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解决环境污染和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秸秆固化、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液化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各类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在部分技术中存在生产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生产效率低、能耗高、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最后展望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解决环境污染和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秸秆固化、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液化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各类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在部分技术中存在生产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生产效率低、能耗高、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最后展望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结合彰武县的农业生产实际解决农作物秸秆问题,要从技术角度,把秸秆看成资源不要看成包袱,实现秸秆肥料化、能源化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热辐射式秸秆炭化炉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炭化是对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秸秆炭化原理,针对农作物秸秆比较细而容易烧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连续热辐射式秸秆炭化炉,并设计了该炭化炉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以ATmega16芯片为中央处理器的下位机模块和以ARM结构嵌入式低功耗CPU为核心的上位机彩色触摸屏模块组成,两者之间采用Modbus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利用所设计的热辐射式秸秆炭化炉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炭化炉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能满足农作物秸秆连续炭化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才志 《农家致富》2010,(12):48-49
秸秆能源化利用是指将分散在农田里的小麦、水稻等秸秆,经过收集、压块,加工成燃料棒,然后进行能源化利用的过程。2009年7月以来,笔者先后走访了宝应协鑫热电厂、盱眙县慧民秸秆合作社.并与高邮市的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扬州林源科技有卡艮公司(秸秆发电企业)、高邮秦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秸秆炭化企业).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6,(6):857-860
秸秆能源化利用是解决秸秆焚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当前河南县域城镇集中供热需求背景下,结合农作物秸秆热电联产的技术性、经济性分析,采用热电联产方式是解决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最好途径之一。然而,河南秸秆热电联产利用过程中存在燃料供应、管理、设备运行上的难点,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合理规划,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快土地流转等措施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物质能源作为同时解决能源与环境2个问题的新方式备受关注。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能源的原材料之一。本文对东营市的农作物秸秆总体情况进行研究,以长安集团宝力生物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模式,并针对东营市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详细建议,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文章针对长治市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情况,阐述了当前长治市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常静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7):144-146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文章针对长治市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情况,阐述了当前长治市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趋势新乡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种植种类多、面积大、产量高,而收获后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数量较多。为推进秸秆的科学使用,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新乡市农牧局与新乡市农机局、新乡市环保局等多家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进行了确定,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大力发展秸秆原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肥料化等秸秆综合利用,开展新技术试验研究推广,拓展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全面提升新乡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及能源化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生产与利用现状入手,针对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状况,对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实物资源量为4 038.89万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达3 101.99万t,折合标准煤1 622.58万t;单位土地面积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为7.97 t/hm2,其中:松原10.43 t/hm2、四平9.15 t/hm2、白城8.47 t/hm2、长春8.16 t/hm2;这些地区具有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指出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秸秆利用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丰 《现代农业》2014,(10):91-92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小麦、玉米、稻谷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我国是农业大国,作物种类较多,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其中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秸秆占很大比重。大力开发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既是我国开拓新的能源途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战略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农作物秸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鹤岗市引进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示范工程。总结了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工程的技术途径,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分析了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因此利用好秸秆资源对我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为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液化、秸秆发电、秸秆固化成型等,以期为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秸秆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璐  肖健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66-168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它的合理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包括还田技术、能源化技术、饲料化技术和工业应用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秸秆资源化利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进一步开发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实现秸秆利用的资源化、高效化和产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如何“消化”农作物秸秆,已经成为农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从以往的秸秆处理方法来看,大多以焚烧为主,对空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秸秆问题,实现秸秆的废物再利用,便可以将秸秆堆肥,增强其利用价值。在现阶段,秸秆还田及肥料化利用技术的应用,不仅操作简单,还能够有效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对此,文章中对秸秆还田及肥料化利用技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源具有绿色、清洁、可持续利用的优点,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我国农作物秸秆储量非常丰富,如果能够在健康、高效的政策制度下进行能源化生产和利用,便可以充分发挥秸秆能源的环境价值和经济效益。本研究从国内外秸秆利用政策出发,对国内农作物秸秆利用过程中的参与主体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秸秆生产者、秸秆利用者、秸秆能源消费者、秸秆能源市场管理者这四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国内生物质秸秆能源利用政策进行探索,将促进我国农作物秸秆的能源化利用,有助于我国生物质能源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分析,结合该地实际,针对贵池区东边318国道沿线、西边乌沙圩区、南部丘陵山区等不同区域特点,探索解决农作物秸秆大量、还田相对单一模式,逐步建立起以能源化利用为主,以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为辅的综合利用新模式,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寿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探索出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实施农作物试点项目秸秆综合利用收储加工以及肥料化、基质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多种利用途径,分析了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机制建议,以期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叶波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297-1299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防止露天焚烧,是当前农业生态能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秸秆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嘉善县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技术,利用率不断提高。本文重点分析嘉善县推广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技术特点和典型案例,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深化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