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出了一个既能研究土壤、化肥,又能研究有机肥的田间肥效试验方案,既可以把有机肥的氮(磷、钾)肥的贡献度、供氮(磷、钾)量和氮(磷、钾)肥利用率算出来,又可以把土壤氮(磷、钾)肥贡献率、供氮(磷、钾)量算出来,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分析了该方案的作用,以期指导田间肥效试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剑河县革东镇前进村氮、磷、钾"3414."的肥效试验,得出水稻生产中氮、磷、钾三元素的合理施用量,取得水稻肥效的最佳施肥量,为当地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延津县夏玉米“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玉米氮、磷、钾"3414"回归设计田间试验的结果,分别建立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三元二次、氮磷、氮钾、磷钾二元二次及氮、磷、钾一元二次3类7种肥效模型,根据各肥效模型提供的施肥参数和产量期望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决选出氮肥的一元二次效应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施纯氮333.66kg/hm2、五氧化二磷120.00kg/hm2、氧化钾90.00kg/hm2,产量期望9196.50kg/hm2,产投比6.39,能兼顾产量与肥料投资效益,作为延津县夏玉米生产的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级稻氮、磷、钾"3416"回归设计田间试验的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及有关施肥参数。分别建立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的三元二次、氮磷、氮钾、磷钾的二元二次、氮、磷、钾的一元二次和的一元线性加平台4类10种肥效模型,其中三元二次、氮钾的二元二次、氮的一元二次和氮的一元线性平台模型可作为推荐施肥参考模型。取这3种模型最佳经济施肥量的平均值作为当地推荐施肥量,即施氮(纯N)218.38 kg/hm2、磷(P2O5)76.80 kg/hm2、钾(K2O)182.60 kg/hm2。  相似文献   

5.
2007年来安县水稻“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142.5~187.5kg/hm^2、37.5~75.0kg/hm^2、45.0~127.5kg/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3414”肥效试验方案,选用水稻Ⅱ优084,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开展N、P、K肥效试验研究,为金安区水稻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综合综合分析得出,水稻最佳产量为777kg/667m2,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氮16.18 kg/667m2、磷9.56 kg/667m2、钾12.99kg/667m2。  相似文献   

7.
食用向日葵氮磷钾肥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原市原州区清水河流域是食用向日葵的主栽区。近几年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近1.33万hm^2。通过对食用向日葵施氮、磷、钾肥肥效试验。得出食用向日葵一生中对养分需求最大的还是氮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效果更好;氮、磷配合施用优于氮、钾配合;氮、钾配合施用优于磷、钾配合;在原州区北部川水地食用向日葵生产中,在中等肥力土壤,生育期阅最少有两次以上灌水条件的地块.氮、磷、钾都施的处理与施氮、钾的处理选到显著水平.产量达246.04kg/667m^2;与施磷、钾和不施肥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探讨土壤中氮、磷、钾对水稻产量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棠湾龙楼田洋水稻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的作用大于磷肥和钾肥。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最佳经济产量为550.83 kg/667m2。其氮、磷(P2O5)、钾(K2O)肥最佳施用量依次为:6.9、1.19、0 kg/667m2。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苦荞麦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都金堂县,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探讨了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苦荞麦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苦荞麦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苦荞麦产量分别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纯收入分别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产投比随磷肥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氮、钾肥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即适量减少磷肥的施用量,增加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低氮、低磷、低钾水平下,两两组合有利于另一肥料肥效的发挥。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效函数为非典型式,应用产量频率分析法得出每公顷施N 39.8~86.0 kg、P2O574.6~161.2 kg、K2O 29.8~64.4 kg时,产量达2 000~3 500 kg/hm2的概率为95%,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足施基肥基肥应以厩肥、土杂肥、油饼肥、人粪尿等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肥。有机肥改土肥田好,肥效稳而长,养分全面,有利于发根、壮藤促瓜;化肥肥效快,各有各的作用。“氮长叶、磷促根,钾壮蔓、搞逆,”因此西瓜高产  相似文献   

11.
在临夏县高寒阴湿区进行了小麦"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推荐最佳施量分别为90.6、54.3、21.3 kg/hm2;纯收益以氮、磷、钾施量分别为82.50、63.0、24.0 kg/hm2时最高,为10 692元/hm2。产投比以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41.25、31.5、24 kg/hm2时最高,为17.8。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党参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建立氮、磷和钾肥肥料效应模型,以素花党参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和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29.7%;缺氮和缺钾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氮、磷及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肥效的发挥,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党参氮(N)、磷(P2O5)和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7kg/hm~2、140kg/hm~2和298kg/hm~2,适宜的氮∶磷∶钾为10∶7∶15。  相似文献   

13.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施肥模式下磷、钾用量基础上的氮肥用量试验;氮、磷用量基础上的钾肥试验;氮、钾和密度的3个因素试验及优化施肥模式与常规施肥模式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优化施肥模式对提高氮肥肥效、增加玉米产量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常规施肥模式下磷、钾用量基础上的氮肥用量试验;氮、磷用量基础上的钾肥试验;氮、钾和密度的3个因素试验及优化施肥模式与常规施肥模式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优化施肥模式对提高氮肥肥效、增加玉米产量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对甜菜氮、磷、钾肥施用效应及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用量和配比是影响甜菜产量的重要因素,氮、磷、钾各养分施用的最高增产率分别为56.0%、13.51%和10.64%;从养分效率看,中氮、中磷和中钾水平利用效果最好;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效和促进甜菜生长,中量水平的养分用量有利于各养分效果发挥  相似文献   

16.
2013年精河县棉花“3416”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河县进行棉花"3416"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施氮、磷、钾对棉花产量影响明显,以氮、磷的影响较大,其次是钾肥。因此,生产上首先应考虑氮磷肥配合施入。  相似文献   

17.
要想保证冬枣树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结果,所用肥料的种类,应以肥效长、肥效高,并富含微量元素的有机肥为基础,并配合施用肥效快、富含氮、磷、钾即及锌、硼等重要微量元素的无机复合化肥料。  相似文献   

18.
邱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22-23,25
2007年在潼南县灰棕紫色半沙半泥田进行了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的主要因子是氮、磷、钾,在氮、磷、钾3个因素中影响效应以氮最大,而磷和钾的影响效应相似。随施肥水平的提高,钾的影响效果呈现高于磷的影响效果。水稻最高经济产量为531.01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 kg/667 m2、氧化钾4.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519.27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纯氮7.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0 kg/667 m2、氧化钾1.5 kg/667 m2。氮磷、氮钾、磷钾交互作用对水稻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土壤全氮含量为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林市玉州区当年冬种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6.8kg/666.67m2、纯磷3.2kg/666.67m2,纯钾8.0kg/666.67m2,产量可达1537.3kg/666.67m2。氮、磷、钾适当配合,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水稻应用酵素菌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酵素菌是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含有20多种有益微生物。有高效固氮微生物及强效解磷解钾微生物,可分解土壤中磷钾化合物。另外,丰富的腐殖质协同微生物分解出的氮、磷、钾可使作物茁壮成长。本试验对水稻施用酵素菌的肥效及增产效果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酵素菌在水稻上施用肥效明显,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