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播方式下春大豆播种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浙江慈溪地区适宜机播的春大豆播种量,特进行了每穴不同播种粒数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长势较旺、株型高大的春大豆品种,以每穴播2粒为宜;对于株型相对矮小的春大豆品种,可每穴播3-4粒。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新垦地不同大豆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黑87-67属早熟品种,抗逆性较好,但产量一般;垦88-7704属中熟品种,抗倒伏,产量较高;9077A属中晚熟品种,抗倒伏、抗旱、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秋大豆生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昊  何天祥  郑传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3-7135
[目的]为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年对5个秋大豆品种,每隔10 d测定其叶面积,茎、叶及荚果的干物重,研究了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对4个品种进行秋大豆不同品种和不同播种期两因素试验,在生育期间观察生育规律、成熟期考察经济性状。[结果]秋大豆LAR在开花期以前略有增大,开花以后直到成熟逐渐缩小。秋大豆干物质积累,开花前较少,鼓粒期迅速,均在58.3%以上,尤其是89-1为85%。7月30日以前播种的品种(除六蓝子外)均可正常成熟,8月19日播种的均成熟不佳,浙春1号和贡豆89-1在各处理的产量最高。[结论]秋大豆各品种均以鼓粒期积累的干物质最多,达总积累的一半以上。秋大豆宜在7月30日以前播种,宜选用浙春1号和贡豆89-1等早熟丰产品种。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伊犁州具有发展大豆生产的优势和潜力,已成为自治区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大豆推广品种主要有新大豆1号、新大豆2号、王中王等,常年种植面积50万(667m2)左右.由于种植年限长,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产量低,平均产量196.6 kg/667m2.因此,伊犁州农科所1999年从大豆品种黑农33中选出的突变株系,经过参加自治区区域化试验,通过多点鉴定试验,表现出高产、优质、早熟的特性.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命名为新大豆10号,审定编号:"新审豆2009-26号".  相似文献   

5.
正复播大豆比较试验选择6个特早熟大豆品种,鉴定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于7月初播种,与精河县小麦收获后复播时间一致。通过试验优选出适于本地生产推广的大豆品种,同时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复播大豆试验参试品种:黑河45号、黑河51号、黑河43号、北兴2号、新13-590、新大豆15号,共6个品种,以新大豆15号为对照。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面积330米2,每个小区面积15米2,行距0.25米,667米2保苗3.5万~4.0万株,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在老挝种植推广的大豆品种,旨在为老挝开展大豆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从中国引进“南农99-6”“桂夏109”“桂夏105”“华夏21”4个大豆品种在老挝万象试种,以当地品种“万象2号”为对照,进行试验比较,观察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结果】结果表明,4个大豆品种产量均超过对照品种,差异显著,增产在11.4%~34.3%之间。其中“南农99-6”和“桂夏105”产量分别为220.2 kg/667 m2和205.0 kg/667 m2,比“万象2号(CK)”增产34.3%和25.0%,生育期为95 d和103 d,株高为81.2 cm和74.3 cm,百粒重为21.6 g和17.6 g。【结论】综合评价,“南农99-6”和“桂夏105”品种宜继续在老挝万象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观察其稳产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杂豆新品种引进试验,探索不同杂豆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丰产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1.试验供试品种
  广石红大豆1号、广红大豆01-204、广石绿大豆02-49、广石绿大豆02-205、广绿大豆01-203、广石黑大豆02-209、广石黑大豆07-208、广黑大豆01-206、广石黄大豆。  相似文献   

