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粮食收获过程中收割作业和卸粮作业是分开的,为了提高粮食收获效率,采用收获机-运粮车协同作业的方式,以实现不停车卸粮,并利用视觉检测粮箱装载状态,提供相对位置调整策略。首先,建立了收获机-运粮车模型,根据模型分析收获机与运粮车的位置关系;其次,对相机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进行设计,采用相机俯仰角度和垂直位置可调的固定支架,保证方法和装置的通用性;最后,采用具有低畸变广角的彩色数字相机获取图像后利用视觉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粮箱装载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通过视觉检测出粮箱装载状态,根据装载状态调节运粮车与收获机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2.
不同收获机组时间利用率规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获作业是作物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收获作业效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研究收获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的变化规律,采用跟踪试验方法测取定距离条件下不同联合收获机组作业的各类时间消耗项目,进而建立不同地块条件下不同收获机组各类时间项目及时间利用率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Mat Lab2012a编程计算,绘制出不同收获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长度、面积的变化规律图,从而得出不同收获机组机组适用的地块条件,为不同地块条件的收获作业提供选型依据。通过研究机组作业技术指标随地块条件的变化规律,指导农业机器型号选择。  相似文献   

3.
1粮箱型式的选择我国现有联合收割机上普遍采用站台式卸粮粮箱,自重式卸粮粮箱,搅龙式卸粮粮箱及卸粮筒式粮箱4种不同类型的粮箱。1.1站台式卸粮配有这种卸粮的收割机可边作业边卸粮,1~2人站在卸粮台上人工将粮食装入麻袋,系紧袋口抛下。这种形式的卸粮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制造,成本低,但站台上的人常处在卸粮及收割机工作的尘土里作业,工作环境十分恶劣。1.2自重式卸粮和搅龙式卸粮粮箱拖车内,这种形式的粮箱结构简单,卸粮的工作环境好于站台式卸粮环境,没有专人站在收割机上进行卸粮,但是停车卸粮时间大大占用了正…  相似文献   

4.
卸粮预紧机构是一种卸粮离合器防误操作预紧、保护机构,适用于各种谷物联合收割机。介绍卸粮预紧机构的结构组成、作业机理、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为保护卸粮传动系统部件和减少粮食浪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什么机型的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农作物过程中,卸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卸粮的速度关系着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高位卸粮主要是卸粮筒和内部的旋转搅龙配合,将收割机粮仓内的谷物输送到一定高度的卸粮口处,通过卸粮口对准卸粮平台输出谷物。相对传统卸粮方式,高位卸粮有卸粮范围大、角度多、支持行走卸粮等优点。但是在实际作业中,高位卸粮仍然存在着故障。本文针对农机手实际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故障,根据高位卸粮的原理,分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村机电》2011,(6):41-41
由山东大丰王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该机是收获装置与轮式拖拉机配套组成的玉米收获机组。其主要特点:①与同类机型相比,运行平稳、转向灵活、作业安全。②割台可平行升降,与地面倾角可调,对作物长势适应性好。③采用拉茎辊加剔除刀结构摘穗装置,拉茎效果好,果穗清洁度高,损失小。④采用爪式粉碎机构,还田效果好。⑤采用液压和手动两种果穗箱卸粮机构,卸粮操作方便、省力、省时。  相似文献   

7.
<正>该机由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其主要特点如下。作业高效:700 mm加宽过桥,喂入更通畅,适宜高产作物的收获;加长复合式脱粒滚筒,动力消耗低,脱粒分离能力强;自动液压卸粮,卸粮更快捷;上进气式水箱散热除尘罩,减少清理次数,节省保养时间。性能优越:840 mm加宽清选室,清选能力强,粮食清洁度高;双层异向振动筛,粮食清洁度比传统机型提高20%以上;优化变速箱设计,行驶速度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高湿烂地块的水稻收获难题,对久保田588i型、688QG型、888GM型联合收获机进行性能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888GM型收割机作业收费最高,但其具有作业适应性强、效率高、损失小、地头自动卸粮等诸多优点,是当前高湿烂地块收获的最佳机型。  相似文献   

9.
1 尽量做到边收获边卸粮   在收获作业中,有许多机手都是在联合收割机粮仓储满后停下来再往拖拉机挂车上卸粮。其实这样做既增加油耗,又降低收获率。联合收割机粮仓储满后,每次卸粮开始到结来的过程需 4分钟。在这过程中虽然收割机停止了工作,但是发动机仍然在工作。每个工作日卸粮按照 20次计算,每天卸粮;累计起来就要耽误 80分钟;再按照联合收割机(以 SE514型联合收割机为例)生产效率: 1hm2/h,燃油消耗: 12kg/hm2;每个工作日按 10h计算,那么一天就要少收割作物 1.33hm2;多消耗燃油 15.96kg。这样 ,一个工作年度(按 40天…  相似文献   

