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辽宁省阜新市林业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实力逐年壮大,到2012年年末,实现林业总产值78.8亿元。虽然该市林业产业发展较快,但产业结构不平衡、各产业所占比重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而如何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已是阜新市林业的当务之急。为此,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阜新市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为阜新市林业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灰色关联理论简介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福建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优势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灰色理论 ,分析福建林业经济结构特别是林业三次产业之间结构对总产出的影响程度及优势预测 ,为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灰色决策法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灰色系统数据列预测和建立灰色模型(GM)、以及灰色决策法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为企事业的发展,应分清主次,以及林种合理布局、合理分配投资、原则方案编制、方案比选等在林业产业结构的规划中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二次规划数学模型求得林业产业结构的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对2012-2020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目标结构进行预测,选择2012,2015和2020年计算结果为参照标准,测算1998-2011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有序度,定量考察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正处于动态的优化中,尤其是2006-2011年,依据选取的3个参照标准,有序度值依次为0.97~0.98,0.92~0.93和0.89~0.90,说明近些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程度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深化调整。根据研究结果及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现状,提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2005—2012年湖南省湘西州的林业系统的产值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2年湘西州林业三次产业各产值与其林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解释了产生此排序的的原因,同时,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林业产业的现状,指出了湘西州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这对于巩固集体林权改革成果,协调湘西州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发展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了不同时段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长期发展林业第一产业,适度挖掘林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林业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曾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尽管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但林业产业结构的诸多弊端表现得愈发突出,致使林业产业效益低下.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须依据相关理论,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遵循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理论的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2000-200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并提出继续扩大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强势,积极引导挖掘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加速发展林业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林业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能够及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使其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首先运用GM(1,1)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1998—2021年林业三次产业比重进行预测,根据1998—2016年预测相对误差的不同区间进行分类,然后基于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预测出2017—2021年灰色预测的相对误差区间,根据误差区间对灰色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发现,1998—2016年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模式逐步波动式的向"一、三、二"模式转变,且在未来5年内,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林业产业结构将变为"三、一、二"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应以林业第三产业为主,结合发展林业第一、二产业,并进一步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林业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林业的产业结构,使林业产业的全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最终使林业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和优化。目前,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完成供给侧改革必须厘清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和变动趋势,分析全要素效率。本文在系统分析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变动趋势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黑龙江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测度2000~2014年各年度的全要素效率,分析各个投入要素对DEA效率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梅州市大埔县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埔县是我国南方典型林业县之一,具有林业产业丰富,但林业经营较为粗放,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范围狭窄等特点。本研究以2014年~2018年梅州市大埔县林业产业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业产业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结构关联,探索我国南方典型县域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大埔县林业产业还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但由于其体量小其内部产业涉及的范围较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第三产业在全部林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其发展单一,仅有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一类,有待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中利用HP滤波法对林业产出、林业资本、林业劳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林业生态政策进行趋势成分剥离,从而得到相应的波动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对林业经济波动的影响,并以我国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对林业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熨平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熨平效应愈加平稳。  相似文献   

13.
森林工业灰度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文忠 《森林工程》2007,23(3):81-84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5个省(市、自治区)的森林工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林产工业等9个行业进行了综合描述,对木材采运业关联密切程度分别为刨花板、木制品、锯材、木片加工、家具制造、林产化工、胶合板、造纸、纤维板制造业等。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forestry-based can promote and dri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Based on the databases of Chinese Forestry Statistic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grey theory to calculate the correlation degree of fore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different years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changes of the forestry-base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of forestry-based industry expands unceasingly, the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econdary sector taking the lead, followed by the primary and tertiary sectors” during 2006–2015. The results of GM (1,1) prediction show that China’s forestry-based industries will secure a stable growth from 2017–2025, but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be optimized in the future. The structure is still unreasonable and incongruous, the forestry-based industry is growing fast but not well. This may imply that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China’s forestry-based industry can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eve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ence, it still needs much improvement on the efficiency of synergy, and to underline the need for market regulation and state macro-control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forestry-base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15.
邓刚  宫莉  迟德富 《林业科技》2011,36(5):52-54
依据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结合黑龙江省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发生分布、潜在危险性、危害情况、寄主重要性和防治难度5个方面。建立了黑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指标体系建立评判标准和赋分标准,并对黑龙江省35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进行了等级分类。  相似文献   

16.
试析大兴安岭林区第一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我国的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林区的林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新时期生态建设政策的影响,呈现出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文章针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第一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变化,着重分析了第一次产业内部各项产业对其增长的贡献,指出农、林、牧、渔四业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灰色系统理论在森林资源消耗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应用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以林业部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1985-1993年对我省调查的森林资源消耗量数据为基础,以1983-1988年和1988-1993年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复查的森林资源消耗量数据分段控制,建立灰色预测的GM(1,1)模型群,从中选出一个误差最小的模型,对我省1994-2000年的森林资源消耗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经过1994年消耗量调查数据的实践检验,精度达98.5%。  相似文献   

18.
林业生态工程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其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呈现灰色系统“信息不完全”的典型关系特征,对优化工程决策、强化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改进工程绩效等形成严峻挑战。文中以我国天保工程为例,基于对投入产出体系灰色特征的理论解析,利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学工具分别构建天保工程投入产出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效益互动模型,得到了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验证资源经营变量在投入产出体系里的中介效应,探明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总体实现了对林业生态工程灰色投入产出系统的白化目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判断城市森林建设在布局、结构上是否合理、功能上是否高效,需要对城市森林进行科学评价。根据城市森林综合评价及指标体系的灰色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城市森林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平顶山市城市森林作出合理评价,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巩丕孝 《森林工程》2000,16(3):32-33
章研究了林业科学发展趋势,区域划分科学发展趋势,分析了黑龙江省的林业区域划分科学的研究方向,实践方向,得出了“林业生态经济区划”是黑龙江省林业区划发展趋势的结论。本研究对我国其它省份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