8.
胡云宇  刘飞  高峰 《农技服务》2014,31(9):55-55
从横山新引进大豆品种中选择进行对比试验,以准确掌握各品种的综合性状及优缺点,了解其生产能力、商品性和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温室栽培接虫鉴定与田间套种自然鉴定相结合,对9个大豆育种新材料和品种进行了抗鳞翅目害虫鉴定及评价试验研究,用目测抗虫指数调查法,计算平均抗虫指数,得到综合抗虫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豆育种材料和品种12-1、滇豆6号、滇豆7号对鳞翅目害虫抗性表现为抗虫(R);大豆育种材料和品种11-1、29-1、67-1、89-1、滇豆4号、滇豆5号对鳞翅目害虫抗性表现为中抗(MR).试验结果品种间差异明显,调查及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为大豆田间抗虫品种筛选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及产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大豆品种在不同地区间的科学引种,以北美13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照品种,延安市当地主栽品种和新选育的10份品种(系)为主要试验材料进行大豆生育期组划分试验。结果表明,13个北美标准大豆品种(系)除MGⅤ的2个品种NO30 PI 633609和NO31 PI561400不能正常成熟,其余品种均可正常成熟收获。10份延安当地主栽参试品种中晋豆19属于早熟品种(Ⅱ)类型,占参试品种的10%;中黄30和冀豆17属于中熟品种(Ⅲ)类型,占参试品种的20%;晋豆40和汾豆78属于晚熟品种(Ⅳ)类型,占参试品种的20%;秦豆8号、晋豆42、晋遗30、晋豆23、L78-121均属于极晚熟品种(Ⅴ)类型,占参试品种的50%。23份供试大豆品种中晋遗30品种大豆产量最高,为4 266.90 kg·hm~(-2),而北美品种NO29 PI572239和NO30PI633609的产量最低,仅为666.75 kg·hm~(-2),二者相差6.40倍。其中,产量排名前10的北美品种仅有三份NO16 PI567786、NO24 PI614155、NO19 PI533655,占参试品种的13%;而延安当地主栽品种占7份,占参试品种的30%。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辽宁省种植的中熟大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对14个大豆新品系进行引种试验,对其产量、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铁12145-4、辽12Q043-1、铁12087-1、辽12130-6-8、辽12093-3、群选豆99、建华豆111、沈农13-661、铁12054-2这9个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2.
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适于本县不同积温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为大豆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特进行本试验。2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2.1供试品种(系)早熟品种(系)有黑河33、黑河34、黑河35、北疆98-127、北疆1号(CK)。晚熟品种(系)有黑河36、黑河98-1271、北疆00-208、哈北46-1、黑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杂豆新品种引进试验,探索不同杂豆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丰产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1.1试验供试品种:广01-203绿大豆、广石绿大豆1号、广01-209黑大豆、广01-206黑大豆、广01-205小粒纳豆、白芸豆、小白芸豆、黑芸豆1号、黑芸豆2号、奶芸豆、英国红。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的种植密度要因地块、因地区、因品种而定。一般同品种寒区宜稀,暖区宜密;涝洼冷凉地块宜稀,高燥温暖地块宜密。在确定每亩应保株数的前提下,提倡均匀种植,不提倡双株或朵豆种植。大豆栽培提倡平播,行距30-40厘米不等,各地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试验栽培,亩保苗可增加30-50%。行距定好以后,按亩保苗侏数,确定株距。增产30%以上。平播选  相似文献   

15.
夏大豆选种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夏大豆获得高产需早播、早间苗、早中耕、早追肥。种植密度要遵循"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辽宁省种植的中熟大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对13个大豆新品系进行引种试验,对其产量、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铁11318-4、铁08082-1、铁11236-11、辽12109-6-1、辽11Q011-4、铁11126-14、辽12141-2、辽11045-8-6共8个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7.
在晋西北夏、秋莜麦区进行的不同熟性品种与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夏莜麦区适种中熟品种0428,播期以3月下旬为宜;秋莜麦区适种晚熟品种0433,播期以5月5-20日为宜.  相似文献   

18.
根瘤菌的有效性与大豆品种及地区、耕作制度有一定关系。我省北部地区的大豆品种主要有徐系135和58-161等,结合这些品种我们进行接种不同根瘤菌种的田间对比试验。 试验设4个点:①灌云,土壤为黄粘土,肥力中等,前茬小麦。土壤含氮0.114%,有机质1.76%,速效磷5.33ppm。土壤中含有根瘤菌,一般每株大豆有10~38个根瘤;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正是西北地区玉米、大豆播种关键期,应适度扩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应用面积,科学指导农民掌握核心技术,为今年国家"增玉米、稳大豆"粮食稳产增产战略打下坚定基础。选配品种玉米选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型紧凑、边际优势明显的高产宜机收品种,如登海618、KWS9384、华美1号、金穗3号、正德305、先玉335等;大豆选用耐荫、抗倒、结荚高度大于12厘米以上且低于20厘米的高产宜机收品种,如中黄30、冀豆17、中黄318、中黄322、晋豆19等。  相似文献   

20.
夏大豆选种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夏大豆获得高产需早播、早间苗 、早中耕、早追肥。种植密度要遵循“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