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动物保健》2014,(2):82-82
近几年来,对提高肥育猪侧料效率和防止过多脂肪沉积的关注日益增长。假设通过香料化合物触发感官和胃肠道饱腹感(SAT)可以有助于减少饲料消耗而不影响动物的生长。根据这一假设进行了一项试验,将可以诱发SAT的香料化合物添加到肥育猪的日粮中。在屠宰前最后49d,  相似文献   

2.
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调查者对料槽的尺寸大小做了跟踪调查,以研究哪些因素对猪圈中哺乳仔猪和育肥猪的饲喂最有效。同时,他们也指出了不合适的料槽大小往往是导致猪从断奶到屠宰的过程中体重增加受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猪肉的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猪的品种,例如杜洛克、皮特兰等猪的肉质差别很大;其次是饲养管理,尤其是动物被屠宰前几天或几小时更为重要。而且,从运输到屠宰、屠宰技术、胴体的冷藏、出售或食用前对肉的储藏等都对肉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梁红 《当代养猪》2004,(3):36-37
猪肉的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猪的品种,例如杜洛克、皮特兰等猪的肉质差别很大;其次是饲养管理,尤其是动物被屠宰前几天或几小时更为重要。而且,从运输到屠宰、屠宰技术、胴体的冷藏、出售或食用前对肉的储藏等都对肉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西饲料》2007,(6):48-48
猪肉的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猪的品种。例如杜洛克、皮特兰等猪的肉质差别很大;其次是饲养管理,尤其是动物被屠宰前几天或几小时更为重要。而且,从运输到屠宰、屠宰技术、胴体的冷藏、出售或食用前对肉的储藏等都对肉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宰前的饲养管理和屠宰技术对猪肉品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总结屠宰前猪的限饲、停水、运输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并针对待宰前猪的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营养、屠宰前的饲养管理、屠宰的技术以及在出售前的冷冻等。由于很多营养物质都参与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因此,营养在肉质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在猪饲粮中添加有机铬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胴体脂肪含量,改善猪肉品质。为此,现着重论述日粮中铬对猪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1有机铬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有机铬能显著改善猪的胴体品质。陈代文等[1]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铬对猪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6.73%和1.60%,皮脂率下降1.60%…  相似文献   

8.
文本主要介绍了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屠宰后肉品质的影响并进行探讨,选取220头(61.2±0.65)kgDLY育肥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饲喂发酵饲料,对照组饲喂普通育肥猪料,其中发酵饲料是将与对照组相同的育肥猪料由乳酸菌、酵母菌进一步发酵研制而成,喂养60d屠宰查看肉质情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在肌内脂肪、风味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肌肉剪切力、滴水损失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pH值(45min)和pH值(24h)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相关研究显示,采用发酵饲料可有效改善育肥猪屠宰后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高明琴  陈伟  方英 《养猪》2012,(3):49-50
为研究糖萜素对杜长大杂种猪生长性能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和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20 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30头,公母对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糖萜素组、益生素组,每组10头,试验期为120 d,肥育并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糖萜素,能明显减少疾病,提高猪生长速度,降低料重比;屠宰测定表明,糖萜素能提高肥育猪屠宰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作者探讨生长猪屠宰前禁食对肉猪潜在的影响。被禁食的猪活体体重及其屠宰胴体重量均有所减少,也可能引发胃溃疡。屠宰前中止饲喂,对肉食品安全是有益的,能够改善肉质终点pH、持水力和肉色;降低肉质肌糖原含量。生长猪的基因型、抗应激性能和动物所处的环境,均能够影响肉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5,(5)
<正>影响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营养、屠宰体重、年龄、屠宰技术及运输贮存条件等,为此养猪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我国养猪生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不同屠宰体重对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较大且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试验以大约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屠宰体重大约克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比较,以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试验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猪肥育结束屠宰前需要经过停药期,目前市场上缺乏在停药期使用的专门停药饲料。本文从停药期的生长情况、猪体各部位以及粪中砷残留角度探讨了专门停药饲料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专门停药料能够提高在停药期的饲料报酬,并保障猪肉安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研究人员研究了在屠宰前给猪短期饲喂硫酸镁对其胴体和猪肉质量的影响。用2×2×4因子排列进行研究,处理为性别(阉猪和青年母猪)、糖酵解能力(GP)(低〔正常〕和高)和饲喂硫酸镁的时间(屠宰前0〔对照〕、2、3和5天)。将144头猪按照性  相似文献   

14.
猪肉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猪的品种,例如杜洛克与皮特兰猪的肉质差别很大;其次是饲养管理,尤其是动物被屠宰前几天或几小时。从运输到屠宰、屠宰技术、胴体的冷藏、出售或食用前对肉的储藏等都对肉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调查者对料槽的尺寸大小做了跟踪调查,以研究哪些因素对猪圈中哺乳仔猪和育肥猪的饲喂最有效.同时,他们也指出了不合适的料槽大小往往是导致猪从断奶到屠宰的过程中体重增加受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不同屠宰体重商品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杂交程度、营养、饲养、屠宰技术以及在出售和使用前的冷冻处理和贮存情况、环境等,为此养猪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对不同屠宰体重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报道很少。因此,本试验以  相似文献   

17.
育肥猪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乙酸镁,研究其对氟烷基因杂合子育肥猪肌肉加工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氟烷基因杂合子(HalNHaln)大长猪(大白猪×长白猪)36头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乙酸镁组,每组18头。乙酸镁组在屠宰前5 d,基础日粮中添加镁1 500mg/kg(以乙酸镁形式),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表明:在猪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1 500 mg/kg水平的镁对试验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可以显著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P<0.05),提高猪肉的熟肉率,从而提高猪肉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8.
猪宰前的生理状况对猪肉和肝质量的影响很大。在屠宰的猪中常可见到淡黄色肝,通常叫肝变性或脂肪肝。而黑硬干(DFD)肉与肝变性的发生原因相同,都是猪在宰前过于疲劳的缘故。从1982—1987年,在北海道检查了300万头屠宰猪,肝变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低蛋白日粮对瘦肉型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日粮研究低蛋白日粮对点瘦肉型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含量≥0.9%时,降低蛋白2个百分点,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而当日粮赖氨酸含量〈0.9%时,日粮蛋白含量降低,则显著降低猪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对内品质无显著影响,但肉色评分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地方猪品种高黎贡山猪和撒坝猪及其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进行研究,以期生产出适应云南气候环境且生产性能好的杂优商品猪。实验选取胎次、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高黎贡山猪、撒坝猪、高×撒杂交猪(高黎贡山猪×撒坝猪)各12头(6♂,6♀)进行饲养,饲养结束后每组随机屠宰6头(3♂,3♀),对其各项生产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撒杂交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黎贡山猪,但低于撒坝猪,且耗料增重比最低;与高黎贡山猪相比,高×撒杂交猪屠宰性能中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极显著增高,皮厚降低,腰大肌肌纤维直径降低,背最长肌氨基酸中的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极显著增高,脂肪酸中的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一烯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高,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与撒坝猪相比,高×撒杂交猪屠宰性能中的瘦肉率增高,皮率、脂率降低(P<0.05),肉质性能中的瘦肉率增高、滴水损失降低(P<0.05),背最长肌氨基酸中的苯丙氨酸极显著增高,脂肪酸中的棕榈酸、十七烷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烷酸、二十二碳一烯酸含量极显著增高。由此可见,高×撒杂交猪结合了高黎贡山猪和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