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主成分值与直接对群体各性状进行评价、筛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尺度严、漏网少、较客观、简单易行.通过主成分分析,从供试品种群体的19个性状中抽取了五个综合因子,即:产量因子、株高因子、籽粒大小因子、生育前期因子和生育后期因子.由这5个综合指标体系就能把各份资源材料的绝大部分遗传信息反应出来,加以综合评价.并选出7份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我国北方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及江苏小豆地方种质资源群体的农艺性状在北京地区所表现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小豆地方品种群体农艺性状在北京地区的平均表现及遗传变异度是不同的,系统选育新品种时应根据小豆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特点及其遗传潜力分地区进行;在北京地区进行早熟、高产新品种系统选育时,以吉林、辽宁、北京的材料较好;若在北京地区进行大粒品种系统选育,以河北、北京的材料较好。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国外引入品种资源中抽取的 40 8份栽培型材料和5份野生型小豆系统材料的叶片茸毛性状进行了调查 .小豆叶片茸毛形状可分为钝毛和尖毛 2种 ,野生型小豆叶片茸毛均为尖形 ,而绝大多数栽培型小豆品种叶片茸毛为钝形 .野生型小豆比栽培型小豆茸毛数量多 ;尖形茸毛的植株比钝形茸毛植株的茸毛数量多 .栽培型小豆初生叶8mm2 视野中茸毛数量平均为 11 75± 4 35 ,开花期植株上部倒三叶叶片茸毛数量平均为 5 5±0 87,品种间差异显著 .小豆叶片茸毛数量与材料来源地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供试材料是从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中抽取的,由92份品种组成的随机样本.所研究的19个性状归成生育期、植株形态数量、产量因素及籽粒品质等四组.生育期性状应用多元分析非常有效,产量因素性状次之,形态数量性状再次之.籽粒品质性状应用多元分析与一元分析时的有效程度相近,所有供试材料的各组性状多元遗传力较高(73.0~86.8%),而分地区研究时,各区的每组性状多元遗传力较低.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导致多元变异性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1300余份中抽取92份材料组成随机样本.利用代表小豆数量性状综合指标的5个主成分值对各种质材料进行遗传距离测定,并加以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截值水平取2.2时,本供试群体可分为10类,而第Ⅰ、Ⅱ、Ⅳ、Ⅵ类群品种数较多,其它类群品种数均较少(1~4个材料);同时还可以看出,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并不完全一致.不同地域内小豆地方品种群体的类群组成差异较大,黄河流域亚区、海河流域亚区、辽宁吉林亚区小豆遗传资源较丰富,黑尤江亚区和淮河下游亚区的小豆地方品种群体组成较单一.  相似文献   

6.
对来自江苏省各个地区地方种质资源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进行研究表明,来自江苏省不同地区小豆品种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平均表现有较大差异。各地区品种有明显的特色,能适应地区栽培习惯和消费喜好。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小豆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基础材料狭窄。引进国外品种资源是行之有效的育种途径。但在引进时应注意血缘关系。采用多种途径利用外引品种,重视改进育种方法,创造新的变异群体。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于1985、1986两年将我国北方小豆主产区地方品种92份及长江下游地方品种4份夏播于南京农业大学,1990年将我国北方小豆主产区地方品种275份及江淮流域地方品种11份夏播于北京农学院(北纬40度)进行观察。本文主要以1990年北京观察的生育期性状就该地区的参试地方品种进行了生态分类,并讨论了该地区的生态类型分布。(1)将生育前期(播种~开花)由35天以内的极早(Ⅰ)到56天以上的极晚(Ⅵ)划分为6个水平,生育后期(开花~成熟)由35天以内的极短(a)到51天以上的极长(e)划分为5个水平。所有参试品种可归为22类群。(2)河北省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内生态类群多,遗传资源最丰富,以此为中心地带相距越远的地域其类群数越少,江苏、山东、黑龙江生态类群较单一。  相似文献   

9.
相关分析表明:小豆株高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小区产量均呈负相关;百粒重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负相关,但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全生育期与小区产量、单株粒数呈负相关。以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群体为背景,为长江下游地区进行系统选育新品种时,若以全生育期、百粒重和株高等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望能获得早熟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前,小豆的杂交育种几乎是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利用杂交技术育成的小豆新品种也寥寥无几。针对小豆杂交育种难度大、成功率低的难题,经过多年不懈的研究,探索出应用套管杂交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杂交方法,该技术杂交成功率可达50%~70%。  相似文献   

11.
12.
国外棉花品种资源在新疆长绒棉育种中的利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1953年于阿克苏试验站开始试种长绒棉,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对引进的国外棉花品种资源,除直接在生产上利用外,在育成的所有品种中,无不载有国外棉花遗传资源。国外棉花种质资源对发展新疆长绒棉生产,不断提高自育棉花新品种的产量.逐步提高其纤维品质.以及增加其抗逆性能诸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和未来的棉花育种和生产发展中,必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国外棉花突出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小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小豆品种资源中82份代表样本为材料、对资源各性状的平均表现、遗传变异、遗传力及预期遗传进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豆资源生育期类型比较丰富,株型偏大,产量性状较好,子粒大小中等偏上;株高、主茎分枝、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生育前期、小区产量、百粒重及单荚粒数等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对其选择有一定效果;在选择效果明显的性状中,生育期、主茎分枝、百粒重遗传力较高,可在早代选择,小区产量遗传力中等,可在遗传基础相对稳定的较高世代选择;而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的遗传力较低,宜在遗传基础纯合稳定的高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14.
遗传标记在小豆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标记是指可以明确反映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特征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首先对遗传标记加以简介 ,然后综述了近年来遗传标记在检测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标记等方面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国外水稻资源在湖南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由来自我国北方8省(市)177份小豆种质资源组成一个随机样本,在北京地区生态条件下对其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所研究的14个农艺性状品种间都呈显著或极显著遗传差异;(2)性状间遗传力大小顺序:生育前期和全生育期>百粒重>单株荚数和株高>单株产量和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和荚长>顶蔓及单荚粒数、荚宽、生育后期和有效分枝始节;(3)该小豆地方品种群体各农艺性状在北京地区表现的遗传变异度不同,利用本群体进行新品种选育时,应考虑各农艺性状的表现特点和遗传潜力的大小;(4)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单株产量与百粒重间无显著相关,可看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性状,在北京地区进行系统选育时,可望获得既高产又大粒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四川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的平均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7份来自四川的小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形态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小豆地方品种的生长习性以直立型为主;②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依次为单株荚数(24.68%)>百粒重(23.71%)>株高(21.06%)>主茎分枝数(19.75%)>单荚粒数(14.13%);③四川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29。④全生育期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茎分枝数、荚长、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小豆起源于我国,是我国栽培范围最广泛的主要食用豆类之一,但与其它作物相比,我国的小豆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缓慢,育种效率及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本文综述了小豆主要农艺性状(包括生育期、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等)遗传变异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今后小豆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育种中初步的选择方案,旨在对我国的小豆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小麦品种的现状及以对今后育种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a甘肃省小麦育种工作的回顾,认为80年代以来甘肃省小麦育种在品种的丰产性、抗锈性、品质、适应笥等方面的改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着抗锈品种的遗传背景较为狭窄、专用优质品质的选育和开发亟待加强,抗旱性与丰产性的结合肯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对今后如何建立小麦育种工作自身发展的机制、增加投入入、提高育种队伍水平、扩大国内外合作以及育种主攻目标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