能力不足、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等。农村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与文化素养,增强引领力与公信力,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但是最近几年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情况日趋严重并呈上升趋势。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民主意识薄弱、群众意识不强等特点容易导致其实施职务犯罪。我们应当提高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素质,以达到预防和减少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1、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对人民群众最了解,最能够直接地倾听大众的呼声,感受人民的疾苦。可以说,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和了解党的“窗口”。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维护党的光辉形象,使党永远获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是农村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财务管理、实现村务公开等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它直接面向农民群众,承担着农村一线工作的全部任务。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历来是党高度重视和长期投入的工作内容。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特别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党执政的基础力量,处在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各种方针政策的直接贯彻落实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直接引路人。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村级债务问题逐渐凸现出来,长期债务缠身,也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债务负担弱化了村组织功能,阻碍了村级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困扰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化解村级债务,减轻负债包袱是农村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高等农业院校应成为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基地,打通直接向农村输送基层干部的渠道需政府的支持,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同时对农村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培养基层干部的教学计划、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在农村基层最直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与农民群众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其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大局。因此,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对于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加强基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干群矛盾在近些年呈现增长和激化的发展态势。农村干群矛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民发展致富与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提供有效指导支持帮助之间的矛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的各种不良作风同农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良好作风之间的矛盾;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腐败行为与农民要求清正廉洁之间的矛盾;群众自身素质、价值取向、利己主义行为同政府、干部管理工作对群众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是农村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财务管理、实现村务公开等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干群矛盾在近些年呈现增长和激化的发展态势.农村干群矛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民发展致富与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提供有效指导支持帮助之间的矛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的各种不良作风同农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良好作风之间的矛盾;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腐败行为与农民要求清正廉洁之间的矛盾;群众自身素质、价值取向、利己主义行为同政府、干部管理工作对群众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广大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袁首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21):151-153+20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延续并直接与群众接触,并为群众提供直接的服务,领导人民群众为幸福生活而奋斗;基层党组织代表着党的形象,党的形象也受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关联,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会直接影响到党执政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方面起主导作用,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薄弱、领导力不强,无法带领群众有效开展工作,不利于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不断的提高其组织力,优化其结构、增强其实力,通过党组织提高队伍综合实力,不断扩大覆盖面,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更好地开展工作,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配好农村基层干部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紧迫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的需要。同时,选拔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关系到党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加大选拔力度,要增强选用工作的科学性,首先要做到选督任能。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其次要坚持政绩,突出标准,再次坚持人民公认的标准。选拨干部要破除用人的论资排辈的旧观念,要纠正那种任人唯亲选任干部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6.
村级干部处在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骨干力量。村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利用2009年-2013年5年时间。由省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组织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每年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调生)2000名。主要是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推进农村改革、带领农民致富的实践能力,增强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上有千条线,下穿一根针,乡村基层干部直接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他们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党和政府与千家万户农民之间的纽带,同时又是上下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压力的聚结点,他们工作及其表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能否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所在地经济的发展、社会安定以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有着4万多个乡镇、101万多个村委会、2亿多农户和9亿多农民的我国,农村基层干部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帅 《山东农业》2003,(9):15-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基层民主建设。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他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因此,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主要方面,也是广大村民实现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 村民自治制度,指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黎星 《河南农业》2004,(11):40-41
农民,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也是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关键是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现如今农村中在民主选举中的问题依然很不理想,其中人情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举中的民主,具体包括宗族人情和非宗族人情,人们"人情大于天"的思想长期存在,针对这些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村民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提高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