10.
因牧草种子的特性与农作物不同,形状重量差别很大,给脱粒、清选、卸粮带来困难(因有的草籽带芒,粘连,无法卸粮)。因此绝大多数牧草种子不能直接用粮食收获机进行收获。需要对一些部件进行相应的改装,根据不同的草籽特性对脱粒清选机构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对迪尔佳联1075联合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现有残膜回收机集膜装置在集膜和卸膜过程中残膜质地松散、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带式卷膜装置。阐述了该带式卷膜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分析了卷膜作业过程,经过计算分析得到可卷收残膜膜卷的最大直径、卷膜速比范围、卷膜倾角范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 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各因素与膜卷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较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5.38 km/h、卷膜速比为1.19、卷膜倾角为80°,此时平均膜卷密度为122.7 kg/m3。田间试验表明,卷膜装置作业性能稳定,膜卷质量良好,满足设计和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任萍  胡斌  罗昕 《农机化研究》2016,(9):136-140
针对秋后棉田的地膜回收率低、适应性差、人工卸膜效率低及强度大等技术问题,在整体仿形搂膜机基础上,设计研制了一种具有单体动态仿形搂膜、自动卸膜、起边膜和株间断膜等功能的1MSF-2立秆式地膜回收机。介绍了其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确定了该机悬挂机架、双立轴四杆仿形机构、双排弹齿搂膜机构、液力式转轴卸膜机构、仿形护禾板,以及起膜边机构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及参数,并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在平均作业速度为7.4km/h的情况下,平均地膜回收率为88.1%,平均生产效率可达到5hm2/h,各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机能实现单行独立仿形残膜回收作业,适应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秋后棉田立秆回收残膜的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花生收获挖掘铲的结构参数,对花生收获挖掘铲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工作状态的力学模型,研究各个参数的变化对受力状况的影响,找出对工作阻力具有影响的参数和薄弱部位。通过田间试验,对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影响工作阻力的参数有犁面与地面的夹角、犁面的开度角、前失效角的倾角及土壤重力,犁柱截面C为薄弱部位,力学模型与收获挖掘铲的受力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4SZ-1型酸枣采收机正常工作时机架的力学特性,保证其生命周期内的稳定工作和作业质量,对机具机架展开有限元分析。以ANSYS Workbench为平台,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有限元分析运算,计算出两个极限受力情况下机架的位移、应力和应变。计算结果表明,机架刚度和强度在合理范围内,可以保证机具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使用气吸式播种机进行播种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针对目前垂直圆盘式气吸播种机在作业时存在种子着地误差较大的问题,分析其误差形成的原因与过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播种机具性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收获前的杀秧处理对后期的收获效率及马铃薯品质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为此,针对当前马铃薯杀秧机存在作业效率低、留茬高度不均匀及带薯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款新型高效的马铃薯杀秧机。本机可根据不同地块、不同马铃薯品种的需要调节留茬高度,提高了后续收获的流畅性;刀具采用甩刀的形式并在杀秧轴上呈仿垄形分布,极大降低了带薯率及伤薯率。同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部件均满足强度要求。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杀秧效率明显提高,留茬高度均匀,带薯率显著降低,均满足马铃薯的杀秧作业要求。本研究对提高马铃薯杀秧机的作业效率及后续收获效率、更好地适用于马铃薯的大规模收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田间小麦收获时的最优行走路径和最佳前进速度,分析了割台宽度为4.75m的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收获小麦时的3种典型路径,并从收获拐弯换向耗时最小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田间进行前进速度与籽粒总损失速率之间的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在室内依据等效喂入量进行前进速度与脱粒分离总功耗之间的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前进速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应采用回转式收获路径,当前进速度为小于等于1.0m/s时,等效喂入量为小于等于7.79kg/s,籽粒总损失速率为小于等于19.33g/s,籽粒总损失率为小于等于0.609%,切纵流脱粒分离部分总功耗为小于等于83.94kW。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国内胡萝卜联合收获过程中智能化水平低、无法对机具作业情况进行监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搭载在胡萝卜联合收获机上的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胡萝卜联合收获机自适应带速调节模块、胡萝卜堵塞监测模块、胡萝卜果实计数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及位置信息模块等。监控系统以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制器,信息采用CAN总线传输,应用多种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胡萝卜联合收获作业信息采集与调控。胡萝卜联合收获机自适应带速调节模块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传感器收集机具作业速度、夹持输送带带速及夹持输送装置倾角,采用脉宽调制控制电磁阀开度调节夹持输送带带速,实现胡萝卜收获过程中机具自适应调节作业状态。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胡萝卜联合收获自适应带速调节模型对比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鲁棒性好,超调量低;田间试验表明,各模块监测精度均大于等于96%,自适应带速调节模块误差小于等于0.1m/s,带速响应时间小于等于0.8s,调整时间小于等于1.6s。该智能监控系统满足机具田间作业要求,实现了对胡萝卜联合收获作业的实时监测与夹持输送带带速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9.
液压驱动链锯是林木联合采育机采育头的关键执行部件,用于采伐锯切原木,完成伐木过程的造材作业。为了对比采育头串、并联锯切液压系统的优劣,在获得采育头锯切作业性能参数的基础上,对采育头锯切机构进行虚拟样机建模,对锯切作业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基于AMEsim软件平台构建了采育头锯切作业的串联液压系统、并联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液压作业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并联系统的功率利用率高于串联系统。   相似文献   

20.
胡萝卜联合收获机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胡萝卜联合收获过程中智能化水平低、无法对机具作业情况进行监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搭载在胡萝卜联合收获机上的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胡萝卜联合收获机自适应带速调节模块、胡萝卜堵塞监测模块、胡萝卜果实计数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及位置信息模块等。监控系统以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制器,信息采用CAN总线传输,应用多种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胡萝卜联合收获作业信息采集与调控。胡萝卜联合收获机自适应带速调节模块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传感器收集机具作业速度、夹持输送带带速及夹持输送装置倾角,采用脉宽调制控制电磁阀开度调节夹持输送带带速,实现胡萝卜收获过程中机具自适应调节作业状态。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胡萝卜联合收获自适应带速调节模型对比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鲁棒性好,超调量低;田间试验表明,各模块监测精度均大于等于96%,自适应带速调节模块误差小于等于0.1 m/s,带速响应时间小于等于0.8 s,调整时间小于等于1.6 s。该智能监控系统满足机具田间作业要求,实现了对胡萝卜联合收获作业的实时监测与夹持输送带带速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