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伟  孔燕  范文俊  李瑾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497-10498
[目的]研究杂交晚粳稻嘉优5号在浙北的最适播期。[方法]以常规晚粳主栽品种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处理,研究其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嘉优5号播期与齐穗期呈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延迟、缩短0.36、0.56 d;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叶龄数无相关,每迟播1 d,株高下降0.41 cm;与穗数呈弱正相关,每迟播1 d,增加1.3万穗/hm2;与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弱负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减少0.123粒、0.09个百分点、0.04 g;与产量呈二次回归曲线,产量达最高的播期为5月31日,过早或过迟播种减产显著。[结论]嘉优5号丰产性好,播期弹性略小,单产≥10 800 kg/hm2的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25日~6月6日。  相似文献   

2.
生产上一般把小麦播期迟于播种适期10d以上的称为晚播小麦。苏北淮南地区在11月中旬后播种的小麦,由于冬前及冬季不能形成有效分蘖,只能依靠主茎成穗。主茎成穗比例占80%左右,形成独秆栽培。通过对晚播小麦的观察总结,其每667m2产量达400kg的技术关键是在选择适宜小麦品种的基础上,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高效施肥以充分发挥主茎穗的生产潜力,实现足穗大穗。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12月份及以后播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实现"一播全苗"、早拔节早抽穗、穗数足、穗型大且单穗重高,进而确保亩产稳定在450 kg之上。  相似文献   

4.
以早熟晚粳水稻品种常农粳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5月20日、5月30日、6月9日、6月19日、6月29日)处理,研究迟播对常农粳7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常农粳7号的全生育期缩短,生长量变小,株高、主茎穗长、倒一节间长和剑叶长逐渐减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亦依次减少,导致产量逐步下降。由此表明,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对常农粳7号产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因而常农粳7号最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优7287’为材料,采用连续挂牌标记法,研究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期越晚,分蘖数越少。10月13日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无分蘖的株数达50%以上;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的产量性状影响均表现为主茎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分蘖。10月13日播种的小麦主茎穗粒数最多达37.2粒,10月3日播种分蘖为1的小麦主茎千粒重最高为45.56 g;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麦谷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麦谷蛋白含量最高达4.40%,10月8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33%;分蘖加工品质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和10月13日、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Ⅰ蘖评价值最高均为50;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淀粉糊化特性优于主茎。因此小麦生产上,应选用多穗型品种,通过必要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低位蘖成穗,不仅高产而且优质。  相似文献   

6.
江汉平原免耕直播晚稻适宜播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江汉平原免耕直播晚稻的最佳播期。[方法]在荆州市对晚稻品系A进行6个不同播期的免耕直播试验,筛选晚稻的适宜播期。[结果]播期在5月31日~6月20日,每推迟10 d,抽穗期相应提前6 d;播期在6月20日~7月20日,每推迟10 d,抽穗期相应推迟5~10 d。播种延后的天数与抽穗期、全生育期、播种-齐叶期活动积温均呈二次曲线关系。6月30日以后的播期处理,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呈减小趋势,播期越迟,减小幅度越大。6月10日以后的播种处理,实际产量呈递减趋势,播期推迟到7月10日以后,产量减产510.0~1 252.5 kg/hm2。[结论]江汉平原免耕直播品系A的适宜播期为6月10日以前,6月30日左右播种结束。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晚粳品种常农粳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Ⅰ:5月20日、Ⅱ:5月30日、Ⅲ:6月9日、Ⅳ:6月19日和Ⅴ:6月29日)处理,研究迟播对常农粳7号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常农粳7号的全生育期缩短,生长量变小,株高、主茎穗长、倒一节间长和剑叶长逐渐减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亦依次减少,导致产量逐步下降。试验表明,播期Ⅰ和Ⅱ对常农粳7号产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常农粳7号最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  相似文献   

8.
以胶东半岛的牟平农商里村试验田为研究区,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对胶东半岛地区冬小麦最佳播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从播种至出苗需积温118.9℃,从出苗至越冬前每长1片叶需积温86.7℃;小麦在越冬期间仍在生长,一般生长1片叶上下,每长1片叶需积温43.4℃;从返青期的心叶算起到旗叶期主茎都是生长7片叶。为形成冬前6叶1心的壮苗标准且达到最高产量,需要在9月29日至10月5日间播种。小麦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在生长期间易受气象灾害的影响而导致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籼粳杂交晚稻春优84为试验材料,研究6个不同播期和6个栽插密度对单季稻春优84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优84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显著缩短,株高、穗长逐渐降低,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以播期5月10日~6月9日产量较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春优84有效穗不断增加,穗长、千粒重不断降低,每穗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表现为为先增加后降低,最终造成产量递减的趋势,其中以栽插密度11.11~14.31万丛/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协优084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最适宜的杂交籼稻协优084播期和栽插密度。[方法]在大田小区试验中,设4个播期:5月1日5、月11日5、月21日、5月31日,设5个密度:12万、18万2、4万3、0万和36万穴/hm2,研究不同的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协优084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协优084的基本苗、最高苗和有效穗呈上升趋势。协优084随栽插播期的推迟,其穗长呈下降趋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其结实率、千粒重变化不明显,穗长、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下降趋势。[结论]协优084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上中旬,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栽插密度为30万穴/h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适合江苏省盐城市海丰地区宽幅条播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和播种量,特以"扬麦13"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播种量下宽幅条播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扬麦13"采用宽幅条播,晚播小麦的田间出苗率、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产量均低于早播小麦;在同一播期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提高,高峰苗数、有效穗数均有所上升,每穗实粒数有所下降;播期、播种量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根据播期和播种量组合的产量分析,早播小麦每667 m2的最适播种量为8.5 kg,在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以确保最终成穗数。  相似文献   

