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代历史在唐宋时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经济的发展变化尤为引人注目。伴随着唐朝后期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太湖流域为重心的江南地区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并最终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亩产量的估算是对这一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重要尺度,对了解当时我国农业及社会发展状况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地域的界定以及着眼点等一系列的区别,对这一地区粮食亩产量的估算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因此新方法、新思路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唐代江西粮食生产与贸易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地处长江以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适宜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生长。随着秦汉以来江西农业开发的逐步展开,江西粮食产业不断加强,六朝隋唐时期江西已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稻作区、粮食供应的主要基地之一。特别是唐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包括江西在内的江淮成为唐朝经济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此背景之下,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特征的南方畬田民族和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汉民族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使得曾经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的畬田,沉寂数千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本文将畬田民族的历史放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大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包括畬田的耕作方式,地区和地理分布,作物种类,唐宋时期畬田民族与后来畲族的关系,以及畬田民族的历史走向.指出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加剧了原本就因刀耕火种而不断迁徙的畬田民族与周边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冲突,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农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的畲田与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雄生 《古今农业》2005,2(4):30-41
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此背景之下,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特征的南方畲田民族和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汉民族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使得曾经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的畲田,沉寂数千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本文将畲田民族的历史放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大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包括畲田的耕作方式,地区和地理分布,作物种类,唐宋时期畲田民族与后来畲族的关系,以及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指出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加剧了原本就因刀耕火种而不断迁徙的畲田民族与周边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冲突,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农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论唐宋水利事业与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事业是传统农业经济中自然因素与人力因素结合的最佳方式。唐宋时期的自然环境变化,主要是气候、河流变化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水利事业对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局面的最终确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艳称“大唐盛世”.其时乡村的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学校教育、良吏教化、老幼相传、师徒相授,形式多样.唐代乡村的职业教育促进了乡村基层民众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唐代乡村经济的整体繁荣,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同时,大动荡中也孕育着新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南北各地农业科技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传播。南北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在微观上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作物品种的交流、北方旱田作物的南移、传统水利思想的继承以及精耕细作思想的传播等;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封建化。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居于长江中游的“江西”经济迅速崛起的时期。唐中期以来,江西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呈商品化生产趋势,商业走向兴盛,整个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成为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奠定了作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前沿地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书院制度,其起源、发展、普及的重心一直是长江流域。一方面,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是长江流域书院崛起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原因;另一方面,长江流域对唐宋以降的长江文化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国两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战乱动荡,经济衰退,中国经济重心开始了第一次南移,随之农田水利建设也向江南推进,这一变化不仅直接促进了后来"苏湖熟,天下足"局面的形成,而且也时中国古代农田水利建设的完善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当时的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我们今天合理开发利用江南水利资源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193-196
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即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地区 ,唐宋时期取代了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生产力发展 ,经济发达 ,具备了经济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江南经济区最终形成并在形成中具备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而作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长安城,其房屋租赁业十分活跃,充足的房源、大量的租客和专业化的管理,是其得以发展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经营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唐代经济作物的发展及原因进行研究,其现实意义不可低估。本文仅对1949年以来关于唐代经济作物的研究状况予以回顾。  相似文献   

14.
郑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23-624,626
在分析唐代河南道纺织品生产、分布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真德秀的选学观深受唐代古文运动的浸润,也深受南宋程朱理学重道轻文的文艺思潮激扬。《文章正宗》其文体分类、先后次序、选文范围等,体现了南宋正统文学重视作家道德修养、轻视文学审美价值的文学风尚,同时反映了真德秀尊王尊圣、忧国忧民的政治思想在选学领域的申发,烫烙着南宋偏安王朝的社会印痕,褫夺了文学以抒情为基本特质的功用。  相似文献   

16.
唐代西南、江南地区茶叶的产地分布面广,但西南产地分布的广泛程度总体不及江南;茶叶的地理布局颇不平衡,西南更为突出;茶叶的分布格局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茶叶产地在唐后期呈扩大趋势,江南更加突出。对两区茶叶地理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挖掘潜力,打造茶叶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甄尽忠 《农业考古》2012,(1):266-271,305
关于唐代自然灾害与社会赈济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成果大量涌现。但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多是侧重于对自然灾害发生的总体状况及社会应对措施的研究(1),而对单项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及社会赈济方面,却鲜有提及。本文就唐代水灾发生的概况、造成的社会危害及国家赈济政策与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宋刑统》一书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 ,足证赵宋承袭唐制 ;《宋刑统》不是《唐律疏议》的简单翻版 ;由《宋刑统》增加而为《唐律疏议》所无的文字 ,可知宋朝礼法不完全等同于唐代礼法  相似文献   

19.
进士宴会是唐代的重大宴饮活动,名目繁多,政治色彩浓厚。在这些宴饮活动中,各色美味佳肴集于一桌。在唐代的宴会中烧春酒、酴糜酒、乳酪、樱桃和红绫饼等饮食占有重要地位,为人们所喜爱。文章通过阐述千姿百态的科举习俗、别开生面的席间娱乐与陶醉美景的饮食环境等三方面来探析唐代进士宴会中的饮食文化,进士宴会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