12.
研究6个播种期和7个栽插密度对单季稻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穗长逐渐降低,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随播种期延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播种期为5月10-25日的产量最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甬优15有效穗不断增加,株高、穗长、千粒重不断降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最终造成产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栽插密度以14.31万~16.67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杂交晚粳稻甬优538在浙北嘉兴的最适播种期。[方法]以常规晚粳主栽品种秀水134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处理,研究其对甬优538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期与其齐穂期、全生育期分别呈极显著正、负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延迟、缩短0.31、0.71 d;与其株高、总叶数呈弱负相关,每迟播1 d,株高下降0.34 cm、总叶数减0.02叶;与其有效穂数、穂总粒、结实率均呈弱负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减少0.043万/hm~2、0.92粒、0.11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03 g;与其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产量最高点播种期为5月23日,过此期随播期延迟产量下降。[结论]甬优538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大,单产≥13 000 kg/hm~2的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15日~6月6日。  相似文献   

14.
杂交中粳9优138的母本徐9201A属早熟中粳类型,播始历期90~95天,且年度间较为稳定,感温性一般,不育率100%,主茎总叶片16张,单株成穗8~10个,每穗100~110粒,单株花期7~8天,且开花习性好,花时集中,不包颈。父本N138亦属早熟中粳类型,具有广亲和性,播始历期95天左右,具有一定的感温性,主茎总叶片16张,单株成穗6~7个,每穗颖花数160~170朵,花粉量大,花期长,单株花期9~10天,茎秆粗壮。制种亩产250kg的指标为:父本有效穗7~8万/亩。母本有效穗20万/亩,每穗实粒数50粒左右,结实率45%~50%,千粒重255g。  相似文献   

15.
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073-1075
以30份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分析,并对性状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每穗粒质量、主茎穗粒数、主茎穗粒质量与单株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在正常灌溉条件下,主茎穗粒数与单株产量间的遗传相关关系不显著。穗数、穗粒数、粒质量等各性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而不能靠某一性状的选择来获得最高产量,应兼顾各性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小麦品种"罗麦10号"在上海市宝山区种植的高产群体特征,通过收集整理2012—2016年"罗麦10号"的高产示范资料,分析了其群体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罗麦10号"在上海市宝山区种植,高产(产量≥350 kg/hm~2)群体的适宜基本苗数和高峰苗数分别为有效穗数的0.57~0.62倍和1.38~1.49倍,成穗率在67%以上,个体主茎总叶片数在(10.36±0.39)张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为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小。故"罗麦10号"种植应以确保足够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为主攻目标,同时注重穗粒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连作晚稻宁84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作晚稻机插条件下,进行晚粳稻新品种宁84播期试验,研究其最适播期及在迟播迟栽情况下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该品种迟播迟栽情况下有效穗数变少,穗形变小,每穗粒数减少,产量明显下降。在宁波地区宁84作连作晚稻机插栽培时,为保证产量,最适播期为6月25日至7月5日,移栽期为7月15日至7月25日,秧龄20 d 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四种不同的水稻绿色施肥方法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便为大面积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四种不同的水稻绿色施肥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施饼肥、基施商品有机肥、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一次性基施缓释肥这4种绿色施肥方法对水稻株高及剑叶长度等营养生长没有影响,对千粒重也没有影响,对水稻总有效穗数、结实率、穗粒数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产量。基施饼肥这种绿色施肥方法增加了总有效穗数、穗粒数多,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实粒数,获得最高产量,但增产不增收,纯收入略低于常规施肥。一次性基施缓释肥这种绿色施肥方法总有效穗数减少,却增加了穗粒数、提高了结实率、增加了每穗实粒数,拥有最多的穗粒数、最高的结实率、最多的每穗实粒数,取得了较高的产量,纯收入高于常规施肥,经济效益也最佳。基施商品有机肥、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这2种绿色施肥方法最终获得最多和较多的总有效穗数(二者总穗数相近),但穗粒数较少、结实率低,每穗实粒数也少,产量皆低于常规施肥,纯收入比常规施肥减少较多,经济效益最差。本试验结果认为从增产增收兼顾环保角度考虑,以一次性基施缓释肥和基施饼肥搭配无机肥这2种绿色施肥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华北地区先后审定的168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研究材料,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育成的小麦品种类型多,遗传变异丰富,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7.96%~26.51%)表现为千粒重主茎穗长株高主茎穗粒数单穗重平均穗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单株产量。各农艺性状在4省市的差异较大,北京地区小麦品种具有株高高、主茎穗长长、千粒重高的特点;河南小麦品种具有穗粒数多、单穗重高的特点;山东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河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协调。各小麦品种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0.85)、平均穗粒数(0.39)、单穗重量(0.37)、主茎穗粒数(0.27)、主茎穗长(0.20)达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达显著正相关(0.19),与千粒重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超迟播稻茬小麦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迟播稻茬小麦适宜的播种量、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方法]研究不同处理的基本苗及产量构成,比较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的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结果]不同的播种量、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对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播种量每增加15 kg/hm~2,成穗数增加10.65万穗/hm~2、千粒重减少0.22 g、产量增加150.45 kg/hm~2;施氮量每增加15 kg/hm~2N,实粒数增加1.07个、产量增加450.75 kg/hm~2。氮肥运筹方式的影响随播种量、施氮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最高的氮肥运筹方式是播种量480 kg/hm~2时"轻施返青肥,重施基肥和拔节肥"方式、施氮量240 kg/hm~2N时"氮肥后移、返青肥和孕穗肥等量"方式。[结论]该研究为超迟播稻茬小麦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